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

詩曰:物自分兮類自通,難將夏事語冰蟲。絕無琴瑟音相左,那有芝蘭氣不同?鮑子所知真不朽,鍾期之聽抑何聰。果然伯樂逢良馬,只在尋常一顧中。

卻說蘇友白遇見賽神仙,起了課,說得活活現現,只得依了他,望西興一路而來。恐怕人知,隱了真名。因與白小姐和《新柳詩》,就說姓柳,逢人只說是柳秀才。不數日,到了山陰道上,真個是千巖競秀,萬壑爭流,無窮好景,應接不暇!蘇友白心下甚是愛戀,就在形勝之處,尋了一個古寺——叫做禹跡寺——住下,日夕遊賞。不期白侍郎遊禹穴回來,也住在這禹跡寺中。一日飯後,二人都出來遊玩景緻,忽然撞見。蘇友白擡頭一見,恰是個老者:頭上戴着一頂葛巾,身上穿着一件白布道袍,生得清奇古怪,不是尋常。蘇友白心下暗想賽神仙之言,不勝驚訝,就立定了腳不走。白公看見蘇友白青年俊秀,一表人物,甚是歡喜。又見蘇友白立定了看他,白公也就立住了。二人面目相對,大家就拱一拱手,你看我,我看你,不忍別去。白公因笑說道:“仁兄獨自散步於此,山水之興甚豪!”蘇友白亦笑答道:“晚生豈敢稱豪,亦步老先生之後塵耳。”白公見路旁長鬆數株,歷落可愛,因說道:“同是山水中人,何不鬆下稍坐一談。”蘇友白道:“固所願也。只恐不敢仰攀。”二人遂入鬆間,尋了兩塊石頭坐下。

蘇友白道:“敢問老先生高姓貴鄉?因何到此?”白公道:“學生複姓皇甫,金陵人氏。因慕山陰禹穴之妙,故漫遊至此。不知仁兄貴姓?到此貴幹?我聽仁兄聲音,似是同鄉。”蘇友白道:“晚生賤姓柳,亦慕此地山水而來。正也是金陵人。在本鄉到不曾拜識荊州,不意於此得奉臺顏,可謂厚幸。”白公道:“學生老人,無用於世,故藉此山水,聊以娛閒。柳兄青年秀美,自是金馬玉堂人物,何亦徜徉於此?”蘇友白道:“晚生聞太史公遊遍天下名山大川,胸襟浩瀚,故文章擅今古之奇,正老先生今日之謂也。晚生末學,雖竊慕之,而愧非其人。”白公道:“大才自有大志,非老朽之夫所能知也。但遠遊人子有戒,柳兄獨不聞乎?”蘇友白道:“不幸父母雙亡,隻身未娶,故得任意飄流。重蒙臺誨,不勝悽感於衷!”白公道:“原來如此。”

蘇友白道:“請問老先生,尊府在金陵城中何處?明日歸去時,好來趨謁。”白公道:“我學生居鄉,離城六七十里,叫做錦石村。”蘇友白道:“原來就是錦石村!村中白太玄工部相識否?”白公見問,心下暗笑道:“他又來問!莫非此人也是一個趙千里?”因答道:“白太玄正是舍親,怎麼不認得!柳兄問他,想是與他相好?”蘇友白道:“不是相好。晚生因素慕其高風,故偶爾問及。”白公道:“白舍親爲人最是高傲,柳兄何以慕之?”蘇友白道:“俗則不能高,無才安敢傲?高傲正文人之品,晚生慕之,不亦宜乎?但只是此公也有一件不妙處。”白公道:“那一件?”蘇友白道:“無定識,往往爲小人播弄。”白公道:“正是,我也是這般說。柳兄既不與交,何以知其詳也?”

