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返宮

南郭城,依然是那個繁華喧鬧的皇城,高聳的城牆依然是那麼堅固,守城的士兵依然是那麼精神抖擻,寬闊街道兩邊的房屋依然是那麼整齊寬敞。

但是,剛剛進入城門,就讓人感覺到一種與平日截然不同的氣氛。

由於二皇子李清和三皇子李皎已經公然宣稱不承認李嵩的皇帝地位,所以現在的大唐實際上已經被很多勢力所分割,除了李清和李皎兩個最大、也是最正統的反對勢力之外,原來由皇帝親自管轄的十六個州中的六個已經宣佈不歸任何勢力所統管,另外有四個州態度曖mei、搖擺不定,正被李清和李皎全力拉攏中,只有剩餘的六個州宣佈了對新皇帝的效忠,這其中包括了蒙蔭邊關和南滇府,所以說,整個大唐二十四州,目前掌握在黃帝手中的,僅僅有八個,這還是將李明控制的江洲和湖州算進去了,否則李嵩更慘。

而南郭城並不屬於任何一個州,這是一個獨自統領着周圍十二座城鎮的特殊城市,作爲皇城,它有着太多優越的條件和特權,在它的勢力範圍內,外圍的十二座城池猶如衆星捧月般的將它環衛在其中,使得它有着優越的戰略緩衝餘地,然而,大唐的歷代列祖列宗們卻怎麼都想不到,現在就連這十二座衛城,都已經落入了不同勢力的手中。

當初仁德皇帝在世的時候,李清和李皎根本就無法將自己的勢力打入御林軍中,在無可奈何下,李清首先在劉章的慫恿下開始了對這十二座衛城進行了滲透,當然了,這是一個非常艱鉅的工作,雖然稱之爲衛城,但這十二座城池的規模卻一點都不亞於任何一個州的州府所在地,因此,李清當年的工作進展得也非常緩慢,這就給了李皎以反映的時機,結果,直到仁德皇帝駕崩的那一天止,李清控制了四座衛城,而李皎控制了三座衛城,因此,現在南郭城的外圍防禦體系已經不再完整,它的一側已經完全的暴露在李清和李皎的威脅之下了。

因此,現在的南郭城可以說是如臨大敵,在面向李皎和李清勢力的一方,城門永遠都是關閉的,守城的士兵更是絲毫都不敢懈怠,一天到晚的嚴密守衛。可以說,現在的南郭城已經成了一個處於戰爭邊緣的重鎮,城牆外面的村莊鄉鎮都已經被強行搬遷到了城裡面,距離城牆一里之內的所有房屋、樹木等障礙物都被清除得一乾二淨,從城牆上看下去,只能看到荒涼一片的光禿禿的田地。

在城內,由於長時間的封閉城門,致使許多外地人不得不滯留在城中,在花完攜帶的銀兩盤纏之後流落在街頭,同時由於城內城外貿易不暢,造成了大量日常用品的奇缺或積壓,使得城內普通居民的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現在的街道兩邊,到處可見的就是成羣的乞丐和如臨大敵的士兵,平時熙熙攘攘的場面早已經蕩然無存了,平時熱鬧非凡的市場也早已經消失不見了——緊缺的物品都留着自己用,而本城生產的物品根本就別想賣出去,因此,戰爭還沒有開始,城內的百姓就首先看是遭殃了。

這是李明進城之後看到的第一眼印象,由於從水道進城,而連接水道兩側的衛城暫時還在李嵩的掌握之中,因此他並沒有見到其他城門外面那種堅壁清野的狀況,可是城內的這些變化,對於在這裡生活了一段時間的李明來說還是能夠很明顯的感覺得到的。

