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

詩曰:

高才果得似黃金,買賣何愁沒處尋。

雷煥精誠團寶劍,子期氣味在瑤琴。

夫妻不少關睢韻,朋友應多伐木音。

難說相逢盡相遇,遇而不遇最傷心。

卻說吳翰林因楊御史作惡,只得給了假,暗帶白小姐出京回家,脫離虎口。且喜一路平安,不一月回到金陵家裡。

原來吳翰林也有一女,叫做無豔,年十七,長紅玉一歲,已定了人家,尚未出嫁。雖是宦家小姐,人物卻只中中。他與紅玉原是姑舅姊妹,吳翰林因受了白公之託,怕楊御史根尋,就將紅玉改名無嬌,竟與無豔做嫡親姊妹稱呼。又分咐家人,只叫“大小姐”、“二小姐”,“白”之一字竟不許題起。

吳翰林到得家已是殘冬。拜拜客,吃得几席酒,轉眼已是新春。一心只想着爲無嬌覓一佳婿,四下訪問,再無一人當意。

忽一日,合城鄉官有公酒在靈谷寺看梅。原來,這靈谷寺看梅是金陵第一勝景。近寺數裡皆有梅花,或紅或白,一路冷香撲鼻,寺中幾株綠萼更是茂盛。到春初開時,詩人遊客無數。

這一日,吳翰林也隨衆同來,到了寺中一看,果然好花。有前人高手迪詩二首,單道那梅花之妙:

其一:

瓊枝只合在瑤臺,誰向江南處處栽?

雪滿山中高士臥,月明林下美人來。

寒依疏影瀟瀟竹,春掩殘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無好詠,東風愁寂幾回開。

其二:

淡淡霜華溼粉痕,誰施綃帳護香溫?

詩隨十里尋春路,愁在三更待月村。

飛去只憂雲作伴,銷來肯信玉爲魂。

一尊欲訪羅浮客,落葉空山正掩門。

吳翰林同從鄉宦吃酒,賞看了半日。到得酒酣換席,大家起身各處玩耍。吳翰林自來西壁上看那些題詠,也有先輩鉅公,也有當時名士;也有古詩,也有詞賦。細細看來,大都泛泛,並無出類之才。忽轉過一個亭子,又見粉壁上一首詩寫得龍蛇飛舞。吳翰林近前一看,上寫着:

靜骨幽心古淡姿,淋漓畫出一庭詩。

有香贈我魂銷矣,無句酬他酒謝之。

雪壓倒疑過孟處,月昏莫憶嫁林時。

於斯想見閨人口,妾似桃花婢柳枝。

金陵蘇友白題

吳翰林吟詠了數通,深讚道:“好詩!好詩!清新俊逸,有庾開府、鮑參軍之風流。”又見墨跡未乾,心下想道:“此必當今少年名士,決非庸腐之徒。”遂將“蘇友白”名字記了。

正徘徊間,忽寺僧送上茶來。吳翰林因指着問道:“你可知這首詩是甚麼人題的?”寺僧答道:“適才有一班少年相公在此飲酒,想必就是他們寫的。”吳翰林道:“他們如今到那裡去了?”寺僧道:“因列位老爺有公宴在此,恐不便,是小僧邀到觀音院去隨喜了。”吳翰林道:“如今還在嗎?”寺僧道:“不知在也不在。”吳翰林道:“你可去一看,若是在,你可與我請那一位題詩的蘇相公,說我要會他一會。”

寺僧領命去,去不多時,忙來回複道:“那一班相公方纔都去了,要着人趕還趕得上。”吳翰林聽見了,心下悵然道:“此生才雖美矣,不知人物如何,早一步見一見倒也妙。既去了,叫人趕轉便非體矣,不必趕了。”

此時日已平西,衆鄉宦又請坐席,大家又吃不多一會兒就散了,各自歸家。

吳翰林坐在轎上,叫手下將轎簾捲起,傍着夕陽一路看梅而回。行不得一二里,只見路旁幾株大梅樹下,鋪着紅氈毯子,擺着酒盒,坐着一班少年,在那裡看花作樂。吳翰林心下疑有蘇友白在內,叫把轎子歇下,假作看花,卻偷眼看那一班少年。共有五六人,雖年紀俱在二三十之間,然酸的酸,腐的腐,俱只平平。內中惟一生,片巾素服,生得:

美如冠玉,潤比明珠。山川秀氣直萃其躬,錦繡文心有如其面。宛衛-之清癯,儼潘安之妙麗。並無紈-行藏,自是風流人物。

吳翰林看在眼裡,心下暗想道:“此生若是蘇友白,則內外兼美,誠佳婿也。”因悄悄分咐一能事家人道:“你暗暗去訪那一起飲酒的相公,那一位是蘇相公。”家人領命,慢慢沿將過去,問那挑酒盒的人,問得明白,即回覆道:“那一位穿素衣戴片巾的便是蘇相公。”吳翰林聞言,心中暗喜道:“好一個人物。若得此生爲無嬌之婚,不負太玄所託矣。”因又分咐家人道:“我先回去,你可暗暗在此等那蘇相公回去時,你便跟他去,訪他是何等之人,住在何處,家中父母在否,有妻子無妻子,必要問個的確回我。”家人應諾。吳翰林就叫起轎,依舊一路看花回去。

到次日,家人回覆道:“小人昨日跟了蘇相公回去,卻住在烏衣巷內。小人細細訪問,蘇相公是府學生員,父母俱已亡過,家下貧寒,尚未娶妻,祖籍不是金陵人,也沒甚麼親戚。”

吳翰林聽了,心下愈加歡喜,暗想道:“此生即處貧寒,又無妻室,這段婚姻垂手成矣。況他又無父母,即贅於太玄亦無不可。”又想一想道:“人物固好,詩才固美,但不知舉業如何。若只曉得吟詩吃酒,而於舉業生疏,後來不能上進,漸漸流入山人詞客,亦非全壁。”因又分咐家人道:“你還與我到府學中去,查訪那蘇相公平素有才名沒才名,還是考得高考得低?”家人訪了半日,又回來複道:“這蘇相公是十七歲上進的學,進學後就沒了娘,整整丁了三年憂。舊年是十九歲,才服滿。舊年冬底,李學院老爺歲考,纔是第一次,案上未發,不知考的如何。今年是二十歲了。說才名是有的。”吳翰林道:“正是,宗師的案也好發了。”家人道:“學裡齋夫說,發案只在三五日了。”吳翰林道:“你再去打聽,一出案即查他等數來報我。”

過了十數日,吳翰林正放心不下,忽見家人在學中討了全案來。吳翰林打開一看,蘇友白恰恰是府學第一名。喜得個吳翰林滿心快暢,道:“少年中有如此全才,可喜,可喜。這段姻緣卻在此處。”

隨即叫人去喚了一個的當做媒的張婆來,分咐道:“我有一位小姐,名喚無嬌,今年十七歲,要你去說一頭親事。”張媒婆道:“不知老爺叫媒婆到那一位老爺家去說親?”吳翰林道:“不是甚麼老爺家,卻是府學中一位相公,他姓蘇,住在烏衣巷內,是新考案首的。”張媒婆道:“聞得前日張尚書家來求親,老爺不允。”吳翰林道:“我不慕富貴,只擇佳婿。這蘇相公才貌兼全,我故轉要與他。”張媒婆道:“老爺裁鑑不差,媒婆就去,自然一說便成。只是媒婆還要進去見見夫人。”吳翰林道:“這也使得。”就叫一個小童領了進內廳來。

原來吳夫人因無嬌小姐日夕思想父親,心中愁苦,故同他到後園散悶,卻不在房裡。小童忙問丫環,丫環道:“夫人同小姐在後園樓上看花去了。”小童即引張媒婆同到後園樓上來。果然夫人同無嬌小姐在那裡憑着樓窗看碧桃花哩。

張媒婆連忙替夫人小姐見個禮。夫人便問道:“你是那家來的?”張媒婆道:“媒婆不是別家來的,就是老爺叫來要與小姐說親。”夫人道:“原來是老爺喚來的。正是,昨日老爺對我說,有位蘇相公才貌兼全,後來必定登達。你替小姐說成這頭親事,自重重謝你。”張媒婆道:“老爺夫人分咐,也不盡心!”一邊說,一邊就將小姐細看,果然生得美貌,正是:

花柳雖妖冶,終含草木形,

何如閨裡秀,絕色自天生。

張媒婆見小姐美麗異常,因問道:“可就是這位小姐?”夫人道:“正是。”張媒婆笑道:“不是媒婆誇口,這城中宦家小姐也不知見了多少,從不曾見有小姐這般標緻的。不知這蘇相公是那裡造化。”夫人道:“城中那個鄉宦不來求過?老爺只是不允。因在郊外看見蘇相公,道他是個奇才,倒要扳他,這也是姻緣分定。只要你用心說成。”張媒婆笑道:“老爺夫人這等人家,小姐這等美貌,他一個秀才家,有甚不成?連媒婆也是造化。老婦人就去。”夫人叫丫環拿了些點心、茶與張媒婆吃。張媒婆吃了,辭了夫人小姐下樓來,依舊要往前邊去。小童道:“前邊遠,後邊去吧。”張媒婆道:“不管,只撿近些吧。”小童就領他轉過牆來,竟出花園後門。

原來這花園與城相近,人家甚少,四面都是喬木疏林,城外又有許多青山環繞,甚是幽靜。故吳翰林蓋這一個樓,時常在此賞玩。

張媒婆出得後門,回頭一望,只見夫人小姐尚在樓上。遠遠望見小姐,容光秀美,宛然仙子。心下暗羨道:“好一位小姐,不知那蘇秀才何如。”因轉出大街,竟往烏衣巷來。尋到蘇友白家,恰好蘇友白送出客來。

原來這蘇友白表字蓮仙,原系眉山蘇子瞻之族。只因宋高宗南渡,祖上避難江左,遂在金陵地方成了家業。蘇友白十三歲上,父親蘇浩就亡過了。多虧母親陳氏賢能有志,若心教友白讀書,日夜不怠。友白生得人物秀美,俊雅風流,又且穎悟過人,以此十七歲就進了學。不幸一進學後,母親陳氏就亡過了。友白煢煢一身,別無所倚。雖御史蘇淵就是他親叔,卻又寄跡河南,音信稀疏,此時彼此俱不知道家事,漸漸清乏。喜得蘇友白生來豪爽,只以讀書做文爲事,“貧”之一字全不在他心上。友白原名良才,只因慕李太白風流才品,遂改了友白,又取青蓮、謫仙之意,表字蓮仙。閒時也就學他做些詞賦,同輩朋友都嘖嘖稱羨。這一年服滿,恰值宗師歲考,不想就考了個案首。人都來賀他。

這一日送了客去,就要進內。張媒婆見他少年標緻,人物風流,料是蘇友白,連忙趕進門道:“蘇相公恰好在家,真來得湊巧。”蘇友白回頭看時,卻是一個老婦人,因問道:“你是何人?”張媒婆笑嘻嘻說道:“我是報喜的。”蘇友白道:“小考何喜,媽媽又來報我。”張媒婆笑道:“蘇相公考得高,自是小喜,已有人報了。老身來報的,卻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蘇友自笑道:“原來如此。請裡面來坐了好講。”

張媒婆隨蘇友白進到堂中,坐下,吃了茶,蘇友白便問他:“我窮秀才家,除了考案,再有何喜?”張媒婆道:“蘇相公這等青年獨居,我送一位又富貴又標緻的小姐與相公做夫人,你道可是天大的喜事嗎?”蘇友白笑道:“據媽媽說來,果然是喜,但不知是真喜,是假喜?”張媒婆道:“只要相公重重謝我,包管是真。”蘇友白道:“你且說是那家?小姐卻生得如何?”張媒婆道:“不是甚過時的鄉宦,卻是現任在朝新近暫給假回來的吳翰林家。他的富貴是蘇相公曉得的,不消老身細說。只說他這位小姐,名喚無嬌,今年才十七歲,真生得天上有地下無,就畫也畫不出的標緻。蘇相公若見了,只怕要風魔哩。”

蘇友白道:“既是吳翰林家小姐,貌又美,怕沒有一般鄉紳人家結親,卻轉來扳我一個窮秀才,其中必有緣故,只怕這小姐未必甚美。”張媒婆道:“蘇相公原來不知道,這吳翰林生性有些古怪。城中大鄉宦哪家不來求?他都不允,說是這些富貴人家子侄不通的多。前日不知在哪裡看見了蘇相公的詩文,道是奇才,十分歡喜,故反要來相扳。這乃是相公前生帶來的福廕造化,怎麼倒疑心小姐不美?卻也好笑。若論城中鄉宦,要象吳翰林的還有;若要如小姐這般標緻,莫說城中,就是天下也沒有這等十全的。蘇相公不要錯了主意。我張媒婆是從來不說慌的,相公只管去訪問。”

