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投資未來

1901年9月1日,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遇刺身亡。

和另外一個世界相比,這個時間提前了差不多半個月,而且麥金萊還是當場死亡。身在紐約的羅斯福得到消息之後,火速趕到了總統遇刺的水牛城,然後又飛快的回到了華盛頓,幾天後就任了美國總統——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也是唯一沒有指着聖經宣誓就職的總統!

消息傳出之後,整個紐約上層都亂成了一團。

作爲美國經濟的中心,紐約毫無疑問聚集着全國最大的富豪羣體,包括洛克菲勒、摩根、範德爾比特和卡內基等人,基本上都在此地。而作爲知名的反壟斷人士,羅斯福的上臺只不過是巨頭們爲了平衡給的一塊兒肉而已。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巨頭們支持的麥金萊會遇刺身亡,羅斯福趁機走進了白宮!

對於洛克菲勒們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果然,時間剛剛來到十二月份,強硬的老羅斯福在向國會提交的諮文中就提出了反托拉斯政策。他要求國會立法,對托拉斯的限制給予合理的限制。

第一個下手的,就是摩根控制的美國鐵路。

當摩根憤怒的走進白宮,與這位牛仔總統當面對質的時候,他親身感覺到了對方強硬無比的態度。而在幾年之後,爲了躲避法庭發給自己的傳票,洛克菲勒也將會在美國到處躲藏,直到他的長孫出世,再也躲不下去爲止……

歷史的車輪,確實無法抵擋。

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摩根等人一手創立的大托拉斯確實促進了美國的發展,讓這個國家站上了世界之巔。但是此時已經不同往日,在這個科技日新月異的新時代,那些讓人不齒的壟斷手段已經阻礙了美國經濟的發展,所以他們註定要被掃進垃圾堆,成爲巨頭們記憶中的美好過去。

而這些……

和我們的主角,約翰?亨特拉爾先生已經沒有關係了。

1901年的最後幾個月,除了應邀出席了老羅斯福的就職典禮之外,約翰把自己一半的時間交給了新生的亨特拉爾大學,四分之一的時間交給了醫學院和醫院,最後四分之一的時間,他交給了未來。

沒錯,就是未來!

1901年10月3日,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給自己在德克薩斯州的公司一次性注資三百萬美金,要求對方加快土地收購速度,爭取明年花光這三百萬美元。

1901年10月15日,約翰?亨特拉爾先生花費一萬五千美元買下一家破產的汽車工廠,並注資三萬五千美元成立亨特拉爾農用機生產公司,然後交給了從亨特拉爾汽車公司派來的五人小組,同時轉交的還有一整套內燃機驅動的拖拉機簡單圖紙,要求他們在三年內研製成一款便宜、結實、耐用的農用拖拉機及相關配件。

1901年10月23日,約翰?亨特拉爾先生從自家的機械公司拆分出一家小工廠,成立亨特拉爾鐘錶公司,同時交給他們一套簡單的圖紙,要求他們在明年生產一種可以戴在手腕上的鐘表,亨特拉爾先生把它命名爲手錶。

1901年11月3日,約翰?亨特拉爾先生通過收購公司的方式,得到了電影放映機和攝影機的相關專利,並且投資十萬美元,創立亨特拉爾電影公司。與此同時,在電影公司中一個小型部門成立,研究用負片製作連續漫畫的技術。

1901年11月20日,約翰?亨特拉爾先生寫信邀請的萊特兄弟抵達紐約,得到了十萬美元的私人資助和充裕研究資金的保證,然後他們加入了總資本三十萬美元的亨特拉爾飛機制造公司,並且得到了百分之八的股份。有了充裕的資金,萊特兄弟信心滿滿的保證明年將會讓自己的設計飛上藍天!

1901年12月10日,約翰?亨特拉爾先生以靈感突現爲由來到特斯拉實驗室,帶領着三十餘名工程師奮戰十天之後,世界上第一個電子二極管問世了。又八天之後,第一個真空三極管問世了,而且比起歷史上的第一個,這些裝置直接就達到了完善的地步,並且立刻被特斯拉實驗室用來研製最新的無線電和無線廣播裝置,預計在1903年徹底完成商用的研究。

就在同一天,第一屆諾貝爾獎舉行了頒獎典禮。本來就影響力極小的獎項,因爲物理學獎和醫學獎沒有授予約翰?亨特拉爾先生,而受到了廣泛的質疑。如果論起過去十年間,甚至二十年間的成就,這兩個領域又有誰能比得上紐約的那位?

