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盧塞爾之力

莫吉布爾德堡,位於塔爾蘇斯城西北處,恰好在盧盧姆山脈的腰間位置。

而科勒阿迪歐堡,則在盧盧姆山脈繼續往西,與穆特河谷、赫拉克利亞及拉馬斯城四處交界的幽靜山谷裡,其間溪流縱橫,田產和林業都很發達。

聽到阿斯巴“反叛”消息的高文,當即在紅手旅團召開了軍事會議,“現在送書信前往赫拉克利亞,主動邀請阿德馬爾統率朝聖者隊伍前來塔爾蘇斯城。就說我們與坦克雷德的‘隔閡’業已消除,而通往安條克城的通道門戶也已打開。而在我的領內,有希臘貴族勾結突厥人作亂,妨礙朝聖者的事業,我高文要耗費點時間去徹底平定,總之大約在秋九月底,大軍可以開撥進攻安條克——讓阿德馬爾與博希蒙德閣下屆時在塔爾蘇斯城等我。”

說完如此託大和“狂妄”的決定後,高文迅速進行了軍事部署:

宿營總管梅洛爲正,營務官萊特爲副,督率西奇裡乞亞地區所有的吉那特貴族從軍,並帶整補完畢的原“瓦拉幾亞”連隊(現在補滿了缺額,以守衛者旅團下的一支班達支隊爲名,被授予了作戰方旗),以莫諾馬庫斯爲先鋒,圍攻莫吉布爾德堡;

塞琉西亞城的布拉納斯集結所有“守衛者旅團”機動兵馬,並帶整個塞琉西亞地區的吉那特貴族從軍(在軍令裡,高文特意“強調”了,卡列戈斯家族必須提供軍役,而且尼卡老將軍“德高尊榮”,擔當布拉納斯的副將),前往拉馬斯城集合,等到我高文與紅手旅團進入此城後,一併北上,朝科勒阿迪歐堡進攻。

不願意服從軍役者,特別是吉那特地主,一律按照阿巴斯爲榜樣懲處。願意服從軍役者,免除九月份徵收的一半稅金;

奧森.赫托米斯,西斯城的卡列戈斯三兄弟,提供一千人的輔助軍力。由奧森的兄長哈勒姆爲統領,鮑德溫身爲盟友提供五百人的輔助軍力,以伯克伯爵爲統領,一併渡過希德努斯河,參加梅洛對莫吉布爾德堡的圍攻;

安德列夫、賈爾古巴。繼續督率船隊水師,往來運送補給糧食。

這個部屬已經證明了,高文是西奇裡乞亞和塞琉西亞真正的“無冕王者”,他用綠墨寫的,加蓋“紅手七嶺”印章的軍役書,像雪片般瞬間飛滿整個國度,絕大部分吉那特貴族,在聽說了阿斯巴的遭遇後,又驚又怕,只能動員自身的兵力。追隨出陣。

結果跟在梅洛身後的吉那特軍力,居然到達了一千二百名騎兵,二千名步兵的規模!再加上“瓦拉幾亞”支隊、奧森、鮑德溫的援軍,瞬間達到了近六千的龐大軍力,打着無數旌旗,自澤菲利姆城進發,陣列一直綿延到了盧盧姆山腳下,將土倫圍得水泄不通。

也把土倫嚇得喪魂落魄,他從尼西亞城跑出來,又從澤菲利姆戰役裡逃生。按說已是非常幸運——但在背靠大山的莫吉布爾德堡,他卻覺得已窮途末路了。

在扔下兩萬拜佔特金幣的財貨給梅洛後,高文攜帶剩餘的軍資,及六千名紅手旅團(包括所有騎兵)。火速朝西,來到了塞琉西亞和奇裡乞亞相連的拉馬斯城,一處位於海濱通道的小堡壘。

得到高文書信的安娜,站在矗立在灰色海邊高巖上的衛城,聽着呼嘯而來的海風,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忽然感到了害怕:原來大蠻子的力量,這麼強大......

