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浪迫不及待離開這危險之地,聽楊繼業這樣說,便帶着兩個護衛往戰臺下走。將下戰臺時,回頭看楊繼業一眼,準備說一句什麼,卻卡在喉嚨裡沒有說出,隨即扭頭下戰臺。
見劉浪走下戰臺,周圍的蠻族人都嗡嗡嗡地議論起來,擔心楊繼業在戰臺上已經沒什麼保護的力量。
這時候的戰臺,就剩下楊繼業和楊猛兩人,黑大地和中年人,另外被抓上戰臺的幾個少蠻主,這些人與對方之間,基本沒有對抗力量。
從某種意義上說,皇孫和朱成章就算將楊繼業之外的其他人,都殺掉,對於蠻族這邊的影響力並不大。
當然,高臺上所有蠻族核心成員,此時都還處在竹筒槍口袋威脅之下。 時間拖延,各支蠻族對於精銳槍兵的開火,也是有應對之策。
至少,蠻主們安全退走絕對沒問題了。如此,整體的發展趨勢,對於朱成章一方是很不利的。而導致這樣變化的原因,就是楊繼業衝上戰臺,與對方鬥智鬥勇的結果。
也因此,見小王爺劉浪離開戰臺了,下面幾萬人都在擔心楊繼業的安危。楊繼業卻面色平靜,帶着微笑,看着皇孫。
中年文士也明白此時局勢的轉變,對他們已經不妙了,可是,朱成章還在楊繼業手中控制着,也不好發難。但只要楊繼業還留在戰臺上,也相當於將他控制在手中。
楊猛的戰力確實不錯,在阿三這樣的大宗師進攻下,還能夠守住不完全落敗。可他們這邊,出了阿三這個大宗師,另外還有幾個高手。要抓住楊繼業,繼而用途交換朱成章,完全沒有問題。
“楊秀才,這時候還不將你的詩說出來?莫非做不出,又要認輸?我倒是希望你送出一首詩,哪怕口水詩也不至於辱沒秀才功名。”中年文士自然要儘量打攪楊繼業的思路,不讓他認真去作詩。
見劉浪離開槍兵守衛區域,楊繼業才說,“你一介白丁都念出打油詩來,我堂堂一個秀才,還不如你一個白丁?荊蠻楚地誰不知我楊詠石之名?聽好了。
《竹石》這詩是寫給所有蠻族的,他們在荊蠻楚地一隅,生活困苦,地域偏闢,可每一個蠻族人都善良、面對艱苦毫無怨言,勤勞樸質,與人爲善。今天,我就用這詩贈給千萬蠻族人。
咬定青山不放鬆,
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
任而東西南北風!”(原作者:鄭板橋)
在場的蠻族人,對於詩詞自然是無法理解,但楊繼業先前所說的,短短的幾句話,卻說到萬千蠻族人的心裡。他們生活條件苦,但他們堅韌,不向困難低頭,錚錚鐵骨,千百年一直堅強地生活在荊蠻楚地。
站在高臺上的巫小陸是讀書人,雖說他也不完全理會楊繼業這首《竹石》,可他還是感覺到詩裡表達的感情,當即大聲地喊,“好詩。這首詩必定會傳遍文朝——”巫小陸在喊出聲來時,已經是滿臉的淚。
自小家裡人都跟巫小陸說,男兒不準哭的。可這時候,他真的忍不住哭出聲來。巫素貞在幺弟身邊,確實聽不懂詩,卻爲楊繼業所言而流淚。僅僅地抓住巫小陸,心裡在祈禱,“千萬要平安回來,千萬要平安回來。”
蠻族的人原本不知如何表達,可聽到巫小陸的叫好聲,便有幾百人跟着叫喊:“好詩——”
稍停,幾萬人一起叫喊,“好詩,好詩,好詩……”
楊繼業見蠻族人的迴應,知道這樣的迴應對戰臺上不會有多少影響。隨即將手舉起來,下面的人當即安靜。
他的動作,使得戰臺上中年文士和皇孫等見到楊繼業這時候,在蠻族人羣心目中的份量和感召力量,心裡也在琢磨,如何才能轉變爲主動。
“皇孫,請您評一評詩吧。我雖然自知,這一首詩傳頌到京都,又將是一首名傳千古的好詩,但您是評詩的人,還要尊重皇孫,請皇孫給予評判。”楊繼業故意說,對於鄭板橋這一首言志之詩,在後世都是非常有名氣的,此時,將這詩與荊蠻楚地的蠻族聯繫在一起,更能夠彰顯出詩的內涵。
這詩幾乎將蠻族千百年來,在荊蠻楚地生活的狀況,精確地描述出來,也展示出他們的精神與不屈之態。
劉世博雖說讀書不多,但還是勉強可讀懂好詩的。當然,這時候也完全可睜着眼睛說瞎話,將中年文士的那《詠竹》拔高,貶低楊繼業這首《竹石》,判定楊繼業輸一場。
中年文士對楊繼業這詩的好壞,自然分辨得出,他本身也可說瞎話的,但聽到戰臺四周的叫好聲,心裡也明白,真的說瞎話,引來的後果是比較危險。
中年文士看着皇孫,劉世博猶豫不定,不知該如何說。
“好詩。”戰臺下突然涌進一羣人來,又一個文士出現了。戰臺下朱成章帶來的精銳槍兵,見到有人衝擊過來,立即分出兩小隊,用槍指着來人。
然而,來人卻也是槍兵,那些人大聲吼叫,“鎮邊王府公幹——”
誰想,鎮邊王府的人這時候趕過來了。楊繼業站在戰臺上,見鎮邊王府的人感到,頓時放鬆不少。心裡也在說僥倖了,先叫劉浪下戰臺,使得他進到安全範圍,總會博得鎮邊王府的好感了。
兩隊槍兵的竹筒槍相互指着,對峙。中年文士見到戰臺下出現的人馬,臉色立即陰沉,知道這時候,所有的先手和優勢都失去了。
鎮邊王府的人馬,肯定不能與他們帶來的精銳相提並論,但拼死一戰,他們也不過百多人。何況,生蠻各支的精銳,也過來了吧。
好在有皇孫、有朱成章,這些人的身份,鎮邊王府也不敢招惹吧。
局勢的轉變,對蠻族和楊繼業更加利,使得中年文士也明白,這時候,哪怕貶低楊繼業的詩,也不起作用的。當即對皇孫劉世博點點頭,劉世博說,“兩首詩,各有所長,各有其韻。全詩也都是無一竹字而言竹,不過,楊繼業的《竹石》略高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