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小說迷吳乘風

吳大公子衝進藥鋪,使勁扒拉開壯漢們,擠到了楊澤的跟前,一把拉住楊澤的袖子,叫道:“你說什麼無招勝有招,是從哪本書上看來的?快快說給我聽!”

楊澤正在和小魏徵說話,吳大公子這麼莽撞地擠過來,小魏徵立時就不高興了,小臉沉了下來,正想像以前那樣發脾氣,忽然想到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話,他身爲未來的大方帝國宰相,不能太小氣了,這便只沉下了臉,卻沒發脾氣罵人!

可小魏徵一沉臉,譚松鶴就受不了了,好不容易小侯爺開心了些,卻跑出這麼個莽撞的人來,這不是找不自在呢麼!

譚松鶴沒說吳大公子什麼,卻斥責那些壯漢道:“你們是怎麼當差的,這人如果是來刺殺小侯爺的怎麼辦,你們就這麼把他放了進來?不要腦袋了麼你們!”

壯漢們大駭,他們都背對着門口,注意力都集中在小魏徵身上,再說誰能想到這兒人山人海的,竟能跑出來個“刺客”啊,一不留神就讓吳大公子鑽了個空子!

壯漢們立即就抓住了吳大公子的雙肩,就要把他按倒在地!

吳大公子進來,身爲父親的吳有榮能看不見麼,可剛剛他實在是沒法張嘴說什麼,他這大兒子儘讓他上火了,丟盡了他這個當父親的臉,他都不好意思在外人面前說,這邋里邋遢的人就是他的長子,可現在兒子要被按翻,他就沒法再裝看不見了!

吳有榮喝道:“畜生,在小侯爺和譚將軍面前,你也敢如此撒野,是不是皮子鬆了,又想被緊緊了!”他轉頭對譚松鶴陪笑道:“譚將軍息怒,這個混帳東西是下官的不孝之子,名叫吳乘風,成天總給下官惹禍,下官回家一定好好教訓他!”

譚松鶴一愣,看向已經被壯漢按跪在地的吳乘風,道:“這人是你的兒子?這爲人處世的風格,可和你大不相同了!”擺了擺手,示意壯漢們放開吳乘風。

吳有榮苦笑道:“下官也不知上輩子做了什麼孽,竟然生出這麼個混帳東西來,要不就是我上輩子欠了他的債,他這輩子來討債了,讓我操碎了心!”

吳乘風站起身來,聽父親這麼說,深感羞愧,他只是特別愛看小說而已,並不代表着是個傻子,當着外人的面他如此的丟臉,丟自己的臉也就算了,反正他也不在乎,可丟了父親的臉,卻讓他很感難受了。

楊澤倒是對吳乘風挺看好的,感覺這人和前世的宅男有點類似,對某件事很專注,但卻缺乏社交,不太懂人情世故。不過,有時候在某個領域裡,能出大成績的人,往往還真就是這種人,勝在對某事情癡迷和專一。

楊澤對吳乘風道:“關於無招勝有招的事,等以後有了空暇,咱們倆再好好聊聊,倒也不急在這一時。”

吳乘風大喜,連連點頭,不住地道:“有時間,咱們一定要好好聊聊!”

吳有榮咦了聲,很感驚訝,他這兒子向來不喜歡聊天,怎麼卻要和楊澤聊聊,是兒子轉性了,還是楊澤給他灌迷魂湯了?

譚松鶴不願意在保安縣耽誤時間,既然治好了小魏徵的病,那他就要回林州了,向魏侯報告此事,不論從哪個方面說,繼承人是否健康,都是整個魏侯家族的頭等大事,魏侯必須第一時間知曉。

譚松鶴表示要啓程回林州,吳有榮哪敢挽留,要讓譚松鶴多住幾天,就等於是讓魏侯多等幾天,他升官還指望魏侯呢,要是讓魏侯着急上火,他還升什麼官啊!但好好宴請譚松鶴還是必要的,這是有來有往的禮數,譚松鶴這次來了,他吳有榮日後還要往呢!