那邊伏在寫字檯上的阿格妮絲,原本正爲軍政府設計着新式農具,看到安娜悵然若失的樣子,便走到了衛城與其下堡壘相連的廊道,握住了安娜的手,關切地詢問發生什麼事了。

“唔,沒什麼的。”安娜這時候還是喜悅的心情居上,畢竟佔據大量地產和人力的吉那特,纔是她心中的蕭牆之患。

這會兒,在廊道前,奉命要統率守衛者旅團出陣的布拉納斯和多魯斯.蘭伯特,甲冑齊整地伏在懸掛的絲簾後,向公主話別,“馬上沃爾特先生和總司鉢戈特沙爾克,會協助殿下,鎮守好塞琉西亞的。”

“很好,勉力消滅膽敢忤逆的賊寇,只要此役結束,我方的命令和革新將暢通無阻,而你們也要將新旅團的名氣給打響。”安娜立在簾後,勸慰鼓勵道。

日暮時分,布拉納斯帶着軍隊來到城外的營房,並豎起了聖特奧多爾的旗幟,士兵們開始在隨軍修士的引導下,集體作着彌撒。此外旗幟的作用,還等於特意警告尼卡.卡列戈斯:快帶着你的兩個兒子,按照規定時間內,前往這裡參加征伐。

事實上,隨着高文的綠墨文書一併來到穆特城堡的,還有阿斯巴的密信,都被擺在雷歐.卡列戈斯和迪迦.卡列戈斯的眼前,在密信裡阿斯巴這樣說的,“只有起錯的名字,沒有喊錯的綽號,高文被人稱呼爲‘盧塞爾’絕對是有道理的,他的野心不比盧塞爾要小,但能力和膽量卻還要遠勝後者。此人在塞琉西亞肆意妄爲,不可一世,先前對我們吉那特課以重稅,已是怨恨沸騰,現在您們的父親,先前名氣就一向與費拉雷多斯將軍比肩,莫如成爲我們所有吉那特的領袖人物,大家通力協作,殺死或驅逐高文,重新帶着塞琉西亞投奔到皇帝陛下的麾下。”

“這主意不錯。”

“可是,六弟和七弟,還在高文的旗仗下擔當職務;而大哥二哥三哥,也臣從在高文的鞍前馬後,此次作戰還派遣了人手從軍。”雷歐對弟弟的衝動,並不以爲然。

“先前,高文和紫衣公主對我們家族的承諾,而今卻一一推翻,現在居然還要我們提供大量僕從軍力,照此以外,不過三年,他就會想着根絕我們了——對付一頭狼最好的辦法,不是每年給它送去一隻雞,而是用棍棒把它徹底打死,不然它的索取將是無休無止的。”

