第100章 衛恆親政

威嚴森然的金鑾大殿,靜悄悄,沒有半點的聲音。大殿兩邊,文武分列兩旁,一個個噤若寒蟬。由於在廣場之上曬了幾盡兩個時辰,所以一個個顯得異常的萎靡。再加上心中有事,所以也一個個心中小鹿跳動更加的厲害。

片刻,從金鑾寶殿後走出了兩個年過四十的中年太監,兩人臉上帶着興奮之色,走上了丹陛。緊跟着,一聲高亢激昂的宣召聲從兩個太監的口中出,文武百官同跪殿上,山呼海嘯般的齊聲高喊。

在這朝拜的喊聲之中,衛恆臉色蒼白,神色有些憔悴的緩步走上了丹陛。在他的身後,昆達爾燦等八人驟然出現,站在丹陛之下,一個個精神抖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當衛恆出現的剎那,整個大殿之上回蕩着羣臣的呼喊聲。衛恆緩緩的在榻椅上坐下,雙眼微閉,深深的吸了一口氣

剎那間,一種從未有的自豪從內心升起,衛恆那蒼白的面孔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容。從他出世以後,被人瞧不起的日子遠遠多過被人尊敬的時候。揹負着一個白癡皇子的名號,整整十九年。在這十九年中,除了那雲霧山的六年之外,其餘的十三年中,他無時無刻的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般的行事。可是現在,他真正的坐在這龍椅之上,真正的成爲了一代帝王

但是隨即這樣的自豪有消失了,雖然眼前這些官員都跪在他的腳下,可是又有多少人是真心的跟隨着他?他不知道,但是他知道,遠在江南,楊陀正在揮數十萬人馬對蘭婆江狂攻,而漠西長廊以西,八位皇兄猶自虎視眈眈。還有,那遠在風城的母親,還在等待着他,當年他離開風城的時候曾向趙倩兒許下諾言,要將她接來京城團聚,這個理想也還沒有實現……

總之,很多的事情還沒有作,衛恆明白自己如今身下的帝位,還十分的不穩。想到這裡,那一腔的自豪之情頓時煙消雲散,臉上雖然依舊保持着笑容,但是卻已經和剛纔的笑容大不相同。

“衆卿家平身”衛恆的目光掃視大殿之上,聲音柔和的說道。

“謝皇上”文武百官同時再次高呼。而後,他們一個個戰戰兢兢的站起身來,分列大殿兩旁,一個個靜默無聲。

衛恆看了一眼大殿上的文武百官,好半天沉聲說道“昨夜樂黨作亂,攻入皇城,企圖謀害朕的性命”說到這裡,衛恆停頓了下來,目光再次掃過了大殿的文武百官。那刀鋒一般的目光從大臣們的身上掠過,令人渾身驚顫不止。衛恆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接着說道“不過好在先皇聖靈護佑我帝國基業,樂黨餘孽盡數被擊殺,而領忠勇王樂清河,也在慈寧宮被朕擊殺”

衛恆話一出口,大殿上頓時一陣騷動。倒不是他們不相信樂清河已死,而是無法相信樂清河竟死在衛恆的手中特別是一干武將,更是一臉的懷疑之色,靜靜的看着衛恆,也不開口。

衛恆咳嗽了兩聲,沉聲接着說道“當然朕並不是樂王的對手,幸賴母后相助,才成功的將樂清河擊殺”

聽到衛恆如此一說,滿朝文武頓時又露出了釋然之色。衛恆身手本就高絕,當日在觀天神殿與樂清河一戰,已經傳遍了天下。如果再加上太后張敏的幫助,那麼擊殺樂清河倒也是在合情合理之中。想到這裡,滿朝文武同時高聲說道“吾皇洪福齊天,佑我帝國千秋萬世”

沒有想到衛恆臉上的笑容卻在這時突然間消失了,他深吸一口氣,語帶悲痛之情,低聲說道“不過在誅殺樂清河的過程中,母后被樂清河最後的絕命一刀刀氣擊斷心脈,已經歸天面見父皇”

霎時間,大殿上一片鴉雀無聲。文武百官一個個噤若寒蟬一般的看着衛恆,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張敏經營帝國多年,輔佐衛奪,衛宏,穩定了朝綱。其一生三大傑作一是巾幗領兵,青楊城頭大戰亂軍;而是建國之後,與百官新年之宴誅殺當時與樂清河齊名的一代兵法大家,卓立;第三,在孝文帝衛宏歸天之後,先以血腥手段威懾朝堂,更一力將衛恆扶上了帝位。若是再加上當年衛奪歸天之後,穩定朝綱,治理天下,張敏當不愧是一代女傑。這滿朝的文武,大都見識過這個心狠手辣,也胸懷乾坤的太后,突聞張敏歸天,一個個不由得臉上露出了黯然之色。

不知爲何,當衛恆將張敏的死訊說出之後,心中卻沒有半點的悲傷之意,相反,倒有些如釋重負的感覺。他目光在大殿上掃視一圈,接着說道“對於太后一生功績,朕就不用再多說了,只是太后身後的懿號,是個重要的事情,司徒大人,此事就交給你,如何?”

