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輜銖必較

一大早,花經歷、江經歷、章知事和陽照磨就分別出現在了三街六巷的某一條街上,一傳十、十傳百,很快整條街上的商戶都知道了,大家就像找到了主心骨似的紛紛聚攏到他們身邊,向他反映清瘀給他們帶來的一系列不便。

他們來的時間恰恰好,在這最繁華的街市處,有些商鋪店面是本城的一些權貴人家開辦的,如果時間拖得太久,這些店鋪的幕後東主們就會出面向葉推官施加壓力了。

而他們此時出面,那些有大背景的商鋪大多還來不及反應,要知道只要能自己解決的問題,那些掌櫃的是不會動輒就向後臺求助的,否則事情是解決了,他們也在東主心中留下了一個無能的印象,今後只要稍令東主不滿,恐怕就得捲鋪蓋走人。

至於那些背景後臺不足以壓制葉推官的,又或者根本就沒有什麼後臺的生意人,就只能求助於花經歷和江經歷這些官員了,在他們看來,這些官員畢竟在本地做官有些年頭了,比起剛剛到任的葉推官算是自己人,心理上更親近一些。

這些推官衙門的屬官果然和他們更新近一些,他們不約而同地跟着衆商賈對葉推官很是抱怨了一番,對他們的遭遇深表同情和理解,然後才道:“不過,據我所知,推官老爺新官上任三把火,也確實是想從三街六巷開工,爲百姓謀福祉,賺取個好官聲的。然而西城那邊……,你們懂得!”

就算本來不懂的人,經過這兩天的交頭接耳互相串連也都懂了,西城的住戶以張知府的本家親族居多,是以知府老爺命令葉推官從西城開始清淤,所以這裡就成了半垃子工程。

張家是坐鎮銅仁府數百年的土皇帝。如今雖然權威基石漸漸鬆動,但那只是各地土司層面纔有的感覺和反應,在這些小民眼中,張家依舊是銅仁府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同樣一件事,反正都要做,那麼先照顧自己的親族就無可厚非,即便他們覺得毫無道理,又有誰去撩張知府的虎鬚呢?可是,勞役們都去了西城,三街六巷這個爛攤子怎麼辦?

清浪街上。花經歷在衆商賈百般央求之後,面有難色地道:“這樣吧,我便替你等向推官大人進言,說明你們的難處,再從地方上徵召一些勞役,對這些半途停工的地方,能清理的就清理,不能則先恢復原狀,總之不影響大家做生意就是了。”

衆商賈喜出望外。花經歷道:“只是這額外徵召勞役,一應花銷卻不可能由衙門來出了,各位掌櫃的可有主意麼?”

舒氏頭面店的舒東主把衆商賈引到一邊商議起來,現在街巷兩邊全是淤泥。就算那不臭的也是弄得街上骯髒不堪,以至行人絕跡,每耽擱一天都是不小的損失,如果花點小錢能解決此事還是值得的。

不過人家花經歷憑什麼幫忙?好處費還是要給的。計議已定。剩下的就是這條街上各家商戶分別捐資多少的問題了,這個可以容後商量,沒瞧人家花經歷已經等得很不耐煩了麼。於是舒掌櫃的便和幾個較孚人望的商賈一起走過去,陪笑對花經歷說出了他們的辦法。

花經歷無可無不可地道:“那就這麼辦吧,本官還有公務要忙,等你們準備妥當了再說。”

當天下午,商賈們便衆籌了一筆款子,這筆款子的數目對每家商鋪來說都在可承受的範圍之內,但彙集起來就很可觀了,款子交到花經歷手上,花經歷一口答應,次日一早便安排人儘快運走淤泥,恢復街道原貌。

江經歷和章知事等人那邊也是大致相同的模樣,幾位官員都是滿載而歸,除了交到李大狀手上的衆籌款,自己還落下了一些好處,尤其是衆商賈欠他們的這份人情,這可是用錢也買不來的。

傳說,有一對地主夫婦非常吝嗇。有一天,地主進城辦事,忽然想要出恭,又不甘心把肥料便宜了別人,只好硬憋着。後來實在忍不住,便找了個茅坑,卻不想除了幾個屁什麼也沒有。

地主很是得意,回家後把今日經歷說與婆娘知道,地主婆卻大怒:“你這個敗家子,哪有你這樣過日子的,省下這幾個屁來吹燈該多好!”

