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皇上查閱

一石激起千層浪。

太子劉靜突然走出太子府,去皇宮,自然引起很多猜疑,也促使很多人要做新的選擇與判斷。

文朝劉家大統,接下去會怎麼走,落到哪一位手中。對於文朝朝堂大佬們、對於朝堂中低階層的人而言,都是性命交關的生死大事。

當然,不是改朝換代,站隊就格外重要。選對了邊,新皇自然會有所回報,選錯了便,機會就錯過了。再想得到新皇的信任,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不可能付出代價就能夠得到。

這樣的事情,誰都明白。

不過,目前還是文昭帝一朝,所有的人對這位老皇上都是心存凜凜。使得大家必須要選邊,又不能表現出選邊的樣子,非同尋常地考較人智慧。

不過,這些朝堂的人,自然有這方面的能力,才能夠升遷到目前的職位,不然,又憑什麼你那個省錢而其他人則停步不前?

京城的風浪自不可能立即平靜,這時候,纔是風起之際。幾乎所有人都裝成平凡的樣子,各自籌劃,都是爲了生存和發展。

轉眼五天,依舊在皇宮。兩天前,老太監已經收到從蘇杭傳送過來的戰況簡報,已經呈給了文昭帝。在蘇杭那邊蒐集到的信息,與軍報的信息確實有較多出入,但也有相合的地方。

文昭帝看過,將信報拍在桌上,說,“這個張濤成事不足啊。”平倭軍確實兩度殲滅倭寇,第一次是王府軍在李家寨外伏擊,殲滅倭寇兩千餘級。被張濤在呈報中,寫成五千餘;

第二次是見湖鎮殲滅盤踞的倭寇,殲滅三千餘級,兩次合計五千餘,而上報道呈文中,卻成爲兩次都是五千餘,擴大一倍的戰功。

虛報戰功是常見的事情,這次不算誇大。更具體的,關於蘇杭那邊的情況,之後會呈報京都。

這一次拿到來自蘇杭的呈報,老太監不先拆開看,已經知道里面的東西不會過於刺激到文昭帝,才放心帶入宮中。

文昭帝見老太監拿着東西,微笑地說,“怎麼,京都對太子府的事情,都有什麼反應?”

“皇上,這是從蘇杭那邊傳回來的。請皇上查閱。”老太監自然瞭解京都這幾天各家都在活動、觀望、商議、選擇等等,但不會太早將情況彙報上來,等各家都有了傾向選擇後,再來彙報,更恰當。

“哦,那我看看。”文昭帝對發生在蘇杭的戰事,已經失望,哪怕有兩次全殲倭寇的勝績,但徐金勝在其中的表現並不突出,反而是來至荊蠻楚地的王府軍戰功更大。這樣的結果不是文昭帝期待的,與他最初的設想出現較大偏差。

拆開文書,文昭帝認真地閱讀。雖說對蘇杭那邊的戰事失望,蘇杭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還得弄明白。這是文昭帝做事的慣例,可不行讓大臣們糊弄自己。

裝着不知情,讓大臣得到一些利益,讓他們之間爭來爭去,這纔會讓整個朝堂變得有趣,讓各種事務得以運轉。至於誰輸誰贏,只要不超出自己的筐子,就隨他們去折騰。真要有誰敢跳出筐子,那就一巴掌拍狠一些。

讓其他人看到都怕了,朝堂纔會繼續運轉,繼續在那個筐子中往前走,日子就這樣一年年過下來。

老太監一直在關注皇上的臉色,在內宮,文昭帝不會掩飾自己的喜怒。老太監通過皇上的喜怒,也會在第一時間得知呈報的信息。

文昭帝每看完一頁,便遞給老太監,讓他也看。老太監自然也想知道,蘇杭的情況,和接下來該對蘇杭那邊的人做出什麼樣的回覆和指示。

等兩人看過,文昭帝說,“沒想到,這個徐金勝也是個庸才,不堪大用啊。”

“皇上,徐金勝倒算中規中矩。張濤壓着他,徐金勝手裡的軍兵又沒能操練好,前軍之敗,算不到徐金勝頭上。”老太監說,“皇上,王府軍就很強了,兩戰皆是王府軍全殲倭寇。特別是在見湖鎮那一戰,從時間看來,王府軍一晝夜可行軍一百餘里?咱們的邊軍都沒這麼強吧。”

“嗯,我也在想,王府軍會不會是早一天就先出擊,蘇杭的人並不知實際出軍時辰,誤以爲一天行軍百餘里?”文昭帝說,“鎮邊王府壓制荊蠻楚地,確實有些功績。去年與魔教一戰,也是殺敵不少。這倒是一支可戰之軍了。”

