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了無蹤跡

田雄邦得到探馬回報,覺得不可能。他們的軍兵雖說不算精銳,但至少是在蘇杭這邊駐紮的軍兵,對蘇杭熟悉。而且,他們只比對方慢一天,行進的速度也快,一天行走了五十里,已經是行軍中快速的了。

田雄邦原準備用兩三天的時間,追上王府軍,如此,就可看到自家的軍兵比王府軍更精銳。也可藉此消化王府軍和蠻族將領,更可羞辱對方。

誰知探馬居然沒找到王府軍在哪裡,不知是不是王府軍走錯了道路。田雄邦將這個情況往中軍回報,於連欣、徐金勝、劉瀟傑等中軍主要成員,都覺得不可能。

因爲巫虎得到的消息,是從李家寨那邊傳回來的。必然知道官道怎麼走,又如何走偏了方向?田雄邦說,“大將軍、劉大人,我猜啊,王府軍這些人從沒出來過,哪有什麼見識?蠻族不開化,那就更不必提及。盲目自大,夜郎而已。”

徐金勝也不知情況如何,只能讓田雄邦繼續派人前往,力爭找到王府軍。實際上,王府軍經過一些時間的操練,加上楊繼業之前給他們所說的話,知道在外作戰,唯有自己努力操練,才能夠保證自己活下去。

這樣的心氣之下,每一個軍兵對自己的要求都不同了,知道行軍趕路,實際上是體能訓練的最好方式。一天不說走三百里,但力求一天走兩百里,然後逐漸遞減,爭取在抵達李家寨之前,進行一輪五天的體能強化訓練,還是可以做到的。

如此設想下,王府軍第一天走了一百八十里,駐紮之後,劉浪和經歷對自家的軍兵也是比較滿意了。如此行軍,是文朝軍兵行軍的幾倍速度,還有什麼不滿足?

當然,最前面的蠻族軍的位置在哪裡,劉浪也不知,但知道,蠻族軍的速度肯定比他們要快不少,估計是在前面幾十裡外駐紮。

巫虎的計劃是三天後抵達李家寨,確保李家寨的安全,也是確保楊繼業等人的安全。劉浪則是計劃五到六天抵達李家寨,自然是兩個等次了。田雄邦他們的軍兵,一天的速度大約在三十到四十里,少說要半個月才能抵達李家寨。

最初兩天,田雄邦還想讓探馬找到王府軍的位置,兩天之後,已經沒有找王府軍的想法。覺得王府軍絕對是走錯路,或者是故意走錯路,免得在李家寨那邊與倭寇對戰。

他將自己這一猜想,說給大將軍徐金勝得知,徐金勝實際上也不瞭解王府軍的真實實力,只能讓探馬儘可能找到王府軍在哪裡。如果王府軍真的走錯了道路,那以後在蘇杭這邊作戰,給出軍令,這些人卻不能抵達指定位置,又如何配合作戰?

於連欣對王府軍就要有信心一些,勸說徐金勝,表示王府軍還是有戰鬥力的。最心急的人,自然是劉瀟傑了,作爲杭城府的同知,最不願意見到的,就是杭城周邊被倭寇糜爛。

如今的蘇杭,也僅有杭城這邊情況稍微好一些,如果李家寨真被倭寇攻破,那就意味着倭寇的觸手,隨時都可伸到杭城來。萬一幾萬倭寇齊聚,杭城能夠守住嗎。

但監軍張濤還留在涇延鎮,張濤不過來,對這支軍兵的調派,他雖說是文官,到這邊來,主要是協從軍隊與地方對接的工作而已,不能對軍隊決策指手畫腳。偶爾提一些自己的想法,或提供蘇杭這邊的信息,纔不會越過自己的職權。

自然也看到這支軍兵的情況,軍兵素質差,紀律差,將官之間根本就沒有一條心的可能。王府軍和蠻族軍聽調不聽宣,指揮起來肯定不順,只要他們認爲不能打的戰鬥,對方肯定拔腿就走了。

田雄邦手下的人馬如何,實力情況,劉瀟傑即使不僅軍營,也是瞭解到。蘇杭省內的軍兵,若是真有戰力,又如何讓倭寇如此猖獗?

武夷土兵看起來比較強壯,可能是幾支兵中最能戰的了。可大將軍徐金勝能夠用好這一萬軍兵嗎?武夷土兵會不會也像蠻族軍那樣,不肯聽命?

