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帥再次沉思起來,他在考慮周文推測的可能性。
其實周文還真不是危言聳聽,歷史上的長城抗戰就是在明年,也就是1933年的3月,日軍在攻佔山海關、熱河之後,又進一步向長城沿各軍事要口發起進攻。
又一次,長城眼睜睜看着侵略者的鐵蹄漫過了自己古老的身軀。中國軍隊進行了頑強抵抗。敵我雙方爭奪的重點是燕山山脈的長城各關口及附近的制高點,因此這次作戰被稱爲“長城抗戰”。
而此次長城抗戰是民國軍隊不同派別、不同所屬的軍隊的第一次聯合一致的抗日作戰。總數達25萬人的中國軍隊,包含有東北軍、西北軍、中央軍和晉軍四大派系,可以說是中國軍隊團結一致、同仇敵愾的一次聯合作戰,對後來的全面抗戰奠定了基礎。
但是,由於校長“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實行了“一面抵抗、一面交涉”的方針,缺乏抗戰的決心和信心,整個長城抗戰期間,只派中央軍四五個師的兵力北上參戰,再加上作爲前期戰場總指揮的那位少帥確實水平有限,對各不統屬的聯合部隊缺乏有效的掌控,既做不到令行禁止,更做不到賞罰立決,導致25萬大軍始終無法擰成一股繩。
但是雖然如此,這位張少帥的抗日決心還是堅決的,畢竟他丟失了東北後已經處於全國民衆口誅筆伐的風口浪尖,再沒有作爲,就是手下的官兵也將會離心離德,再無人願意追隨他了。
長城抗戰開始階段,3月15日以前,長城各守軍接連打了幾場勝仗:冷口的進攻戰;喜峰口兩次繞攻;灤平青山樑阻擊戰;古北口阻擊戰等都重創了日軍,取得不同程度的勝利。
客觀的說這還是張少帥部署的結果。
但是等到少帥迫於丟失熱河全省的罪責下野後,那位外號叫做何婆婆的何上將主持北方軍事,戰場瞬間就轉入被動,各個戰場處處捱打,步步撤退,致使前線高級指揮將領抗戰信心動搖,由觀望到保存實力,消極抗戰,進而導致冷口失陷,全線退敗。
在周文熟知的歷史中,這位何上將的軍事生涯中就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戰績,可見其人軍事指揮能力之平庸,而且其人對日寇畏之如虎,是南京軍委會中主和派的代表人物。
在這位何上將的部署之下,在戰略上消極防禦,死守陣地,被動挨打。中國軍隊處處設防,往往是一字排開,沒有縱深,消極死守,線長兵薄,工事簡陋,一點被突破,全線即潰。
周文看來,中國軍隊不僅在數量上遠遠超過日軍,而且有地形上的的優勢,如果在日軍進攻時,不在於一城一地的得失而以大量殺傷敵人的生力軍爲目的,採取運動戰、伏擊戰,夜襲戰,或派出小分隊,攻其後方,是能給日軍以殺傷或遏制其進攻的。
事實上,局部的出擊是有奏效的,如第29軍在喜峰口、羅文峪的夜襲作戰,是中國抗戰史上最經典的奇襲戰之一。
是役,29軍爲爭取主動、消弱日軍的進攻勢頭,軍長宋長官決定進行夜襲。他在全軍挑選組織裝備着大刀和短槍的上千名夜襲隊,分兩路向蔡家峪、小喜峰口等處日軍發起突然進攻。夜襲隊手持大刀,奮勇衝殺。
而此時日軍還在夢中,不少日軍未及清醒即腦袋已經搬家。夜襲隊乘着日軍慌亂,一路向日軍縱深衝殺,接連攻佔日軍十餘處據點,趁勢破壞了敵裝甲車、大炮、給養車、彈藥車等,繳獲無數。
www¤ тt kán¤ C ○
大刀隊不但摧毀了日軍前線指揮所及炮兵陣地,光是大刀砍下的鬼子頭顱就有六百多顆。一夜之間就將不可一世的日軍殺得心驚膽戰,不得不將防線後退十幾裡,爲29軍後期堅守住陣地贏得了時間。
可惜的是,這種已經證明行之有效的戰法卻沒有得到高層的重視,既未推而廣之,亦未持久,這是由最高指揮者消極防禦的指導思想造成的。
而此次長城抗戰,周文不可能參加所有的戰鬥,必須要有所選擇。
整個長城抗戰的失敗,戰略層面來說就是南京高層各種消極思想及沒有決死一戰的決心和信心導致的,而從戰術層面來看是由於冷口被日軍突破從而導致全線崩潰。
長城冷口的防禦戰決定了整條戰線的成敗,周文就決定傭兵團的參戰地點就在冷口。
按照周文的想法,他不僅僅是隻想幫助中國軍隊守住冷口,消極防禦可不是傭兵團的風格,而是以冷口爲突破口,不但要大量殺傷進攻的日軍,還要尋找戰機能夠殲滅其一部,動搖日軍的作戰信心,從而改變整個長城防線的被動局面。
這是周文第一次嘗試要改變歷史的走向,哪怕中國軍隊最終還是不得不放棄長城,那也是有步驟有計劃地逐步撤退,而不是歷史上那樣全軍潰敗,被日軍一路追擊到了冀東平原,導致整個平津地區的門戶大開,處在日軍的武裝監視和支配之下,日軍隨時可以進佔平津和冀察。
這個計劃裡就有兩個最重要的環節需要解決。
一個是必須有一支能夠完全信任周文,同時具備一定戰鬥力的友軍與傭兵團進行協同作戰。
周文可沒有狂妄到單憑一千多人的傭兵團就能守住冷口的同時還能給日軍以毀滅性的打擊。
冷口防線可不只是長城的一個關口,其地形延長達數十里,需要守住的制高點多達十幾處,傭兵團一千多人撒下去,平均每公里防線只是幾十人,要守住肯定不現實。
何況傭兵團的習慣戰術是在運動中尋找日軍的薄弱環節,或偷襲或伏擊,出其不意給日軍狠狠一擊後又再次遠遁,繼續尋找新的戰機,就像一隻隱藏在草叢中的狼,等待獵物再次落入攻擊範圍。
而對日軍來說,這樣一支規模不算小的部隊對他們補給線和後勤部隊的威脅非常大,就如芒刺在背,要麼分兵防守漫長的補給線,要麼主動出擊,在茫茫大山中搜尋傭兵團以求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