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名與利

“可惜,他們終究是被時代侷限住了眼光。”

看着一臉不解的學生們,約翰遺憾的搖了搖頭。

從本質上講,約翰?亨特拉爾先生從來都不是一個慈善家,至少不會在美國這個地方去做什麼慈善。相比較之下,他更希望把自己所有的錢都投到太平洋彼岸的中國去,儘自己最大的力量。比如說自己旗下公司工人們的薪水,如果可能的話,他絕對會壓到最低的程度,節省下每一個美金,在中國多開兩所學校。

但是可惜,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20世紀初的美國,波浪壯闊,一如一百年後的中國。

這個時代的美國正處在激烈的社會變革中,比如說從傳統的大家庭向一個個獨立的小家庭過度,以前七八個孩子是最常見的,但是就在這個時代,美國人一家兩個孩子開始出現苗頭,並在未來成爲主流;再比如說對於政府腐敗的挑戰,對骯髒新聞的反擊,也是在這個時代開始;又比如說美國讓人觸目驚心的食品問題、藥品問題,正是在這個時代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讓羅斯福總統下令徹查!

就連醫學教育的崛起,轉折點也在這個時代。

好歹也是一個穿越者,沒有人會比約翰更明白這一點了。所以他從來都是順應潮流而動,比如說在揭露黑心工廠、推動食品和藥品法案的事情,比如說和美國醫學會合作,對北美醫學院進行調查的合作上,再比如提高旗下公司職員薪水,推動美國中產階級崛起這件事情上,他都給予了大力的支持!

歷史的車輪是抵擋不住的,但是推一把往往會給他帶來巨大的好處。

在這個時代,美國中產階級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了。事實上哪怕約翰不主動做這件事情,用不了多長時間也會有人推動——歷史上,正是現在掌管亨特拉爾汽車公司的亨利?福特起的頭。1914年的時候,福特把工人們的工資提高到了每天五美元,上漲了一倍之多,而正是這一次的上漲,開啓了中產階級崛起的大潮。

難道說,亨利?福特是個慈善家?

當然不是!

事實上根本就不是因爲同情或者憐憫,而是爲了公司的利益!

在原本的歷史上,隨着第一款流水線的的誕生,福特公司就幾乎不在其他地方生產零部件。由於生產的t型轎車的零部件的精確度很好,以至它們可以由幾乎沒有技能的工作者組裝,福特汽車的生產線由手工作坊變成了高效率生產汽車的裝配線。到了1913年,福特僱用了14?000位工作者,生產了25萬輛小轎車。?

正是因爲這一轉變,致使工作變得忙碌、煩悶和繁重。

汽車的生產者們,從主要的技術工匠到直接從事裝配線生產的一般工人,都產生了不滿情緒。當時的一篇文章披露了當時工作者的工作狀態:“勞動力的分工到了極致,大多數工作崗位的操作過程都非常簡單。在大多數情況下,完成這個工作的時間不會超過5~10分鐘”。乏味單調和繁重的工作隊工作者造成了傷害。1913年,福特汽車公司裝配工廠的工作年轉換率爲370%。也就是說,福特汽車公司不得不僱用50448人以維持它平均爲13623人的勞動力隊伍,而且,每天的缺勤率近10%!

於是在?1941年1月5日,亨利福特決定提高工人們的待遇,把每天的工作時間從9小時減少到8小時,將每天的工資從2.34美元提高到5.00美元,這使大部分工人的工資增加了一倍!因此到了1915年,工作轉換率已經下降到16%,缺勤率已經跌落到2.5%,每個工作者的生產率提高了40%~70%,利潤增加了大約20%。

所以後世有人說,對於一天工作8小時的工人實行一天5美元的工資制度,是我們所實行過的用於削減費用的最成功的措施之一。

所以這個提薪方案,正是亨利?福特被人稱爲管理大師原因所在。

約翰的出現讓流水線提前出現了,並且規模更大,更先進,如今包括正在使用和正在籌建的流水線,光是亨特拉爾汽車公司一家就有好幾條。他們僱傭了超過一萬名工人,每年生產超過十萬輛汽車!汽車的價格高臺跳水之後,被壓制的需求一下子就釋放了出來,光是今年前四個月亨特拉爾汽車公司就賣出了四萬多輛!而且很明顯的是,這個增長速度將會進一步的加快!

