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挺進普魯薩

接着,扎哈斯把弓放下,豪情地繼續大笑起來,“來人,再給我備一份用諾曼語寫的書信,我的盟友這時候也應該要動手了!”

雖然扎哈斯下定了侵擾拜占庭海域島嶼的決心,但喬治典廄長往尼西亞挺進的決定也絲毫沒有改變,兩支軍隊就像互相背離的粗大箭頭,在小亞細亞各行其道。

在前進普魯薩城前,羅姆蘇丹吉利基.阿爾斯蘭,遵守了當初約定,帶着整整七千名突厥士兵,自科尼雅城周邊的肥沃呂底亞平原,穿過了綿長荒蕪的奧哈斯峽谷,來到了典廄長的營地前,表示願意追隨作戰,而後他還對喬治表示,自己同時派出了另外四千名士兵,前去幫助皇帝本人,先滅佩徹涅格人,再滅諾曼匪幫。

羅姆蘇丹的援軍(雖然是另外股突厥人)的到來,讓整個營地歡騰起來,拜占庭羅馬帝國並不看重什麼人種和部落,反正國家的權柄是操控在希臘化貴族的手中,其他的異族蠻子都是來打工的,只要能出力就能領取軍餉。

“因爲在阿拜多斯攻取了一座塔樓,後來在草甸之戰裡護衛了戰旗的功勳,在此拔擢斯蒂芬.高文爲紅手分隊的軍旗官,掌握指揮一個列的步兵。”營地前,法羅夫當着所有分隊戰士的面,下達了這項委任書,上面不但有他的印章,還有皇家典廄長的筆墨簽名。

接着,法羅夫提醒接過委任書的高文,“很多人在擔任‘軍旗官列長’的時候就停滯了腳步,有的因爲魯莽而戰死了,有的無所建樹而湮沒無聞,這個指揮三十名士兵的職務,是所有榮耀的起點,也可能是災難的終點,好好施展你的才華,看看是不是塊真能經受鍛造的好鐵。”

浩浩蕩蕩的,面向普魯薩城的行軍隊伍當中,高文騎在了薩賓娜的背上,監察指揮着自己所屬的第六列行進。他將在草甸之戰裡被殺死的那名突厥奴兵的鎧甲,贈送給了埃裡克森,並且配給他一把鋒利的單刃軍刀,讓他在自己旁邊擔任執旗的任務。

按照拜占庭的軍制,一個三百人的分隊,最多可以分爲二十四列,若是騎兵的話則一般分爲四列,每列都配備一名基層的“軍旗官”擔任指揮。後來在馬其頓皇朝的利奧六世規定下,一個步兵分隊採取了相對中庸的方法,分爲八列作戰,每列三十人,剩下的六十名最有戰鬥力的老兵,分給分隊指揮官擔任預備的“旗下兵”。另外,以利奧六世的觀點來看,步兵分隊必須是依靠那六十名“旗下兵”擔當與敵人刀刃相交的突擊任務,而其餘八列說白了就是炮灰,排着密集陣型,互相抱團阻滯敵人用的;而騎兵分隊,排成四列,在戰場上也要同時連續對敵人進行突擊,利奧之所以所以強調“分列”的重要性,也就意味着對於這個時代的羅馬人來說,大部分人已經喪失了與蠻族和異教徒正面用刀刃交戰的勇氣,只能依靠一列列的隊形,墨守着歷代皇帝制定的兵法、戰術,“服從”與“忍耐”配合着宗教,成爲瀰漫整個軍隊的精義,而非“果敢”和“勇氣”,遠不復當年古代先祖的威風了。

那麼,同樣也就是說,高文所統率的紅手分隊第六列,理論上也是炮灰肉盾裡的一部分。但好在紅手分隊,畢竟是最精強的內宮瓦蘭吉亞衛隊,所以“炮灰肉盾”這個詞彙,對於這支部隊來說亦不存在,在先前的草甸之戰裡,所有分隊的武士們,幾乎都是使用重型武器,前赴後繼,撕開了穆塞託軍隊的防線,引導己方走向勝利的。

此外,每一列三十名士兵,還共用兩輛輕便的騾車,一輛運載盾牌、鎧甲與武器(古羅馬的士兵都是直接揹負這些東西行軍的,足見而今吃苦之風的式微),另外一輛則運載工具、糧秣、鍋竈和磨盤等。此外,還有兩匹騾馬和驢子,可供額外的調度,但是喬治典廄長的軍隊裡的馱獸實在是稀缺,這兩匹也就淪爲了紙張上的數字而已。

大軍在普魯薩城西南十個古裡外的荒原上立營,就在菲特亞斯吊着隻手,扛着小旗飛跑去,和其他軍僕爭吵,搶奪靠近水源,供主人們休憩的營帳地點時。一道嚴厲的軍令,直接經由法羅夫的手,轉達到了高文這裡。

“在整個營地東側,有片溪流和沼澤,重裝的步騎很難行動,但橫跨其上的有座古老的石橋,我們可以經過這道橋,取得從科尼雅蘇丹運來的補給——當然,從尼西亞到來的扎哈斯的軍馬,也可能會攻擊這橋。你帶着本列的同袍,前去掃蕩這座橋頭的敵人,並建立個前哨。”這就是法羅夫口中的作戰任務。

站在輜重騾車前的高文,看看伯爵指揮官,又看看他所言的那片一眼看不到邊,到處長着彎曲大樹,和霧氣繚繞的廣袤溼地,確實有個堅實的黑色的石橋,看起來是古羅馬時代的遺產,橫跨其上。

