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先生們,請務必戴上口罩、帽子和手套,否則將不被允許進入手術室!”

在最後去做準備之前,托馬斯特意的來到了哥倫比亞學院醫師們聚集的地方,認認真真的又交代了一遍。雖然這些人身邊有一個年輕的外科醫師盯着,但是托馬斯還是怕這些人不服從管理,到時候起了爭執就不好了。

“放心吧,先生。”

一位四十歲左右的中年人立刻點了點頭笑道:“我們都認真的讀過亨特拉爾先生的論文……當然也包括您的,知道這些防護措施的重要性!”

說到這裡的時候中年人向着四周望了望,有些不解的問道:“不好意思,請問亨特拉爾先生今天會來嗎?真希望能夠和他繼續聊一下上次的話題來着……”

“亨特拉爾先生今天有重要的事情,今天恐怕不會來了。”

托馬斯明顯認識這位中年人,立刻搖了搖頭笑道。

大致聊了幾句之後,托馬斯去準備一會兒即將開開始的手術,而哥倫比亞學院的四位醫師則在房間裡耐心的等候着,直到一名護士給他們帶來了全套的外科裝備!

“嗡……”

看到護士拿來的東西之後,四名醫師立刻便圍了上去。

“護士小姐,這些東西爲什麼要用布包起來呢?”

看到護士拿來的是一個個的布包,而不是想象中的衣服等物品,中年人立刻有些不解的問道。

“因爲要確保無菌的狀態!”

小護士眨了眨眼睛,耐心的解釋道:“按照我們醫院的規定,所有的隔離衣,包括帽子、口罩和手套都只能使用一次,用完之後必須要進行消毒。而消毒後就必須用同樣消過毒的白布包括起來,以維持它的無菌狀態……哦,對了,如果拆開的話,哪怕不使用。24小時後也必須重新消毒了!”

“啊?”

聽完了小護士的這番話之後,幾名醫師面面相覷,同時愣住了。

他們之所以驚訝,自然是因爲亨氏綜合醫院對消毒物品管理如此的嚴格。遠遠超出了幾個人的想象!

雖然他們以前也聽亨特拉爾先生講解過,但是基本上大家都有些不以爲然,沒有誰會認爲真的需要做到這個地步——十年前大家還穿着一年也不洗一次的圍裙做手術,怎麼突然間就開始穿什麼隔離衣,而且只能穿一次了?

但是眼前的事實告訴他們。亨氏綜合醫院真的是這麼做了!而且看樣子,就連一個不過二十歲的小護士都明白這個道理,表情和語氣似乎都認爲這些讓人抓狂的措施是理所當然的!

”嘻嘻。”

看着一衆醫師滿臉驚訝的樣子之後,原本有些靦腆的小護士終於忍不住掩嘴笑了起來,不過很快就抿着嘴說道:“先生們,需要我給大家演示一下如何穿戴嗎?”

“這……不用了。”

擺了擺手,剛纔那個中年人苦笑着說道。

去年亨特拉爾先生在哥倫比亞學院的演講可不僅僅是關於闌尾切除術的,還包括了局麻、消毒技術等等,當然也少不了給醫師們演示一下由他“發明”的這些隔離裝備。事實上,因爲亨特拉爾先生論文中那些極具說服力的數字。哥倫比亞學院的外科醫師們也仿製了一些給自己使用,而且效果非常不錯,外科手術病人們的感染率有了顯著的下降……

不過等幾人拆開布包,近距離的看到亨氏綜合醫院的這一套裝備,他們一下子就發現了明顯的不同——隔離衣更加的輕便、舒適,口罩和帽子更加的精巧,手套也更加的薄!

