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實用主義

1949年元旦後,馬來亞政府的工作重點便是安置大量的移民。成千上萬的大陸移民拖家帶口乘坐客船來到馬來亞,有錢的便住旅館、去買房子,沒錢的只好等着政府安置。雖然事先已經招聘了大量的華人工作者,馬來亞政府依然是忙得不可開交。

雖然大量的移民造成了馬來亞政府暫時的困難,但從長遠來考慮卻是利大於弊。一是馬來亞聯邦的華人比重大大提高,從而穩定了政府的統治基礎;二來大量的技術工人給馬來亞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十足的後勁;三是大量農民的到來,加快了馬來亞偏遠地區的荒地開發,使得土地得到充分利用;四是大量攜帶巨資的資本家、大地主的到來,爲馬來亞的工業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五,初期的閒散勞動力大大加快了馬來亞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的建設速度,爲馬來亞日後的發展打下了好的基礎。

“蔣介石搬財物,咱們拉人,相得益彰啊!”吳銘在召開的政務會上是如此說的。

“上海機構發來電報,杜先生對我們贈予糧食非常感謝,通過此舉,政府在民衆中的威望和信用大幅增加。”趙笑眉說道:“杜先生已經決定,如果局勢惡化,他將來馬來亞,但是他急於辦理的事情相當的多。他要儘量調集現金,作爲他龐大家族長期逃難的生活準備;他還要將一手創辦的中匯銀行做個了結,他希望賬目能夠結得清清楚楚,不至於因中匯的未了事宜留人口實話柄。”

“他的事情多,那些親戚朋友呢,上海耆紳、金融工商“領袖五大亨”陳光甫、李馥生、宋流章和錢新之等人是如何決定的?”吳銘問道。

“有兩個去了香港,別人還在觀風色,或者是在等杜先生。”情報局局長瀋陽彙報道:“杜先生對於自己的家人子女,心腹親信,以及要好相關的朋友,原則上是大家一道走,不過,由於各人情形不同,環境各異,他在勸促那許多人早日離滬時,在表面的方式上,略有不同。”

“要是一起走也行,安排一艘中等客輪等在吳淞口,先讓他們把東西都搬上來。”吳銘說道。

“明白了。”瀋陽突然淡淡一笑,“劉大哥,您知道杜先生現在最常說的話是什麼嗎?”

“是什麼?”吳銘奇怪的問道。

“杜先生對許多人都說:跟國民黨走,好歹還有一碗稀飯吃;跟共產黨嘛,只有吃米田共的份!”瀋陽帶着怪笑回答道。

“米田共?那,那不就是大糞嗎!”吳銘也啞然失笑,“他說這話也夠損的了。”

“還不止,他對人說‘血債血還’是gcd一直在喊的口號,gcd居心險惡,他們報起仇,算起賬來,以命抵命之外,還要給人極痛苦的侮辱和折磨。他們殺一個人不但要叫那人死,尤其還要那人在死前吃足苦頭。”瀋陽接着說道:“嚇得跟gcd有舊仇宿怨的不是跑去香港、臺灣,就是要到馬來亞。”

吳銘苦笑了一下,“杜先生還真是賣力氣,咱們還是度過目前的困難再說吧,給那些耆紳、大亨安排好房屋,gcd容不下剝削階級,咱們統統接納。這便是我們與他們的不同,我們不是消滅剝削階級而是引導他們,而且剝削階級在我看來是無法徹底消滅的。只有以法治國,把他們的剝削限制在可承受的限度之內,並且照顧到絕大部分人的利益,這個國家纔會穩定。”

“說到這,我得向您報告一個好消息。”趙笑眉笑着說道:“《勞工法草案》已經制定完畢,正在進行最後的審定,而且《公司法》《衛生法》《市容法》《教育法》《義務兵役法》等等也已經基本制定出大框,不出三個月將有二十多部法律法規出臺頒佈,這段時間不光是移民的高氵朝,還是出臺法律的高氵朝。”

“法治社會嗎,就應該如此。”吳銘笑道:“成立獨立的廉政局、勞動監察局等部門的工作也要加快進行,蔣介石的失敗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一個遍地貪腐的政府不管他是信奉的什麼主義,早晚會被人民踩到腳下。”

“赤化的危險是存在的。”瀋陽鄭重的點了點頭,“紅色中國的成立,革命輸出的理論多多少少會影響到我國,我們早做準備是應該的,而且,總統對成立政府參與的總工會的建議是正確的。”

“華人歷來是最能忍耐的,不是實在欺壓過甚,或者吃不上飯,他們是不會造反的。”吳銘用手指叩擊着桌案,“但是我們要考慮到這一點,讓他們安居樂業,想盡各種辦法緩解社會矛盾,等到國家財富積累起來,我們還要採取各種福利政策,使老有所養,幼有所學,病有所治。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我們取其成功之處,棄其理想主義,我們走的應該是一種實用主義路線。我們只要記住‘對人民有利,對國家有利’這樣一句話,這個國家想不穩定都難。”

“共產主義的前景雖然美妙,但太理想化了,一條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難免遇到坎坷,而一個國家的道路遇到挫折,可不象一個人,一個工廠,受損的可是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我們一個新興國家經受不起如此沉重的打擊。”瀋陽說道。

“我對於蘇聯的那種共產主義是深惡痛絕,雖然現在蘇聯是一個大國,一個能與美國媲美的強國,但其中的隱患卻也是顯而易見的。”趙笑眉說道:“用純粹暴力機器維護的穩定總會暴發,蘇聯的霸道做法也會使所謂的共產主義陣營慢慢瓦解。”