隨着李明龐大船隊的最後一艘船隻開進城內的河道,河道入城口門上方那沉重的鐵柵門轟然一聲落了下來,隨後,守城的士兵帶着李明發明的那種潛水頭盔,開始潛入水下察看水底封鎖的情況。李明不知道城內的官兵是從什麼地方得到潛水頭盔的製作方法的,但是很顯然的,現在這已經成爲一種攻防雙方都可以使用的裝備,守城士兵這麼小心,顯然也是在防止敵方使用同樣的方法從水地下潛入城內。

李明這次派遣了島上最大的戰船作爲自己的旗艦,同時還有十艘護航的戰艦,搭乘了小富貴帶領的儀仗隊和自己的兩千多名親衛,在一艘鐵甲戰艦的保護下,浩浩蕩蕩開進城來。倒不是李明要故意耀武揚威,而確實是爲了以防萬一才這麼做的。現在的李嵩已經不是以前的康王了,雖然還得不到李清和李皎的承認,但怎麼說,李嵩都是現在皇宮的實際主人,在天下百姓的心目中還是最正統的皇帝,所以,他的心態自然會隨之改變的,對於李明,他肯定不會像從前那樣無條件的信任了。雖然這次李明爲他解決一場大危機,順利的將李皎從分水島驅逐出去,並且恢復了南北的交通,但是,李明的迅速發展壯大還是令他感到不安的,這一點從這次對李明的封賞之中就能夠看得出來。李明作爲江、湖兩州的大都督,在這幾個月的時間內已經徹底地接手了這兩州的所有軍權,因此如果李嵩是真地想要封賞他的話,肯定會將這兩州併入他的封地的,可是實際上,李嵩對李明的封地分配確是大有文章的,江洲是李嵩的根據地,雖然現在被李明控制了,可是對於李嵩來說,他對自己在這個地方的影響力還是有那麼一點自信的,畢竟他並不知道,江洲所有的官員都被李明的人替換了,而原來的那些官員現在在江洲僅僅是一個幌子而已(要不是爲了想讓他們迷惑李嵩,李明絕對不會令他們或在這個世界上,畢竟這些人的手中或多或少都沾滿了血腥)。因此,將江州交給李明,實際上是李嵩牽制李明的一個手段。

而將澤州和平州交給李明,這裡面的問題就更大了,因爲現在澤州是在李皎手中,平洲是在李清手中,因此說,現在除了江洲之外,澤州和平州都不在李明手中,李明要想收回自己的封地,就必須自己出兵打敗李清和李皎——李嵩直接將李明送上了同李清和李皎的對立面,這樣不但可以讓李明牽制住李清和李皎,還讓李明離不開自己的支持,從而防止他產生異心,這個一石二鳥之計李嵩使得是非常輕鬆,僅僅一道聖旨,就讓李明徹底地陷入他們三兄弟的爭鬥中。

對於李嵩的用意,李明當然是心知肚明的了,不過他並不在乎,因爲李嵩現在絕對離不開他的幫助,經過這幾場戰役,自己已經在大唐留下了戰無不勝的形象、已經成爲軍方新一代的常勝將軍,因此,李嵩如果想要藉助於他平定天下的話,暫時他是不會太明顯的對付自己的。

李嵩在自己封地上的的反應早在他的意料之中,畢竟這樣的事情在中國歷史上太常見了,功高鎮主的後果他見得太多了。大唐已經上百年沒有戰爭了,因此這次他同李皎和李清的戰爭肯定會成爲整個國家關注的焦點,雖然戰爭的範圍現在僅僅侷限於臨濱城的周圍,但每一場戰爭出動的兵員都在十萬左右,這種規模的戰爭即使是在南北邊疆的衝突中也是沒有過的,所以經過旅人、商賈以及各種勢力的情報人員的傳播,自己不想揚名天下都不行!臨濱城下全殲李皎的五萬大軍,面對李清兩千多艘戰艦的圍攻,最後令他落荒而逃,這些赫赫戰功肯定會令李嵩又高興、又擔憂的,畢竟自己表現得太出色了,當面對一個非常有能力、有實力的臣子時,恐怕所有的皇帝都會有這種矛盾的心態的。

