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蠻部落戰士多以遊鬥爲主,打得贏就主動出擊,打不過的時候就會分散躲入南蠻羣山內,讓乾元帝國無法找到。
這次南蠻部落估計是在南寧谷吃了大敗仗的緣故,想在東淮府上討回敗勢,所以竟然會主動要求決戰。威遠侯卓天綱認爲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催促李源淵率軍儘快趕到東淮府匯合,商量決戰之事。
除此之外,朝廷的答覆文書在李源淵的捷報信發出後的第三天就傳來了。文書中極力表彰李源淵的援軍及逍遙侯府衆人,表示班師後將有重賞。
另外還指示李源淵和卓不凡,待大軍休整數日後,馬上開往東淮府,與威遠侯統領的卓家軍一起,擊退東淮府的南蠻軍隊,再掉頭殲滅馬鞍鎮之敵,然後趁機殺入南蠻羣山深處,重創南蠻部落。
這些天下來,傷勢最重的李源淵、趙英武、九公主三人身體恢復不少,都已經可以調動真元之力。尤其是九公主,雖然真元之力沒有完全恢復,但身體卻已經康復,成天就想卓不凡騎着火羽犀鳥帶她出去玩耍。卓不凡知道她憋悶久了,也就答應帶她去玩了一陣。
劉思凡、李元霸、張皓文幾人就是消耗大,受傷並不嚴重,通過這幾天的修煉加上服用靈藥,也補充得差不多了。
於是李源淵和卓不凡商議,按朝廷的要求朝着東淮府前進。
李源淵受傷這段時間以來,幾乎將軍隊中的事情都交給了李士民處理,只是讓李副將負責協助李士民。
由此可見李士民這一次出征來的表現,讓李源淵極爲滿意,越來越看重自己這個兒子了。而李士民也果然不負所望,在李副將的協助下,將軍中事務打理得井然有序。
大軍的行進,自然也是由李士民安排了。至於他的先鋒位置,李士民則暫時交給了李元霸和餘振聲。
隨着修爲的加深,李元霸的靈智也越發得到開發,加上餘振聲的配合,兩人可謂相得益彰。李元霸神勇,餘振聲穩重耐心。
當然,
還有更大的一個保障就是卓不凡也帶着九公主、公輸磬一起走在先鋒軍中了。卓不凡雖然不發號施令,但他的事蹟在軍中已經廣爲流傳,如今在軍中的聲望甚至不低於李源淵了。
雖然李源淵目前的修爲比卓不凡高,但年紀上卓不凡卻比李源淵小上將近三十歲,從潛力上來看,自然是卓不凡勝出不少了。更何況這位逍遙侯還有許多神秘的地方,比如說,如此驚人的修煉速度,比如說現在的真元境後期實力的座騎。
爲了便於前後照顧,趙英武、張皓文、劉思凡等人被李士民安排與李副將一起負責在後軍押送糧草等物質。
大軍出發的第三天,就不斷地發現有南蠻的前哨探子前來查探。還有一股南蠻騎兵想要夜襲趙英武所在的後軍,燒燬乾元帝國軍隊糧草。結果趙英武、李副將四人真元境強者的威壓一顯露,那支南蠻騎兵頓時狼狽鼠竄。
先鋒軍中,九公主身體雖然好了,卻怎麼也不肯騎兵前進,非要卓不凡帶着她騎着火羽犀鳥在空中前進。
卓不凡體貼她身體剛復原,只好答應帶她從空中前進,順便利用火羽犀鳥搜索一下前面的地形和敵情。
藉助火羽犀鳥的犀利目光和偵探能力,卓不凡成功活捉了兩波南蠻探子,反過來審問了一些南蠻軍的情況,然後,就再也沒有南蠻探子敢靠近了。
數日行軍後,增援大軍順利來到了東淮府,卓天綱得到訊息,帶着卓誠偉等將領出來迎接。兩邊歡喜地匯合到了一處。
進入東淮府,只見到處旌旗招展,營帳將士軍容整肅,操練整齊劃一,一舉一動無不展現高漲的士氣,隱約給人一種無形的壓力。
李士民與李源淵等了解帶兵之道的人,無不被此等軍容所震撼,對卓天綱越發欽佩。就連卓不凡這樣帶兵的門外漢,也暗歎卓天綱的厲害。
只是卓不凡隱約間,總感覺哪裡不對,一時卻又說不上哪裡不對勁來。卓天綱等人熱情迎接,也不容卓不凡有時間去思考。
進入東淮府的軍營主帳後,兩邊的幾位主要人物開始商量起與南蠻軍隊決戰的事情。東淮府這邊參加的是卓天綱和卓誠偉和另一位乾元帝國的駐守將領吳世華。援軍方面是李源淵、李士民、李副將。
卓不凡本不是軍隊領袖,因爲手中的高端戰力和增援路上的表現,也被邀請參加討論。剩下的張副將、趙英武等人則配合東淮府原先的守將一起,安排援軍的駐守。
“你們來的太好了。那滿清海叫囂得狠,下了三次戰書了。我怕東淮府兵力不足,所以一直在猶豫。現在好了。你們來了,我們終於可以痛痛快快地和他們打上一場了。”一進主帳落座,卓天綱就高興地道。
“呵呵,威遠侯說哪裡話,東淮府守軍有將近兩百萬,我這不到三十萬軍隊,能夠派上什麼用場。”李源淵打着哈哈說道。
“哎,鎮東將軍有所不知。如果按照朝廷派遣的兵力數量來看,這些年投入到東淮府的守軍確實有不下兩百萬之多。
可是朝中那些個文官們,從來只算入的帳,不算出的帳。只知道朝廷給東淮府每年新發來多少兵力,卻不知道東淮府作爲抗擊南蠻的前沿,長期與南蠻軍交戰,將士的陣亡數字大得驚人,哪裡還可能有兩百萬人。”卓天綱滿肚子冤屈地道。
“這,那如今東淮府尚有多少兵力?”李源淵驚訝地問道。
“不足一百萬……”卓天綱滿臉愁容地道。
“什麼……”這話一出,李源淵、李士民、李副將,包括卓不凡在內,都是大吃一驚。原來朝廷的情報中,可是分析東淮府應該有將近兩百萬大軍的,卓天綱卻說只有不到一百萬了,這差距也太大了。
卓不凡這纔想起,自己剛進東淮府時,感覺到的不對勁就是這個原因。雖然那些將士軍紀整肅,東淮府處處旌旗,卻總讓卓不凡覺得聲勢不夠。
雖然比李源淵帶的三十萬大軍聲勢要強,但離想像中兩百萬大軍的場面還差上了一大截。感懾力、聲勢都遠不夠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