一行人回了縣衙,吳有榮大排宴席,譚松鶴和楊澤都是座上賓,楊百秋和張氏以及張文廣也都列座相陪,就連木根也在末席混了個座位,吃得木根滿嘴流油,直呼這頓飯是這輩子吃得最豐盛的一頓。

酒足飯飽,譚松鶴帶着小魏徵離開了保安縣,返回林州,楊澤和吳有榮一同送行,臨分別時,小魏徵對楊澤很是不捨,非要楊澤和他一起去林州,楊澤自是不能和他一同走,只能好言安慰,說以後一定會去林州看他的,小魏徵這才上車,馬車走出好遠,他還探出身子,衝楊澤揮手。

吳有榮見小魏徵對楊澤如此親厚,心中感慨,忍不住對楊澤道:“楊坐堂,你得小侯爺如此看重,前途無量啊!”

大方帝國的官制,不僅侯位是世襲的,就連節度使的官位都同樣是世襲的,而且在長子繼承製下,小魏徵以後必會是下任魏侯,定北節度使掌管三州,瓜州的保安縣正好便處在定北節度使的管轄之內,楊澤得到了小魏徵的友誼,那就真的是前途無量了,至少在三州之內,完全可以橫着走。

聽吳有榮這般說,楊澤趕緊自謙幾句,說他只是個醫生,能有啥前途,也就是替人治病,混口飯吃而已。

吳有榮卻告訴楊澤,大方帝國的科舉考試,不只有進士科和明經科這些,還有醫科,只要醫術高超,也同樣可以參加科考,入朝爲官的,甚至在百餘年前,有一位名醫還當上了尚書這樣的大官,被封爲國公,這可比魏侯都要厲害了。

楊澤聽了這話,深表驚訝,他的記憶當中沒有關於科考的事,以前的楊澤不學無術,根本沒參加科考的可能,自然也就不會關心這些,沒有這方面的相關記憶,連帶着現在的楊澤也不知道科考的事。

可今天聽吳有榮這麼一說,楊澤自然吃驚,要是科考裡有醫科,那麼他完全是可以去試一試的,說不定能混上個一官半職,對以後過上好生活,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楊澤心裡想着去試試科考,但嘴上卻自不會說出來,一通謙虛之後,同吳有榮一起返回了城內。

楊澤回到了家中,楊百秋和張氏他們早就回來了,正陪着二舅張文廣說話,張文廣是個老秀才,家住城外的張家村,家中開了座私塾,教着十幾個學生,算得上當地很受尊敬的文化人。

這次楊百秋想要舉家逃走,便去找張文廣幫忙,張文廣當然義不容辭,立即就趕了過來,只不過白跑一趟,楊澤已經把小夫人的病給治好了。

見楊澤回來,張文廣很是欣慰,他讓楊澤坐下,笑道:“剛纔聽你母親說了,你只不過翻了幾天醫書,就能連着治好縣令的家眷還有小侯爺的病,這可真算得上是聰慧了,我教書幾十年,也未曾見過你這樣聰慧的學生。”

楊澤今天被連着誇獎,心裡還是挺得意的,他道:“外甥只是小聰明罷了,哪及得上兩位舅舅,你們都是有了功名之人,外甥要想得到功名,怕是此生無望了。”

張文廣卻搖頭道:“話可不能這麼說,你還年輕,現又治好了小侯爺的病,必會得到魏侯的賞識,說不定以後就會有大前程,怎麼可以說此生無望功名呢!”

停頓了一下,他又道:“莫說是你,就是你大舅和我也都想着在秀才這個功名上,再進一步呢,只不過我家中事多,所以今年沒有去道里參加考試,但你大舅卻是去了,只等考完,便即回來。”

楊澤眼睛一亮,他要想問科舉之事,問張文廣不就成了,相信他這位二舅對科舉的事,所知甚詳,必竟人家都是考中秀才的人了,別看秀才的功名不高,可好歹也算是有了功名的文化人。

楊澤道:“二舅,聽說有科舉裡有醫科這一項,外甥想好好鑽研一下醫術,日後去試試,還想請二舅指點一二。”

楊百秋和張氏聽了他這話都是大喜,兒子這回可是真的懂事了,竟然想去參加科考,能不能考中那是另說,可有這份心思,就代表着兒子有上進心了!楊家雖不是大富大貴,可卻也並不缺錢,不真的指望楊澤能考出個功名,只要不把至仁堂給敗光了,他們夫妻兩個就心滿意足了。