提前的爆發,就導致了問題的提前出現。

事實上,亨特拉爾汽車公司、農用機公司,包括飛機制造公司、機械公司和武器製造公司等各個企業,因爲都逐步採用了流水線的生產方式,大大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都帶來了巨大的問題——工人們的生產效率開始下降。高強度的勞動加上枯燥的重複性工作,讓工人們開始消極怠工了。

所以在和泰勒詳細研究之後,約翰終於下定決心。提前給美國人漲工資。

1909年,美國人就要從短暫的經濟衰退中甦醒過來。1908年的蕭條之後,美國會在未來十年中超高速發展,尤其是在一戰之中更是如此。約翰不會等到那個時候再做動作,他需要提前就準備好一切,用幾年時間讓亨特拉爾財團儘可能的壯大起來。

另外的話……

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給他帶來巨大的聲望。

還是那句話,20世紀初的美國正處在一個急劇變化的時代,人們對萬惡的資本家已經反感到了極致。無論洛克菲勒和卡內基等人在未來會多麼的受推崇,但是在這個時代,他們就是惡魔的代名詞,比如說卡內基的公司血腥鎮壓罷工的工人們等等。所以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慈善家們不見得就是真正的善良,龐大的捐款除了其他原因之外,彌補他們一輩子積攢的惡名也是目的之一。

相比之下,亨特拉爾財團的名聲就好多了。

和在發展中用盡了各種骯髒手段的摩根、洛克菲勒和卡內基財團不同,約翰起家靠的是燈泡專利和自行車專利,發展起來靠的是汽車和藥品,就算後來的核心企業亨特拉爾銀行和保險公司,也從來沒有用過骯髒的手段,靠的是約翰超前的眼光與精準的時機把握。

所以在普通人心中,亨特拉爾財團的名聲一直不錯。

包括大規模投資教育,並且讓自己旗下的公司職員們子弟享受廉價的教育,這都讓人們對約翰的評價極高——當然如果他們知道約翰這樣做的真正目的,那就是另外一個概念了。

而這次提高工人們的待遇,將會進一步提高亨特拉爾財團的聲望。

有良心的公司,從來都是普通人們尊敬的對象。而在這個美國中產階級即將崛起的時代,能夠在他們心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地位,在約翰來說是絕對值得的事情。更別說提高工人們的工資,對於公司來說本身就是很划算的決定……

只不過這些小打算,約翰沒打算公佈出來。

哪怕面對着自己最看重的留學生們,約翰也不會說出來,他只會告訴夏俊生去找他的老師泰勒,尋求他追尋的答案。

而且……

今天約翰請這些華人學生們前來聚會,可不是爲了討論自己給工人們漲工資與遊行示威關係的。

“先生們!”

拍了拍手,約翰朗聲笑道:“大家請安靜一下!”

在約翰發話之後,整個二樓迅速的安靜了下來。所有人都靜靜的站着,注視着眼前這個改變了他們一生命運的人。

“大家可能已經發現了。”

稍稍停頓了一下之後,約翰繼續朗聲道:“今天我邀請來的人,都是已經完成了在美國的學業,或者剛剛在我的公司裡完成了三年實習,並且準備迴歸中國的人……事實上你們去西部的火車票和去上海的船票,都是我幫你們訂購的。”

“嗡……”

聽到這裡的時候,學生們發出了一陣輕笑聲。

“說實話,我很興奮!”

