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大汗肯定忍不了……嗎?

張力耐心地給宋應星解釋了一番線膛槍與米尼彈的情況,眼下宋應星已經有一些初步的瞭解了,但是米尼彈還好說,最大的問題是拉膛線。⊙,

在槍管內壁拉出螺旋狀的膛線,這種工藝大明朝還從來沒有過。

不管張力說一千道一萬,也繞不開製造的問題。張力對手工拉膛線,在後世的業餘時間曾經看書瞭解過,並不太複雜,只是依然效率不高罷了。

眼下也不可能弄到機牀什麼的,能做出來就行,人工麼,團山堡是最不缺的!

沒有工業底子,那就用大量的人工來彌補畢竟要工業化,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現在一步步來,與後世的國朝一樣,先弄“勞動密集型產業”嘛!

張力打定了主意,對宋應星道:“宋經歷,本官……唔,本官自己研究出了製造膛線的工藝”

張力說這話的時候臉微微有些發燙,不過也就是一瞬間的事兒,便恢復了正常。

宋應星早已見怪不怪,先前他以爲自己的西學水平算是不錯了,哪知來到團山堡以後才發現,張大人西學水平遠超於他。

此刻宋應星一臉恭敬之色,語氣中帶着期待:“張大人,你說說看那個膛線應該如何才能做出來?”

張力曾經想過這個問題,拉膛線最重要的東西是“刀具”。

是的,你要在百鍊鋼製成的槍管內壁劃出膛線,那你使用的工具就一定要比百鍊鋼更加堅硬。

很多穿越者拉膛線用的是鑽石亦或者金剛石,沒錯。在鈦合金出現以前,它確實是最硬的物質。不過

金剛石作爲刀具對鋼鐵材料來說是不合適的。因爲它在金屬領域只適合加工有色金屬,比如銅鋁件。但不適用在鋼鐵件上。原因不是因爲硬度、韌性等問題,而是因爲它的主要成分碳元素和鋼鐵的主要元素鐵元素親和性非常高。

鋼鐵實際主要是鐵元素和碳元素的合金材料,這個就是因爲鐵元素和碳元素的親和性高造成的。

金剛石作爲刀具在加工鋼鐵的時候,刀尖上的碳原子滲入工件的速度非常快,會有大量的碳原子留在工件表面上去。最後的表現是這個金剛石刀具很快就會磨損,刀尖和刀刃失去鋒利程度而需要重磨。

打磨金剛石的話,那可比拉膛線麻煩一百倍因爲這個世界上能夠切割金剛石的,也只有另一塊金剛石了……

金剛石磨損速度太快,所以作爲刀具壽命短。最後導致性價比會超級低。故而拉膛線的工具不能用金剛石,現在也不可能有什麼鈦合金,只能用硬度更高的鋼鐵。

同一爐子煉出來的鋼鐵,因爲目前的工藝還達不到硬度完全一致,那麼便可以讓宋應星選擇高硬度的百鍊鋼來作爲拉膛線的工具。

張力將拉膛線的工具用高強度的百鍊鋼跟宋應星一說,他立刻就明白了。

接下來是製作方法,張力採用的是鉤刀拉削法,現在歐洲人制造膛線就採用了這種方法,並沒有什麼稀奇之處。

把鉤狀切刀安置在比槍膛直徑略細的鋼拉桿上。鉤形刮刀刃口的高度可以通過調節拉桿層部的螺絲來調節。

每拉動通過槍管一次,拉桿移動少許,隨着槍管的勻速旋轉,拉削出一條有一定纏度的陰膛線。達到預定寬度後,再換位置拉第二條膛線。

一般拉一條陰膛線只要拉削二十次左右,而一支較好的槍拉削同樣的陰膛線要拉削一百次左右。拉的次數越多。形成的拉槽越細,越精密。

這個法子張力跟宋應星也細細說了。還從懷中掏出了一張圖紙,張力先前已經畫好了。現在正好給宋應星用。

饒是宋應星對工藝製造相當在行,拿着這張圖紙看的時候,手也不免有些微微發抖。

張力並不道破,其實線膛槍不是什麼關鍵技術,米尼彈纔是呀沒有米尼彈的線膛槍,那就真的是曹孟德口中的“雞肋”而已!

這一天兩人一直交談到了黃昏時分宋應星纔信心滿滿地告辭而去,看着宋應星離開的背影,張力忽然心裡有了一絲異樣的感覺。

時不我待,自己沒有多少光陰可以虛耗了,科技的力量,來得更猛烈些吧!

