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朝到文昭帝,在位五十餘年,文朝在這五十餘年,變化及其明顯。最初的強大繁華,到後來急速衰退。而在二十年前,與蒙匈族在邊地大戰,雖然抗擊了蒙匈族的入侵,文朝這邊也是耗盡國力。
隨後,後金也看到文朝的虛弱,多次從北邊殺入侵邊,攻略地域。當時,往北區域,幾乎落在後金之手,也使得後金的實力進一步提升。
直到右丞相楊盛文上位,用三年時間,整軍備武,內則肅整吏治,壓制國內士族擴張,政體上進心革新,整個文朝氣象一新,國力得以提升。
在這樣的基礎上,往北對後金用兵,三年,將後金趕回北漠。三年之戰,雖然戰勝了後金,收回國土,文朝國力也再次消耗一空。地方勢力、家族勢力在國內進行反彈,楊盛文所推行的革新也就宣告失敗。
最後,楊盛文被文昭帝貶斥荊蠻楚地,不準楊盛文迴歸故土。
如今的文昭帝,已經是七十四歲,在位五十二年。到得此時,文昭帝當真是昏聵老朽,偏偏皇權在握,生殺由心。
左丞相朱子善,最善長揣摩文昭帝心思,越來越深得聖意,手裡的權也越重。太子劉靜,作爲儲君,應該接替王位的。
只是皇上沒有授權太子府監國,文昭帝反而嚴防着太子,也在明顯地削弱太子府的權力,使得太子劉靜一直都選擇低調。兩年前,劉靜莫名其妙得了怪病,身體日差,太子府在文朝也就越弱。
劉靜的太子府明顯傾向楊盛文這個右丞相,自然受到朱子善的打壓。到如今,劉靜這個太子很顯然地不可能接替皇位,他最在意的,就是兒子劉銘。
劉銘是太子府的未來,劉靜心裡明白,而朱子善等人也明白這一點,還包括好幾位皇子,也都盯着太子府的劉銘。
只有劉銘發生意外,纔可能真正斷絕太子府上位的可能性。文昭帝雖說冷落太子府,但一直以來,都沒有廢掉劉靜,改立太子。哪怕是這兩年來,劉靜身體日差,苟延殘喘。
這樣的形勢,讓京都的各方面也琢磨不透文昭帝的意圖,當真一幀聖旨傳出,立太子劉靜監國,或直接將位子交給劉靜,劉靜再立兒子劉銘爲帝。這也不是不可能,對於能夠登天的椅子,從來都是天意難測。
兒子劉銘突然消失,叫太子劉靜如何不多想?他身體雖然虛脫,腦子卻沒壞。甚至明白,自己之所以落到這身病痛,也是因爲太子府。只是,敵手在暗,又無跡可查,得慢慢找尋,期望能夠察覺到蛛絲馬跡。
如果兒子劉銘真出了事,太子府還有什麼希望?
執事回報的消息看,兒子失蹤,被害的可能性小,因爲在兒子身邊的人也一起沒了蹤跡。劉靜猜測,兒子極有可能去荊蠻楚地,要拜見右丞相楊盛文。但這個猜想他不能透露,太子府裡,如今還有多少人可信?
或許,兒子離開太子府,對一些人而言,有更多顧忌。只是,離開太子府,誰又來保護小小稚子的安危?劉靜強忍住淚,自己額頭的汗,流淌下來,與淚水混雜,哪怕侍女都分辨不出吧。
作爲皇家人,世人皆以爲高高在上,尊貴榮華,珍稀佳餚,可對劉靜這個太子而言,才深深理解皇家的冷酷與無情。如今,只有承受這些世人所不能承受的苦,纔有可能堅持到贏。
劉銘作爲太子之子,從小受到最爲嚴格且系統的訓練,自從老師右丞相離開京都,對他而言,經受這樣的變故,便開始領悟到自身前景的艱辛與難關。
後來太子府日益沒落,父親病倒,使得他幼小的心靈中,明白該如何自保。到如今,父親苟延殘喘,他看在眼裡,明白一旦父親沒了,自己也將徹底失去保護。心中就產生離家尋找老師,唯有老師回京,纔可能保住太子府。
心裡的計劃早在過年拜見皇爺爺時就堅定下來,這些天,一直在準備和盤算,不能讓任何人找到自己,甚至連自己病重的父親也是如此。
離開家,半個時辰騎馬狂奔,距離京都幾十裡,然後改爲馬車往京都而行,他們的馬則由早已經安排好的人騎走。不進京都,在城邊地一家客棧,改換面容,居住幾天,再隨商隊離開。
對於太子府小王子離開,追尋小王子蹤跡的人不少,但誰也不會大張旗鼓進行,而是在暗中追查。誰也沒想到,一個才十一歲的孩子,居然對自己的行程做了全面的規劃,將自身的痕跡都抹除乾淨。
鎮邊王府裡,劉耀輝書房中,吳管事專門負責對外的消息蒐集、整理、分析和判斷,是王府最爲重要的一個管事。
吳管事說匆匆進門,說,“王爺,京都傳來信息,太子府有變。小王子劉銘失蹤,有六成往荊蠻楚地而來。他可能要找右丞相……”
“太子府怎麼樣?”劉耀輝也知道京都的情況,太子劉靜身體有恙,能夠撐住幾年是很難斷定的,或許,有人不想讓太子活。
劉耀輝作爲鎮邊王爺,沒有插手京都那個位子的資格。文昭帝子女不少,其中二皇子劉偉實力厚實,這幾年,二皇子與左丞相的關係日緊,雖然掩飾很好,但王府鎮邊還是看出跡象。
文昭帝如果駕崩,誰爲至尊,對鎮邊王府的影響都不大,但王府這邊如何選擇,確實有必要準備的。
“據報,太子府沒動靜。我們推想,小王子劉銘可能是真的離開京都。太子府嚴加掩飾,不過是爲保護小王子……”
劉耀輝點點頭,思索一陣,說,“既然小王子可能過來,我們只要盯住楊家。一旦有發現,立即報來。”
“王爺放心。”吳管事說,“王爺,如果在荊蠻楚地有人對小王子不利,我們……”
“這還用我說……”劉耀輝沉聲說。
“遵命。”吳管事應了,退出書房。劉耀輝看着門口,不知在想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