說着,衛恆的目光向站在文官之的陳星沉聲問道。

陳星想了想,站出臣班。他的臉上帶着一臉的悲傷之色,眼中更閃爍着晶瑩淚水,沉聲說道“啓稟萬歲,老臣自青楊跟隨太祖皇帝至今已經四十年了。四十年來,老臣深得太后信任,對太后的事情,更是熟知。老臣以爲,太后一生英明果決,剛烈不弱鬚眉,所以這懿號,嗯,老臣以爲英烈二字太后當之無愧”

衛恆沉吟了半晌,緩緩的點頭,沉聲說道“嗯,英、烈兩字,確是妥當。就依老司徒之意,所奏照準,傳朕旨意,加封太后爲英烈太后,寢陵就列入太平嶺太祖陵之旁,永享天下拜祭”

“老臣多謝皇上”陳星顫巍巍的在丹陛上叩。

衛恆看了一眼陳星,突然間開口道“吳有德”

“奴才在”站在衛恆身邊的吳有德聞聽招呼,連忙上前,躬身應道。

“爲老司徒在丹陛下設錦凳一個,以後老司徒臨朝,免去叩拜之禮,並賜紫禁城騎馬,見朕不需報奏”衛恆沉聲說道。

“皇上”聞聽衛恆的話,陳星頓時老淚縱橫,他顫聲的說道“皇上,您如此對老臣,讓老臣如何擔的起?”

衛恆站起身來,大步走下了丹陛,來到了陳星的身前,伸手將他扶起。此時,吳有德已經搬來了一個錦凳,放在了丹陛之下。衛恆扶着陳星,目光掃視有些騷動的羣臣,沉聲說道“老司徒,朕說你擔的起先不說你輔佐兩代君王,勞苦功高。但是自朕登基之後,朝中若無老司徒的照應,恐怕……所以,老司徒,你當一句朕的老師也絲毫不爲過。當年陳基先生教導朕,與朕也是有師生的情意。可是陳基先生如今已經不在,老司徒,朕一直以來想要說的一句,還請老司徒代陳基先生代領”說着,他扶着陳星坐下,退後兩步,恭敬的跪地高聲說道“學生衛恆,叩見老師”

衛恆這突如其來的舉動,頓時震驚了滿朝的文武。陳星更是撲通一聲跪在了衛恆的身前,神色激動的大聲說道“皇上,使不得,使不得呀,這要折殺死老夫了”

但是衛恆猶自恭敬的叩三下,站起來將陳星一把扶起,深情的說道“老司徒,您當知道朕當年有許多的苦衷,所以……這對朕來說,一直都是一件遺憾的事情,今日,老司徒代陳基先生受朕一禮,也算是完了朕這多年來的心願”

“皇上呀”陳星渾身顫抖不停,老淚縱橫,再也說不下去。滿朝的文武此刻也是無不動容,呆呆的看着衛恆,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衛恆將陳星扶着坐在錦凳上,大步走上丹陛,回座龍椅,“自古以來,天地君親師,乃是人倫無常。朕登基三年,一無建樹,實在愧對天下。朕如此,只是希望能讓天下人知道,一日爲師,終身爲師,這師生之誼,任是誰也改變不了的事情。陳基先生不在,所以這御房少保一職,就由老司徒代領”

“老臣代臣弟謝皇上”陳星再次站起身來,躬身就要拜倒。

“老司徒,朕已經賜你上面免去叩拜之禮,難道你要違抗朕的旨意嗎?”衛恆突然間一聲厲喝,陳星叩拜的動作嘎然而止。他直起身來,老淚縱橫,顫聲說道“老臣不敢”

衛恆那冷厲的面孔上,突然間又堆起了笑容,“既然如此,請老司徒坐下說話”

這一次,陳星沒有再退讓,在滿朝文武尊敬的目光下,他緩緩的坐在了錦凳之上。衛恆咳嗽了一聲,將衆人的心神喚回。他眉頭緊皺,接着說道“當日朕登基之時,曾有爲父皇守陵三年,如今三年孝制未到,樂王造反,朕不得已誅殺。當日的輔政大臣只剩下了陳老司徒,所以朕想在後面的半年中,仍有老司徒攝政,不知司徒以爲如何?”