深吸了一口氣之後,約翰的表情變得凝重了起來:“我很高興你們選擇了回去,而不是留在美國;我也很高興你們沒有許多這麼多年的光陰,而是學到了一身的真本事!因此在你們即將離開紐約,回到東方的時候,我希望你們能夠靜下心,認真的聽我說幾句話……”(。)

第47章 期待第26章 爪哇島的試驗第2章 1894第49章 合作第二十六章第1章 1893第57章 我的醫院第54章 拜耳第五十二章第5章 協議第1章 愛迪生的信第38章 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第10章 X線第49章 先看這一章,再看前一章第1章 留學歐洲第31章 弗萊克斯納報告第2章 是時候了第7章 無題第17章 政治第2章 搭訕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37章 太貴了第32章 新外科時代第2章 八篇論文第55章 追隨第56章 溫暖第63章 巴爾的摩第21章 百萬馬克第30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52章 算計第8章 分院第40章 噩耗第33章 覬覦第25章 警告第29章 同行第46章 來到巴黎的汽車第6章 新工廠第8章 到了第53章 買畫第24章 法語第10章 隱患第59章 歡迎加入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34章 阿司匹林第47章 不是天才第22章 達成第9章 流感第10章 樣品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0章 聘請第40章 準備離開第3章 徵兆第37章 抵押第二十二章第48章 投資的對象第二十六章第7章 教材和儀器第四十六章第6章 摩根第15章 節點第52章 禮物第6章 很久很久以前第36章 發展第3章 發展第26章 女孩兒們第十八章第51章 無題第10章 席勒家族第23章 作用第30章 疫苗第十六章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術第20章 有錢了第24章 回到東方第55章 旗幟第46章 眼光第13章 講述第40章 投資第31章 領事第10章 X線第6章 新工廠第20章 形勢第25章 爆發第10章 隱患第37章 同船第42章 1900第16章 辛亥革命第70章 人體試驗第7章 試駕第24章 孤獨第40章 瘋狂第23章 離去第26章 女孩兒們第6章 美元與電燈第20章 回信第32章 乾杯第33章 海德堡第21章 成本第48章 收網第48章 海姆裡克腹部衝擊法
第47章 期待第26章 爪哇島的試驗第2章 1894第49章 合作第二十六章第1章 1893第57章 我的醫院第54章 拜耳第五十二章第5章 協議第1章 愛迪生的信第38章 現代醫學教育體系第10章 X線第49章 先看這一章,再看前一章第1章 留學歐洲第31章 弗萊克斯納報告第2章 是時候了第7章 無題第17章 政治第2章 搭訕第30章 現代外科的時代第37章 太貴了第32章 新外科時代第2章 八篇論文第55章 追隨第56章 溫暖第63章 巴爾的摩第21章 百萬馬克第30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52章 算計第8章 分院第40章 噩耗第33章 覬覦第25章 警告第29章 同行第46章 來到巴黎的汽車第6章 新工廠第8章 到了第53章 買畫第24章 法語第10章 隱患第59章 歡迎加入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34章 阿司匹林第47章 不是天才第22章 達成第9章 流感第10章 樣品第28章 一觸即發第20章 聘請第40章 準備離開第3章 徵兆第37章 抵押第二十二章第48章 投資的對象第二十六章第7章 教材和儀器第四十六章第6章 摩根第15章 節點第52章 禮物第6章 很久很久以前第36章 發展第3章 發展第26章 女孩兒們第十八章第51章 無題第10章 席勒家族第23章 作用第30章 疫苗第十六章第8章 一百三十年前的手術第20章 有錢了第24章 回到東方第55章 旗幟第46章 眼光第13章 講述第40章 投資第31章 領事第10章 X線第6章 新工廠第20章 形勢第25章 爆發第10章 隱患第37章 同船第42章 1900第16章 辛亥革命第70章 人體試驗第7章 試駕第24章 孤獨第40章 瘋狂第23章 離去第26章 女孩兒們第6章 美元與電燈第20章 回信第32章 乾杯第33章 海德堡第21章 成本第48章 收網第48章 海姆裡克腹部衝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