張文廣也很是歡喜,俗話說孃親舅大,他向來是把楊澤當兒子一般看待的,雖然以前楊澤太不爭氣,但現在能有上進心了,他這個做舅舅的豈有不大幫特幫之理。

張文廣笑道:“你能有這個心思,很好很好!科考的事,便由我來爲你詳細解說解說。”他把大方帝國關於科考的事,給楊澤說了起來。

大方帝國雖然和唐朝類似,但仍存在着某些具體的差異,科考也不例外。考試是一級級考上去的,首先要在縣裡考童子試,這個簡單,所有人都能參加,說是童子試,其實七老八十的也能參加,但就算是考中了也沒什麼特殊的稱呼,更談不上功名,只算是獲得了考秀才的資格。

童子試考中後,便要去州里參考州考,考中之後便是秀才;中了秀才之後,再去道里參考道考,中了之後便是舉人,道和省是兩回事,道要比省小得多,比如魏侯的官職是寧北節度使,他所管的就是寧北道,只有三個州。

考中了舉人,就可以當官了,不過都是小官,而且升遷困難,如果想在功名上再進一步,那就得進京去趕考,進行一系列的拜老師,投名卷等等手段,進行拉人脈,提升人氣,先把準備功夫做好,然後直接參加殿試,考中了就是進士,分爲各科進士,其中以進士科的進士最值錢,被稱爲真進士,其它的諸如明經科進士,醫科進士等等,含金量就低了。

楊澤聽了張文廣的解說,心想:“這大方帝國的科考,其實比唐朝的要簡單些,比明清兩朝的更是要簡單得多了,看來我還是有希望的。”

談了會兒科考,張氏忽然想起一事,道:“二哥,你說那個丘路德是不是會逃走啊,他可算是結結實實地得罪了吳縣令,可吳縣令怎麼沒有抓他,倒好像是把他給忘了似的。”

楊百秋也道:“對啊,光顧着高興,把丘路德給忘了,按着先前說好的,澤兒把小夫人的病給治好了,那他的路德堂就得一百貫賣給咱們楊家啊!”

楊澤搖頭道:“這事兒沒有人證,只有咱們自家人聽到了,木根雖然只是學徒,但也算是咱們至仁堂的人,沒法作證的,如果丘路德一口咬定他沒說過這話,吳縣令也拿他沒辦法,要是硬把路德堂判給咱們,那看在外人的眼裡,就成了咱們楊家仗勢欺人了,反倒會同情丘路德的。”

張文廣笑道:“這事有什麼好急的,那丘路德如果不逃,那他名聲臭了,生意自然就做不下去了,而他如果逃了,就代表他的確污衊過父母官,便是畏罪潛逃,如此一來,吳縣令自然就能定他的罪,把他的路德堂充公了,至於充公之後,會不會把路德堂賣給妹夫,那就得看吳縣令給外甥多大的面子了,對外甥治好他小夫人的病,感激之情有幾分!”

楊百秋和張氏恍然大悟,道:“原來吳縣令不是把丘路德給忘了,而是等着他自己逃走啊!”

張文廣點頭笑道:“然也,所以這事不要着急,該是你們的就是你們的,如果不是你們的,你們爭也沒有用。”

幾人說說笑笑,直談到天色將晚,楊百秋留張文廣吃飯,飯後趁着城門未關,送張文廣出城回家了。

待到了晚上,張氏去了楊澤的房間,告訴楊澤明天她要出城,去最大的道觀昇平觀許願,求太上老君保祐楊澤能考上進士,以後當大官。

楊澤哭笑不得,他說要參加科考,這八字還沒一撇呢,就要去道觀許願了,這也太着急了些,可張氏非要去不可,他也只能答應陪着去,總不能讓老太太一個人去吧!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大早,張氏便叫起了楊澤,讓楊澤提了個小皮袋子,母子兩個出了至仁堂,僱了輛馬車,一起去昇平觀。

馬車上,楊澤把小皮袋放在腿上,打開一看,竟是滿滿一袋子的銅錢,怕得有四五貫之多,他問道:“娘,帶這麼多錢幹嘛,是要給道觀裡添香燭錢?這未免有些多了,咱家還沒富到這個地步吧!”

