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大張旗鼓歸安南

今天第二更到!!!第三更應該在晚上八點左右!!!謝謝!!

——————————————

寒冬時節,自然是霧靄沉沉,冰冷的天,霜凍不息。[ ~]

從無名山谷回來已經有三日時光,三日時光就將懸及一月的李貴妃中毒一案查清楚,不得不說正堯在這方面的天賦與能力是毋庸置疑的。由此,也自然贏得了嘉靖與靖王的青睞,甚至到目前爲止,嚴嵩還想將正堯收爲己用。

在靖王主動要求嘉靖賜婚之時,嚴嵩卻做了一個看似損人又不利己的事情,即便讓正堯與嘉靖關係密切一點,也不讓正堯與靖王走得太近。在嚴嵩看來,嘉靖終究是一個昏君,給他再好的人才,也只能得物無所用。而靖王不同,靖王老謀深算,一旦讓他起勢,自己自然會受到相應的排擠打壓,在朝中勢力勢必會衰退,這是他絕對不容許出現的。

現在嘉靖提議三日後再做定奪,其實對大家都未嘗不是一件好事。正堯和另外兩位當事人都需要冷靜想一想,畢竟婚姻大事不可兒戲。至於靖王嚴嵩等人,得需要做最壞的打算,做好一切應對措施。

不過眼下還有一事未明,那便是安南王遇刺。

在退朝沒多久,正堯剛要離宮之時,馮保太監卻將正堯叫住了,然後徑直請到了御書房。

嘉靖雖然有時候很昏,不理朝政。但是這不代表他什麼都不知道,並不代表他就是傻。安南王來訪大明本是一件極爲隱秘的事情,一般人都不可能知道,若說在回安南的路上遇襲乃是意外。打死他也不信。

因而他一直懷疑,是有人在暗中挑撥大明與安南之間的關係,讓兩國形勢劍拔弩張,形成對立。而一旦兩國開戰,獲益的必定是南倭北虜,乃至西域等國。只不過,到底誰在暗中作祟,這點他無法得知。所以想叫正堯一同前來商討。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暗中作祟的人勢必爲朝中要員,因爲只有這些人才知道安南王來大明,一旦王遇害。安南國必將與大明翻臉。

御書房中。

此刻嘉靖已經端坐在書桌後的龍椅上,桌前左邊坐着的是安南王莫茂洽和寧安。

正堯走進來之後,簡單的行了一個禮,嘉靖很隨和的給正堯賜了坐。

“朕此次叫正堯來,其實是想問一件事。”嘉靖看着正堯淡淡的說道。

正堯頓了一下。眼珠一轉,然後道:“皇上請講,微臣定然知無不言。”

其實不用嘉靖說,正堯也明白他想知道什麼。因爲正堯一直都想找時間將此事給嘉靖說。可是自從回來之後,都在忙李貴妃一案。鮮有時間去做其他,所以一拖便拖到了現在。

“朕很想知道。按道理,王來到安南是秘密進行的,當初若不是你發現王的身份,就是朕也不知道王來此,爲何會在大樹林中遇襲呢?”嘉靖好奇的問道。

別說他好奇,就是安南王莫茂洽自己也好奇的很,自己初到大明,一沒有暴露身份,二沒有與人結怨,誰會無緣無故的追殺自己呢?一般的劫財也就罷了,但是看那一幫黑衣人的陣勢,分明就是想要自己的命。

若不是莫茂洽自己福大命大,墜入山谷後沒有大礙,只是受了輕微一點傷,那麼他就不會被正堯救起,更不可能出現在這裡。

這一次的襲擊,性質已經惡劣到故意挑起兩國邦交的問題上,這是莫茂洽與嘉靖都絕對憤怒的。【葉*】【*】

“父皇,其實兒臣也老早想說了,此次王被人襲擊一定是有人在背後作祟,就是想要挑起大明與安南的戰爭,那麼此人就會從中獲利。”寧安未等正堯開口,率先說道。

正堯點頭,道:“公主所言不錯,微臣也是這麼認爲的。當日那一幫黑衣人雖然個個都蒙着面,看不清樣,說話的聲音也很模糊,但是微臣可以肯定,這一幫人絕對是經過秘密訓練的一批武士。他們做事幹淨利落,說話也剪短明瞭,出手狠辣,一招斃命。很難相信他們只是一般的山匪。”