在這個笑話中,真正用來嘲笑地主吝嗇的是對那幾個屁的利用,至於“肥水不流外人田”,卻是當時客觀事實的一個反映。實際上當時有許多地主就連長工們方便都有特意的要求,吃我家的飯,就得用我家的茅坑方便。這在後世人看來也是一個笑話,但在當時而言,卻並不離譜。

陳老財就是這樣一個地主。對於土地,陳老財有一種偏執狂般的熱愛。他叫陳淼,據說是五行缺水,所以父母給他起了這麼一個名字。但是從他一直以來的表現看,他應該是五行缺土纔對。

年輕的時候,陳淼只有祖上傳下來的六畝田地,他精心侍弄田地和莊稼,是一個很了不起的莊稼把式,每年的收成總比別人家要好上兩成。有些人家一有了錢就買酒買肉吃掉了,還有些人喜歡耍錢,而陳淼卻只有一個愛好:買地。

他口挪肚攢,節儉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攢夠一畝地的錢,便買一畝地。如此下來,在他年過中旬的時候,就已擁有了三十畝地,那時候自己家種不過來,就需要僱短工,陳老財自己一家人吃鹹菜喝稀粥,也要供應僱工有乾飯吃,就爲了讓他們幹活有力氣。

雖然說地主僱工很少會故意苛待,因爲僱工一旦對你懷恨在心,偷閒誤工還是輕的,故意在你的莊稼地裡做點手腳,是很難看得出來的,到時候收成不好,你知道是怨天還是怨地?但是像陳淼這樣主家待遇反不如僱工的倒也罕見。

幾十年下來,當年那個青壯的小夥子腰也彎了。背也駝了,卻已擁有了一百多畝土地,成了他們村裡數一數二的大地主,在這“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方,這可是很不容易的。

小淼子變成了陳老財,但他依舊節儉如昔,出門時總要習慣性地帶着一個筐,萬一看到什麼牛馬糞,就抄起來送進自家的田。當然,別人家的騾馬屁股後面大多帶着一個兜兜。誰也不想把肥料便宜了別人,可總有不會過日子的。

陳老財已經老了,曾經挺拔的腰桿兒已經佝僂起來,家裡的田地主要交給幾個兒子去侍弄了,但他每天還是會習慣性地到田間地頭去走一走,巡視他的王國,只要看那莊稼長得粗壯,心裡便無比滿足,憧憬着繼續攢錢。繼續買地。

今日吃罷早飯,陳老財拎着小筐又出了門,快到自家地頭兒的時候,陳老財忽然發現道右秦老財家的地頭上堆了一大片的淤泥。那烏黑的顏色,被鍬鏟過的切面甚至發出閃閃的烏光。

好肥的土啊!陳老財登時兩眼放光,他趕緊走過去,抓起一塊泥巴。淤泥已經幹了,被他用力一攥便化成了細土。“好土!好土!肥力十足!”陳老財彷彿看到了這樣的沃土之中莊稼瘋狂地生長,睡一覺起來。莊稼便拔高一節。

“秦老財從哪兒弄來的這樣肥土?”陳老財的心登時像貓爪子撓着似的,看到地頭正有秦家的一個長工在鋤草,陳老財趕緊向他招呼一聲,把他叫到自己面前。

聽陳老財一問,那老農憨厚地一笑,搖頭道:“這俺可不曉得……”

老農一臉憨厚質樸的笑,卻掩不住他眼底的一絲狡黠。那種農民式的狡猾,陳老財再熟悉不過了,他沒多說什麼,只是忍着肉疼,從懷裡摸出兩枚黃澄澄的大錢兒。

大錢兒到了那老農的手上,陳老財便打聽到了這樣一個消息:銅仁城裡正在清淤,那淤泥可都是漚發了幾百年的肥土,只不過三街六巷剛開始清淤,役夫們就被調去西城,以致三街六巷停工,淤泥堆滿堤壩。

秦老爺有個本家親戚在推官衙門做事,是他告訴秦老爺這個消息,秦老爺纔想到去運污泥的,這泥巴運到自家田地裡,均勻地撒開來,那可就是極好的肥料啊。

陳老財得了這個消息掉頭就走,他也不去地裡了,提着筐子,風風火火地往家趕,生怕晚了一步,那肥料就被秦老財家給運光。很快,三街六巷外的路口處又多了幾輛車子,陳老財帶着他的幾個兒子和長工也加入了爭搶河泥的隊伍。

那些河泥在堤壩上晾曬了幾天,已呈半乾狀態,運輸起來並不很難。李秋池站在路口,輕搖小扇:“看這光景兒,明天淤泥就能運光,到時候讓役夫們回來,把道路重新鋪好,也就小半天的功夫。”

蘇循天搖頭笑道:“李大狀,你當真好手段!此一舉,既幫大人收服了刑廳僚屬的人心,又幫大人賺到了一筆銀子,如今還有這許多免費的勞力,自告奮勇幫着清淤,佩服!佩服!”

李秋池笑道:“此乃李某與東翁共同商議出來的主意,李某可不敢獨居其功!”

ωωω _тt kǎn _c o

蘇循天道:“對了,說到大人,一大早就沒見他,大人去哪裡了?”

李秋池道:“大人去了裕記磚瓦廠。”

蘇循天愕然:“磚瓦廠?大人要在銅仁再起一幢大宅子麼?”

:月末雙倍,

ps:書號3441889,書名《我家後山是宋朝》,:一個現代人從父親留給他的遺書中得到了一個驚天的玄機和一個讓他無法解開的秘密,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在自家後院的假山山洞裡穿越到了北宋初年,成爲了趙匡胤的四皇子趙德芳。且看,這個歷史上的八賢王,如何玩轉北宋!

