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大油田

仁川登陸後,朝鮮半島局勢逆轉,中國政府幾乎每天都通過廣播警告美國,如果跨過三八線,中國就會出兵。9月30日,中國總理周EL在政協國慶大會上發表強硬講話,10月3日凌晨美國部隊大規模進入朝鮮半島北部前,周EL召見印度駐華大使潘尼迦,要他轉告美國政府:“若美軍跨過三八線,侵略朝鮮,我們不會坐視不顧。”這番警告被杜魯門視爲北京對聯合國的“外交訛詐”而沒有被重視。

美國總統杜魯門在美軍大舉進攻前,曾與麥克阿瑟在威克島會面。麥克阿瑟保證不會侵略中國,並且自信地表示中國“無意參加這場戰爭。當今是我們強大而中國軟弱的時代,若中國部隊渡過鴨綠江,我就要使他們遭受到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屠殺。”他同時還認爲戰事將在感恩節前結束,稱要讓美國的子弟兵回家過這個美國的傳統節日。

中國雖然做出強硬聲明,高層領導人內部意見卻不一致,大部分傾向於不參戰,因爲中國曆經多年戰亂,百廢待興,捲入這場戰爭對國家發展不利,以至於到10月初中國政府仍然未能對參戰與否做成最後決定。10月8日中國GCD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才最終決定介入朝鮮戰爭。中國政府作出這個決定的直接原因是美國飛機轟炸了中國丹東的文物市場,中國領土安全受到嚴重威脅。朝鮮如被佔領,將會更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國家利益。中國政府十分顧慮麥克阿瑟是否有可能在取得整個朝鮮半島後繼續向北進軍,威脅到GCD在中國大陸的政權。s即使美軍不襲擊中國,一個與中國有長達1000多公里邊界線的國家落入資本主義陣營,對中國也是很大的威脅。而如果朝鮮亡國,中國勢必要讓金日成在中國的東北設立流亡政府,但這對中國十分不利,因爲將爲美軍侵犯中國東北提供了強有力的藉口。同時,由於美軍進入臺灣海峽。迫使中華人民共和國中止解放臺灣的渡海戰役,讓中國直接感受到美國的威脅。

在新中國成立前地1949年3月3日,杜魯門批准了NSC34/2號文件,此文件基本精神是說國民黨政權馬上就要完蛋,美國的措施就是停止援助蔣政權,並與之拉開距離。不久又推出NSC41號文件,這兩份文件是在1949年年終前,一直是指導美國對華政策的綱領性文件。從文件的內容上看,是有一定的現實成份和非敵視傾向的。比如它允許在“必不可少的安全體制下”。新中國可以與曰本和西方世界建立正常的貿易關係。還具體規定除直接軍品外,對蘇聯、東歐地區禁止出口的“非軍用物資”可以向中國出口;某些對美國安全“有重大關係”,而中國經濟又非需要不可地戰略物資。如某些重要工業、交通和通訊裝備,只要中國保證不向蘇聯及衛星國轉售,也可向中國出口。至於私商對華貿易及通常情況下的中國大宗非戰略商品貿易,文件規定。應“只受最低程度的管制”。

美國出臺這對文件地意思就是覺得當時中國有鐵托主義的傾向。想要在中蘇之間打入楔子,促成中蘇分裂,同時在戰略上可造成中國對西方的依賴,還有一點,可以使曰本恢復經濟得到必不可少的糧食和工業原料來源及保證中國繼續供給美國原料。

當時新中國經濟十分落後,又處於經濟恢復時期,而NSC41文件對中國還是有一定地益處地。

1950年上半年,中國與美、英、日、香港、馬來亞5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額即佔中國外貿總額的一半以上。其中美國對華貿易額與1949年同期相當,約佔中國外貿總額的四分之一。

朝鮮戰爭爆發後的頭幾個月。爲適應戰爭需要,美國下令“暫時中斷”了對中國的石油產品輸出,並要求英法等國也同樣如此。但對華貿易基本政策並未因朝鮮戰爭爆發而完全放棄,美國與新中國的貿易仍在進行。其他西方國家的對華貿易不但繼續進行,而且在某些領域還有所擴大。

馬來亞在建國後。與中國的貿易便採取了一種非官方地措施。政府並未有強硬規定,只是因爲馬來亞的工業剛剛起步。出口的多是一些原料和簡單的民用品。

“你是說他們採買的鑽探設備有套購地嫌疑?實際上應該是運往中國地?”吳銘疑惑地問道。

“據我們情報顯示是這樣的,雖然目地地上顯示是第三國。”瀋陽如實答道。

吳銘沉思良久,揉着太陽穴說道:“放行吧,就當我們都不知道此事,受騙上當好了,你回去把相關書面材料全部銷燬。”

“是。”瀋陽回答道,剛要轉身,又被吳銘叫住了。

吳銘擡起手又放下,猶豫了半天,才說道:“算了,你們情報部門摻合進去不合適,我找陳老先生商量吧!”