“呼……”

沉默了片刻之後,這位中年醫師突然長長的舒出一口氣,看向了周圍其他的同伴,幾個人的目光同時急速的閃爍了起來……

……

“呼……”

在無數道目光的注視下。約翰忍不住輕輕的呼出了一口氣。

今天是亨氏綜合醫院開始第一臺外科手術的日子,約翰本來應該留在醫院看着托馬斯完成手術,並且接待一下來自於哥倫比亞學院的同行們,但是此時此刻他卻來到了位於十英里之外的地方——紐約亨氏製藥公司的廠房所在地。

“開始吧!”

在衆人的矚目之下。老亨特拉爾衝着約翰點了點頭。

“好的。”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約翰拿起手邊的小木槌,然後用力的敲在了身前的鐘上!

“噹……”

隨着一聲鐘響,整個廠房就像是被灑進了一滴水的熱油鍋一樣,瞬間便熱鬧了起來。也就是短短几秒鐘的時間,人聲、機器聲以及夾雜着的歡呼聲便充斥了整個廠房!

亨氏製藥公司紐約工廠。終於正式投產了。

按照原定的計劃,工廠投產應該是在去年年底的時候,但是因爲工人培訓的問題最終卻不得不推遲了投產的時間。化學工業的全面落後,不但讓亨氏製藥公司在紐約根本招聘不到足夠的合格工人,甚至就連培訓一批人出來都相當的困難。這也讓約翰再一次看到了北美與歐洲大陸的差距。先不說科技、教育等高端領域,單單是在工人的素質上面,哪怕紐約已經處於美國的頂端,和柏林的差距依然不止一星半點!

從中國來北美之前,約翰可沒想到過這樣的情況。

不過……

“終於投產了。”

看着周圍一片忙碌的景象,約翰心中總算是暗暗的鬆了一口氣。

相比較於亨氏製藥公司來說,亨氏醫療器械公司投產就要早得多了。無論聽診器還是血壓計,其實結構都不算複雜,只要有足夠的機械設備,紐約本土倒也不缺少熟練的工人,簡單培訓一下就可以了。但是亨氏製藥公司就不一樣了,紐約可沒有德國本土那強大到過分的化學工業,相關的技術人員也好,工人也好都極度的缺乏,光是培訓這批工人就花費了超過半年的時間!

每次爲之煩惱的時候,約翰都不由得慶幸自己當初把研發中心設在了柏林。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化學工業就像是後世的航天科技一樣,算得上是高端的產業了。而與後世大批量的高技術人才移民北美不同,這個時代願意來到新大陸的,大多是爲了躲避饑荒、戰亂,或者因爲這裡有更多的機會而來謀生。因此化學這樣的精細工業,北美大陸那粗獷的經濟和技術根本就無法承受。要知道,當初約翰決定買下那家染料工廠的時候,德國的化學企業中已經僱傭了數以千計的化學家,但是同時的紐約城,老亨特拉爾甚至招聘不到幾個合格的人!

就像今天投產的工廠一樣,產量和柏林根本也不可同日而語。

用簡單的數字來說的話,僱用同樣數量的工人,柏林的工廠每個月可以給公司製造出價值一百五十萬馬克的藥物,但是在紐約的話,他們最多也只能生產處價值三十萬馬克的東西出來。即便隨着時間的推移和技術的熟練,這個數字可以上漲到一百萬馬克,但是想要達到柏林的水平卻會非常的艱難。

好在對於北美地區來說,藥物的需求量暫時比歐洲也要少得多。

因此即便把埃爾利希和一批優秀的人才帶到了紐約,約翰也沒打算讓他們去研究什麼生產工藝,而是準備把他們全部投入到醫學基礎研究中去。以後亨氏製藥公司的藥物研發工作,約翰會在拿出分子式之後送去柏林,讓德國強大的化學工業把它們轉化爲實實在在的生產工藝,然後再照搬回紐約來……

”走吧,約翰。”

就在約翰愣神細思的時候,老亨特拉爾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在另外一個地方,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等着我們去見呢……”(。)

