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9章 楚王府

劉同轉過頭看向了長江對岸,發現江北的漢陽、漢口碼頭也升起一簇簇的濃郁的煙霧,遮天蔽日的好不壯觀。而且空中還漂浮着數十艘飛艇,正懸停在武昌府、漢口和漢陽的上空。

看到如此場景,也讓劉同的心裡震撼不已。

這纔多大一會兒功夫啊,這幫人已經控制了武昌府和漢陽、漢口碼頭。不但如此,他們還攻進了武昌府城內。這些人到底是什麼來頭,至少在大明他沒聽過有這樣強悍的兵馬。

劉同只能祈求這幫人別特麼卸磨殺驢,他在武昌府還有老母、妻兒一大家子人呢。現在他已經不在乎了,無論這幫人讓他幹什麼,劉同都會毫不猶豫的去做,只要能活下性命就行。

“嘭……”的一聲悶響,正在胡思亂想的劉同身體一震好懸摔倒,也讓他從紛亂的思緒裡驚醒了過來。

葉長盛臨下船時,對劉同笑着道:“我現在交給你一個任務,一會我讓人帶着你去戰俘營挑人,就挑你這樣熟悉武昌府周圍水道的人。”

他說完看到劉同滿臉的緊張,就笑罵道:“麻痹的,老子用你,是你三輩子修來的福氣,你還不願意啊。幫助我們遠東軍,少不了你們的賞錢。”

劉同聽了大驚失色,急忙又要跪下,但是被葉長盛一把拽了起來。

“挺大個男人膽子這麼小,別特麼墨墨跡跡的,今天你必須幫我找齊百十號人,若是找不來我唯你是問。”

葉長盛說完狠狠的瞪了劉同一眼,然後跳上了旁邊的浮動碼頭。劉同還想問點什麼,但是站在他身後的兩名遠東軍戰士卻拎着他來到了碼頭,把他押走了。

此時碼頭上已經建起了臨時司令部,葉長盛和南方兵團第四海外師各級軍官聚集在這裡。

“突擊部隊登陸以後,情報部駐武昌府情報站的人員,組織力量協助部隊打開了武昌府的城門,目前突擊部隊已經衝進了武昌府城,並佔領了城內的各個關鍵地點。我們還派出了大批內河機帆船,封鎖了武昌府南部的各個交通要道,爭取不讓一艘船隻逃離武昌府。下一步我們會陸續組織部隊,通過附近的荊江、漢江、湘江、沅江、資水、澧水等發達的水道,深入湖廣各地劫掠糧食。”

葉長盛聽了師長劉東的彙報,想了一下,然後點了點頭道:“江北先不要管,只要控制住長江、漢水河面即可。目前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儘快控制武昌府城,這裡有大明中央布政使司衙門在武昌府的辦事機構,布政司存放錢糧的金庫和糧庫、武昌府的糧庫、藩庫所在地都在城內。

而且大家別忘了,城內還有一個超級大戶楚王府,及其大批郡王府和大明宗室的聚居區,那裡也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武昌府是大明中部地區的商業重鎮,城內各種商鋪、倉庫裡面糧食和布匹等物資海了去了,我們要抓緊時間搶運,儘快將物資運過江北。

老劉,你馬上組織部隊南下,掃蕩長江以南地區的湖廣產糧區,盡最大努力收集糧食等物資。湖北周邊的情況太複雜,我們根本無法完全封鎖武昌府,就算我們封鎖的再嚴密,不說別人,就是那個武昌府的地頭蛇劉同,就能輕易找到漏洞逃出去,把武昌府的消息散佈出去。”

大家聽了葉長盛的話,也都承認這個事實。武昌府周圍大小近百個湖泊星羅棋佈,水網發達,地形環境極其複雜。就算情報部經過幾年的努力,也無法像劉同這樣的地頭蛇熟悉當地環境。

葉長盛笑着道:“我已經讓劉同在戰俘營挑人去了,多找一些他這樣熟悉湖廣當地環境的地頭蛇,分別配備給我們各個突擊部隊,再結合情報部提供的情報資料,這樣一來我們在江南的劫掠行動勢必會如虎添翼。”

