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3章 開發遼東(九)

劉漢成幫着橋二狗收拾着行禮,他爲對方高興的同時,心裡也有着一絲不捨。『『,他是在路上遇到的秦二狗,兩人一路相互幫助,好幾次都差點死在路上,秦二狗還救過他兒子的命,現在終於安頓了下來,卻又要分開了。

“兄弟,若是在大明當兵吃糧,哥哥我會勸你不要去,可是跟着東家當兵,我就不說什麼了,哥哥替你高興啊。東家是我們的恩人,爲東家賣命值得。”

秦二狗重重的點了點頭,悶聲道:“老哥,你放心吧,老子拼了命也要混出一番前程。你們爺倆以後好好的照顧自己,我會回來看你們的。”

這時,帳篷外面傳來了一陣陣的呼喊聲,劉漢成拍了拍秦二狗的肩膀,笑着道:“該走了……”

劉漢成把秦二狗送到了操場,眼看着他和一羣流民離開了營地。周圍的流民都滿臉羨慕的看着他們,大家知道,從此以後,這些人的命運將會隨之改變。

軍委會目前正在擴軍,將組建最新的四個守備旅。和以往不同的是,這一次招收的新兵將從山陝流民中選拔。軍委會的部隊,陸軍多以遼民爲主,長此以往,勢必對部隊的發展不利。

海軍部這一點做得就比較好,兵員以東江鎮水師、南洋海盜、鄭氏海盜和劉香手下的海盜構成,成分複雜,相對平均,這樣就不會造成地域性的一家獨大。

所以軍委會經研究決定,今後招收的新兵將以大明的其他地區爲主。正好這一次守備旅擴軍,讓秦二狗趕上了這個機會,成爲了新建四個守備旅的一名新兵。

第二天早上,民委會各部門也紛紛來到了流民營地,根據流民登記的信息。把他們紛紛招收進自己的部門。雖然公司的工業重心放在了海參崴,但遼東地區也會相應的興建一些技術含量低的企業,主要是爲了公司開發建設遼東進行服務。

今年的山陝流民還是以農民居多。但各行各業的手藝人也還是有一些,他們將會被公司各部門選爲學徒工。民委會各部門將對他們進行系統培訓。

劉漢成祖輩幾代都是木匠,手藝雖不敢說多麼精湛,但他的技術卻極爲紮實。他也被工業部的員工領走了。一頭霧水的劉漢成揹着行囊。跟一大羣流民離開了營地,具體去哪裡他並不知道。

今年的近二十萬山陝流民,都將奔赴遼東各地,歷盡磨難的他們都會在遼東開始他們的新生活。大部分人將從事農業生產和遼東的各項基礎建設,爲開發遼東貢獻自己的力量。

未來公司還會從大明各地移民大量的人口,而且數量還將逐年增加。遼東和外東北地廣人稀,幾百萬人撒下去,連個浪花都翻不起來。遠東公司也正在抓緊制定計劃,加強在大明各地的力量。爭取在崇禎大旱的這幾年,進行大規模的移民。

從1637年開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崇禎大旱。始於1637年的陝西北部,1646年終於湖南。其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大,爲近五百年所未見。

大明南、北方23個省相繼遭受嚴重旱災。乾旱少雨的主要區域在華北,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這些地區都連旱5年以上,旱區中心所在的河南省。連旱7年之久,以1640年乾旱最爲猖獗。乾旱事件前期呈北旱南澇的格局。且旱區逐年向東、南擴大;1640年以後北方降雨增多,轉變爲北澇南旱。在這期間瘟疫流行、蝗蟲災害猖獗。

公司將在兩年的時間內,在北方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山東幾省設立大批的情報站,爲公司大規模移民做準備。公司將在兩年的時間裡儲備大量的物資,做好迎接大批流民的準備工作。