劉瀟傑人在軍中,還可從一些途徑瞭解杭城那邊的情況。目前,暫時沒聽到李家寨有倭寇攻打,這算是最好的消息。可按照目前行軍的速度,還趕得及在倭寇攻打李家寨之前,抵達杭城外圍嗎?

有五萬軍兵在杭城外,至少可威懾住倭寇,不敢到杭城來襲繞,不敢在杭城外四處燒殺,就是很不錯的結果。

楊繼業等削勁的人馬抵達李家寨後,就放心離開。當然,也不會完全離開李家寨。因爲目前與李家寨之間的關係,紐帶還是他,完全離開李家寨,會讓這邊的運轉出問題。

得知巫虎的人馬抵達李家寨附近,楊繼業便返回李家寨。寨裡的人們,並不知大軍已經抵達。不過,目前寨子裡有削勁的鏢局人馬,與寨子青壯一起訓練,倒是讓李家寨人心安穩。

楊繼業先到軍營,見了巫虎和蠻族軍。巫虎也聽巫豹說起倭寇戰鬥的一些特點,讓蠻族軍這邊注意到事項,在戰鬥中,少一些失誤,就能夠更好針對倭寇進行斬殺。

“二哥,小王爺他們也過來了吧。”楊繼業說。

“少爺,你放心。王府軍目前情況還是不錯的,與之前相比強很多了。完全達到精銳的程度,他們應該在兩三天之後抵達李家寨這邊。”巫虎說。

“二哥,王府軍過來時,我不一定在這邊。你跟小王爺說,大軍先隱藏起來,這段時間該怎麼訓練,依舊訓練,但哨兵要放到更遠一些,十里、二十里,甚至三十里外。

倭寇如果過來,人多,先讓王府軍對戰,蠻族軍先不動。讓王府軍錘鍊一番,軍兵的整體氣勢纔會起來。等他們對衝之後,蠻族軍從一角度殺出,斷掉倭寇的退路,有望將這股倭寇完全吞下。”

“請少爺放心。”巫虎說,“只要不是幾千人的大隊倭寇,這邊伏擊他們,完全可做到啊。”

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668章 見先生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109章 教數字第339章 挽 留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70章 攻楊家第293章 假 打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130章 演 說第528章 赴北地第661章 見面歡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541章 完 勝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214章 娶 你第241章 見學政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22章 刺 殺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25章 你是誰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443章 傳假令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380章 陷 阱第21章 再抄詩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132章 談不攏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112章 土茯苓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41章 微 瀾第74章 露臺上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21章 再抄詩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369章 招人手第182章 第一親第551章 纏 鬥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75章 赴死之殺第55章 冬梅落陷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3章 老 媽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630章 有喜啦第433章 三段式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483章 全 滅第2章 有鬼呀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214章 娶 你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188章 消滅掉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40章 端陽詩會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93章 初進縣衙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587章 知與行第449章 老臣遵命
第152章 大宗師之威第255章 客人稀少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668章 見先生第631章 楊平京的曾經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37章 劉浪出題第636章 韓新勇的面子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216章 項目開工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605章 外圍肅清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687章 橫肉男亡第298章 夜裡出貨第109章 教數字第339章 挽 留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637章 韓新勇的猜疑第715章 碟血街頭第664章 楊媽的緊箍咒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70章 攻楊家第293章 假 打第435章 殺場逞威第130章 演 說第528章 赴北地第661章 見面歡第557章 三面伏殺第310章 蘇杭倭患第541章 完 勝第719章 皇室之戰第214章 娶 你第241章 見學政第679章 朱子善的陽謀第22章 刺 殺第501章 殿試中榜第25章 你是誰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575章 王師抵達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443章 傳假令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488章 選擇的機會第333章 楊詠石的曾經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380章 陷 阱第21章 再抄詩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132章 談不攏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595章 死士刺殺第112章 土茯苓第426章 莫名其妙王柏樑第41章 微 瀾第74章 露臺上第584章 皇孫見右相第388章 見湖鎮外第21章 再抄詩第381章 無需明證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369章 招人手第182章 第一親第551章 纏 鬥第529章 一口老血第222章 功夫不負第75章 赴死之殺第55章 冬梅落陷第558章 破壞戰場痕跡第3章 老 媽第586章 再臨垣武城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169章 交戰規則第300章 等了個空第645章 重開右相府第630章 有喜啦第433章 三段式第496章 巫龍尋礦第354章 王府軍的生死蛻變第483章 全 滅第2章 有鬼呀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214章 娶 你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188章 消滅掉第127章 一席之地第40章 端陽詩會第545章 情況有異第93章 初進縣衙第559章 用意有二第587章 知與行第449章 老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