“恭喜皇上,鎮邊王府軍本是皇家親軍。親軍強,國祚旺啊。”這話也就老太監可說說,其他人但凡提到國祚的,都沒好果子吃。

文昭帝點點頭,對於文朝出現一支強軍,自然是好事。

“鎮邊王府軍是親軍,戰事上用命,將士戮力。皇上,如此看來蘇杭的平倭之戰,今年有望結束,就是大喜之事了。”老太監說,“蘇杭那邊,對春耕派軍保護,免受倭寇之苦。這也是好法子,春耕纔會有秋收,蘇杭民衆纔不缺吃的。”

“這是民生之大事,徐金勝肯做這一事,不錯。”文昭帝說。

“蘇杭今年那個遊學書生,叫楊繼業。皇上,我記得楊盛文家那個書呆子,也叫楊繼業,不會是巧合吧。”老太監笑呵呵地說。

知道皇上對楊家還是掛心,只是,目前肯定不會對楊家有什麼表示而已。

文昭帝從一疊文紙中,選出一張,說,“這個遊學書生是一個舉人,新考取的,十七歲。秋試的時候,你不是提了一下楊家幺兒科考之事?不會這樣巧合嗎?”文昭帝說着笑了起來。

“皇上,自古以來就說,無巧不成書啊。照我看啊,這個遊學書生真可能是楊家那位了:新科舉子不進京會試卻遊學蘇杭,他不知蘇杭有倭寇之亂?要麼就是楊盛文的主意,要麼就是像楊盛文一樣倔強。

荊蠻楚地的王府軍應徵蘇杭作戰,十六歲的新科舉子隨軍遊學,到蘇杭之後,楊詠石的文名便傳開了。唐俊詞這個老傢伙都爲他傳名,會不會早知道楊繼業是楊家幺兒?”

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308章 知書堂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200章 強 攻第448章 去皇宮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248章 暗 謀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56章 各方反應第19章 三個問題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221章 沒找到第568章 軍營破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409章 沱田坳第658章 陳老頭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6章 過 關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197章 破關卡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587章 知與行第478章 又受挫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481章,倭寇噩夢第587章 知與行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481章,倭寇噩夢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40章 端陽詩會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64章 巫虎逞威第369章 招人手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499章 議清剿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483章 全 滅第202章 開 倉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400章 天不負第202章 開 倉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672章 心與善第482章 前無路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421章 訴衷腸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16章 你賴皮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157章 互 罵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2章 獻 詩第607章 破祖宅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330章 沒信心第405章 出兵寧府
第593章 進宮面聖第582章 各方得失第489章 手腳乾淨點第441章 直接斬殺第562章 韃子來了第309章 爭議是高效廣告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308章 知書堂第473章 嚶嚶地哭第552章 退入山莊第154章 朱成章和劉世博第220章 先生最尊第642章 太子監國第200章 強 攻第448章 去皇宮第612章 強軍鐵軍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248章 暗 謀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56章 各方反應第19章 三個問題第143章 年輕的情愫第221章 沒找到第568章 軍營破第576章 王師對峙韃子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03章 朱子善三策第460章 運送大隊第409章 沱田坳第658章 陳老頭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6章 過 關第181章 處置中年文士第639章 活不過三天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162章 楊猛拼命第197章 破關卡第444章 突然發難第587章 知與行第478章 又受挫第446章 籌劃新粥場第683章 先走一步第481章,倭寇噩夢第587章 知與行第245章 鴉雀無聲第418章 兩人見面第638章 楊韓相見第702章 佳人有染第648章 孤德不彰第279章 文名大起第561章 阿德說楊家子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322章 邊走邊練第685章 抵達裕口縣第673章 初訪太子府第481章,倭寇噩夢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193章 二管家叫門第323章 如何默契第40章 端陽詩會第492章 生祠與奉供第64章 巫虎逞威第369章 招人手第680章 陳條之辯第499章 議清剿第26章 女孩與老者第268章 大婦風範第345章 監軍出場第137章 耶律鍾玉的蹤跡第290章 五家齊聚第483章 全 滅第202章 開 倉第416章 張靖海家世第400章 天不負第202章 開 倉第397章 新年大禮第126章 無需多禮第672章 心與善第482章 前無路第270章 離家赴考第226章 太子太保第421章 訴衷腸第477章 臨戰休整第177章 先斷四肢第368章 張濤到杭第666章 父子論兵第16章 你賴皮第543章 演武與誓言第192章 挨家擒拿第115章 深化合作第157章 互 罵第538章 雷義認輸第657章 女兒心思第56章 各方反應第52章 獻 詩第607章 破祖宅第101章 土法煉鋼第330章 沒信心第405章 出兵寧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