蘇友白道:“白公有一令愛,才美古今莫倫,老先生既系親戚,自然知道。”白公道:“這個知道。”蘇友白道:“有女如此,自應擇婿,奈何擇來擇去,只在膏粱白衣中求人,而才子當前不問也?故晚生說他個無定識。”白公道:“柳兄曾去見舍親麼?”蘇友白道:“晚生去是去的,見是未見。”白公道:“柳兄也莫要錯怪了舍親,也只是無緣,未及與柳兄相會耳;若是會見柳兄,豈有不知子都之姣者?”蘇友白道:“晚生何足道,但只是他選入幕者未必佳耳。”

白公暗想道:“天下事最古怪,我錯選一個張軌如,他偏曉得!我注意一個蘇友白,他就未必得知。真是‘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因問道:“金陵學中有一個蘇友白,柳兄也相識麼?”蘇友白聽了,心下吃一驚道:“他如何問我?”回答道:“蘇友白與晚生同窗,最相好的。老先生何故問他?”白公道:“且請問柳兄:你道蘇友白才品何如?”蘇友白微笑道:“不過是晚生一流人耳。”白公道:“得似柳兄,其人可知。白舍親曾對學生說,他注意東牀之選者,蘇生也。其餘皆狂蜂浪蝶,自奔忙耳。柳兄如何說他無定識?”蘇友白聽了,心下又驚又喜,又不勝嘆息,道:“原來如此!這是晚生失言了。”二人說畢,又談論些山水之趣,直坐到夕陽時候,方起身緩緩同步回寺而別。正是:

青眼共看情不厭,素心相對話偏長。不知高柳羣峰外,鳥去雲歸已夕陽。

卻說蘇友白回到寓處,心下暗暗想道:“原來白公胸中亦知有我,我若早去覿面求親,事已成了。只因去尋吳瑞庵,遂被功名耽延歲月,歸來遲了,以致白小姐含恨九原。這等看來,我蘇友白雖死亦不足盡辜矣!但我初來,原無意功名,卻是盧夢梨苦苦相勸。”又想道:“盧夢梨勸我,也是好意。只說是功名到手,百事可爲。誰知白小姐就死,連他也無蹤影。總是婚姻簿上無名,故顛顛倒倒如此。前日賽神仙說我此來定有所遇,今日恰遇此人。又叫取歷日來看,恰又是丙寅日,心下甚是奇怪:莫非婚姻在此人身上?一夜千思百想。

到次日,忙寫了一個“鄉眷晚生”帖子,來拜白公,白公就留住不放。

二人焚香弔古、對酒論文,盤桓了一日方散。到次日,白公來拜蘇友白,蘇友白也留下飲酒。自此以後,或是分題做詩,或是看花品水,二人情投意合,日夕不離。

白公心下想道:蘇友白雖說才美,我尚未見其人。今與柳生盤桓數日,底裡盡窺:才又高,學又博,人物又風流俊秀。我遨遊兩京、各省,閱人多矣,從未見如此十全者。況他又未娶妻,若再誤過,卻不是他笑我的無定識了?只是還有一件:若單完了紅玉這事,夢梨甥女卻教我那裡去再尋這等一個配他?他們豈不說我分親疏厚薄了?若是轉先說與夢梨,再替紅玉另尋,這又是矯情了。我看他姊妹兩個,才貌彷彿,情意相投,莫若將他二人同嫁了柳生,便大家之事都完了,豈不美哉!我看柳生,異日自是翰苑之才,功名決不在我之下。舍此人不嫁,再無人矣!

九原——春秋時晉國卿大夫之墓地所在,後泛指墓地。

主意定了,白公便對蘇友白說道:“學生有一事,本當託一個朋友與仁兄言之,但學生與仁兄相處在世俗之外,意欲直告,不識可否?”蘇友白道:“有何臺論,自當拱聽。”白公道:“非別事也。柳兄前日說白太玄,擇婿的只管擇來擇去,有美當前,卻又不問。我再三思之,此言甚是有理。今我學生也有一個小女,又有一個舍甥女,雖不敢說個絕世佳人,卻也與白太玄的女兒依稀彷彿,不甚爭差。今遇柳兄,青年才美,國士無雙,恰又未娶,若不願結絲蘿,異日失身非偶,豈不是笑白太玄的,又將笑我學生了?不知柳兄亦有意否?”