1901年12月30日,在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的電報遙控下,亨特拉爾武器製造公司開始聯繫德國克虜伯公司,試圖利用最新的*炸藥專利和迫擊炮、手榴彈專利,與德國克虜伯公司達成了專利交換,以獲得了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炮製造技術。爲此,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甚至不惜再次注資四百萬美元,要求亨特拉爾武器製造公司必要時可以提高報價,打動對方。

與此同時,在約翰?亨特拉爾先生牽線搭橋之下,亨特拉爾武器製造公司與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達成合作,準備在歐洲購買相關專利的前提下,開始秘密研製大口徑的先進艦炮。而且在和另外一位主要合作人交談之後,約翰再次向船廠注資三百萬美元,股份持有增加到百分之七十五,同時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始秘密研究一種新式戰艦,約翰把它命名爲無畏級戰列艦。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這都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約翰也給了船廠足夠的耐心,當然還有足夠的研發資金。

1902年1月5日,在拜耳公司的hailuoyin上市三年後,約翰?亨特拉爾先生與亨氏綜合醫院在《新醫學雜誌》上發表署名文章,猛烈抨擊hailuoyin的成癮性,並且把它定義爲比yapian危害更大的毒藥!基於亨特拉爾先生的論文,1902年1月9日,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下令禁止在美國生產、銷售hailuoyin。

這篇論文和美國總統的命令,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因爲拜耳公司借鑑了亨氏製藥公司的推廣思路,把hailuoyin送給醫師們免費試用,已經佔領了巨大的市場。到了1902年的時候,hailuoyin已經成爲僅次於阿司匹林和磺胺類藥物的世界第三藥物,並且銷售規模還是迅速增長。在許多公司和醫師看來,亨特拉爾先生的論文目的在於抑制正在迅猛發展的對手,旨在讓自己的亨氏製藥公司以及合作伙伴繼續獨霸醫療藥物市場。而論文發表後十天,拜耳公司發表了一篇公告,強烈反對亨特拉爾先生的意見,並堅持認爲意爲女英雄的新藥絕對沒有那些危害,僅僅具有昏沉、暈眩和便秘等“微不足道”的副作用。

於是在1902年的2月到3月,約翰?亨特拉爾先生連續在《新醫學雜誌》上發表了四篇署名論文,列舉出一系列的臨牀數據,來說明hailuoyin的危害。而讓德國人尷尬的時候,這其中有不少數據來自於柏林大學、海德堡大學、萊比錫大學等德國大學附屬醫院,尤其是那些用hailuoyin鎮痛的外科。

德國與美國,拜耳與亨特拉爾,陷入一場早就註定了結果的罵戰之中。

1902年3月初,在預定好了前往歐洲的船票之後,約翰?亨特拉爾先生開始整合旗下各個實驗研發部門,最後合併、整理爲五大實驗室:研究無線通信和無線廣播的特斯拉實驗室;研究炸藥、塑料和合成氨的化學實驗室;研究汽車技術和流水線的自動化實驗室;研究現代機械和精密機械製造的工業實驗室,以及由醫療系統研發部門整合的亨特拉爾實驗室!

五大實驗室,第一時間獲得了各自兩百萬美元的資金注入!

卡內基鋼鐵公司給亨特拉爾家帶來的五千多萬美元鉅額收入,加上在遠東、特斯拉和大學身上的投入,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被約翰花出去了一多半,一時間震驚了所有的知情者。只有約翰自己知道,自己投資的正是未來。

最後,1902年四月初,在約翰預定了前往歐洲的船票之後,另外一個亨特拉爾體系中的大人物,管理大師泰勒懂了。在約翰持續不斷的“提醒”和支持下,經過十餘年堅持不懈的研究,利用亨特拉爾體系各個公司的支持,泰勒和約翰共同署名,提前十年發表了精簡版的《科學管理原則》!

亨特拉爾出版社第一時間出版、印刷了五千本,然後被約翰親手送到了自己名下所有的公司管理層手中。在這次亨特拉爾體系前所未有的大聚會上面,約翰?亨特拉爾聲色俱厲的強調了這本書的重要性,並且要求所有的工廠必須開始研究、執行其中最重要的標準化原則,違者將會嚴懲不貸!