中午時分,遠東軍已經徹底的控制了武昌府城內外,大批碼頭上的腳伕和船工被強行徵用,並對他們進行了臨時整編,組成了一個個中隊、大隊,幫助遠東軍搬運各種物資。

遠東軍進城後並沒有急於劫掠楚王府和碼頭上的商鋪、倉庫,而是集中力量搬運大明布政司存放錢糧的金庫和糧庫、武昌府的糧庫、藩庫。

城內城外的手推車、馬車和大牲口都被遠東軍強行徵用,一輛輛裝滿了物資的車輛源源不斷的運送到碼頭,然後由大批內河蒸汽甲板駁船隊運送至江北的漢口、漢陽碼頭。一時間無數甲板駁船在長江兩岸的河面上來回穿梭,濃郁的煙霧幾乎遮蔽了天空。

葉長盛和劉東等人走進了武昌府,發現城內街道上到處都是遠東軍的官兵在巡邏警戒。自從遠東軍進了武昌府,城內的老百姓都緊閉房門,生怕入城的賊人破門而入。

這個時代是凡城破之後,首先遭殃的就是老百姓。有的軍將爲了提高部隊的士氣,甚至會鼓勵官兵燒殺淫掠,所以現在城內的老百姓都是戰戰兢兢。

但是最擔心的卻是楚王府的大明第九代楚王朱華奎。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封第六子朱楨爲楚王。楚王府位於高觀山南麓,坐北朝南,背依高觀山,東西寬兩裡,南北長四里,佔地八平方里,相當於當年的半個武昌城。

楚王一宗人丁興旺,至明末子孫不下萬人。不僅楚王、楚王的郡馬及楚府的郡王如此,就連楚王府的高級官吏管氏、護衛安氏、典寶熊氏等,莫不成爲昔年江夏的望族。

明朝歷代楚王均居於楚王府內,歷代楚王的子孫均受封爲郡王與將軍之銜,郡王名目雖有通城、漢陽、大冶、壽昌、崇陽之類,卻都是虛人其名,那裡並非其封國,他們也都居於武昌城內。

武昌楚王府曾與西安秦王府、開封周王府、成都蜀王府並稱“天下四大富藩”。歷代楚王憑着手中的“金飯碗”代代相襲,過着紙醉金迷、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而且還大肆兼併土地,盤剝商民。朱華奎在位六十三年,據說府內錢財堆積如山。

葉長盛等人來到了城內楚王府外,此時遠東軍已經將楚王府團團圍住,正在等待進攻的命令。

劉東看了眼楚王府的高牆,笑着道:“歷史上的崇禎十六年,張獻忠進攻武昌府。省城文武官員齊集楚王府,跪在朱華奎面前請他借給幾十萬兩銀子充作軍餉,“王不應。”

不久農民軍入城,活捉朱華奎,“盡取宮中金銀數百萬,輦載數百車不盡。”張獻忠都嘆息“有如此金錢不能設守,朱鬍子真庸兒!”然後下令把朱華奎用籠沉殺於江,“楚人於是憾王之愚也。

我們遠東滅了後金韃子,緩解了大明官軍在遼東的壓力,洪承疇、孫傳庭等人領軍與李自成、張獻忠等流民武裝始終處於鏖戰狀態。要麼張獻忠早就在一年前就破了武昌城,宰了楚王朱華奎滿門。”

葉長盛點了點頭道:“雖然大明各地的藩王宗室在各地作惡多端,但我們遠東公司不會屠戮朱家子孫,只要他們交出家產,我們還是會留他們一命的,只是以後要把他們送到遙遠的海外,任其自生自滅了。”(。

