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六章 世間唯情話最爲動人

世間言語,唯情話最爲動人。

“嚶嚀”一聲,此時長孫明月內心的堅殼,被瞬間擊打的粉碎,她的雙手穿過李沐腋下,用盡全身的力氣緊抱着李沐。

這一刻,在她心裡,她是無畏無懼的。

一切的憂鬱和離愁,都消失得無影無蹤。

心心相連,彼此擁有。

縱然千山萬水又能如何?

兩情相悅又豈在朝朝暮暮?

……。

和氣麗日,山風徐徐,二人相擁,卻總有夢醒之時。

長孫明月忽地推開李沐,轉身逃回屋裡,只有小蠻在邊上福身相送。

李沐唯有長嘆一聲,斯人就在眼前,卻遠隔天涯。

李沐一早就離開越州經杭州返回長安。

他並不擔心長孫明月主僕的安全,從幾年前,狼牙衛就在此處暗中安排了人手。

否則,長孫明月又豈能憑藉主僕兩個女子,平安待在此處數年呢。

也就是這兩個未經歷人世不堪的人,才能天真地以爲,這世間好人多壞人少。

在馬車裡,李沐取出那方錦帕,誠如長孫明月所言,這帕子是有些年頭了。

上面繡有一句詞“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李沐初入長安,與長孫明月朦朧情竇初開,曾經念過幾句詩詞中的一句。

不想,竟在這帕上重見。

李沐能想象,以長孫明月離開長安時的急促,這方錦帕想來一直帶在身邊。

此時李沐的心中,涌起一股衝動,回去將她強行帶回長安的衝動。

但衝動終歸是衝動。

李沐更清楚,待情由濃轉淡,二人之間的隔閡便會越來越清晰。

這是永遠無法填滿的鴻溝。

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不如無情。

……。

半個月後,李沐回到長安。

隨即召見倭國使團。

勒令倭國無條件投降,給出的期限是一個月。

倭國使團不知道這一個月的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倉皇離開長安,急返倭國覆命。

次日,李沐頒佈了征伐倭國的詔書。

大唐的戰爭機器再次開動,無數的物資向港口集結,渡海運往伽耶和石見。

不過這次戰爭並沒有影響大唐的整體戰略收縮。

調動的軍隊無非是駐遼東唐軍、歸義軍、及駐守在熊津等地的唐軍。

除了從中原調動戰略物資之外,大唐整體還是進入戰略休整階段。

此後,李沐與兵部右侍郎長孫渙有過一次私下奏對,隨後,李沐下詔,重新起用長孫衝,爵山陰縣子,授太常寺少卿、國子監侍講之職。

……。

武統二年五月。

這“武統”的年號,並非出自禮部,也非內閣或者大學士們的遴選。

而是由李沐這個大唐天子一言而決。

按當時李沐的原話說,“朕是大唐皇帝,朕說武統那就是武統,朕就要武統,怎麼了?”

對,就怎麼了。

於是,大唐繼武德年號之後,就是“武統”年號,至於貞觀年號,被隨即廢止,在史書中,做爲從武德至武統之間分岔的一個旁支。

不過,當時李沐的話確實引起了朝野不小的震動。

內閣及軍機十四大臣,皆擔心李沐因此而窮兵黷武,將大唐引向戰爭的深淵。

只是李沐做爲一個憑實力奪取天下的君主,其實就相當於開國皇帝了,大臣們心中終究對李沐懷有一絲敬畏,不敢明裡對抗。

特別是象房玄齡等這批歸附的大臣們,更是噤若寒蟬。

於是,不斷地用言語試探,從李沐批閱的奏摺中仔細斟酌李湘主的用詞、語氣,希望從中尋找到蛛絲馬跡,從而揣摩出李沐的用意。

直到李沐下詔,發動與倭國戰爭爲止,朝野總算是鬆了口氣。

此時,西南、西北戰爭已經平息,突厥主力已經西向,正在與吐火羅、泥婆子掐架。

党項人基本已經消亡,吐蕃自顧不懈,忙着內亂,加上唐軍在邏些城駐有大軍,基本不可能有餘力威脅大唐西南邊陲。

遼東靺鞨倖存的殘部,已經被蘇定方趕到了極北之地,憑那裡的物產條件,想要集結起一支能威脅大唐的軍隊,沒個三五十年的積累,如同癡人說夢。

室韋與靺鞨相比,損失小些,蘇定方在接到李沐那封信時,其實心已亂。他揮師南下掃蕩室韋時,更注重的是時間,所以,真正殺的人並不多。

而蘇定方徵室韋是在靺鞨被蘇定方蕩平之後,室韋國內的軍隊在面對蘇定方部以風捲落葉的氣勢時,大都選擇了投降。

因此,蘇定方沒有殺俘,這也是蘇定方徵發靺鞨、室韋三十萬勞役時,室韋人佔了二十萬的主要原因。靺鞨人,在蘇定方的鐵蹄之下,男人真得不多了。

綜上所述,也就是說,大唐除了東征倭國之後,至少三年、五年之內不可能再有戰爭發生。

這也是內閣、軍機鬆了口氣的真正原因。

經過這一年多的時間,國內賦稅改革已經落實到各州各縣,占人口最大的普通百姓自然是擁護的,佔話語權最大的世家豪族已經被李沐土地價格一役打趴下了,之後又被李沐“忽悠”到了高句麗去買地受封,哪還會有精力、膽氣去對抗賦稅改革?