“我需要輔助,指揮官。”高文要求。

“那我再調配一列貝內文託輕裝弩手給你。”法羅夫表示,這是他力所能及最大的幫助了,“還有,額外給你增加四頭騾馬和兩輛騾車。”

一支松明在趁機無聲地燃燒起來,照亮了沉重的夜色,也閃爍了高文身上所着的同樣沉重的鎖子甲,他順着光亮,往後面望去,三十名瓦蘭吉亞衛隊武士,二十名來自意大利的弩手,跟隨着他的旗幟,沉穩地順着橋樑而行,最後面是五十多名根本沒有武裝的軍僕,押着四輛粼粼的騾車,車輪聲音綿長綿長,在根本無法辨清方向的沼澤地裡,沿着那道灰白色如蛇般的石橋,寂寞地遊走着,再往遠處望去,篝火點點的大軍營地,儼然如同浮游在夜色當中的星辰般了。

“這支分遣隊伍就交給你了,記住,別完蛋了。”這是法羅夫臨行前,對他說的一句完完全全但特別可怖的廢話。

第45章 火隧臺第53章 閃擊第14章 轉危爲安第117章 北線對決第87章 偏師第1章 子城第77章 女子會第85章 膝蓋窩第6章 北堡第84章 紗簾上的小手指第57章 野戰營壘第51章 衛城地獄第69章 四教宗第88章 攻城車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64章 騎矛大沖鋒第70章 算計第74章 武裝團第53章 閃電裡的手第4章 兩岸對陣第27章 自戕第75章 戰端第20章 踏上征程第42章 加利波利人的申訴第40章 點閱第94章 紋章第123章 自新會館驛中第43章 遺棄第96章 林中小屋第10章 血戰拒馬牆 下第24章 蠶豆第85章 小香車第11章 拋劍第103章 解藥第35章 羽檄交飛第19章 新靴子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87章 鐵牆(下)第30章 苦惱第53章 首當其衝第98章 牀榻間的私密第18章 順序第66章 趙良嗣第36章 小目標第96章 驅趕第52章 琺琅盒第107章 信心膽氣第103章 新的征程第76章 羊毛盾第78章 偵測第59章 方策第30章 葉得臣第21章 馬蘇德的宣稱第35章 比薩領事第89章 鐵刺木框第77章 黛朵的毒第66章 趙良嗣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71章 麻煩製造者第21章 對公主的懲罰第68章 猜疑第92章 初見第109章 肉還是放在餐盤裡端上來比較好第24章 古爾第21章 高文的想法第78章 鷹與蛇第80章 勸降書第74章 墳場第16章 交替進攻第7章 小翻車魚的仇焰第95章 大機動第69章 堡寨羣第37章 女嬰第56章 金幣旗標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53章 掃蕩的颶風第30章 經行漫記第26章 尼沙普爾(上)第89章 聖馬可與豬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6章 如影隨形第34章 大閱第49章 雙拳出擊第37章 維爾西吉尼亞戰役第27章 摩西亞的狼第40章 點閱第3章 抱恙的養母第33章 聖西里爾.突擊!第35章 髒活第4章 緋旗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34章 六日之途第65章 海倫娜之名第11章 羅馬人第86章 驚魂圍攻(中)第62章 郭藥師的業報第55章 渡河場血戰第80章 策應第69章 四線出擊第97章 黛朵的悲劇
第45章 火隧臺第53章 閃擊第14章 轉危爲安第117章 北線對決第87章 偏師第1章 子城第77章 女子會第85章 膝蓋窩第6章 北堡第84章 紗簾上的小手指第57章 野戰營壘第51章 衛城地獄第69章 四教宗第88章 攻城車第116章 近射.遠射第64章 騎矛大沖鋒第70章 算計第74章 武裝團第53章 閃電裡的手第4章 兩岸對陣第27章 自戕第75章 戰端第20章 踏上征程第42章 加利波利人的申訴第40章 點閱第94章 紋章第123章 自新會館驛中第43章 遺棄第96章 林中小屋第10章 血戰拒馬牆 下第24章 蠶豆第85章 小香車第11章 拋劍第103章 解藥第35章 羽檄交飛第19章 新靴子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87章 鐵牆(下)第30章 苦惱第53章 首當其衝第98章 牀榻間的私密第18章 順序第66章 趙良嗣第36章 小目標第96章 驅趕第52章 琺琅盒第107章 信心膽氣第103章 新的征程第76章 羊毛盾第78章 偵測第59章 方策第30章 葉得臣第21章 馬蘇德的宣稱第35章 比薩領事第89章 鐵刺木框第77章 黛朵的毒第66章 趙良嗣第4章 王子和聖者第71章 麻煩製造者第21章 對公主的懲罰第68章 猜疑第92章 初見第109章 肉還是放在餐盤裡端上來比較好第24章 古爾第21章 高文的想法第78章 鷹與蛇第80章 勸降書第74章 墳場第16章 交替進攻第7章 小翻車魚的仇焰第95章 大機動第69章 堡寨羣第37章 女嬰第56章 金幣旗標第24章 西奧多羅成聖第53章 掃蕩的颶風第30章 經行漫記第26章 尼沙普爾(上)第89章 聖馬可與豬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6章 如影隨形第34章 大閱第49章 雙拳出擊第37章 維爾西吉尼亞戰役第27章 摩西亞的狼第40章 點閱第3章 抱恙的養母第33章 聖西里爾.突擊!第35章 髒活第4章 緋旗第90章 箭矢下的驚恐第34章 六日之途第65章 海倫娜之名第11章 羅馬人第86章 驚魂圍攻(中)第62章 郭藥師的業報第55章 渡河場血戰第80章 策應第69章 四線出擊第97章 黛朵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