張氏卻道:“倒不全是香燭錢,爲娘打算買些活物來放生,積德行善,這筆錢是萬萬省不得的,善事做得越多,就能得到越大的福氣。”

楊澤這纔沒說什麼,這年頭的人都信這個,不信的人反而會被看成是異類,對於當異類他可是半點興趣都沒有的。

走到半路,趕車的車伕回頭道:“楊老太太,你是想買活物放生吧?我看前面有人提着個籃子,裡面有不少的烏龜,你要不要買來放生?”

張氏一聽,挑開車簾,見路旁走着一個樵夫,腰裡彆着斧子,肩上揹着半擔柴,另一隻手裡提着個籃子,籃子裡面有隻大烏龜,還有十幾只小烏龜。烏龜都是活的,還在籃子裡不停地掙扎,想往外面爬呢!

張氏大喜,道:“烏龜和仙鶴都是長壽的象徵,仙鶴咱們是買不着的,可這烏龜眼前不是正好有一堆麼,咱們買了去放生,豈不是正好。”

車伕停下馬車,叫過樵夫,張氏取錢買了烏龜,倒也不貴,保安縣的人不喜歡吃烏龜,所以烏龜比魚要便宜得多,只用了三十文錢,便全買了下來,樵夫連籃子都奉送了。

買完烏龜,繼續往前趕路。楊澤看着那隻大烏龜,道:“看龜殼上的紋路,這烏龜應該活了挺多年了,說不定得有上百年了吧!娘你要是把它給放生了,可算是積了很大的善了,也算是幫着烏龜渡過了一劫!”張氏想要放生,他便說些好聽的,討母親歡喜。

張氏果然開心地道:“是啊,等到了觀裡,拜完了三清,咱們就把它給放了,讓它再活上百年,還有這些小的,也要它們活個幾百年。”

楊澤沒問怎麼個放生法兒,反正就是放生唄,還能放出什麼花樣來麼!

昇平觀。

昇平觀是保安縣周邊最大的道觀,位於清水河畔,由於觀裡的道士們很會算卦,所以附近百姓都喜歡來這裡求上一簽,聽道士解完籤後,再給些香燭錢,來的百姓多,觀裡的香火自然就旺盛,道士們自然也就富裕,把道觀修得相當漂亮,日子也過得滋潤。

可這幾天道士們卻過得不滋潤了,而且非常的煩惱,包括觀主在內的大小二十來個道士,人人都有想哭的感覺。

誰要是能讓出家的道士感覺想哭,也是很了不起的本事了。原因其實倒也簡單,觀裡前幾天來了一個貴夫人,這位貴夫人是一個大將軍的母親,年輕時在京城居住,年老了回老家榮養,可由於離開老家太久,反而在老家住着不習慣,便又想返回京城,路過保安縣。

這貴夫人得了種怪病,非得手裡抱着東西不可,否則就不能站起身,也不能行走,可一旦手裡抱上了東西,不但能站能走,還精神百倍,這病真可謂是怪到了極點。

而且這位貴夫人事兒特別多,看這個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東挑西挑的,就連院子裡有落葉沒掃乾淨,她都能把觀主叫來,訓斥一頓,而普通道士這幾天更是被罵過了無數回!