1902年5月初,在剛剛度過自己的三十四歲生日之後,約翰和妻子安娜一起登上了一艘豪華郵輪,時隔數年之後再次前往歐洲。

只不過這一次,兩人並不孤單。

因爲亨特拉爾家族地位和財富的變化,約翰此行帶着龐大的隨行隊伍,包括兩組貼身女僕和廚師,十六名忠誠的保鏢,以及管家、司機等諸多的隨行人員,浩浩蕩蕩的駛向大洋的彼岸……(。)

第43章 規矩第54章 安排第9章 艾瑪第36章 準備第47章 兩位大佬第15章 補液第12章 恐懼第67章 獨一無二的夜景第29章 兩本書第32章 贈送第8章 危機第5章 早餐第44章 現代醫學和它的未來第十四章第44章 爭論和新燈泡第6章 美元與電燈第2章 八篇論文第34章 阿司匹林第30章 中國第12章 意外的電報第21章 條件第57章 霍夫曼第40章 切入點第3章 同意第十八章第1章 成了第49章 再訪巴斯德第12章 貸款第29章 大蕭條第1章 離開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12章 尊貴的客人第29章 興奮第5章 手術刀第11章 愛迪生第39章 失望第30章 扭轉第30章 規範化第30章 中國第43章 規矩第24章 宮保雞丁第50章 入股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64章 奧斯勒和凱利第40章 老牛吃嫩草第51章 決定第54章 讓步第19章 容閎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62章 負擔第56章 超級訂單第60章 病歷第1章 離開第5章 畢業第28章 日常第40章 終章第44章 殺手鐗第19章 抉擇第4章 戒心第4章 不鏽鋼第17章 軍方採購第43章 莫大的榮幸第25章 用藥第44章 興趣第12章 說服第4章 1895第36章 準備第28章 覬覦者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33章 籃球第29章 大蕭條第30章 規範化第41章 護士服第10章 危急第二十二章第十九章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五十三章第14章 進入病房第31章 商人第24章 戰爭第30章 扭轉第40章 噩耗第2章 首富第16章 故事第29章 不爽第三十四章第22章 傳染病學第39章 計劃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32章 外科第一課第39章 博物館第五十三章第43章 1901第27章 學生們第14章 進入病房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17章 奇蹟第35章 籌備第17章 心肺復甦
第43章 規矩第54章 安排第9章 艾瑪第36章 準備第47章 兩位大佬第15章 補液第12章 恐懼第67章 獨一無二的夜景第29章 兩本書第32章 贈送第8章 危機第5章 早餐第44章 現代醫學和它的未來第十四章第44章 爭論和新燈泡第6章 美元與電燈第2章 八篇論文第34章 阿司匹林第30章 中國第12章 意外的電報第21章 條件第57章 霍夫曼第40章 切入點第3章 同意第十八章第1章 成了第49章 再訪巴斯德第12章 貸款第29章 大蕭條第1章 離開第28章 布里斯特夫人第12章 尊貴的客人第29章 興奮第5章 手術刀第11章 愛迪生第39章 失望第30章 扭轉第30章 規範化第30章 中國第43章 規矩第24章 宮保雞丁第50章 入股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64章 奧斯勒和凱利第40章 老牛吃嫩草第51章 決定第54章 讓步第19章 容閎第61章 最難辦的事情第62章 負擔第56章 超級訂單第60章 病歷第1章 離開第5章 畢業第28章 日常第40章 終章第44章 殺手鐗第19章 抉擇第4章 戒心第4章 不鏽鋼第17章 軍方採購第43章 莫大的榮幸第25章 用藥第44章 興趣第12章 說服第4章 1895第36章 準備第28章 覬覦者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33章 籃球第29章 大蕭條第30章 規範化第41章 護士服第10章 危急第二十二章第十九章第35章 中國的亨特拉爾財團第五十三章第14章 進入病房第31章 商人第24章 戰爭第30章 扭轉第40章 噩耗第2章 首富第16章 故事第29章 不爽第三十四章第22章 傳染病學第39章 計劃第20章 無人的小船第32章 外科第一課第39章 博物館第五十三章第43章 1901第27章 學生們第14章 進入病房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17章 奇蹟第35章 籌備第17章 心肺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