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六章 鑄幣權(一)

隨着劉洎離開,朝堂上的風向已經明顯偏向李沐。

李世民自知今日完輸了,便想盡早罷朝,好回宮舔舐傷口。

可李沐顯然不會放棄追擊窮寇,擴大戰果的好機會。

當然,李沐也不會蠢到將李世民拉下水,那將會直接演變成雙方陣營對決,繼而暴發大規模的內戰。這不符合李沐的戰略意圖。

“陛下,臣還有奏。”李沐的聲音直接將李世民準備罷朝的想法扼殺。

“攝政王講就是了。”

“啓奏陛下,想必陛下和諸公都也有耳聞,昨日長安和各地的田產價格再次暴跌,甚至已經路破前期低點,雖然官府衙門未遭遇如之前一樣的圍攻,但如此下去,肯定會發生。故臣以爲,須加大回購力度,使田產價格穩定在一個朝廷和百姓都可容忍的程度。只是臣設置的國資司能力有限,經之前大量回購田產和工坊之後,資金上有所短缺,還須朝廷給予大力支持。”

李沐的話引來朝堂上大多數官員的好感。

Wшw_тт kán_℃O

田產價格的暴跌不符合他們的利益,而始作俑者現在提出穩定地價,自然是給了他們一種強烈的訊號,這就是說,這大半年來,跌跌不休的地價終於要回升了。

這可是政策方面的回升啊。

可李世民蹩眉道:“據朕所知,攝政王之前已經動用了杭州府、皇家銀行和民部的存銀,難道還不夠嗎?”

“回陛下,當然是不夠的,大唐天下有良田數以千萬頃,僅以國庫數百萬貫和皇家銀行、杭州府的存銀,想撬起如此龐大的地產市場,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愛卿有何諫言?”

“懇請陛下允准,賜皇家銀行鑄幣之權,同時收回各地官府私鑄錢幣的權力。如此,控制住了錢幣鑄造權,便有了土地和資產的定價權,再輔以現錢回購,可事半功倍矣。”

李世民躊躇起來,他並不明白鑄幣權的真實威力。

在這個時代,鑄幣權並沒有那麼神聖,各地官府,甚至大的世家豪族,都有私鑄銅錢的先例。

此時缺的是金屬,無論是銅、鐵、金、銀,凡是金屬,大唐都缺。

只要你有銅,就能鑄幣,這是現狀。

所以,李世民並不明白李沐爲什麼要爲皇家銀行求取鑄幣權,同時他對收回鑄幣權,有着更大的困惑。

房玄齡看到了李世民的猶豫,他同樣也感到不解。

但房玄齡有一點與李世民不同,那就是他明白,只要李沐有所求,心中必定有大圖謀。

“攝政王請求鑄幣權之事,臣心中有些困惑,還請殿下賜教。”房玄齡開口道。

“賜教不敢,房司徒但問無妨,孤有問必答。”

“謝殿下。臣要問的是,聽聞杭州府鑄造銀幣的白銀,來自於倭國?”

“正是。”

“可是當年神機衛攻打石見的收穫?”

李沐想了想,石見銀礦開採了這麼多年,儲量已經減少至四成以下,而且此事也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所以誠實答道:“是。”

房玄齡突然問道:“殿下當年就已經取得如此鉅額的白銀,卻隱瞞不報,意欲何爲?可是想私吞巨財,亦或者是另有他圖?”

李沐的目光變得銳利起來,“房司徒這是在當衆指責本王意圖不規嗎?”

房玄齡不亢不卑地答道:“臣不敢,臣只是將心中疑惑問出來罷了,若殿下覺得爲難,儘可能不答。”

到了這份上,李沐若不答,那等於見疑於天下了。

李沐道:“孤光明磊落,事無不可對人言。依我朝律例,戰利品可有主帥分配,石見之銀產在倭國,與我朝並無一絲關聯,孤取之亦無違背律法之處,此是其一。

杭州府鑄造銀幣之事,當初欽差於志寧至杭州府時,孤並未迴避,也是坦言相告,想必陛下早有耳聞,房司徒如今對此如數家珍,想必也是從於公處聽來的吧?此爲其二。

但凡杭州府所產銀幣,皆一一登記在冊,每一枚都有編號,何時鑄造,何時入庫,用於何途皆有記載,孤別的不敢保證,但有一點,孤可以保證,絕無一枚落入本王的口袋,此爲其三。敢問房公,孤的回答,你可滿意嗎?”

房玄齡躬身道:“臣欽佩殿下清廉。”

李沐搖搖手道:“房司徒謬讚了,其實孤不清廉,只是孤賺錢的地方多了去了,而且皆賺得光明正大,不屑取不義之財罷了。”

這話是大實話,若論掙錢,在大唐李沐若只稱第二,沒有人敢稱第一。

李沐的話被所有人接受,他們深信不疑。

房玄齡沒有繼續糾纏此事,而是另闢蹊徑,“臣還有一個疑惑,請殿下賜教。”

“請講。”

“若收回各地官府鑄幣權,民間已經鑄造的銅幣該如何處置?”