蘇友白聽見說出一女、一甥女,是兩個,與賽神仙之言一一不爽,甚是驚訝。忙應道:“晚生一時過激之言,老先生不以爲狂,反引以自例,而欲以寒素充東牀之選,何幸如之!但只是晚生尚有一隱衷,不知可敢上達?”白公道:“知己相遇,何妨盡言。”蘇友白道:“晚生雖未受室,然實曾求聘二女。其一人琴俱亡,已抱九原之痛;其一避禍而去,音耗絕無。在死者雖不能起帳中之魂,然義無復娶之理;在生者倘去珠復還,恐難比下山之遇。區區情義所關,望老先生有以教之。”白公道:“死而不娶,固情義之言;然柳兄青年,‘無後’之戒,又所當知也。去珠復還,別行權便;如其未還,安可株守?”蘇友白道:“臺教甚善,敢不敬遵。只恐晚生涼質菲才,不足辱老先生門楣之選。”白公道:“寒微之門,得配君子,不勝慶幸!”蘇友白道:“既蒙垂愛,即當納采。但旅次不遑,奈何?”白公道:“一言既許,終身不移。至於往來儀文,歸日行之未晚。”二人議定,各各歡喜。

大家又遊賞了三兩日,白公就先辭道:“我學生離家久,明日就要回去

了。柳兄不知何日返棹?”蘇友白道:“晚生在此,也無甚事,老先生行後,也就要動身了。大都違顏半月,即當至貴村叩謁矣。”白公道:“至期當掃門拱候。”說罷,到次日白公就先別而去,不題。

卻說蘇友白自白公去後,心下想道:“這賽神仙之課,真是活神仙!他

說來無一言不驗。只是起我的功名課,說我是翰林未壞,這就不可解了。”又遊覽了數日,想道:我如今回去,料無人知覺。遂叫人僱了一隻船,依舊渡過錢塘江而來。

且說楊巡撫,初意再三難爲蘇友白,心裡也只是要他從這頭親事。不期

蘇友白竟自掛冠而去,府縣來報了,心下也有些怏怏,隨叫府縣去趕。府縣差人各處去趕,那裡有個影兒?府縣回報,楊巡撫心下想道:蘇友白雖是我的屬官,但他到任不久,又無過失贓罪。我雖不曾明明趕他去,然他之去,實實爲我,監、按二院俱是知道的。蘇方回在京聞之,豈不恨我?也覺有些不妙。

正在沉吟之際,忽送報來。楊巡撫展開一看,只見吏部一本認罪事:

“奉聖旨:蘇友白既系二甲第一,該選館職,如何誤選浙推?本該降罰,既自首認罪,姑免究。蘇友白着改正原授館職,浙推另行補選。欽此!”原來蘇友白已選了館職,因閣下怪他座主,故叫吏部改選了推官。後來翰林院官俱不肯壞例,說道:“二甲既授翰林,從無改選有司之理。”大家要出公疏,參論吏部違制徇私。吏部慌了,只得出本認罪,故有此旨。

楊巡撫見蘇友白復了翰林,甚覺無趣,又恐他懷恨在心,進京去說是說非,只得又叫人各處去追尋。

不期一日,府尊在西湖上請客,客尚未至,獨自在船中推窗閒看。恰好這日蘇友白正過江來到湖上,叫了一隻小船,自南而北,適打從府尊大船邊過,忽被府里門子看見,忙指說道:“這是蘇爺!”府尊擡頭一看,果見是蘇友白,忙分付叫快留住蘇老爺船,急急迎出船頭來。衆衙役早將蘇友白小船拽到船頭邊來。

蘇友白忽被府尊看見,沒法奈何,只得走上船來。府尊忙接着說道:“蘇老先生爲何不別而行?小弟那裡不差人尋到!”蘇友白道:“晚弟性既疏懶,又短於吏治,故急急避去,以免曠官之罪,理所宜也。怎敢勞堂翁垂念!”府尊就邀蘇友白入船,作了揖,就放椅子在上面,請蘇友白坐。蘇友白不肯,只要東西列坐。府尊道:“老先生自然上坐,不消謙得。”蘇友白道:“堂翁爲何改了稱呼?豈以晚弟不在其位而外之也?”府尊道:“翰林自有翰林之體,與在敝衙門不同,焉敢仍舊?”蘇友白大驚道:“晚弟既去,便是散人,怎敢說個翰林?”府尊道:“原來老先生尚未見報。吏部因誤選了老先生爲有司,貴衙門不肯壞例,要動公舉。吏部着急,只得出疏認罪。前已有旨改正了。老先生恭喜,容當奉賀。”蘇友白聽了,又驚又喜,暗想:“賽神仙之課,其神如此!”