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1646章 川黔索道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第875章 破城第1654章 這片我最熟了第670章 根據地未來的商業計劃第770章 日本(十三)第575章 貪婪第156章 決死反擊第1399章 東野部隊的到來第1222章 中原戰役(五)第1233章 刮地皮第398章 人家那叫閱歷第1345章 西澳大利亞第264章 掃蕩土着第521章 開發遼東(六)第737章 山西(六)第1443章 他想的倒是挺好第843章 挖完了窯洞,又要挖水渠了第1319章 海外輸血第572章 哪有那麼好的事情第737章 山西(六)第1492章 完勝第1405章 冬季戰役的延續第200章 轟炸寧古塔(下)第727章 朝鮮戰役(九)第59章 迴歸第11章 軍隊裝備第1199章 小環的心思第1182章 爲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946章 劉漢成的煩惱(三)第78章 現實問題第942章 驗收(二)第1407章 掃蕩北方第1229章 楚王府第1213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一)第997章 投降第1409章 基輔會戰(二)第11章 軍隊裝備第834章 緊急動員第437章 暗流涌動第103章 撤離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1312章 農林部的規劃(二)第49章 拋射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四百六十一章 流民出海第1630章 貴陽(五)第1087章 美洲新大陸第973章 重回河套第980章 春耕第1436章 何樂而不爲第304章 不要放過一條漏網之魚第7章 李明的決定第755章 當流氓的感覺真爽第330章 黃秀才的秘密第1599章 中隊長高木第601章 這就是東方之珠第1379章 嚴打(三)第330章 黃秀才的秘密第876章 印度聯邦第1079章 慘無人道第1193章 物資準備(一)第470章 他們來了第1066章 西伯利亞第1269章 北京,北京(二)第1606章 江南局勢第804章 希克騰的春天第594章 這怎麼處理啊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第573章 準備反擊第1341章 劉同的新兵生涯第415章 蒙古俘虜的思想教育工作第775章 日本(十九)第578章 浩大的計劃第62章 技術組第1229章 楚王府第1404章 冬季戰役(四)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835章 蒙古韃子打草谷來了第963章 中南半島的農業資源第591章 不科學啊第1528章 我們讓您失望了第43章 人有着落了第1065章 北進第1500章 卑躬屈膝第1024章 救災(二)第949章 視察組的最後行程第145章 馬尼拉大帆船第595章 首長今晚夠嗆啊第1534章 倫敦(二)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71章 突發情況第214章 裝備問題第1141章 司令員第388章 破城第880章 遼東大旱第1318章 慰問品第1663章 坐坐大明皇帝的龍椅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
第709章 崇禎大旱(十)第1646章 川黔索道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第875章 破城第1654章 這片我最熟了第670章 根據地未來的商業計劃第770章 日本(十三)第575章 貪婪第156章 決死反擊第1399章 東野部隊的到來第1222章 中原戰役(五)第1233章 刮地皮第398章 人家那叫閱歷第1345章 西澳大利亞第264章 掃蕩土着第521章 開發遼東(六)第737章 山西(六)第1443章 他想的倒是挺好第843章 挖完了窯洞,又要挖水渠了第1319章 海外輸血第572章 哪有那麼好的事情第737章 山西(六)第1492章 完勝第1405章 冬季戰役的延續第200章 轟炸寧古塔(下)第727章 朝鮮戰役(九)第59章 迴歸第11章 軍隊裝備第1199章 小環的心思第1182章 爲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第946章 劉漢成的煩惱(三)第78章 現實問題第942章 驗收(二)第1407章 掃蕩北方第1229章 楚王府第1213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一)第997章 投降第1409章 基輔會戰(二)第11章 軍隊裝備第834章 緊急動員第437章 暗流涌動第103章 撤離第856章 寧夏鎮(二)第1312章 農林部的規劃(二)第49章 拋射第489章 馬尼拉會戰(一)四百六十一章 流民出海第1630章 貴陽(五)第1087章 美洲新大陸第973章 重回河套第980章 春耕第1436章 何樂而不爲第304章 不要放過一條漏網之魚第7章 李明的決定第755章 當流氓的感覺真爽第330章 黃秀才的秘密第1599章 中隊長高木第601章 這就是東方之珠第1379章 嚴打(三)第330章 黃秀才的秘密第876章 印度聯邦第1079章 慘無人道第1193章 物資準備(一)第470章 他們來了第1066章 西伯利亞第1269章 北京,北京(二)第1606章 江南局勢第804章 希克騰的春天第594章 這怎麼處理啊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第573章 準備反擊第1341章 劉同的新兵生涯第415章 蒙古俘虜的思想教育工作第775章 日本(十九)第578章 浩大的計劃第62章 技術組第1229章 楚王府第1404章 冬季戰役(四)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835章 蒙古韃子打草谷來了第963章 中南半島的農業資源第591章 不科學啊第1528章 我們讓您失望了第43章 人有着落了第1065章 北進第1500章 卑躬屈膝第1024章 救災(二)第949章 視察組的最後行程第145章 馬尼拉大帆船第595章 首長今晚夠嗆啊第1534章 倫敦(二)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71章 突發情況第214章 裝備問題第1141章 司令員第388章 破城第880章 遼東大旱第1318章 慰問品第1663章 坐坐大明皇帝的龍椅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