這話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舊幣如何處置,同樣關係到所有人的利益。

此時物資匱乏,幾乎所有有家底的,不是愁沒錢,而是愁怎麼把錢花出去。

以至於許多人家銅錢裝入罐中、壇中,埋在地下。

這種現象直到錢莊、之後銀行產生,纔有所改觀。

但大部分人家,還是喜歡埋錢於地下。

李沐道:“孤會設立一個緩衝期,在這個緩衝期內,舊銅錢依舊可以流通,也可以向銀行兌換新幣,當然是按照銅錢的份量和純度進行兌換。緩衝期之後,舊銅錢不得再流通,但依舊可能向銀行兌換新幣。”

這個回答讓所有人吁了口氣。

房玄齡也點頭道:“看來殿下是早有圖謀啊?”

“正是。孤不做無準備之事。”

“最後一個問題。”

“請講。”

“殿下以杭州府所產銀幣、皇家銀行存銀、國庫存銀回購,購得之田產、工坊,歸何人所有?”

這問題問得最尖銳不過了。

所有人的眼睛看向李沐,其實他們誰都關心着這問題。

只是不敢問罷了。

在他們看來,杭州府的錢是李沐的,可皇家銀行的錢是天下儲戶的,而國庫的錢可是朝廷的。

而國資司不過是個民間組織,沾了皇家銀行一點官氣。

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幕下的密會(一)第八百六十章 家宴(二)第五百四十章 暗地北上第七百章 李沐死了嗎?(加更)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山會盟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孫福(第六更 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六章 李沂來得正是時候第二百四十一章 孤聽舅舅的第五百五十一章 瓜州會師第七百十四章 京兆韋家沒落(五)第十一章 生死一搏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人(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九十六章 “文采”風流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四百五十一章 朱邪克勒第五百零五章 江南東道大總管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九百六十八章 沒什麼不對的第七百章 李沐死了嗎?(加更)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十五章 班師杭州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駁調息令?第九十九章 小四滿血復活第二百七十四章 許國公是個明白人啊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適合宮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韓威很瘋狂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二百五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五十三章 廷辯第七百七十三章 兄弟?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親衛常寶第三百九十三章 舉止神秘的秦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這黑鍋究竟誰來背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門八字開第六百七十九章 長孫渙遷兵部左侍郎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二百三十六章 道貌岸然第三十四章 李淵的賞賜第二十九章 指鹿爲馬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韋家沒落(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退位詔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八百九十章 房玄齡正式效忠第七十五章 妙人聞香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七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時刻(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一百七十五章 元宵之約第九百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孫思邈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沂被扣押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十六章 撒謊是門藝術活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把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生死關頭第五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差點尚公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靖的隱忍之道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長孫兩兄弟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計第八百二十四章 文成公主身世之秘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六章 飛來橫禍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八章 勝在狡辯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六百八十六章 常綠雲突然離開第八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送的大禮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三百五十七章 怒斬候君集第六百六十六章 若他不肯應承,那就除之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門八字開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能戰,毋寧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力青黃不接第五百八十六章 李沂來得正是時候第九百五十五章 還可以做的更完美一些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毛野形名自殺了
第五百九十一章 夜幕下的密會(一)第八百六十章 家宴(二)第五百四十章 暗地北上第七百章 李沐死了嗎?(加更)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山會盟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孫福(第六更 求訂閱)第五百八十六章 李沂來得正是時候第二百四十一章 孤聽舅舅的第五百五十一章 瓜州會師第七百十四章 京兆韋家沒落(五)第十一章 生死一搏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人(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七百七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九十六章 “文采”風流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四百五十一章 朱邪克勒第五百零五章 江南東道大總管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九百六十八章 沒什麼不對的第七百章 李沐死了嗎?(加更)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五百十五章 班師杭州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駁調息令?第九十九章 小四滿血復活第二百七十四章 許國公是個明白人啊第九百七十九章 你更適合宮中第八百二十八章 韓威很瘋狂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二百五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一百五十三章 廷辯第七百七十三章 兄弟?天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親衛常寶第三百九十三章 舉止神秘的秦心第六百六十四章 這黑鍋究竟誰來背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門八字開第六百七十九章 長孫渙遷兵部左侍郎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二百三十六章 道貌岸然第三十四章 李淵的賞賜第二十九章 指鹿爲馬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韋家沒落(二)第七百九十八章 退位詔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八百九十章 房玄齡正式效忠第七十五章 妙人聞香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七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時刻(三)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一百七十五章 元宵之約第九百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孫思邈第二百七十九章 李沂被扣押第三百九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十六章 撒謊是門藝術活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把火第四百四十八章 生死關頭第五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差點尚公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李靖的隱忍之道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六百六十八章 長孫兩兄弟第六百八十二章 李世民善使美人計第八百二十四章 文成公主身世之秘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六章 飛來橫禍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迫在眉睫第四百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十八章 勝在狡辯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六百八十六章 常綠雲突然離開第八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送的大禮第五百二十一章 李靖的遺憾第三百五十七章 怒斬候君集第六百六十六章 若他不肯應承,那就除之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門八字開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九百三十六章 不能戰,毋寧死!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力青黃不接第五百八十六章 李沂來得正是時候第九百五十五章 還可以做的更完美一些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毛野形名自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