但是,雖然從李明的判斷上來說,李嵩暫時不會對付自己,可經歷過太多意外的他還是採取了異常小心的態度,不僅將林瓏和自己的兩千親衛隊帶在了身邊,不僅派出了島上最大的戰艦,不僅派出了鐵甲戰艦隨行,而且還將自己的基地車放到船上拉了過來,李明相信,有了這些任何東西,即使是李嵩想要對自己下手,自己也不會害怕,畢竟這些都是自己的王牌,是這個時代所沒有的王牌。

李明所乘坐的這艘軍艦,是僅次於“振武”級戰艦的“揚威”級,同樣是一艘三層樓船的戰艦,現在在南郭城內的河道上,顯得似乎是太大了一些,寬大的船體幾乎將河道都擠滿了,鬧得開路的艦隻不得不將一路的所有船隻都趕到別的河道中,這才勉強的讓李明的船隊緩緩的通過。而當聽說船上乘坐的是最近剛剛大破成王和明王的大軍、並被皇上剛剛封爲忠勇王的李明時,沿岸的百姓便全都轟動了,經過消息飛快的傳播,使得城內運河兩岸站滿了城內的百姓,這些人,都自認爲自己是最“正統”的皇城人,因此,誰做皇帝,他們便偏向誰,這其中沒有什麼是非好惡的觀念,純粹是一種盲目的跟從,因此,李明現在在他們心中,早已經成了剿滅叛匪的英雄,如今一看“英雄”如此風光的進城來,不夾道歡迎的話豈不喪失了他們的立場?於是,在人越聚越多的情況下,久違的鑼鼓聲也開始響了起來。

李明坐在頂樓的甲板上,望着兩岸歡呼雀躍、鑼鼓喧天的熱鬧場面,不由得感到有些滑稽,說實在的,自己在臨濱城附近的幾場戰爭,同南郭城的百姓是沒有什麼太大的關係的,而李明也確信,這些百姓也並不是爲了“愛國”才這麼歡迎他的,早在當初他營救張猛時,就已經見識到了南郭城百姓的嘴臉,因此對於他們這種歡迎儀式,李明除了感到好笑之外,並沒有什麼感動的心情出現。畢竟這裡不是碧泉島,這些人並不是真的要歡迎自己的,他們要表現的只是一種立場而已。

在勉強的穿越了中城和內城的河道閘門之後,李明的船隊在內城的一處碼頭,隨着一陣忙亂的停靠、下船、結隊等等儀式和過程,李明在船上等待了將近三個小時後終於踏上了內城的碼頭,此時出現在他面前的,就是目前朝中的所有大員,他們此刻正列成兩隊,站在碼頭兩邊恭迎着李明,而在這條人工夾道的盡頭,李明居然看到了那大大的御攆。

說實在的,雖然表面上對李嵩對付自己的行爲並不在意,但在心裡面,李明還是感到有些不舒服的,可是現在,李嵩不僅將所有的朝中大員都派出來迎接自己,而且他本人,居然也親自來到了迎接現場,雖然明知道這是李嵩的一種手段,可是李明還是感到有一點感動的。

看到李嵩從御攆上走了下來,李明急忙趕前一步,快速的來到李嵩面前,高聲呼叫道:“臣李明,奉旨回朝謝恩,感謝皇上天恩浩蕩,臣粉身碎骨亦萬死不辭。”同時,心中萬般不情願的在李嵩面前跪了下來。與此同時,分列兩旁的衆大臣們也隨着跪了下來。