二人就坐,吃過茶,又說了一會,蘇友白就要起身別去,府尊道:“撫臺自老先生行後,甚是沒趣,大怪小弟不留,昨日還諭兩縣尋訪。今小弟既遇,怎敢輕易放去。”遂叫放船,親送到昭慶寺禪堂,留蘇友白住下。又撥四名差役伺候,方纔回船去請客。

此時,早已有人報知各衙門。先是兩縣並府廳來謁見,到次日各司道都來拜望,不一時楊巡撫也來拜了。相見時,再三謝罪,就一面湖上備酒相請,十分綢繆。蘇友白仍執舊屬之禮,絕不驕傲。正是:入仕要分大小,爲官只論衙門,真似轆轤打水,或上或下難論。

卻說張軌如此時尚在湖上未歸,打聽得蘇友白這等興頭,心下想道:“一個巡撫,前日那等奈何他,今日這等奉承他,真是‘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我老張爲何這等呆,只想與他爲仇?況他待我原無甚不好,只爲一個白小姐起的釁。如今白小姐與我既無分了,何不掉轉面孔,做個好人,將白小姐奉承了他,必然歡喜。我與他一個翰林相處,決不吃虧。”

算計定了,就來拜蘇友白。二人相見,張軌如說道:“兄翁知晚弟今日來拜之意乎?”蘇友白道:“不知也。”張軌如道:“一來請小弟之罪,二來賀兄翁之喜。”蘇友白道:“朋友相處,從無過言,何罪之請?內外總是一官,何喜可賀!”張軌如道:“晚弟所賀者非此,乃兄翁之大喜。”蘇友白道:“這等萬望見教。”張軌如道:“晚弟前日所言白小姐死信,其實是虛。以前言之,乃晚弟之罪,故來請;以今日言之,豈非兄翁之喜乎?故來賀。”蘇友白大驚道:“那有此事!”張軌如笑道:“其實未死,前言戲之耳。”蘇友白又驚又喜,道:“仁兄前日何爲相戲?”張軌如道:“有個緣故。只爲楊撫臺要攀兄翁爲婚,知兄翁屬意白小姐,故託晚弟作此言,以絕兄翁之念耳。”

蘇友白聽了是真,滿心歡喜,因大笑道:“如此說來,真是仁兄之罪,與小弟之喜也!”張軌如道:“容晚弟去與兄翁作伐,將功折罪,何如?”蘇友白道:“此事前日家尊與吳瑞庵俱有書去,再得仁兄一行更妙。只是怎敢重勞?”張軌如道:“才子佳人,世之罕有,撮合成事,與有榮焉。何敢綢(chóu,音仇)繆(móu,音謀)——情意深厚。

辭勞!”蘇友白道:“既蒙慨許,明日當登堂拜求。”張軌如道:“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晚弟明日準行。兄翁玉堂人物,又有尊翁大人與吳瑞庵二書,自然一說一成。兄翁只消隨後來享洞房花燭之福也。”蘇友白道:“若得如仁兄之言,感德非淺,定當圖報。”說畢,張軌如辭出。

蘇友白心下暗想道:“白小姐既在,則此段姻緣尚有八九分指望。只是新近又許了皇甫家這頭親事,卻如何區處?皇甫公是一個仁厚長者,待我情分不薄,如何負得?若是一個,或者兩就,也還使得;如今皇甫家先是兩個了,如何再開得口?前日賽神仙的課叫我應承,莫非白小姐到底不成?”又想道:“皇甫公爲人甚是真誠,我前日已有一言,他說臨時行權。今莫若仍作柳生,寫書一封,將此情細細告知,與他商量,或者有處,亦不可知。”算計定了,隨寫一書。次日來見張軌如,只說一友相托,轉寄錦石村皇甫員外處。張軌如應諾,就起身先去作伐,然後蘇友白辭了浙江多官,隨後望金陵而來。正是:蝶是莊周周是蝶,蕉非死鹿鹿非蕉。此身若問未來事,總是漫漫路一條。