且不說其它,單從這批人的動作神情,語言形態就能斷言他們不是一般的山匪,足以看出正堯的觀察能力有多強,這與他多年警察生涯是息息相關的。

“嗯,那一幫人將小臣的馬車攔住之後,二話不說便大打出手,根本不是搶劫,完全就是爲了完成一次刺殺任務一樣。”莫茂洽補充道。

莫茂洽無疑是最鬱悶的,這幫人要殺他也要給自己一個理由,至少死也死的清清楚楚,可是這些人連一句話都不說,上來就是刀劍相向。若不是他自身武功實力不弱的話,恐怕早就魂歸西天了。

寧安繼續說道:“照兒臣說,這一定是朝廷裡面的人乾的!因爲這次擺明就是刺殺安南王,而能夠知道安南王身份和離開時日的,也都是朝中大員,肯定沒錯!而其中最有可疑的就是嚴嵩!一直以來他就把持朝政,顯然區區一個內閣大臣已經滿足不了他的**,很有可能他就是想借此機會讓父皇你與安南開戰,到時候,他便可以坐收漁人之利,趁機某朝篡位!”

寧安的大膽假設確實夠大膽的,直言主謀就是嚴嵩。不過她這麼說也不無道理,畢竟嚴嵩確實如寧安所說的那樣,把持朝政多年,若說他沒有**,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正堯卻沒有做任何的表示,不否認寧安的看法,但也沒有贊同的意思。因爲正堯此刻心中還有一個疑慮,一個一直都想不通但是卻不想給任何人說的疑慮——爲何在自己墜入山谷之前,那個黑衣人會塞給自己一把匕首,爲何會扔下金烏絲下來讓自己和寧安脫險呢?

之所以沒有對別人說,正堯心中其實還有一個顧慮。寧安的懷疑固然有道理,嚴嵩很有可能就是主導這次襲擊安南王的主謀,但是以嚴嵩的手段,絕對不會對正堯手下留情纔是!除非是那人私下有心瞞着嚴嵩放過自己,不然的話,這件事就還另有隱情!

嘉靖點點頭道:“寧兒你的猜測與朕想的一樣,只不過眼下並無實質的證據證明是嚴嵩所爲,而且即便捉住那幫黑衣人,也不見得他們會供出嚴嵩,畢竟正堯你說過這幫人是經過秘密訓練的武士,那就絕對不會吐露半個字的。”

嘉靖的分析也不無道理,由此也可以看出嘉靖並非如常人所說的那般不堪,其實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只不過,也正如他所說的一樣,苦無證據,拿嚴嵩也沒辦法。萬一要是狗急跳牆,城外的軍隊隨時可能攻進來,到時候自己的龍椅可就岌岌可危了。

畢竟京城周邊的部分軍權還是由嚴嵩掌管的,一時半會兒想要收回來也是不行的。

正堯開口道:“嗯,皇上所言甚是。爲今之計,微臣認爲還是暫時不動聲色,就當此事已經悄然過去,讓對方疏於防範,到時候說不定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以不變應萬變或許纔是最好的方法,以靜制動,方爲正道。雖然在短時期內可能不會有什麼收穫,但是隻要對方有野心,只要對方不罷休,那麼必然有再次現身的時候,到時候只要多加防範,一定能夠解除一切疑團。

“那正堯以爲現在第一步當做什麼呢?”嘉靖看着正堯徵詢道。

對於嘉靖而言,此刻的正堯倒像是他的軍師一般,對正堯可謂是深信不疑。不得不說,嘉靖對正堯器重有加,當真當作自己的半個兒了。

正堯清咳了兩聲,看了看莫茂洽然後又對着嘉靖道:“回皇上,現下微臣覺得應該立即讓王回國,這樣讓安南國王消除對大明的敵意與戒心,以此兩國日後才能夠和平共處。同時,也告知隱藏在暗中的人,王並沒有出事,他們的陰謀沒有得逞,說不定能夠引蛇出洞。因此,微臣建議此次王回國一定要有多熱鬧就多熱鬧,要多壯觀就多壯觀,不怕對方再次進行刺殺,就怕對方不來!”