李嵩此時樂得已經找不到臉上的眼睛了,他急忙拉住李明的雙手將他從地上拉起來,然後望着李明就左右的大量了起來,直看的李明心裡發毛,甚至都有點不知所措了。

等看夠了,李嵩才放開自己那胖胖的手,眯着眼睛哈哈笑道:“李明,好兄弟,以後見到朕千萬不用這麼多禮了,哈哈,朕真的沒有想到,你對於打仗還這麼在行,這麼輕而易舉的就把那兩個叛賊打敗了,以前我還真的是小看了你。行了,以後朕有你領兵打仗,何愁天下不平?何懼那兩個跳樑小醜?塊塊塊,跟朕一起上車,我們到車裡再好好聊聊。對了,你現在是王爺了,所以朕將以前李清的王府賞賜給你,現在已經改成了忠勇王府了,裡面家丁、侍女、侍衛什麼的都給你準備全了,住進去就是你的家了,哈哈,你曾經在那裡住過,肯定會很喜歡的吧。至於今天,你就跟我先回皇宮,我要大招羣臣,爲你這個大功臣洗塵接風,你那些部下,就讓他們先回你的王府。”

李明嚇了一跳,沒想到李嵩這麼快就讓自己進宮了,雖然他現在不大可能對付自己,但是現在的李明還是萬分小心的,因此,在同林瓏交換了一下眼色之後,李明說道:“皇上,下官有一個不情之請,我有一個結拜的兄弟,這次跟着一起來了,他很想看一看皇宮中的景色,請皇上能夠恩准他同下官一起進宮。”

李嵩不以爲意的說道:“既然這樣,那就讓他跟着就是了,小富貴,你就陪着王爺那個朋友吧,走,我們上車上慢慢談。”

進入車廂之後,李嵩剛剛還歡欣異常的笑臉馬上就沉了下來,他望着李明,滿臉焦急的低聲說道:“你怎麼現在纔來?朕等你等的好辛苦,你也知道,這個世界上我只相信你一個人,所以有很多事情在你來之前我都找不到人商量。目前的局勢變得非常糟糕,天下眼看就要大亂,李明,你可要爲朕守好這個江山呀!先皇將這大唐交到朕的手上,朕真的不能將之葬送了,從你這幾次戰爭的表現來看,你絕對是一個領兵打仗的不世奇才,因此,朕要將天下的兵馬大全都交給你,讓你替朕好好的教訓那兩個大唐的不肖子孫。”說到這裡,他的聲音由於激動而不由得高了起來,使得李明不得不及時地提醒他一下。

稍稍的穩定了一下情緒,李嵩繼續滿臉憂慮的低聲說道:“其實這些還不是當前最重要的,畢竟一時半刻的他們還不至於打到這裡來,目前最要緊的,是要好好的整頓一下朝中的大臣。上次我給你的書信中也對你說明了,眼下這些朝臣大部分都搖擺不定,真正真心的站在朕這一邊的沒有幾個人,但是朕又不能去深究,否則的話這些大臣大部分都該殺掉,可是沒了朝臣,讓朕如何做這個皇帝?所以朕必須藉助你的威望彈壓他們,讓他們都慢慢得靠過來,否則,不等那兩個逆賊打上門來,朝中的這些大員們倒先要造反了。”

李明微微一笑,胸有成竹的拍了拍胸脯,向李嵩保證道:“皇上請放心,現在的李明再也不是以前那個只會看病的郎中了,經過這半年的鍛鍊,我對於朝中的事情還是有一點心得的,皇上如果信得過我,就將三省六部全部都交給我,反正現在他們基本上已經失去了作用,所以皇上也不能顧慮太多了。就我看來,三省六部這麼多官員中,真正屬於李清和李皎的親信的並不是太多,大多數,也只是受了他們兩個人不少的好處,目前正在搖擺不定、消極怠工罷了,憑您手下那一批精銳的情報人員,難道還差不出這些人的真面目嗎?”

李嵩無奈的說道:“不是查不出,而是已經查出來了,可是,一旦我動手的話,這些官員不久全部都要造反了?雖然皇城的部隊被控制在我手中,可我總不能把這些官員全部殺掉吧?那樣的話,更能給他們兩個造成攻擊我的理由了,一旦他們在全天下宣揚我的這種殘暴的行爲,我豈不失盡了民心?”