不題蘇友白隨後就來。且說白小姐與盧小姐自白公出門後,日夕論文做詩耍子。忽一日,管門的送進兩封書來:一封是吳翰林的,一封是蘇御史的。原來白公在家時,凡有書札往來,白小姐俱開看慣的,故這日書來,白小姐竟自拆開與盧小姐同看。只見蘇御史書上寫:

年弟蘇淵頓首拜。恭候臺禧。

副啓壹通:

自榮歸之後,不奉臺顏者經年矣。想東山高臥,詩酒徜徉,定百福之鹹臻。弟役役王事,緬憶高風,不勝塵愧。舍侄友白,原籍貴鄉,一向隔絕。昨歲道遇,弟念乏嗣,因留爲子。今僥倖聯捷,濫授節推。然壯年尚未受室。聞令愛幽閒窈窕,過於《關雎》,故小兒輾轉反側,求之寤寐。弟不自揣,遂從兒女之私,幹瀆大人之聽。倘不鄙寒微,賜之東坦,固銜感之無窮;倘厭憎蘿菟,不許附喬,亦甘心而退聽。斷不敢復蹈前人之轍,而見笑於同心也。臨楮不勝待命之至!

二小姐看了,喜動眉宇。再將吳翰林書展開,只見上寫着:

眷弟吳珪頓首拜:去歲匆匆進京,誤爲奸人倚草附木,矯竊弟書,以亂臺聽。雖山鬼伎倆,不能逃兄翁照察,然弟疏略之罪,不獲辭矣!今春覆命,面會蘇兄,驚詢其故,始知前誤。蘇兄近已戰勝南宮,司李西浙,夢想絲蘿,懇予柯斧。今借之官之便,晉謁泰山,兄翁一顧,自知衛玠、荀倩之有真也。從前擇婿甚難,今日得人何易!弟不日告假南還,當即喜筵,補申賀慶。先此布心,幸垂聽焉。餘不盡。二小姐看完,滿心歡喜。盧小姐就起身與白小姐作賀道:“姐姐恭喜。”

白小姐忙答禮道:“妹妹同恭喜,何獨賀我?”盧小姐道:“姐姐之事,既有蘇御史父命來求,又有吳翰林親情作伐,舅舅回來見了,自然首肯。小妹之事,雖然心許,尚爾無媒;即使蘇郎不負心,而追尋前盟,亦不知小妹在於此處;即使得了妹書,根尋到此,舅舅愛姐姐實深,安肯一碗雙匙,復爲小妹地乎?這等想來,小妹之事,尚有未定。”白小姐道:“賢妹所慮,在世情中固自不差。只是我爹爹不是世情中人,愛愚姐自愛賢妹;況又受姑娘之託,斷不分別彼此,教愚姐作妒婦也。”盧小姐道:“雖如此說,尚有許多難處:才聘其女,又欲聘其甥女,在蘇郎既難啓口;女選一人,甥女另選一人,在舅氏亦不爲懷心;小妹處子,惟母與舅氏之言是聽,安敢爭執?”白小姐道:“賢妹不必多慮,若有爭差,愚姐當直言之。如賢妹之事不成,我也不獨嫁以負妹也。”盧小姐道:“若得如此,深感姐姐提攜。”又說道:“吳翰林書上說:‘今借之官之便,晉謁泰山。’則蘇郎一定同書來拜矣。倘若來,怎麼透個消息,使他知我在此,更妙!”白小姐道:“這有理。”因叫人去問管門的道:“蘇爺曾來拜麼?”管門人回道:“蘇爺差人說要來拜,是小的回了‘老爺不在家,無人接待。就要拜,只消留帖在門簿上,不敢勞蘇爺遠來’。差人去了。今日不知還來也不來。”白小姐道:“既這等回了,蘇郎自然不來矣。”盧小姐道:“想便是這等想,就是來,也難傳信。”白小姐笑道:“傳信有何難?只消賢妹改了男裝,照前相見,信便傳了。”盧小姐忍不住也笑了。正是:

閨中兒女最多情,一轉柔腸百慮生。忽喜忽愁兼忽憶,等閒費殺俏心靈。

二小姐在心中歡喜。不知後來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
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