如同又扔了一塊石頭進平靜的水面,滿朝文武頓時騷亂了。沒有等陳星開口,周青大步走出朝班,“皇上,臣以爲此事萬萬不可樂黨攝政三年,天下已然大亂。皇上秉天命而斷亂源,正應藉此機會,重整朝綱,興我帝國。老司徒雖然德高望重,且忠心皇上,但是年事已大,實不宜擔此重任”

“周青所言所言,正是老臣所想,懇請皇上三思,收回成名”陳星也連忙大聲的說道。滿朝文武不由得向周青看去,心中都想到如此得體的話,怎麼讓他說了去?

衛恆眉頭緊皺沉吟不語,久久也不開口。

周青上前一步,再次開口說道“皇上,如今江南尚有兵禍,正需要皇上銳氣鎮壓,如此艱鉅之事若是由老司徒處理,恐怕他身體不堪煩巨。民間有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此話於國相同。老司徒年歲已高,若是有個不測,皇上又如何忍心?”

衛恆聞聽緩緩的點了點頭,“既然如此,朕就收回成名好了”

“皇上聖明”周青和陳星同聲高呼。

衛恆笑着看着周青,待陳星坐下之後,突然開口問道“你叫周青?太祖八年進士出身,做權論一文。太祖九年,外放青楊道龍亭縣任縣令,三年間外抗閃族十二次侵擾,內治龍亭路不拾遺。孝文二年,你調任青楊道知府,政績同樣不俗。對嗎?”

周青一愣,頓時激動萬分,連連點頭,半天說不出話來。

“呵呵,如此才德,朕若是不用,豈不寒了天下士子的心?明日起,你隨老司徒軍機處歷練,嗯,就當個二品的幹員,準你密摺呈報”衛恆笑眯眯的看着周青,沉聲說道。

“臣,謝皇上龍恩”從一個三品的閒官,到二品軍機處幹員,看似僅升了一級,但是其中的奧妙卻有很多。滿朝的大臣看着周青,眼中流露出羨慕的眼神。要知道能入軍機處,就可以朝夕與皇上相處,他日一品的大員,指日可待。更何況那密摺呈報,單此一項,就不知道讓多少人紅了眼睛。

衛恆擺手示意周青退下,想了想,接着說道“樂王謀逆,嗯,此事大家以爲要如何處理?”

“皇上,樂清河身受皇上聖恩,卻不思報國,禍亂朝綱,理應懸屍午門,滿門抄斬”這一次,賈仕道一步衝出了朝班,那一身的肥肉,絲毫沒有影響他的行動,更顯得異常敏捷。

衛恆笑了,他指着賈仕道,笑着說道“賈仕道,太祖八年狀元,做帝說一文。沒有外放,直接升入戶部,六年而任戶部侍郎,孝文三年,任戶部尚。任職以來,戶部年年虧空,爻水治理無錢,濟州抗敵無錢。弄得帝國十幾萬將士放下兵器,去當農夫。賈仕道,你真的是很有本事呀”衛恆說着說着,臉上的笑容越的陰冷,語氣也漸趨嚴厲。

賈仕道剛開始的時候聽得連連點頭,到了最後竟然一句話也不敢說,跪在金殿之上,渾身顫抖不停。

衛恆臉色鐵青,咬着牙緩緩的說道“賈仕道,你先拜在老司徒門下,而後又拜樂王爲座主。十年來你擔任戶部尚,最大的改變,就是養出了你這一身的肥膘”說着,衛恆噌的一下站起來,怒聲說道“樂王龍翔起兵,一助太祖皇帝創立基業,二助先皇穩定江山,若不是你這等小人在一旁挑唆,他又怎麼會起兵謀逆”

“皇上……”賈仕道渾身顫抖,開口說道。

衛恆一聲怒喝“住嘴,朕說話的時候那有你這奴才開口的份?你拜在樂王門下,就是樂王的弟子,不思幫助樂王輔佐朝廷,一味中飽私囊。還在樂王遭難之後落井下石?向樂王也是一代人雄,收你爲弟子,真的是瞎了眼。如你這等不忠,不孝的無恥之徒,朕看了就覺得噁心,陽江”

“臣在”