……

不得不承認,黃臺吉作爲一個帝王,各個方面都要強過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

人強或者不強,那要看和誰比才是。

後世有些拔高黃臺吉的評價,說黃臺吉是“唐太宗以下第一人”……

這個評價估計趙匡胤不服,成吉思汗不服,忽必烈不服,朱元璋不服,朱棣也不服。

本朝太祖的沁園春不也寫了“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云云太祖點評歷代帝王,唐太宗以下,至少有趙匡胤和成吉思汗太祖可沒說什麼“清宗宋祖”,可見黃臺吉還排不上號。

歷代大一統的王朝,太祖太宗沒有基本完成國家統一的,貌似也只有蟎清了。

故而黃臺吉怎麼說也不可能在歷代帝王中排位很靠前,是吧?

你若有本事,崇禎那麼“弱智”,明朝已經稀爛了,你還滅不了他?

別說火器大炮,最後一次明清決戰松山之戰的時候,清軍的火器和大炮已經超過明軍了……

瀋陽皇宮中的大政殿,乃是相當於北京紫禁城太和殿的存在朝議之所嘛。

大政殿是野豬皮奴兒哈赤所建,爲八角重檐鑽尖式建築,殿頂滿鋪黃琉璃瓦且鑲綠色剪邊,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結構,榫卯相接,飛檐斗拱,彩畫、琉璃以及龍盤柱等,這些與紫禁城太和殿都有幾分相似。

不過殿頂的相輪寶珠與八個力士,以及殿內的梵文橫樑,又具有女真原始的薩滿教色彩。

可以說這大政殿的建築風格有點是“滿漢全席”的味道,兩個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融合在此顯現無遺。

黃臺吉此刻高座在大政殿的龍椅之上,掃視着殿內衆人。

這是一次重要的軍事會議,出席的人很多,幾乎金國所有重要人物全都到齊了。各貝勒、王公大臣、將領,擠滿了整座大殿。而最讓人不解的是,孔有德的座次卻被排在很前面,使得第一次在金國參與重要軍議的孔有德產生了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

黃臺吉也不管衆貝勒有些難看的神色,他心知肚明,自己對明國“降將”太好了,已經有不少女真的王公大臣私下議論紛紛。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最近自己迷上了範先生不知從哪搞來的一本兵書,雖說有些看不太懂,故事性完全不如《三國演義》

似乎裡面說什麼“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挺牛逼,挺有內涵,挺合自己心意……

也不知這書是不是諸葛孔明寫的,亦或者是周瑜?唔,周公瑾心胸狹窄,定然寫不出這等絕世好書!

難道是司馬懿?

司馬懿挺對自己路子,諸葛亮能力是有,就是太愚忠了,爲自己所不齒……

一時間黃臺吉思緒飄得有些遠了,殿下衆人自然也不敢說話,就那麼靜靜地等着。

好半晌過後,黃臺吉終於恢復了常態,開口道:“衆愛卿且說說看,眼下金國的三個用兵方向,明國、朝鮮、察哈爾的林丹汗,哪一處應該先用兵?”

黃臺吉雖然用這種徵詢的口吻說話,其實他私下早就和范文程議定要遠征明國了。只是現在八旗需要統一思想,故而纔有此會議。

黃臺吉的話剛剛落地,果不其然,他的堂弟濟爾哈朗第一個說話了。

“陛下,欲征服明國,必先征服蒙古!眼下蒙古諸部落都臣服於我大金國,唯有察哈爾部的林丹汗那老匹夫還負隅頑抗!本貝勒建議大汗攻打林丹汗!”

從奴兒哈赤時代起,金國與蒙古各部落的態度就開始親近起來,包括黃臺吉的福晉、側福晉都是蒙古人唔,順帶一提,黃臺吉的側福晉叫布爾布泰,也就是後來的孝莊……

眼下蒙古部落只有察哈爾不服金國,而且要命的是林丹汗還是成吉思汗的嫡系子孫,雖說現在實力不濟,不過號召力可是相當驚人的畢竟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中,那可是神一般的存在!

濟爾哈朗這話一落地,女真各貝勒、王公大臣們一片附和之聲!

就在此時,多爾袞上前幾步,朗聲道:“啓稟大汗!察哈爾部與科而沁部乃是宿敵,臣建議大汗親征察哈爾,取下林丹汗的狗頭!”

多爾袞這話一說出來,衆大臣們都面面相覷,紛紛將目光投向了黃臺吉。

是啊,黃臺吉的福晉、側福晉都是科而沁部的公主,這尼瑪女主子孃家的死敵,大汗肯定忍不了吧?

多爾袞心中微微有些激動,不過還是識趣地退到剛纔的位置

布爾布泰,你知道嗎?我目前雖然只是和碩額真,但也是正白旗旗主呢!