首先就是糧食,未來幾年遼東接收流民將呈現井噴的態勢。所需糧食的數量將是天文數字。這幾年,隨着遠東在興凱湖南部建立了大片的農場,而且也取得了連年的豐收,糧食儲備情況非常充足。公司在遼東各地建設了大批的糧庫,每年還從暹羅、朝鮮以及東南亞各國進口大批的糧食。瘋狂的在各地糧庫裡儲存糧食。

遼東實行了包產到戶政策以後,幾十萬遼民的糧食已經可以做到自給自足,而且每年這些遼民還會繳納賦稅和貸款,林林總總加在一起也是個不小的數字。預計兩年後,公司出儲存的糧食物資,將可以滿足大規模流民的糧食供給。

除了糧食物資,還有布匹、生活用品、生產工具、耕牛種子等物資,都要進行充足的準備。

公司掃蕩了遼河套以後,那裡的蒙古部落已經紛紛向西向北遷徙。公司農林部組織了大批蒙古俘虜,利用現代社會的技術,建立了公司牧場,科學系統的開展農牧生產。

並且和北方不少蒙古部落進行交易,利用遠東的各種生產生活物資,與這些蒙古部落進行交易。換取了大量的牛羊馬匹。但要滿足未來遼東地區耕牛需要,還是遠遠不夠,只能補充大量的馬匹,進行馬耕生產。

公司在現代社會帶來的俄軍被裝早已消耗一空,近幾年的新移民身上穿的服裝鞋帽都是出自海參崴的幾家輕工企業。每年從東南亞各國和大明進口數量巨大的布匹和棉花,海參崴的所有輕工企業,如今都是開足馬力,全負荷的進行生產。

另外,未來幾年公司對各種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的需求,也會非常的巨大。小到碗筷湯匙,大到耕犁馬車,都要準備充足。好在如今公司在北寧鎮的鋼鐵聯合企業、北寧煤礦,庫頁島的石化基地,以及海參崴開發區的各大企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培養了大批成熟的產業工人,各大企業都進入了正軌。

公司從現代社會帶來的設備也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而且還在不斷的培養技術產業工人。海參崴各個工業技校的第一批畢業生也走進入了公司的各個企業實習,未來他們將是遠東第一批技術工人的骨幹力量。

遠東公司對海參崴開發區的定位,其實就是公司的高科技產業區、重工業區和人才培養基地。今後公司各行各業的產業工人、高科技技術人才和各級高等院校的畢業生都將出自那裡。

雖然未來公司的工業中心勢必會向西遷徙,但是高科技產業和技術研發單位,以及各級高等院校,都將繼續留在海參崴。主要是公司在那裡已經打下了雄厚的基礎,而且也出於對安全等多方面的考慮。