“把這無恥之徒拉出大殿,於廣場杖一百”衛恆咬牙啓齒的說道。

“臣遵旨”陽江一聽要打人,立刻咧嘴笑了。他大步來到賈仕道的身前,一把將他的烏紗拿下,拉住他的髻,如同拖死狗一般就向殿外走去,根本不用侍衛幫忙。

“皇上,臣冤枉,皇上臣是忠臣,皇上饒命呀”賈仕道淒厲的哭喊聲迴盪大殿,滿殿文武都噤若寒蟬一般,一個個誰也沒有開口。

緊跟着,大殿外傳來殺豬一般的慘叫……

衛恆臉色鐵青,端坐龍案之後,一言不。陰冷的目光掃視大殿上的羣臣,目光所觸,大臣們一個個低下了頭顱。

殿外的慘叫聲越來越微弱,漸漸的沒有了聲息。沒一會兒的功夫,陽江臉上帶着血珠,大步走上金殿,來到丹陛下面,“皇上,那廝太不經打,三兩下就死了”

衛恆聽了,卻笑了起來,他呵呵的一笑,“既然如此,張絕”

“臣在”

“着你帶領禁軍將賈仕道的府邸抄了,朕要看看戶部究竟把他養的有多肥”

“遵旨”張絕領命大步向殿外走去。

衛恆看了一眼陽江,“陽江,辛苦了,把他的屍體高懸午門之外,以警示那些不忠,不孝的無恥之徒”

“遵旨”

看着陽江走出大殿,衛恆又掃了一眼滿朝噤若寒蟬的文武,目光落在了陳星身上。陳星一見,連忙站起身來,躬身說道“皇上,老臣以爲樂王雖然謀逆,但是畢竟也是三朝的老臣,輔佐我帝國功不可沒。既然他人已不在,此時老臣以爲還是就此結束的好”

衛恆皺了一下眉頭,緩緩的點了點頭,“老司徒言之有理。樂王對我帝國的確勞苦功高,而且還是太祖皇帝的同門師兄弟。處置此事,手段不宜過於激烈。恩,老司徒,此事就交給你來處理,記住,不要過度騷擾王府的家眷,俸祿依舊放,不過從兩殿羣英圖中將他抹去,你寫個條程,朕看看再說”

“老臣遵旨”陳星聞聽,連忙恭聲應命,緩緩的退了下來。

衛恆一擺手,吳有德手捧一個錦盤來到他的身邊,將錦盤放在案上,轉身退下。那錦盤明黃錦綢籠罩,外人看不出什麼奧妙。衛恆看了一眼滿朝的文武,突然間一笑,探手將錦綢扯下。

那錦盤上,放着一個黑色的匣子,匣子上的火漆依舊,看色度已經有了時日。滿朝的文武一看,頓時臉色大變,那匣子對他們來說毫不陌生,霎時間一個個臉色變得更加蒼白。

“周青,你過來”衛恆擺手說道。

周青走出朝班,先恭敬的躬身一禮,而後走上的丹陛。

“念一下這火漆封印。”衛恆笑着說道。

周青有些奇怪的看了衛恆一眼,上前一步,看着那火漆上的字樣大聲念道“百官效忠樂王府與炎黃曆二一五三年正月十五日,樂清河手封”念罷,他臉色突然大變,呆呆的看着衛恆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這是朕從王府中得來的東西,不過朕還沒有打開看”衛恆笑呵呵的看着大殿上一個個臉色蒼白如紙的大臣們,沉聲說道,“其實朕也知道,你們很多人都明白這裡面是什麼東西。不過朕不想看。朕今日想要告訴你們的是以前的事情過去了也就算了,今後只希望大家好好的做事,和朕一起建立一個世間無可比擬的鼎盛王朝”

說罷,他一擺手,示意吳有德上前,“吳有德,把這盒子當着大人們的面,燒了”

吳有德沒有猶豫,一擺手,從後殿中走出了幾個小太監,手中端着火盆,放在了大殿中央。吳有德手捧黑色的匣子,走下丹陛,舉起來在百官面前一晃,而後扔進了熊熊燃燒的火盆之中。霎時間,黑匣子燃燒起來起來,隨着一縷輕煙升起,滿殿文武同時跪在大殿之上,齊聲高喊“皇上聖明,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衛恆笑了,因爲從那山呼海嘯的聲音中,他聽出了那喊聲是自衆人的內心

……

(第三部完)