這下,連雷歐也猶豫不決起來,最後兩兄弟決定,還是等阿拉爾曼堡的父親的舉動好了。

但二日後,兄弟倆就得到消息,他們盲眼的父親,已經帶着規定的兵馬,來到塞琉西亞城了。

第74章 會師第3章 耀武第49章 鴉宮暗影第16章 越山第98章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二)第85章 聖職長上第89章 孤兒院主保人第49章 雙拳出擊第48章 燒信第78章 溫若明娜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58章 索金第22章 十萬橫磨劍第35章 皇親第44章 開價者第88章 航跡第17章 雙層爆破第102章 用餐第43章 內外交絕第69章 四線出擊第26章 帕柏斯銀礦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54章 復活第24章 第九杯酒第68章 斯蒂芬投降第9章 諸種不滿第41章 兩條路線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91章 金手執政官和邊境戰士的歸宿第27章 油膏第8章 遞女裝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15章 神聖的盾牌第21章 朱昆蒂娜宮第40章 邁吉林與埃澤利提第18章 娛樂和耳目第46章 虛妄安慰第29章 伊斯法罕“狗肉帳”第48章 屈辱就擒第127章 兼程倍道第116章 變臉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11章 “物資”登岸第105章 五月十八(下)第80章 雨夜第45章 反叛必須鎮壓第36章 第三個門第48章 前哨戰第79章 翻車魚戰船第69章 華萊士第94章 整肅第64章 死屍.靴子第90章 大吹牛第9章 僅以身免第44章 內應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60章 實力探詢第55章 騎兵懟騎兵第35章 愛經第7章 襲擾破壞第74章 會師第16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下)第76章 勒令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49章 管家露相第11章 拋劍第25章 伊薩克降服第30章 銃決第63章 農軍騎兵第33章 泰提修斯逃跑第79章 敗降第79章 御旗的丟失第53章 挺進普魯薩第52章 提醒第70章 火船第51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下)第88章 “三角宏圖”第69章 馬尾旗標第74章 王室包廂和克里特代表第1章 亞吉的策略第11章 奴隸的價值第1章 亞吉的策略第79章 阿什倫戰鬥(下)第10章 鷹第82章 重振鬥志第15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上)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25章 先正後奇第31章 箭在弦上第95章 密文第6章 苣苔山(下)第52章 亞吉授首第27章 瓦拉幾亞的來客第77章 辛將軍好奇的代價第15章 投降的價值第98章 牀榻間的私密第1章 巨人歌利亞第81章 奧森的離去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53章 安塞姆就任
第74章 會師第3章 耀武第49章 鴉宮暗影第16章 越山第98章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二)第85章 聖職長上第89章 孤兒院主保人第49章 雙拳出擊第48章 燒信第78章 溫若明娜第92章 聖馬可的決心第58章 索金第22章 十萬橫磨劍第35章 皇親第44章 開價者第88章 航跡第17章 雙層爆破第102章 用餐第43章 內外交絕第69章 四線出擊第26章 帕柏斯銀礦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54章 復活第24章 第九杯酒第68章 斯蒂芬投降第9章 諸種不滿第41章 兩條路線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91章 金手執政官和邊境戰士的歸宿第27章 油膏第8章 遞女裝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15章 神聖的盾牌第21章 朱昆蒂娜宮第40章 邁吉林與埃澤利提第18章 娛樂和耳目第46章 虛妄安慰第29章 伊斯法罕“狗肉帳”第48章 屈辱就擒第127章 兼程倍道第116章 變臉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11章 “物資”登岸第105章 五月十八(下)第80章 雨夜第45章 反叛必須鎮壓第36章 第三個門第48章 前哨戰第79章 翻車魚戰船第69章 華萊士第94章 整肅第64章 死屍.靴子第90章 大吹牛第9章 僅以身免第44章 內應第23章 伊斯法罕宮廷第60章 實力探詢第55章 騎兵懟騎兵第35章 愛經第7章 襲擾破壞第74章 會師第16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下)第76章 勒令第100章 斯蒂芬運河第49章 管家露相第11章 拋劍第25章 伊薩克降服第30章 銃決第63章 農軍騎兵第33章 泰提修斯逃跑第79章 敗降第79章 御旗的丟失第53章 挺進普魯薩第52章 提醒第70章 火船第51章 高文在阿韋爾薩的暴行(下)第88章 “三角宏圖”第69章 馬尾旗標第74章 王室包廂和克里特代表第1章 亞吉的策略第11章 奴隸的價值第1章 亞吉的策略第79章 阿什倫戰鬥(下)第10章 鷹第82章 重振鬥志第15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上)第23章 造醫院的宏願第25章 先正後奇第31章 箭在弦上第95章 密文第6章 苣苔山(下)第52章 亞吉授首第27章 瓦拉幾亞的來客第77章 辛將軍好奇的代價第15章 投降的價值第98章 牀榻間的私密第1章 巨人歌利亞第81章 奧森的離去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53章 安塞姆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