正堯果斷決絕的說出了自己的建議,也不失爲一石二鳥之計。

一方面,安南王回國之後,必定可以令安南國王開心,將之前對大明的猜忌也全都拋諸腦後,日後兩國的關係自然更勝從前。另一方面,若是對方有心要破壞兩國關係,那麼必定會沿途去行刺安南王,這無疑是給正堯揪出幕後黑手的機會。當然,也可能對方不敢太過放肆,決定暫時罷手,然而這麼一來,安南王便可以順利回國,終究還是好事一樁。

不得不說,正堯的這個方法很實用。

“嗯,那不知王可有意見?”嘉靖看着莫茂洽徵詢道,終究還是要問問安南王自己的意見纔好。

不過莫茂洽倒是無所謂,抿嘴一笑道:“嗯,李大人的方法不錯。之前就是因爲怕暴露身份才特地悄然離去,結果不想這樣正好中了埋伏,與其再中埋伏,倒不如主動的引對方上鉤。”

“嗯,那好,那朕下來就叫人安排一下王的行程,不日便動身回國!”嘉靖也不多言,乾脆的說道。

“謝皇上!一切謹遵聖意!”

第11章 怪異老頭引人疑第68章 半夜傳來三聲叫第33章 二十年前是與非第70章 牀頭囈語調情處第84章 共商要事傳信來第58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第50章 齊至少華救駙馬第2章 夜裡竹林山洞中第55章 疑是故友入帳來第46章 蒙面黑衣又宮主第48章 衆人齊至道心扉第4章 青城二俠再相逢第11章 話外有音意味深第60章 寧安公主來解圍第37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四)第15章 張貼皇榜尋名醫第22章 蒙古包中俺答汗第55章 三樓雅閣購飾品第24章 客棧閒聊探虛實第87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六)第22章 麻臉老頭憶真兇第3章 沈家後院遇胖子第41章 初回蜀中遇挑釁第66章 將計就計請入甕第22章 春意無限情難耐第10章 朱家有女初長成第53章 太醫御醫齊出手第82章 山林穿梭有發現第53章 後院旮旯來偷聽第47章 機關鐵閘困正堯第29章 問長問短爲哪般?第2章 暗流涌動城內外第86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五)第24章 天字號房又死人第43章 華縣縣令遭人擄第8章 平陽郡主心事濃第26章 海雲怒言指兇手第53章 後院旮旯來偷聽第9章 妙手醫仙顯身手第40章 大堂密商疑重重第37章 詳談細說內有隱第48章 李妃中毒何人爲第73章 吟頌讖文覓明君第20章 韓府大廳議大事第57章 一明一暗施妙法第29章 曾經年少也多情第24章 御林軍又錦衣衛第8章 金家少爺要找茬第51章 又見西域一點紅第27章 巧言令色慾何爲第99章 練功房內定計策第55章 指揮僉事劉顯到第19章 擂臺激戰露真貌第41章 飲酒吃肉論時局第78章 後背紅紅一胎記第60章 昨夜青樓遇大火第15章 灰衣男子使刁難第17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一)第4章 兵行險招施妙法第37章 錦衣衛來欲上殿第22章 院前嚴嵩議正堯第55章 醒來病牀推原委第21章 初臨蒙古豐州川第63章 蒙古包裡揪內奸第1章 朝堂之上兩相難第9章 臨危救難花清月第96章 靖王趕來三聲響第18章 兄弟齊心來破案第42章 何記海味牛腩面第25章 御景亭裡起爭執第62章 太學樓科舉會試(二)第37章 假死神醫救正堯第39章 牀頭坦白說原委第72章 聖母一語驚人聽第16章 弄巧成拙再生變第1章 臨別寒暄贈玉佩第43章 