現在我向大汗提議,首先攻打你孃家的死敵,察哈爾部……

多爾袞臉龐微微有些發燙,低下頭去,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第102章 此招百試不爽第212章 崇禎皇帝,來了!第516章 帝王末路(六)第177章 好囂張的吳家!第65章 不屑爲之第321章 知行合一第146章 主治醫師第147章 恐怕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不止我安子一個呢第143章 這是病,得治吶第434章 原來她在這裡第89章 這賊小子是要鬧哪出第249章 淺水灘之戰(一)第366章 不願意做人第517章 大奸臣?第20章 奉天靖難,推誠宣力第285章 團山堡的七品經歷第231章 酒後……第96章 神醫道(二)第190章 老爺說過,開中門迎接這拜帖的主人第313章 芥蒂第472章 “賠款”第308章 我就要比他們更陰險!第445章 長久之計第489章 帶發效忠第6章 血燕第531章 六醜園第79章 保密第391章 敲打第541章 倭寇入朝第374章 力量第506章 平倭之策第126章 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第66章 急急如律令第432章 有多少買多少第75章 懸絲診脈(二)第23章 精關不固第283章 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第480章 “猛將如雲”第488章 擅守之人第82章 搭線第487章 麻煩事第386章 逆轉第19章 生死攸關第537章 休戰第482章 惦記第249章 淺水灘之戰(一)第281章 該死的張力怎麼還不上來送死?第298章 朕對不住張力啊第556章 爲萬 世開太平(四)第305章 “皇太極”第36章 毛遂自薦第396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第244章 空想主義害人第396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第298章 朕對不住張力啊第292章 崇禎翻臉那是比翻書還快第62章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第243章 試探第86章 你射中何處?第158章 太祖禁令第313章 芥蒂第222章 弼馬溫的不要啊!第536章 救治第308章 我就要比他們更陰險!第396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第520章 不醒眼第275章 金國能不能投?第398章 夜生第140章 權威第22章 我臉上有斑嗎第67章 原來如此第38章 初露頭角第360章 登陸第91章 這個可以有第266章 獵鼠行動第30章 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第74章 懸絲診脈(一)第306章 議和第37章 瘟疫救治小隊第348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103章 抽獎第381章 季孫之憂第34章 蟹宴第141章 御賜金針使用權第310章 翻盤之策第264章 升官與擴軍第2章 孔府第521章 水師去哪了?第519章 翻身第1章 重生在明朝第380章 揚威城下(二)第107章 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雙殺一雙第26章 濟世醫社第164章 拆!第443章 闖王第258章 扶植張力第300章 亂第394章 守通州(二)第537章 休戰
第102章 此招百試不爽第212章 崇禎皇帝,來了!第516章 帝王末路(六)第177章 好囂張的吳家!第65章 不屑爲之第321章 知行合一第146章 主治醫師第147章 恐怕想吃天鵝肉的癩蛤蟆不止我安子一個呢第143章 這是病,得治吶第434章 原來她在這裡第89章 這賊小子是要鬧哪出第249章 淺水灘之戰(一)第366章 不願意做人第517章 大奸臣?第20章 奉天靖難,推誠宣力第285章 團山堡的七品經歷第231章 酒後……第96章 神醫道(二)第190章 老爺說過,開中門迎接這拜帖的主人第313章 芥蒂第472章 “賠款”第308章 我就要比他們更陰險!第445章 長久之計第489章 帶發效忠第6章 血燕第531章 六醜園第79章 保密第391章 敲打第541章 倭寇入朝第374章 力量第506章 平倭之策第126章 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第66章 急急如律令第432章 有多少買多少第75章 懸絲診脈(二)第23章 精關不固第283章 丟掉幻想,準備鬥爭第480章 “猛將如雲”第488章 擅守之人第82章 搭線第487章 麻煩事第386章 逆轉第19章 生死攸關第537章 休戰第482章 惦記第249章 淺水灘之戰(一)第281章 該死的張力怎麼還不上來送死?第298章 朕對不住張力啊第556章 爲萬 世開太平(四)第305章 “皇太極”第36章 毛遂自薦第396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第244章 空想主義害人第396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第298章 朕對不住張力啊第292章 崇禎翻臉那是比翻書還快第62章 料青山見我應如是第243章 試探第86章 你射中何處?第158章 太祖禁令第313章 芥蒂第222章 弼馬溫的不要啊!第536章 救治第308章 我就要比他們更陰險!第396章 冒天下之大不韙第520章 不醒眼第275章 金國能不能投?第398章 夜生第140章 權威第22章 我臉上有斑嗎第67章 原來如此第38章 初露頭角第360章 登陸第91章 這個可以有第266章 獵鼠行動第30章 不求連城璧,但求殺人劍第74章 懸絲診脈(一)第306章 議和第37章 瘟疫救治小隊第348章 腸子都悔青了第103章 抽獎第381章 季孫之憂第34章 蟹宴第141章 御賜金針使用權第310章 翻盤之策第264章 升官與擴軍第2章 孔府第521章 水師去哪了?第519章 翻身第1章 重生在明朝第380章 揚威城下(二)第107章 來一個殺一個,來一雙殺一雙第26章 濟世醫社第164章 拆!第443章 闖王第258章 扶植張力第300章 亂第394章 守通州(二)第537章 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