第943章 海參崴開發區第1153章 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第922章 打通黑龍江第70章 橫濱港第55章 教導隊第284章 讓中華海盜搶遍全世界第534章 種植牧草第1553章 哪有這樣的好事兒第855章 寧夏鎮(一)第1110章 灰飛煙滅第1367章 秋收(一)第168章 整頓第288章 大飛艇計劃的進展第861章 控制印度洋第1661章 閱兵訓練基地第108章 軍事會議第742章 山西(十)第316章 海外兵團的優良傳統第877章 印度的農業資源第324章 范文程來了第292章 拉開爭霸世界的帷幕第879章 武裝警察第1611章 川黔古道第818章 迴歸第613章 德川幕府第805章 小夥子,眼光不錯嘛第424章 馬尼拉房產開發公司第1255章 勞動服務公司第1515章 攻陷威尼斯第309章 夜襲鐵山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536章 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第963章 中南半島的農業資源第457章 遭遇戰第558章 不要放跑一個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1661章 閱兵訓練基地第1191章 老劉,有日子沒見了第600章 伯爵夫人,晚安第1245章 天下糧倉第192章 東部山區的敵蹤第1497章 歐洲帶路黨第771章 日本(十五)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1443章 他想的倒是挺好第1086章 南非第16章 落腳點第370章 1633年的春天第1019章 澳洲可是好地方第1287章 未來的規劃第21章 軍購清單(下)第1554章 集體告病還鄉第898章 河套根據地的發展第1433章 交易第432章 就別怪公司不講究了第667章 根據地管委會第1344章 海外安保公司第800章 島津家的歸宿(上)第1410章 基輔會戰(三)第1658章 年華逝去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第178章 怎麼這麼多人啊第1025章 救災(三)第644章 1637四年的春節(九)第703章 崇禎大旱(四)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1649章 建國前的宣傳工作第584章 這纔像個過日子的樣子第684章 山西遊擊支隊第1072章 掃蕩(一)第1162章 那就了叨擾了第80章 強硬第7章 李明的決定第1213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一)第1548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1119章 莫斯科(四)第335章 山東行動計劃第592章 雪中送炭總好過錦上添花第1393章 西部補給線第1137章 我心裡有數第695章 你們說怎麼辦第430章 一個也跑不了第37章 夜襲(二)第249章 海盜也有抱負第904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三)第197章 我讓你扔就扔第10章 海參崴第981章 春耕(二)第853章 西北野戰軍第984章 離別第477章 先生們,我們開始吧!第1336章 視察第494章 馬尼拉會戰(六)第151章 尾舵第1517章 英國備戰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681章 艱難的北上
第943章 海參崴開發區第1153章 你不要臉,我還要臉呢第922章 打通黑龍江第70章 橫濱港第55章 教導隊第284章 讓中華海盜搶遍全世界第534章 種植牧草第1553章 哪有這樣的好事兒第855章 寧夏鎮(一)第1110章 灰飛煙滅第1367章 秋收(一)第168章 整頓第288章 大飛艇計劃的進展第861章 控制印度洋第1661章 閱兵訓練基地第108章 軍事會議第742章 山西(十)第316章 海外兵團的優良傳統第877章 印度的農業資源第324章 范文程來了第292章 拉開爭霸世界的帷幕第879章 武裝警察第1611章 川黔古道第818章 迴歸第613章 德川幕府第805章 小夥子,眼光不錯嘛第424章 馬尼拉房產開發公司第1255章 勞動服務公司第1515章 攻陷威尼斯第309章 夜襲鐵山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342章 遠東艦隊到來第536章 手裡有糧,心裡不慌第963章 中南半島的農業資源第457章 遭遇戰第558章 不要放跑一個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1661章 閱兵訓練基地第1191章 老劉,有日子沒見了第600章 伯爵夫人,晚安第1245章 天下糧倉第192章 東部山區的敵蹤第1497章 歐洲帶路黨第771章 日本(十五)第1288章 哄擡物價第1443章 他想的倒是挺好第1086章 南非第16章 落腳點第370章 1633年的春天第1019章 澳洲可是好地方第1287章 未來的規劃第21章 軍購清單(下)第1554章 集體告病還鄉第898章 河套根據地的發展第1433章 交易第432章 就別怪公司不講究了第667章 根據地管委會第1344章 海外安保公司第800章 島津家的歸宿(上)第1410章 基輔會戰(三)第1658章 年華逝去第473章 料羅灣海戰第178章 怎麼這麼多人啊第1025章 救災(三)第644章 1637四年的春節(九)第703章 崇禎大旱(四)第832章 新一年的移民接收第1649章 建國前的宣傳工作第584章 這纔像個過日子的樣子第684章 山西遊擊支隊第1072章 掃蕩(一)第1162章 那就了叨擾了第80章 強硬第7章 李明的決定第1213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一)第1548章 你這個登徒子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1119章 莫斯科(四)第335章 山東行動計劃第592章 雪中送炭總好過錦上添花第1393章 西部補給線第1137章 我心裡有數第695章 你們說怎麼辦第430章 一個也跑不了第37章 夜襲(二)第249章 海盜也有抱負第904章 河套根據地的冬訓(三)第197章 我讓你扔就扔第10章 海參崴第981章 春耕(二)第853章 西北野戰軍第984章 離別第477章 先生們,我們開始吧!第1336章 視察第494章 馬尼拉會戰(六)第151章 尾舵第1517章 英國備戰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30章 重回海參崴第681章 艱難的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