第19章 三封來信第63章 巴爾的摩第46章 卡內基第18章 東方第8章 辭呈第十章第二十二章第7章 擴建?第9章 慢慢來吧第43章 規矩第28章 日常第16章 合約第16章 無題第15章 搶先第24章 護士學校第36章 我的名字第4章 槍手第8章 惡魔隨着北風來第35章 開膛手第17章 會長第二十二章第10章 辦學第12章 留下第33章 海德堡第26章 誇張的手術室第1章 中國廚師第1章 離開剛發現少了一章第5章 有興趣嗎?第29章 同行第十六章第28章 來自柏林的信第2章 搭訕第8章 危機第34章 傷寒瑪麗第19章 電力公司上市第8章 臨時邀請第18章 無線廣播第7章 製藥公司第65章 幹吧第60章 聲名鵲起第3章 戰爭第45章 訂婚?第24章 孤獨第8章 臨時邀請第17章 心肺復甦第13章 電池第41章 爆發第36章 勃朗寧第20章 回信第41章 準備好了第20章 兩篇論文第68章 哪一棟?第5章 利物浦和倫敦第三章第30章 血小板第35章 夏洛特醫院第42章 免疫學第20章 壓痛第44章 準備完畢第34章 項鍊第二十六章第49章 股份第53章 卡爾?本茨第22章 達成第35章 無畏第20章 壓痛第52章 印象派第33章 這正是我想要的第60章 聲名鵲起第7章 製藥公司第27章 病案中心第四十章第二十七章第45章 朱爾典第48章 重磅交易第21章 要結婚了第12章 留下第11章 房子和禮物第18章 到訪第11章 亨特拉爾先生第12章 摩托羅拉第2章 新俱樂部第24章 回到東方第四十五章第36章 急見第28章 決定第17章 辦法第49章 再訪巴斯德第二十七章第42章 因地制宜第43章 佈置第15章 青黴素與磺胺第46章 翻臉第15章 關係第2章 投資第17章 心肺復甦第3章 死亡第35章 捐贈第17章 科赫
第19章 三封來信第63章 巴爾的摩第46章 卡內基第18章 東方第8章 辭呈第十章第二十二章第7章 擴建?第9章 慢慢來吧第43章 規矩第28章 日常第16章 合約第16章 無題第15章 搶先第24章 護士學校第36章 我的名字第4章 槍手第8章 惡魔隨着北風來第35章 開膛手第17章 會長第二十二章第10章 辦學第12章 留下第33章 海德堡第26章 誇張的手術室第1章 中國廚師第1章 離開剛發現少了一章第5章 有興趣嗎?第29章 同行第十六章第28章 來自柏林的信第2章 搭訕第8章 危機第34章 傷寒瑪麗第19章 電力公司上市第8章 臨時邀請第18章 無線廣播第7章 製藥公司第65章 幹吧第60章 聲名鵲起第3章 戰爭第45章 訂婚?第24章 孤獨第8章 臨時邀請第17章 心肺復甦第13章 電池第41章 爆發第36章 勃朗寧第20章 回信第41章 準備好了第20章 兩篇論文第68章 哪一棟?第5章 利物浦和倫敦第三章第30章 血小板第35章 夏洛特醫院第42章 免疫學第20章 壓痛第44章 準備完畢第34章 項鍊第二十六章第49章 股份第53章 卡爾?本茨第22章 達成第35章 無畏第20章 壓痛第52章 印象派第33章 這正是我想要的第60章 聲名鵲起第7章 製藥公司第27章 病案中心第四十章第二十七章第45章 朱爾典第48章 重磅交易第21章 要結婚了第12章 留下第11章 房子和禮物第18章 到訪第11章 亨特拉爾先生第12章 摩托羅拉第2章 新俱樂部第24章 回到東方第四十五章第36章 急見第28章 決定第17章 辦法第49章 再訪巴斯德第二十七章第42章 因地制宜第43章 佈置第15章 青黴素與磺胺第46章 翻臉第15章 關係第2章 投資第17章 心肺復甦第3章 死亡第35章 捐贈第17章 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