聽完李嵩的話,李明在感到好笑之餘也同時有一點放心了,看來李嵩雖然很聰明,但是由於身體原因而從小便遠離了勾心鬥角的羣落,使得他的應變能力非常低,也使得他不像李清和李皎那樣心狠手辣、精明果斷,因此碰上這件事情纔會變得不知所措,其實如果換上李皎,他肯定會快刀斬亂麻,先將所有不服氣的官員滅了九族再說,而換作是李清的話,恐怕他會耐心的區分化瓦解這些人的。

知道了李嵩的這個弱點,在李明的眼裡他已經變得不那麼難以對付了,藉助於他這個弱點,李明應該可以趁機撈到不少的好處。

車隊很快的便穿過皇宮的正門,浩浩蕩蕩的來到了議政大殿,李明倒好辦了點,跟着李嵩坐着馬車倒也舒適,可是那些官員,雖然並不把李嵩放在眼裡,但是畢竟身處御林軍的包圍之下,所以他們還是不敢太放肆的,眼看着李嵩的馬車走了,他們也就之後根在馬車後面步行前進了——在皇帝面前坐轎子,除非是得到了皇帝的特許,否則,就是御林軍都可以將他當場拿下治罪,因此,他們是不會給李嵩落下殺他們的口實的。

坐在大殿上,看着那些官員氣喘吁吁的跟了進來,李嵩的嘴角不由得露出了一絲快意的微笑,長期受他們的窩囊氣,如今總算找到一次報復的機會,雖然也讓那幾個忠心耿耿的老臣受累了,不過相信他們不會有什麼怨言吧,李嵩的心情,隨着李明的到來而開始變得輕鬆了起來,自己應該對李明是一個什麼態度,恐怕現在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應該防範?還是應該信任?還是對他多加依靠?在這一點上,本來就不是那麼果斷的他已經徹底的沒有了主意,但是眼前,似乎還是應該絕對信任他的。

在衆臣重新在大殿上見過皇帝和王爺之後,李嵩傳令賜座開宴,於是在這寬闊的大殿上,君臣一堂,似乎變得其樂融融了。

李明在陪伴李嵩喝過幾杯酒後,便起身端起酒杯離開了自己的座位,在這個時候,是自己爲以後拉攏勢力的最佳時刻,這些人,全部都是有着多年經驗的管理者,如果能夠挖到自己手下幾個,那會給高韋帶來很大解脫的,李明堅信,在眼前的這些官員中,能力不亞於高韋的肯定是有的,而眼下,僅僅是由於政見不同,或是由於要效忠的對象不同,而同李明有一些誤會而已,只要李明去努力,相信會讓他們中的一些消除成見的。

看見李明站起來了,那些官員們也都紛紛起身。剛纔李嵩已經宣佈了,李明以後將全面統管三省六部的所有工作,換句話說,李明就是他們所有官員的上司了,不管怎麼說,都要給他留一個好印象的,因爲,李明的到來已經給這些官員帶來了不少的壓力。以前沒有李明的時候,李嵩能夠將皇位保持下去的希望是很小的,但是現在李明這個新崛起的常勝將軍錢來輔佐李嵩了,這就讓李嵩勝利的砝碼一下就加重了不少,所以,那些搖擺不定的官員們已經開始考慮他們自己的新立場了。

