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當然得留下。

PS:和尚向書友們作揖了,替新書《漢明》求點擊收藏推薦票。

“難道他瘋了?”鄭觀音驚叫起來。

吸了一口長氣,鄭觀音壓低聲音道,“如今朝堂之上,人心浮動,他不想着回來穩定朝局,反而去征討突厥,這……這……真是荒唐!”

常綠雲不敢接話,沉默不語。

鄭觀音冷哼道:“他以爲這樣就能瞞過那些人精?你回來,就沒有人問你陛下的情況?”

常綠雲答道:“臣一回到京城,內閣、軍機閣諸臣就將臣堵在朱雀門外詢問,只是臣有陛下手諭,除太后之外,可以不答任何人的詢問。陛下沒有認爲能瞞過朝中大臣,陛下想要的,只是讓他們猜測、難受、不安,然後憋不住,跳出來。”

鄭觀音眼神一閃道:“這麼說,哀家就不必再理會宮外之事,任由着他們去胡鬧?”

常綠雲揖身道:“太后儘管放心,既然臣已經回來,有長林衛在,他們,反不了天。”

……。

李大亮和李師重複地看着手中的密信。

眼中流下了欣喜的眼淚。

陛下沒事,就好,太好了!

城外的突厥軍隊,已經增加到二十萬人,並且還在不斷地增加。

這個時候,再沒有比接到李沐的信,更能讓二人欣喜的事了。

十天以來,唐軍傷亡已經過二萬人。

但二人率唐軍終究頑強地頂住了突厥大軍輪番的進攻。

可二人的心中,卻是虛懸的。

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冰冷的機器。

是人就會有七情六慾,想很多與戰爭無關的事。

他們會想到,如果李沐遭遇不測,那麼新君登基之後,他們會有怎樣的結局。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

前途尚在其次,關鍵在於,今日的戰功,或許將成爲來日的罪證。

政鬥從來不分對錯,只論成敗。

站錯隊,功勞也能成爲罪過。

可現在,他們不自禁地挺起了腰桿。

李沐在,那麼就算一切成煙,亦可重頭再來。

李沐給李大亮的信中說得很簡單,只有一句話,“且戰且退,誘敵深入。一個月後,朕在涼州相候。”

李大亮初時不解,李師也很不解。

陛下既然安然無恙,爲何不率大軍來援?

西北軍團明明已經抗住了突厥人輪番的進攻,只要援軍一到,突厥人就會感到勝利無望,這場戰爭就會結束。

可皇帝卻不派援軍,反而要讓大軍且戰且退,退至涼州?

爲什麼?

捨棄西域十餘州之地,要知道,這兩年以來,大批的唐人向西域移民,在這條絲綢之路上,甚至唐人比原住民還要多。

爲什麼?

李大亮和李師都不解。

但李大亮深信,李沐不是那種荒唐之人。

李李大亮眼中,李沐更象是個商人,沒有好處的事情他不做,虧本的生意,免談。

他的眼睛看向作戰地圖。

皇帝說一個月,這一個月皇帝要做什麼?

什麼事,值得皇帝用八州之地和數十萬西域唐人的利益去換。

李師也在看地圖。

當他的手指劃過崑崙山一線,劃過圖倫磧一線時,李大亮和李師幾乎是同時驚呼出聲。

天哪!

二人面面相覷,驚呆了,這太瘋狂了。

除了瘋狂二字,李大亮再也想不出更能表達心中感受的詞了。

輾轉數千裡,這可不是大唐疆域內的直道,而是荒蕪人煙的沙磧。

去的人少了,根本無濟於事。

去的人多了,非戰傷亡將到達一個驚人的數字。

皇帝,是真瘋了。

可李大亮不認爲這是錯誤的,他認爲這險該冒,如果真以數萬唐軍的生命換取大唐滅亡突厥,這將是大唐之福,天下漢人之福。

從今往後,唐人再不用擔心每年秋冬,胡族人南下劫掠了。

李師也不認爲這是錯誤的,他從追隨李沐的那一天起,就被李沐的無狀所薰陶。

戰爭本就是突發的,無規則可尋。

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

從古至今,奇襲往往改變着歷史的走向。

死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了人之後,結局是不是值得。

李師認爲,這個方略,值得。

李大亮從眼神中領會了李師的心思,二人相視微笑起來。

想到今後的歷史,將在他們共同的參與下發生改變,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讓人血脈賁張的呢?

李大亮、李師隨即頭抵頭,趴在案上,對着地圖研究起來。

既然認可了皇帝的戰略。

接下來就是如何完成皇帝佈置任務的戰術安排。

其實這個時候,二人心裡很清楚。

要想完成皇帝佈置的任務,就得有人去死,不是幾個人,而是很多很多人。

多到數不清,多到無法估算。

唐軍與突厥兩軍之間,已經膠着。

想撤,就得有人殿後。

而殿後者,還不能太少,太少瞞不過突厥人的眼睛。

騙不了突厥人,那所有付出的一切,就將白費。

李大亮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李師也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

李大亮頭也沒擡,直接說道:“李師,看來你得留下。”

李師頭也沒擡應道道:“末將遵命。”

隨意、乾脆,但堅定!

倒讓李大亮有些吃驚起來,他慢慢地擡頭看向李師,“你可知道,留下意味着什麼?”