“呵呵,不光共產主義陣營要瓦解,恐怕很多年以後,連蘇聯這個龐然大物都可能解體呀!”吳銘冷笑道:“那就不是咱們考慮的事情了,我感到欣慰的是,各政府機構在這次大移民潮中密切協作,積累了相當多的工作經驗,不容易呀,一個沒有什麼經驗的政府能做到這一步,很好,很好啊。”

第49章 絕殺(三)第31章 皇協軍的素質第42章 孤軍轉進第38章 出訪前的準備第78章 合作的條件第67章 虛驚一場與四大流氓第21章 縝密分析第48章 嘆息橋第171章 岡村的佈置第95章 松山血戰(一)第85章 早有預謀第28章 初步的想法第177章 致命武器第52章 殘酷訓練第33章 人生自古傷離別第62章 諄諄教導第33章 人生自古傷離別第60章 除夕第98章 松山血戰(四)第62章 再伸橄欖枝第6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5章 決定第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5章 支持誰第48章 茫茫野人山(一)第10章 大洋彼岸第73章 阻敵第50章 茫茫野人山(三)第64章 美女關懷第85章 勝利第46章 臨時代總統第23章 虛僞還是高尚第40章 非正式會談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第38章 剛剛開始第64章 斬首行動第54章 創意第134章 野店第57章 玉殞香消第2章 屠村血證第29章 日軍慰安所(三)第22章 脣槍舌劍第101章 掃蕩第57章 大油田第55章 茫茫野人山(八)第76章 激戰第62章 再伸橄欖枝第75章 廝殺第81章 情如春水第12章 李副政委第102章 勾心鬥角第41章 開門紅(一)第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0章 慈悲心第26章 特務的分析第20章 游擊隊第99章 挺身隊的由來第79章 密支那之戰(二)第20章 別了,紅色延安第84章 眼鏡蛇皇后第49章 無題第88章 分離第55章 茫茫野人山(八)第112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38章 離港第67章 殺第24章 蛇蠍合子第3章 忍者?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6章 獨立宣言第72章 久別重逢第42章 開門紅(二)第90章 霧都行(二)第41章 策劃與合流第140章 慈悲心第27章 吉蘭丹河第36章 摧枯拉朽第175章 最後的機會?第83章 密支那之戰(六)第41章 開門紅(一)第15章 人約黃昏後第100章 松山血戰(六)第104章 提問與回答第48章 茫茫野人山(一)第28章 日軍慰安所(二)第92章 霧都行(四)第72章 遇敵第36章 摧枯拉朽第8章 合流第52章 殘酷訓練第63章 快報復我吧!第170章 追擊與逃跑的較量第83章 萬歲俱樂部第33章 臨行第108章 國內大戰第84章 眼鏡蛇皇后第98章 另類的結識第115章 再次出擊第104章 提問與回答第24章 蛇蠍合子
第49章 絕殺(三)第31章 皇協軍的素質第42章 孤軍轉進第38章 出訪前的準備第78章 合作的條件第67章 虛驚一場與四大流氓第21章 縝密分析第48章 嘆息橋第171章 岡村的佈置第95章 松山血戰(一)第85章 早有預謀第28章 初步的想法第177章 致命武器第52章 殘酷訓練第33章 人生自古傷離別第62章 諄諄教導第33章 人生自古傷離別第60章 除夕第98章 松山血戰(四)第62章 再伸橄欖枝第69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第65章 決定第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5章 支持誰第48章 茫茫野人山(一)第10章 大洋彼岸第73章 阻敵第50章 茫茫野人山(三)第64章 美女關懷第85章 勝利第46章 臨時代總統第23章 虛僞還是高尚第40章 非正式會談第107章 上海的初冬第38章 剛剛開始第64章 斬首行動第54章 創意第134章 野店第57章 玉殞香消第2章 屠村血證第29章 日軍慰安所(三)第22章 脣槍舌劍第101章 掃蕩第57章 大油田第55章 茫茫野人山(八)第76章 激戰第62章 再伸橄欖枝第75章 廝殺第81章 情如春水第12章 李副政委第102章 勾心鬥角第41章 開門紅(一)第80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140章 慈悲心第26章 特務的分析第20章 游擊隊第99章 挺身隊的由來第79章 密支那之戰(二)第20章 別了,紅色延安第84章 眼鏡蛇皇后第49章 無題第88章 分離第55章 茫茫野人山(八)第112章 必須要付出的代價?第38章 離港第67章 殺第24章 蛇蠍合子第3章 忍者?第53章 第一滴血(一)第6章 獨立宣言第72章 久別重逢第42章 開門紅(二)第90章 霧都行(二)第41章 策劃與合流第140章 慈悲心第27章 吉蘭丹河第36章 摧枯拉朽第175章 最後的機會?第83章 密支那之戰(六)第41章 開門紅(一)第15章 人約黃昏後第100章 松山血戰(六)第104章 提問與回答第48章 茫茫野人山(一)第28章 日軍慰安所(二)第92章 霧都行(四)第72章 遇敵第36章 摧枯拉朽第8章 合流第52章 殘酷訓練第63章 快報復我吧!第170章 追擊與逃跑的較量第83章 萬歲俱樂部第33章 臨行第108章 國內大戰第84章 眼鏡蛇皇后第98章 另類的結識第115章 再次出擊第104章 提問與回答第24章 蛇蠍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