“你說這裡有石油?”陳嘉庚愕然的瞅着吳銘在中國地圖上畫的小圈,難以置信的問道。

“具體位置記不太清了,應該就是在這一片。”吳銘撓着腦袋苦苦思索着,“東北黑龍江省是沒錯的,這裡應該有一個大油田。”

“你是怎麼知道的?情報確切嗎?來源呢?”陳嘉庚疑惑地問道。

“情報很確切,但來源恕我不能奉告。”吳銘抱歉的說道:“陳老先生,希望您不要見怪,這件事情還希望您能出面,轉告給中共政府,但是不要暴露一絲有關政府和我的信息。”

“我對你一向是相信的。”陳嘉庚鄭重說道:“你不說,一定有你的原因,這件事要是真能成功,將是造福中華民族的大喜事。司徒老還在北京,我可以派人以看望他的名義將此事由他轉告中共政府。”

“信我的沒錯。”吳銘嘿嘿一笑,“我說過,中國肯定出兵朝鮮,美國人打過三八線,這事兒就快證實了,再過幾年,發現大油田也會被證實的。”

第28章 日軍慰安所(二)第21章 行前準備第47章 絕殺(一)第13章 焦點人物第25章 誘敵第114章 思想的昇華第171章 岡村的佈置第74章 惡有惡報第34章 虛驚一場第4章 綁架第118章 炸城門第108章 兩次爆炸第61章 肉彈襲擊第11章 根據地的第一夜第23章 生日快樂第136章 引狼上鉤第83章 以狗治“狗”第59章 軍訓與參觀第47章 實用主義第113章 漢風?平南洋?第60章 電話溝通第50章 狙擊第25章 誘敵第97章 擊潰第18章 惡虎寨第16章 血洗黑雲寨(七)第66章 墨鏡引發的血案第81章 “打頭挖眼割耳”第83章 以狗治“狗”第56章 印尼政變第170章 追擊與逃跑的較量第48章 爭取資金第51章 刀削髮的絕藝第51章 新的目標第119章 鐵路風雲(一)第35章 到香港第62章 諄諄教導第52章 百樂門驚魂第67章 全面援助第134章 野店第35章 到香港第19章 陰損的比喻第27章 混亂行動第94章 開始行動第34章 再遇麻桿第98章 另類的結識第70章 單獨行動第168章 電波誘敵第36章 白毛女?第46章 臨時代總統第62章 買藥(一)第3章 險被腰斬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第24章 圍攻?打援?第84章 密支那之戰(七)第100章 松山血戰(六)第77章 巷戰佈置第30章 日軍慰安所(四)第30章 最後一擊(一)第40章 機場大戰第25章 遠征?第1章 最接近成功的機會第143章 以血還血第136章 引狼上鉤第162章 奪車頭第41章 開門紅(一)第59章 爆炸燒烤第109章 新的開端第161章 助力第47章 實用主義第57章 帥呆了,酷斃了第61章 無題第69章 各方反應第162章 奪車頭第95章 松山血戰(一)第2章 送禮的檻尬第44章 又嚇到你了第138章 酷刑逼供第87章 加官晉爵第100章 做自己能做的第17章 “抓鬍子”大案第19章 終於說話了第46章 棠吉狙擊第49章 絕殺(三)第56章 殺鬼子表演第90章 殺出一片天(三)第68章 夜談將來第91章 殺出一片天(四)第61章 無題第142章 徹底制服第157章 才藝表演第66章 亂戰第105章 驚聲尖叫第48章 茫茫野人山(一)第62章 諄諄教導第29章 回校第99章 松山血戰(五)第11章 剿匪月第55章 茫茫野人山(八)第88章 分離
第28章 日軍慰安所(二)第21章 行前準備第47章 絕殺(一)第13章 焦點人物第25章 誘敵第114章 思想的昇華第171章 岡村的佈置第74章 惡有惡報第34章 虛驚一場第4章 綁架第118章 炸城門第108章 兩次爆炸第61章 肉彈襲擊第11章 根據地的第一夜第23章 生日快樂第136章 引狼上鉤第83章 以狗治“狗”第59章 軍訓與參觀第47章 實用主義第113章 漢風?平南洋?第60章 電話溝通第50章 狙擊第25章 誘敵第97章 擊潰第18章 惡虎寨第16章 血洗黑雲寨(七)第66章 墨鏡引發的血案第81章 “打頭挖眼割耳”第83章 以狗治“狗”第56章 印尼政變第170章 追擊與逃跑的較量第48章 爭取資金第51章 刀削髮的絕藝第51章 新的目標第119章 鐵路風雲(一)第35章 到香港第62章 諄諄教導第52章 百樂門驚魂第67章 全面援助第134章 野店第35章 到香港第19章 陰損的比喻第27章 混亂行動第94章 開始行動第34章 再遇麻桿第98章 另類的結識第70章 單獨行動第168章 電波誘敵第36章 白毛女?第46章 臨時代總統第62章 買藥(一)第3章 險被腰斬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第24章 圍攻?打援?第84章 密支那之戰(七)第100章 松山血戰(六)第77章 巷戰佈置第30章 日軍慰安所(四)第30章 最後一擊(一)第40章 機場大戰第25章 遠征?第1章 最接近成功的機會第143章 以血還血第136章 引狼上鉤第162章 奪車頭第41章 開門紅(一)第59章 爆炸燒烤第109章 新的開端第161章 助力第47章 實用主義第57章 帥呆了,酷斃了第61章 無題第69章 各方反應第162章 奪車頭第95章 松山血戰(一)第2章 送禮的檻尬第44章 又嚇到你了第138章 酷刑逼供第87章 加官晉爵第100章 做自己能做的第17章 “抓鬍子”大案第19章 終於說話了第46章 棠吉狙擊第49章 絕殺(三)第56章 殺鬼子表演第90章 殺出一片天(三)第68章 夜談將來第91章 殺出一片天(四)第61章 無題第142章 徹底制服第157章 才藝表演第66章 亂戰第105章 驚聲尖叫第48章 茫茫野人山(一)第62章 諄諄教導第29章 回校第99章 松山血戰(五)第11章 剿匪月第55章 茫茫野人山(八)第88章 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