另:月末雙倍,

第60章 一家之主第78章 難堪之日(下)第19章 這個男人很認真第3章 輕煙樓上第29章 拒婚第47章 水銀山第39章 遊說第19章 公房私室各不同第41章 人頭佐酒第20章 一種相思,兩樣滋味第35章 脣槍舌箭第5章 一跤撲到虎第25章 合縱、連橫第17章 書院之亂第14章 探驪尋珠第37章 各顯神通第98章 機關算盡第80章 撫臺駕到第93章 各懷鬼胎第46章 截斷巫山雲雨第40章 喜事不歡喜第16章 再見雲飛第44章 刑部兩日遊第40章 勾心鬥角第36章 霸王扛鼎第16章 可愛瑩瑩第41章 吏部一日遊第55章 我去也!第65章 拆爛污第60章 好事多磨第44章 聽妻入獄第71章 三個皮匠第8章 魔鬼的誘惑第37章 四方雲擾第30章 層層推進第16章 促膝長談第59章 反將一軍第83章 神奇尊者第5章 一跤撲到虎第72章 千載難逢第5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02章 奇蹟第57章 縝密刺殺第21章 一家人第28章 皇媒人(中)第50章 拂鐘無聲第21章 合力可擒虎第19章 如此活寶第46章 霸道村長第23章 迎風破浪第14章 拳頭是老大第7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33章 難言之隱第35章 八千生苗第34章 掌印發威第30章 候東風第24章 進退第24章 賞罰令第14章 拳頭是老大第20章 一種相思,兩樣滋味第1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女第1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99章 窮途第26章 歸來第82章 美妙的誤會第12章 兩個活寶煮飯第73章 讓雷神收兵第23章 目標:葫縣第17章 摧其心第2章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20章 人贓並獲第4章 圓桌會議第15章 易勢第96章 把柄與漏洞第76章 饒舌之蠱第5章 衆裡尋他第22章 應對第57章 一唔第65章 陣前密議第60章 萬無一失的主意第74章 天下第一奸詐無恥第49章 暗流第43章 楊天王的來信第15章 李大狀第20章 生苗出山第58章 心花怒放第9章 溼手捏了乾麪粉第50章 兵臨城下第32章 一視同仁第78章 瘋狂的逃亡第22章 烈女怕郎纏第29章 我就是證據第39章 凝兒駕到第27章 假道伐虢第6章 一觸即發第75章 雷神之敕第5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7章 換日第95章 塵埃定第7章 嘻笑怒罵
第60章 一家之主第78章 難堪之日(下)第19章 這個男人很認真第3章 輕煙樓上第29章 拒婚第47章 水銀山第39章 遊說第19章 公房私室各不同第41章 人頭佐酒第20章 一種相思,兩樣滋味第35章 脣槍舌箭第5章 一跤撲到虎第25章 合縱、連橫第17章 書院之亂第14章 探驪尋珠第37章 各顯神通第98章 機關算盡第80章 撫臺駕到第93章 各懷鬼胎第46章 截斷巫山雲雨第40章 喜事不歡喜第16章 再見雲飛第44章 刑部兩日遊第40章 勾心鬥角第36章 霸王扛鼎第16章 可愛瑩瑩第41章 吏部一日遊第55章 我去也!第65章 拆爛污第60章 好事多磨第44章 聽妻入獄第71章 三個皮匠第8章 魔鬼的誘惑第37章 四方雲擾第30章 層層推進第16章 促膝長談第59章 反將一軍第83章 神奇尊者第5章 一跤撲到虎第72章 千載難逢第5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02章 奇蹟第57章 縝密刺殺第21章 一家人第28章 皇媒人(中)第50章 拂鐘無聲第21章 合力可擒虎第19章 如此活寶第46章 霸道村長第23章 迎風破浪第14章 拳頭是老大第7章 各人自掃門前雪第33章 難言之隱第35章 八千生苗第34章 掌印發威第30章 候東風第24章 進退第24章 賞罰令第14章 拳頭是老大第20章 一種相思,兩樣滋味第1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女第10章 一枝紅杏出牆來第99章 窮途第26章 歸來第82章 美妙的誤會第12章 兩個活寶煮飯第73章 讓雷神收兵第23章 目標:葫縣第17章 摧其心第2章 無限風光在險峰第20章 人贓並獲第4章 圓桌會議第15章 易勢第96章 把柄與漏洞第76章 饒舌之蠱第5章 衆裡尋他第22章 應對第57章 一唔第65章 陣前密議第60章 萬無一失的主意第74章 天下第一奸詐無恥第49章 暗流第43章 楊天王的來信第15章 李大狀第20章 生苗出山第58章 心花怒放第9章 溼手捏了乾麪粉第50章 兵臨城下第32章 一視同仁第78章 瘋狂的逃亡第22章 烈女怕郎纏第29章 我就是證據第39章 凝兒駕到第27章 假道伐虢第6章 一觸即發第75章 雷神之敕第5章 畫個圈圈詛咒你第17章 換日第95章 塵埃定第7章 嘻笑怒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