道士們都希望她趕緊走,可她偏偏說要把《道德經》念滿一千遍,這才肯走,偏還念得慢,唸了五六天了都沒念滿一千遍,急得道士們差點要替她念,只求她能趕緊離開。

第561章 舊友升官第437章 是不是被當槍使了第349章 李正隆也來湊熱鬧第334章 誰更空口白牙第315章 親自當祭品第376章 不做或做絕第652章 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第604章 告訴你們一個事兒第608章 勝利果實人人有份第688章 必先使其瘋狂第321章 二監之爭第697章 氣急敗壞第530章 突然生猛第299章 合作第714章 成功的狙擊第445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67章 人販子第87章 中樞舍人第672章 以黃旗爲號第320章 宮裡第440章 罵郡王第539章 兩支援軍第671章 太子的新軍第478章 用汗王的腦袋議和第424章 志向遠大就要被修理第160章 並蒂蓮第549章 最後的契單勇士第399章 承乾公主第438章 掉坑裡的蒙正天第540章 兩軍都在驚疑第728章 萬歲萬歲萬萬歲第381章 帝國的猛女們第214章 古城夜半第143章 聖旨到第364章 李正隆進宮第100章 面子第326章 菜菜爆出身份第1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07章 仇人相見第696章 去劫營第565章 我收你做小弟吧第684章 螻蟻第367章 打擊長公主一家子第295章 表達善意第196章 小公主的心願第556章 想要報仇第464章 倒黴的達可汗第170章 聰明的正隆第620章 告狀第379章 轉身就跑第412章 混亂的右神武軍第71章 去碼頭第695章 麻痹第250章 誘捕第67章 人販子第460章 給酒肉加點兒料第263章 古怪的尤二郎第681章 兩個兄弟一場戲第567章 火速回京第562章 要交投名狀第298章 路過,真的是路過第366章 天字第一號大讒言第650章 一出小戲第412章 混亂的右神武軍第532章 想要投降第211章 跑了第187章 好寶貝第671章 太子的新軍第519章 全城出擊第203章 換種說法第85章 頸椎引起的頭暈第589章 須當有所表示第276章 真相大白第82章 獄友第457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86章 使勁折騰第266章 絕望的尤二郎第106章 賭坊的板磚第19章 同去瓜州第255章 挑撥第47章 安排第642章 在尚書府外面鬧事第50章 背書天才第254章 成功破案第488章 別惹那漢子第157章 並非慈祥第11章 旅遊者腹瀉第305章 又去京城第84章 各種方法治足跟痛第696章 去劫營第282章 神秘的匪徒首領第523章 預計會發生劫營第532章 想要投降第565章 我收你做小弟吧第9章 小說迷吳乘風第402章 長公主要使狠的了第663章 倒黴的吳有仁第548章 開戰第697章 氣急敗壞第69章 解救
第561章 舊友升官第437章 是不是被當槍使了第349章 李正隆也來湊熱鬧第334章 誰更空口白牙第315章 親自當祭品第376章 不做或做絕第652章 一定要給他點顏色看看第604章 告訴你們一個事兒第608章 勝利果實人人有份第688章 必先使其瘋狂第321章 二監之爭第697章 氣急敗壞第530章 突然生猛第299章 合作第714章 成功的狙擊第445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67章 人販子第87章 中樞舍人第672章 以黃旗爲號第320章 宮裡第440章 罵郡王第539章 兩支援軍第671章 太子的新軍第478章 用汗王的腦袋議和第424章 志向遠大就要被修理第160章 並蒂蓮第549章 最後的契單勇士第399章 承乾公主第438章 掉坑裡的蒙正天第540章 兩軍都在驚疑第728章 萬歲萬歲萬萬歲第381章 帝國的猛女們第214章 古城夜半第143章 聖旨到第364章 李正隆進宮第100章 面子第326章 菜菜爆出身份第19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07章 仇人相見第696章 去劫營第565章 我收你做小弟吧第684章 螻蟻第367章 打擊長公主一家子第295章 表達善意第196章 小公主的心願第556章 想要報仇第464章 倒黴的達可汗第170章 聰明的正隆第620章 告狀第379章 轉身就跑第412章 混亂的右神武軍第71章 去碼頭第695章 麻痹第250章 誘捕第67章 人販子第460章 給酒肉加點兒料第263章 古怪的尤二郎第681章 兩個兄弟一場戲第567章 火速回京第562章 要交投名狀第298章 路過,真的是路過第366章 天字第一號大讒言第650章 一出小戲第412章 混亂的右神武軍第532章 想要投降第211章 跑了第187章 好寶貝第671章 太子的新軍第519章 全城出擊第203章 換種說法第85章 頸椎引起的頭暈第589章 須當有所表示第276章 真相大白第82章 獄友第457章 咽不下這口氣第286章 使勁折騰第266章 絕望的尤二郎第106章 賭坊的板磚第19章 同去瓜州第255章 挑撥第47章 安排第642章 在尚書府外面鬧事第50章 背書天才第254章 成功破案第488章 別惹那漢子第157章 並非慈祥第11章 旅遊者腹瀉第305章 又去京城第84章 各種方法治足跟痛第696章 去劫營第282章 神秘的匪徒首領第523章 預計會發生劫營第532章 想要投降第565章 我收你做小弟吧第9章 小說迷吳乘風第402章 長公主要使狠的了第663章 倒黴的吳有仁第548章 開戰第697章 氣急敗壞第69章 解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