蘇友白笑道:“媽媽說來盡有中聽,只是我心下不能深信,怎能夠見得一面,我方纔放心。”張媒婆道:“蘇相公又來取笑了,他一個鄉宦人家小姐,如何肯與人見?”蘇友白道:“若不能見,只煩媽媽回覆他吧。”張媒婆道:“我做了半生媒,從不見這等好笑的事。那吳老爺有這等一位美麗小姐,憑他甚麼富貴人家不嫁,偏偏的要與蘇相公。蘇相公你從天掉下這件喜事,卻又推三阻四不肯受,你道好笑不好笑。”蘇友白道:“非我推阻,只恐婚姻大事爲人所愚,是以不敢輕信。媽媽若果有好意,怎生設法使我一窺。倘如媽媽所說,莫說重謝,便生死不敢忘也。”

張媒婆想了想,說道:“蘇相公這等小心,我若不指一條路與你見見,你只道我哄騙你。也罷,我一發周全你吧。”蘇友白道:“若得如此用情,感激非淺。”張媒婆道:“吳老爺家有一所後花園,直接着東城灣裡。園中有一高樓帖着圍牆,看那城裡城外的景緻。若往城灣裡走過,卻明明望見樓上。目今園內碧桃花盛開,夫人與小姐不時在樓上賞玩。相公若要偷看,除非假作樓下往來,或者該是天緣,得見一面。只是外人面前一句也說不得,若傳得吳老爺知道,老身卻擔當不起。”

蘇友白道:“蒙媽媽美情,小生怎敢妄言。既是這等,媽媽且不要回復吳老先生,稍緩一二日再來討信,何如?”張媒婆道:“這個使得。相公如今便有許多做作,只怕偷看見了,那時來求老身,老身也要做作起來,相公卻莫要怪。”蘇友白笑道:“但願如此,便是萬幸了。”張媒婆道:“蘇相公小心,老身且去,隔三兩日再來討信。”蘇友白道:“正是,正是。”張媒婆起身去了不題。

卻說蘇友白聽了張媒婆的說話,心下也有幾分動火。到次日便瞞了人,連小廝也不帶,獨自一個悄悄踅到吳翰林後花園邊來窺探。果然有一座高樓,紗窗掩映,朱簾半垂。不期來得太早了,悄無人聲。立了一歇,恐不穩便,只得又踅回來。捱了一會兒,吃過午飯,心下記掛,仍又踅來。這遭溱巧,剛剛走到,恰聞得樓上有人笑語。蘇友白恐怕被人看見,知他窺探,便要回避,卻將身子閃在一株大榆樹影裡,假作尋採那城陰的野花,卻偷眼覷着樓上。

不多時,只見有兩個侍妾把中間一帶紗窗都推開,將繡簾捲起兩扇。此時日色平南,微風拂拂,早有一陣陣的異香吹到蘇友白的鼻中來。蘇友白聞了,不禁情動。又立了一歇,忽見有一雙紫燕從畫樑上飛出來,在簾前翻舞,真是輕盈嫋娜,點綴得春光十分動盪。只見一個侍兒立在窗邊,叫道:“小姐快來,看這一雙燕子倒舞得有趣。”說不了,果見一位小姐半遮半掩走到窗前,問道:“燕子在哪裡?”一邊說,那燕子見有人來,早飛過東邊柳中去了。那侍兒忙用手指道:“這不是?”那小姐忙忙探了半截身子在窗外,來看那燕子飛來飛去不定。這小姐早被蘇友白看個盡情。但見:

滿頭珠翠,遍體綾羅。意態端莊,雖則是閨中之秀;面龐平正,絕然無迥出之姿。眼眼眉眉,悄不見矯羞作態;脂脂粉粉,大都是膏沐爲容。總是一施,東西異面;誰知二女,鳩鵲同巢。

原來這一位是無豔,不是無嬌。蘇友白哪裡知道,只認做一個。未見時精神踊躍,見了後不覺情興索然。心下暗想道:“早是有主意,來偷看一看,若意信了張媒婆之言,這一生之事怎了?”遂慢慢走出樹林來。那小姐見樹裡有人,慌忙避入窗內去了。蘇友白心下已冷,不復細察,遂踅身回去。正是:

尋花誤着柳,逐燕錯聽鶯。

總是春風面,妍媸卻異情。

過了兩日,張媒婆來討信,說道:“前日說的,蘇相公曾看見嗎?”蘇友白暗想道:“吳翰林乃詞林先達,頗有聲名,若說窺見他小姐醜陋,不成親事,他便沒有體面,怪我輕薄了。我如今只朦朧辭他便了。”因對張媒婆說道:“前日說的,我並不曾去,如何得見?”張媒婆道:“相公爲何不去?”蘇友白道:“我想他一個鄉宦人家,我去偷看,有人撞見,彼此不雅,況且早晚俟候,未必便能湊巧。只煩媽媽替我回復了吧。”張媒婆道:“看不看憑相公,但只是老身說的斷不差池,相公還要三思。”蘇友白道:“我也不獨爲此,他一個翰林人家,我一個窮秀才,如何對得他來?”張媒婆道:“他來扳你,又不是你去求他,有何不可?”蘇友白道:“雖蒙他錯愛,我自反於心不能無愧,這決決不敢奉命。”張媒婆再三勸美,蘇友白只是不允。張媒婆無可奈何,只得辭了蘇友白,來回復吳翰林。

這一日,吳翰林不在家。張媒婆竟入內裡來見夫人。夫人一見,便問道:“勞你說的親事如何?”張媒婆搖頭道:“天下事再也料不定。這等一頭親事,十拿九穩,誰知他一個窮秀才倒做身分不肯。”夫人道:“老爺說他有才有貌,爲何性情這等執拗?”張媒婆道:“莫怪我說他,他纔是有的,貌是有的,卻只是沒福。媒婆倒有一頭好親事在此,乃是王都堂的公子,今年十九歲,若論他的人物才學,也不減於蘇秀才,況且門當戶對,夫人做主,不可錯過了。”夫人道:“我知道,等老爺回來,我對老爺說。”張媒婆去了。

吳翰林回家,夫人即將張媒婆的言語細細說了。吳翰林沉吟半晌道:“哪有個不允之理?還是這些媒婆說得不的確。我有道理。”隨叫家人,分咐道:“你拿個名帖去學裡請了劉玉成相公來。”家人領命,去不多時就請將來了。原來這劉玉成也是府學一個時髦,一向拜在吳翰林門下,故一請就來。

二人相見過,劉玉成就問道:“老師呼喚門生,不知有何分咐?”吳翰林道:“不爲別事,我有一個小女,名喚無嬌,今年一十七歲,性頗聰慧,薄有姿色,不獨長於女紅,即詩賦之類無不工習,是我老夫妻最所鍾愛者。雖有幾個宦家來求,我想這些富貴人家的子侄那有十分真才?前日因看花,偶然見了新考案首的蘇友白人才俊秀,詩思清新,我意欲招他東坦。昨日叫一個媒婆去說,他反推辭,不知何故。我想此一定是這媒婆人微言輕,不足取信,因此欲煩賢契與我道達其意。”劉玉成道:“蘇蓮仙兄才貌果是衛家玉潤,前日宗師發案時,大家讚賞。老師撂去富貴而選斯人,誠不減樂廣之冰清矣。門生得爲斧柯,不勝榮幸,明早即往達臺命。想蘇生素仰老師山斗,未有不願附喬者。”

吳翰林道:“得如此,足感大力。”因問道:“前日賢契考察,定居前列?”劉玉成道:“門生不才,蒙列二等。”吳翰林道:“賢契高才,宜居一等,怎麼屈了?明日會李學臺時,還要與他講。”劉玉成道:“宗師考案甚公,門生心眼。倘蒙垂顧,這又是老師薦拔之私恩矣。”二人說罷,劉玉成遂告辭起身。正是:

相逢皆有託,有託便相知。

轉轉開門戶,難分公與私。

不知玉成去說親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
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6回 醜郎君強作詞賦人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08回 悄窺郎侍兒識貨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3回 蘇秀才窮途賣賦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7回 暗更名才子遺珠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6回 花姨月姊兩談心第18回 山水遊偶然得婿第14回 盧夢梨後園贈金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01回 小才女代父題詩第03回 白太常難途託嬌女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04回 吳翰林花下遇才人第17回 勢位逼倉卒去官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12回 沒奈何當場出醜第19回 錯中錯各不遂心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9回 百花亭撇李尋桃第10回 一片石送鴻迎燕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5回 窮秀才辭婚富貴女第11回 有騰那背地求人第15回 秋試春闈雙得意第02回 老御史爲兒謀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