第15章 太后懿旨第71章 太后疑慮第7章 上善歸真第107章 上有所好第37章 平原馬賊第108章 故人不在第73章 利無親疏第88章 昔日情人第116章 異變突生第37章 昔日管家第68章 同門之戰第53章 再見靈心第16章 行前訂婚第45章 杖殺悍奴第47章 大計終成第89章 皇之心性第57章 金翅之謎第102章 大瑤關前第57章 金翅之謎第97章 三鬥清河第18章 踏上征程第1章 廢物皇子第102章 大瑤關前第101章 君心之憂第97章 三鬥清河第46章 炙火之威第31章 初露心聲第24章 移花接木第8章 陰陽奪命第11章 絕天神殿(上)第65章 王帳論戰第35章 都尉譚青第12章 絕天神殿(下)第59章 修羅舊屬第69章 雙雄盟約第42章 心腹之患第79章 滅門稼禍第52章 楊問衛答第56章 軒轅家族第27章 驚豔一戰第96章 千機詭變第50章 密忍密事第124章 再見莫言第65章 王帳論戰第64章 甘源遺蹟第117章 閃族出兵第95章 清河之秘第99章 羣臣之懼第78章 何方神聖第28章 儲君之威第45章 杖殺悍奴第47章 兄弟同盟第53章 風城遇故人第26章 初見伊人第57章 金翅之謎第75章 幻刃斗山風第70章 清河之策第13章 神殿疑雲第25章 計中連環第108章 故人不在第33章 壯志初露第53章 再見靈心第36章 通州急報第46章 炙火之威第21章 衛恆回京第52章 楊問衛答第99章 羣臣之懼第42章 心腹之患第81章 孤家寡人第53章 風城遇故人第123章 佳人音訊第115章 兄弟之爭第13章 神殿疑雲第26章 陵前交心第77章 帝王之道第54章 五行之木第20章 大道沖虛第102章 大瑤關前第10章 風雨升龍第92章 罪己之詔第18章 踏上征程第59章 修羅舊屬第30章 無鹽醜女第81章 孤家寡人第119章 臨江大捷第17章 佛光普照第23章 安西八王第28章 儲君之威第53章 再見靈心第96章 千機詭變第32章 初遇靈心第49章 東海絕學第113章 冰之守護第40章 權臣之威第19章 衛恆入京第77章 帝王之道第96章 千機詭變第19章 衛恆入京第43章 衛恆入京第33章 衛恆登基
第15章 太后懿旨第71章 太后疑慮第7章 上善歸真第107章 上有所好第37章 平原馬賊第108章 故人不在第73章 利無親疏第88章 昔日情人第116章 異變突生第37章 昔日管家第68章 同門之戰第53章 再見靈心第16章 行前訂婚第45章 杖殺悍奴第47章 大計終成第89章 皇之心性第57章 金翅之謎第102章 大瑤關前第57章 金翅之謎第97章 三鬥清河第18章 踏上征程第1章 廢物皇子第102章 大瑤關前第101章 君心之憂第97章 三鬥清河第46章 炙火之威第31章 初露心聲第24章 移花接木第8章 陰陽奪命第11章 絕天神殿(上)第65章 王帳論戰第35章 都尉譚青第12章 絕天神殿(下)第59章 修羅舊屬第69章 雙雄盟約第42章 心腹之患第79章 滅門稼禍第52章 楊問衛答第56章 軒轅家族第27章 驚豔一戰第96章 千機詭變第50章 密忍密事第124章 再見莫言第65章 王帳論戰第64章 甘源遺蹟第117章 閃族出兵第95章 清河之秘第99章 羣臣之懼第78章 何方神聖第28章 儲君之威第45章 杖殺悍奴第47章 兄弟同盟第53章 風城遇故人第26章 初見伊人第57章 金翅之謎第75章 幻刃斗山風第70章 清河之策第13章 神殿疑雲第25章 計中連環第108章 故人不在第33章 壯志初露第53章 再見靈心第36章 通州急報第46章 炙火之威第21章 衛恆回京第52章 楊問衛答第99章 羣臣之懼第42章 心腹之患第81章 孤家寡人第53章 風城遇故人第123章 佳人音訊第115章 兄弟之爭第13章 神殿疑雲第26章 陵前交心第77章 帝王之道第54章 五行之木第20章 大道沖虛第102章 大瑤關前第10章 風雨升龍第92章 罪己之詔第18章 踏上征程第59章 修羅舊屬第30章 無鹽醜女第81章 孤家寡人第119章 臨江大捷第17章 佛光普照第23章 安西八王第28章 儲君之威第53章 再見靈心第96章 千機詭變第32章 初遇靈心第49章 東海絕學第113章 冰之守護第40章 權臣之威第19章 衛恆入京第77章 帝王之道第96章 千機詭變第19章 衛恆入京第43章 衛恆入京第33章 衛恆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