也就是說,國內上下舉着雙手雙腳地擁護賦稅改革,百姓們只是翹首以盼,等着明年農稅再降二成,至五成的程度,更期待着三年之後,農稅降至三成。

而李沐的軍制改革,確實比較兇險。

西南、西北的戰爭,讓整個朝堂爲之心驚,李沐自己也不例外。

不過這反倒促進了軍改的順利推行。

舊兵都已經裁撤光了,那麼新組建軍隊自然是速度加快了。

在這一點上,無論是朝堂還是民間,都出乎意料地一致。

畢竟,誰也不願意面對外族的入侵。

所以,在大唐東征倭國戰爭時,大唐西南、西北、東北、東南加上駐於京畿的五大軍團都已經初具雛形。共計兵力爲六十五萬人。

這個時候,普天之下,就算升斗小民都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舉世再無一國敢來冒犯大唐了。

就在朝野一片安樂氛圍之際,不安份的李沐適時拋出了科舉改革。

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還價第一百十九章 祥瑞(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長安亂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朱邪克勒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五百五十章 拿下尉遲恭、程咬金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長安第五百六十章 決定造反(三)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八十章 嚇尿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驚天的秘密第八百八十八章 李沐發大招(一)第九百六十三章 老兵李靖第九百九十九章 軍法何在?第八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三十三章 暮年的李淵第四百十一章 血戰突如其來第四百五十章 故友重逢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七百零九章 除惡務盡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潰的不只是內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滎陽之行(一)第三百七十章 受封會稽郡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八百七十七章 斯文人罵人的藝術第一百九十六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九百二十八章 朕要是崩了呢?第二百二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軍心(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欲擒故縱之計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七百零五章 劉洎的下場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世民優柔寡斷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治不傻第八百六十五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袖善舞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二百十六章 李承乾的COSPLAY第五十六章 敲打楊務廉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四百零一章 朕也信第三百九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十一章 血戰突如其來第一百十五章 病虎秦瓊(第十更 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世民的怒火第七百五十七章 圓桌會議(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升六級第二百七十二章 坑舅的長孫無忌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軍心(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把火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的已經到達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來三將第五百十五章 班師杭州第七百四十三章 佔領漢州第二百零二章 釜底抽薪(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局的變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禁婚令第八百二十七章 想逼死我嗎?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相呼應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三十一章 無意插柳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皇乞和第八百五十二章 蘇定方復仇第三百七十章 受封會稽郡王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傾訴第九十二章 李泰的幕僚團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驅虎吞狼之計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心計的崔家女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丑般的候君集第四百十九章 議和談判第七百七十九章 扮可憐第七十九章 兵發越王府?第二十三章 驚鴻一瞥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傾訴第六百十六章 棄如弊履第五百零二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二)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九百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孫思邈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雞敬猴?第五百零七章 武水縣伯常何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一百零七章 募兵規則(第二更 求訂閱)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沒錯第三百二十一章 答應她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
第九百七十一章 孤家寡人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還價第一百十九章 祥瑞(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七百七十八章 長安亂了第六百九十四章 調息令的威力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見朱邪克勒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五百五十章 拿下尉遲恭、程咬金第五百七十三章 逃出長安第五百六十章 決定造反(三)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八十章 嚇尿了第二百八十四章 驚天的秘密第八百八十八章 李沐發大招(一)第九百六十三章 老兵李靖第九百九十九章 軍法何在?第八十九章 釣魚執法第三十三章 暮年的李淵第四百十一章 血戰突如其來第四百五十章 故友重逢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七百零九章 除惡務盡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潰的不只是內心第六百七十一章 滎陽之行(一)第三百七十章 受封會稽郡王第三百四十七章 實則虛之第八百七十七章 斯文人罵人的藝術第一百九十六章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第九百二十八章 朕要是崩了呢?第二百二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軍心(三)第二百二十二章 欲擒故縱之計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二百十五章 變成乖寶寶的小四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七百零五章 劉洎的下場第五百八十八章 李世民優柔寡斷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治不傻第八百六十五章 多麼痛的領悟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袖善舞第四百二十六章 不求清名,只求聞達第二百十六章 李承乾的COSPLAY第五十六章 敲打楊務廉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四百零一章 朕也信第三百九十五章 利益交換第四百十一章 血戰突如其來第一百十五章 病虎秦瓊(第十更 求訂閱)第四百三十一章 李世民的怒火第七百五十七章 圓桌會議(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連升六級第二百七十二章 坑舅的長孫無忌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軍心(三)第三百八十四章 三把火第六百九十六章 目的已經到達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七百二十七章 李靖送來三將第五百十五章 班師杭州第七百四十三章 佔領漢州第二百零二章 釜底抽薪(一)第七百四十六章 戰局的變化第一百六十三章 禁婚令第八百二十七章 想逼死我嗎?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相呼應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七百五十二章 瘋狂的淵蓋蘇文第三十一章 無意插柳第四百二十三章 倭皇乞和第八百五十二章 蘇定方復仇第三百七十章 受封會稽郡王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傾訴第九十二章 李泰的幕僚團第七百八十一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第八百六十八章 被徵辟的唐僧(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驅虎吞狼之計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心計的崔家女第二百七十一章 小丑般的候君集第四百十九章 議和談判第七百七十九章 扮可憐第七十九章 兵發越王府?第二十三章 驚鴻一瞥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傾訴第六百十六章 棄如弊履第五百零二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二)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九百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孫思邈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雞敬猴?第五百零七章 武水縣伯常何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一百零七章 募兵規則(第二更 求訂閱)第九百四十二章 我沒錯第三百二十一章 答應她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