李現笑得很燦爛,“我比都督更想留下。”

李大亮的眼中有些潮溼,不,他的鼻子有些發酸。

“你說得沒錯,本都督確實很想留下。但,西北軍團需要本都督號令、調動。所以,只有你留下。”

李師臉上笑容更濃,“都督放心,陛下說過,我最懂得趨福避禍,我死不了。”

李大亮的心被狠狠地揪了一把,他如何不明白,李師在皇帝心中的位置,他無法想象皇帝得知李師被自己留下,會是怎樣的憤怒。

可李大亮沒有別的辦法,西北軍團,李師調動不了,神機衛,自己無法得心應手。

皇帝遞來的旨意說得很明白,一個月,且戰且退,誘敵深入。

沒有付出怎麼得到?

沒有誘餌,奸詐如朱邪克勒,如何上當?

李師,神機衛,無疑是最好的誘餌。

也只有神機衛,才能以一當十,用一、二萬人打出十萬人的氣勢。

李師,當然得留下。

第一百十五章 病虎秦瓊(第十更 求訂閱)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該是歡樂的夜晚啊第九百四十一章 我是對的第六百六十一章 韓仲良遇刺第五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一)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頭講道理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十七章 近朱者赤第四百九十八章 長孫明月替父求情第八百九十六章 愛卿何須體面?第七百十五章 京兆韋家沒落(六)第八百十八章 篡改史書者誅第四百七十五章 交易所第七百零九章 除惡務盡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逼近第八百二十五章 絕計第二百十四章 不臣之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五萬宮女下江南第七十章 李泰情急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二百三十一章 嫡女來襲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那麼難嗎?第五百五十七章 長孫無忌起復第一百八十九章 妙人秦心第三百十八章 妖嬈似狐狸第八百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送的大禮第七百三十六章 慌報第四百十二章 只要活着就好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徵的懺悔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沂、李師的小動作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靖做何選擇第七百零五章 劉洎的下場第四百六十一章 延攬韓仲良第五百四十九章 爭奪軍權第四百十四章 煞星第五百二十章 江南交易所第九百四十四章 唐人果然狡詐第二百二十五章 梅花落第二百五十七章 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上皇遺詔第六百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良臣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李沐獲救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懷道的復仇之計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無忌自盡第八十三章 皇后的選擇第六百八十章 李世民吃癟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四十九章 趨利避害第八十二章 拍馬入天牢第二百五十七章 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第四十六章 身世之謎(三)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謀反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相呼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女人的智慧(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九百六十三章 老兵李靖第八百八十章 桃李滿天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二十四章 僅僅只是偶遇第八百七十四章 夜色,是離愁第六百十二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二)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八百九十七章 萬國芳華第五百十五章 班師杭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第六百六十八章 長孫兩兄弟第一百七十章 神秘之人第六十章 拉攏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謀反第四百七十五章 交易所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謀反第四百十一章 血戰突如其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七百五十八章 圓桌會議(二)第九百零二章 朕的目標是大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謀反第二百四十二章 求仁得仁,復無怨懟第二百八十章 臣願奉旨誅殺李沐第四百十五章 翻臉不認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來得真不是時候第五百七十二章 楊氏逃離
第一百十五章 病虎秦瓊(第十更 求訂閱)第十二章 謊言與真實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該是歡樂的夜晚啊第九百四十一章 我是對的第六百六十一章 韓仲良遇刺第五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一)第七百八十章 用拳頭講道理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三百十七章 近朱者赤第四百九十八章 長孫明月替父求情第八百九十六章 愛卿何須體面?第七百十五章 京兆韋家沒落(六)第八百十八章 篡改史書者誅第四百七十五章 交易所第七百零九章 除惡務盡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戰逼近第八百二十五章 絕計第二百十四章 不臣之心第三百七十五章 五萬宮女下江南第七十章 李泰情急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二百三十一章 嫡女來襲第八百七十八章 有那麼難嗎?第五百五十七章 長孫無忌起復第一百八十九章 妙人秦心第三百十八章 妖嬈似狐狸第八百章 不是結束,而是開始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送的大禮第七百三十六章 慌報第四百十二章 只要活着就好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徵的懺悔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二百七十七章 李沂、李師的小動作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靖做何選擇第七百零五章 劉洎的下場第四百六十一章 延攬韓仲良第五百四十九章 爭奪軍權第四百十四章 煞星第五百二十章 江南交易所第九百四十四章 唐人果然狡詐第二百二十五章 梅花落第二百五十七章 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上皇遺詔第六百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第一百三十七章 良臣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五百八十七章 李沐獲救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懷道的復仇之計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七百零七章 鑄幣權(二)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無忌自盡第八十三章 皇后的選擇第六百八十章 李世民吃癟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四十九章 趨利避害第八十二章 拍馬入天牢第二百五十七章 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第四十六章 身世之謎(三)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謀反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三百五十一章 兩相呼應第一百九十一章 女人的智慧(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五百二十六章 主僕遇難第九百六十三章 老兵李靖第八百八十章 桃李滿天下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二十四章 僅僅只是偶遇第八百七十四章 夜色,是離愁第六百十二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二)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八百九十七章 萬國芳華第五百十五章 班師杭州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第六百六十八章 長孫兩兄弟第一百七十章 神秘之人第六十章 拉攏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謀反第四百七十五章 交易所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謀反第四百十一章 血戰突如其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七百五十八章 圓桌會議(二)第九百零二章 朕的目標是大海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九百二十章 段志玄謀反第二百四十二章 求仁得仁,復無怨懟第二百八十章 臣願奉旨誅殺李沐第四百十五章 翻臉不認人第三百九十四章 來得真不是時候第五百七十二章 楊氏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