第二百四十四章 敵蹤第二百七十二章 意外第一百零四章 逃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權力(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重逢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會(十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情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困擾第七十一章 面談第三百零四章 漁翁(七)第一百零一章 行動(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紛起(五)第八十七章 易容第一百三十二章 拜訪第三百章 牛刀(六)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四十二章 王府第二百四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三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零三章 脣齒(四)第一百二十章 威懾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八)第二百六十六章 問罪第八十六章 出賣第三百零三章 脣齒(九)第十五章 阻擋第二百九十六章 搜索(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會(十)第一百七十五章 平定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流(四)第六十七章 蜜丸第一百八十章 伏擊第三百零四章 漁翁(十)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四十一章 臨濱第二百零五章 發現第一百章 水道第七十三章 帝師第二百三十七章 搜索第三百零二章 敵友(九)第二百五十一章 擁立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戰(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接收第一百二十章 威懾第四十七章 擁月第二十八章 劇毒 修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府第三百零三章 脣齒(十)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十三)第三百零二章 敵友(九)第二百二十八章 沙城第三百零二章 敵友(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戲第二十四章 種痘第二百一十九章 抿仇第二百零七章 破陣(二)第八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六十六章 接戰(三)第一百九十章 重遇第二百九十二章 紛起(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打入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第四章 密林第九十一章 潛出第一百六十四章 接戰(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止戰(四)第三百零五章 決戰(一)第三百零三章 脣齒(十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紛起(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責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發展第一百四十六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返宮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會(六)第十章 意外第一百五十五章 講述第二百三十章 野心第五十章 拜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接戰(一)第二十五章 學醫第三百零五章 決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捷徑(三)第三十六章 商機第九十四章 炸彈第三百章 牛刀(六)第一章 驚變(修)第六十五章 求婚第二百九十一章 權力(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接收第八十章 出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流(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擴張第二百六十一章 圍城第七十五章 童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山第四十三章 爭功
第二百四十四章 敵蹤第二百七十二章 意外第一百零四章 逃生第二百九十一章 權力(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重逢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會(十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情報第二百三十五章 困擾第七十一章 面談第三百零四章 漁翁(七)第一百零一章 行動(一)第二百九十二章 紛起(五)第八十七章 易容第一百三十二章 拜訪第三百章 牛刀(六)第六十四章 對策第四十二章 王府第二百四十五章 內訌第二百三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四十九章 反擊第三百零三章 脣齒(四)第一百二十章 威懾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八)第二百六十六章 問罪第八十六章 出賣第三百零三章 脣齒(九)第十五章 阻擋第二百九十六章 搜索(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會(十)第一百七十五章 平定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流(四)第六十七章 蜜丸第一百八十章 伏擊第三百零四章 漁翁(十)第二百五十七章 進軍第四十一章 臨濱第二百零五章 發現第一百章 水道第七十三章 帝師第二百三十七章 搜索第三百零二章 敵友(九)第二百五十一章 擁立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戰(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接收第一百二十章 威懾第四十七章 擁月第二十八章 劇毒 修第一百八十三章 王府第三百零三章 脣齒(十)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十三)第三百零二章 敵友(九)第二百二十八章 沙城第三百零二章 敵友(五)第一百一十八章 做戲第二十四章 種痘第二百一十九章 抿仇第二百零七章 破陣(二)第八十五章 合作第一百六十六章 接戰(三)第一百九十章 重遇第二百九十二章 紛起(二)第二百一十五章 打入第一百三十五章 軍營第四章 密林第九十一章 潛出第一百六十四章 接戰(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止戰(四)第三百零五章 決戰(一)第三百零三章 脣齒(十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紛起(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山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五)第二百九十五章 平定(五)第一百三十七章 責任第一百三十一章 發展第一百四十六章 激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返宮第二百九十九章 聚會(六)第十章 意外第一百五十五章 講述第二百三十章 野心第五十章 拜師第一百六十四章 接戰(一)第二十五章 學醫第三百零五章 決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捷徑(三)第三十六章 商機第九十四章 炸彈第三百章 牛刀(六)第一章 驚變(修)第六十五章 求婚第二百九十一章 權力(二)第一百四十四章 接收第八十章 出山第二百九十四章 暗流(二)第二百六十四章 擴張第二百六十一章 圍城第七十五章 童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山第四十三章 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