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韃子的領軍早就判斷了,禁軍這邊會選擇突圍。圍在軍營外面的韃子騎兵,一直在靜等這邊的動靜。
雖說探子不斷地探查營外韃子的軍情,但探子們也不敢出營,自然沒有多少精確的信息,爲田應全將軍提供參考。
往金坪城方向撤離,進入金坪城固守,是最爲理想的選擇。可這時候卻不能這樣做,因爲韃子在軍營和金坪城之間佈下重兵。而且,金坪城那邊也聯絡不上,他們即使殺到金坪城外,城裡也不敢開門放人進去。
韃子尾隨追殺,兩軍糾纏在一處,禁軍真金金坪城,韃子騎兵也會追進城內。這樣一來,不僅太子安全上更危險,也會連累了金坪城破,使得他們處於壞的處境。
田應全最後確定,不等天明,卯時之前進行突圍,乘着天黑,讓太子隨同禁軍的騎兵離開,退向京都那邊。找一個城池,進到城中就安全了。
策略定下,行動時間也定下,對禁軍的安排也傳令下去。田應全才返回軍帳,推演可能存在的危機、漏洞和該準備的後手。
說是後手,實際上也在空談,不是真有這樣的力量。
到了寅時,禁軍這邊開始動起來,誰知軍營外的韃子軍兵也動起來,軍營外火把大亮。人喊馬嘶,卻是韃子一方準備乘夜進攻軍營了。
田應全得報,心裡已知,對外突圍,沒有了突然性,那接下來的突圍會存在更多危險。然後,情勢已經不容他再做其他選擇。
當即,田應全令竹筒槍兵六百人,往金坪城方向進攻,用竹筒槍射擊的威力,表現出禁軍與金坪城匯合的決心。如此,有可能誤導敵人,將重兵集結在金坪城方向,纔有利於下一步行動。
等軍營外竹筒槍聲響起,不管對敵殺傷如何,禁軍這邊其他人都出營寨。實際上,韃子在禁軍的人出寨之初,就開始了圍攻,要將禁軍堵在軍營裡,這樣才能做到甕中捉鱉,擒下文朝太子。
沒有軍兵守衛的軍營,很快就被韃子破掉。有韃子將手中的火把,點燃軍帳,立即有熊熊大火燃起。
好在禁軍這邊有突圍的準備和佈局,不然,軍營一破,必然引發軍兵混亂,後果也是不可預測的。
田應全這時候也冷靜,竹筒槍兵那邊在激戰,另外一方稍後便是兩千騎兵突擊,要將前面圍堵的韃子衝開。
韃子可能也以爲禁軍會選擇與金坪城匯合,畢竟護送太子進金坪城比較容易,路途更近。韃子在那方位佈下的兵力多,其他方向上的兵力就不多了。
這裡,距離其他縣城以上的城鎮,至少在一百里以外。要逃往其他縣城、州城,路途上的危險確實很大。
禁軍的兩千騎兵在最前面,那是作爲第二批敢死隊派出去的,這些騎兵中,很多是白天出戰受傷的傷兵,雖然不能殺敵,但與敵騎衝撞還是能夠做到的。
另外有兩千騎兵,則擁着太子劉靜在距離先鋒百步外而走。等那前鋒與韃子交戰在一處,韃子的防線自然被削弱,這些人快速突進,然後快速擺脫戰場。
跟在太子一行後面的,則是青年將軍所率領的長槍兵,他們也是快速跟進,然後在路口布下長槍方陣,堵住韃子的追擊。這羣人,自然也是舍死而戰,只要延遲韃子對太子的追擊,就是他們最後的使命。
天黑,完全看不清前路。韃子騎兵大多有火把,禁軍這邊則摸黑前突,想要儘快擺脫敵人的追擊。
按照快馬的速度,到下一城的時間,或許只要三個時辰,也就是天明後午時左右。韓立仁這時候也騎着馬,雖說他一個文士儒生,可身邊還有其他文人、官宦等,都是一個待遇。
阿德與太子共騎一騎,不然,以太子劉靜目前的身體,當真騎馬逃命,不說韃子騎兵是不是追上,僅僅是奔馳勞累,很可能就要了他的老命。
突圍還算順利,衝出包圍圈後,韃子騎兵的火把跟隨在後,但火把不多,再隨後被禁軍留下的人堵住,至於這些軍兵是什麼樣的結局,這時候卻是很難去想,也沒有幾個人會爲他們想想。
太子身邊,除了阿德這個大宗師之外,還有幾十個高手護衛。對韓立仁這個大學士,阿德也交待兩三個護衛,儘可能保護好對方。
至於戰亂中,還能不能保住,那是另一回事。突圍之後,最艱難的是逃開追擊。他們這邊也是騎馬,但行進速度肯定比韃子騎兵要慢,如何將韃子騎兵的追兵引開,則是更爲緊要的事情。
等天明之後,韃子的追擊會更快,也更能分辨出太子一行人的蹤跡。
天色微亮,騎馬奔行近一個時辰,太子劉靜雖說有阿德在護衛着,讓他減輕了奔行帶來的顛簸,可到得此時,太子劉靜還是承受不住,必須要進行休息了。
韓立仁等一些文臣,同樣是到了極限。好在他們還沒掉隊,安全上暫時得到保障。天明後,纔是韃子騎兵追擊最危險的時段。
劉靜下馬,幾乎是癱坐在地上。周圍的騎兵、文臣和軍將,也都是一臉頹色。田應全到太子劉靜身邊,說,“殿下,暫時休息,一刻鐘後我們得趕路。下一城那邊,罪將已經派人先去聯絡……”
天色逐漸放亮,喝一些水,然後準備吃東西。這時候,留在後面警戒的軍兵縱馬趕來,還沒到這邊,那人從馬背上摔落。背後三支箭矢插着,僅喊出一句話,“韃子追來……”
有騎兵要去扶起那人,到他身邊,見已經沒有了氣息。田應全大聲吼起來,“走……”
太子劉靜被抱上馬背,他身邊有兩匹空馬,隨時都準備換乘,以確保速度和安全。
韓立仁等人灰白的臉色都沒恢復,也是手忙腳亂地上馬。眼見要到馬背,但手腳沒力,重新落下馬。有軍兵扶住韓立仁的腰,往馬背上一送,總算不耽誤追向太子身後。
逃亡之路,再艱難、再苦、再危險,都得承受着,人的忍受力也是逐漸磨礪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