後山無名石壁前第33章 汪柏朝中有貴人第38章 蒙古包前遇阻攔第51章 皆是睜眼說瞎話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75章 月下飲茶又閒談第49章 平定風波把街逛第107章 神秘高僧顯身手第6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三)第4章 風塵僕僕向西去第27章 臨危飛來一線針第63章 大火蹊蹺或有因第44章 欲贈金刀做郡馬第4章 再入京城議對策第52章 月圓之夜東河畔第8章 輕羅流螢桃花扇第73章 吟頌讖文覓明君第74章 白鴿送信入窗來第74章 以畫喻人談心事(下)第52章 醒來臥房細詳談第50章 閒聊攀談揭秘聞第20章 韓府大廳議大事第45章 又道五味十方篇第19章 原有澡堂起爭執
第11章 怪異老頭引人疑第68章 半夜傳來三聲叫第33章 二十年前是與非第70章 牀頭囈語調情處第84章 共商要事傳信來第58章 滄海月明珠有淚第50章 齊至少華救駙馬第2章 夜裡竹林山洞中第55章 疑是故友入帳來第46章 蒙面黑衣又宮主第48章 衆人齊至道心扉第4章 青城二俠再相逢第11章 話外有音意味深第60章 寧安公主來解圍第37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四)第15章 張貼皇榜尋名醫第22章 蒙古包中俺答汗第55章 三樓雅閣購飾品第24章 客棧閒聊探虛實第87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六)第22章 麻臉老頭憶真兇第3章 沈家後院遇胖子第41章 初回蜀中遇挑釁第66章 將計就計請入甕第22章 春意無限情難耐第10章 朱家有女初長成第53章 太醫御醫齊出手第82章 山林穿梭有發現第53章 後院旮旯來偷聽第47章 機關鐵閘困正堯第29章 問長問短爲哪般?第2章 暗流涌動城內外第86章 真相大白太和門(五)第24章 天字號房又死人第43章 華縣縣令遭人擄第8章 平陽郡主心事濃第26章 海雲怒言指兇手第53章 後院旮旯來偷聽第9章 妙手醫仙顯身手第40章 大堂密商疑重重第37章 詳談細說內有隱第48章 李妃中毒何人爲第73章 吟頌讖文覓明君第20章 韓府大廳議大事第57章 一明一暗施妙法第29章 曾經年少也多情第24章 御林軍又錦衣衛第8章 金家少爺要找茬第51章 又見西域一點紅第27章 巧言令色慾何爲第99章 練功房內定計策第55章 指揮僉事劉顯到第19章 擂臺激戰露真貌第41章 飲酒吃肉論時局第78章 後背紅紅一胎記第60章 昨夜青樓遇大火第15章 灰衣男子使刁難第17章 各顯其能鬥琴藝(一)第4章 兵行險招施妙法第37章 錦衣衛來欲上殿第22章 院前嚴嵩議正堯第55章 醒來病牀推原委第21章 初臨蒙古豐州川第63章 蒙古包裡揪內奸第1章 朝堂之上兩相難第9章 臨危救難花清月第96章 靖王趕來三聲響第18章 兄弟齊心來破案第42章 何記海味牛腩面第25章 御景亭裡起爭執第62章 太學樓科舉會試(二)第37章 假死神醫救正堯第39章 牀頭坦白說原委第72章 聖母一語驚人聽第16章 弄巧成拙再生變第1章 臨別寒暄贈玉佩第43章 後山無名石壁前第33章 汪柏朝中有貴人第38章 蒙古包前遇阻攔第51章 皆是睜眼說瞎話第34章 原有憂愁暗恨生第75章 月下飲茶又閒談第49章 平定風波把街逛第107章 神秘高僧顯身手第6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三)第4章 風塵僕僕向西去第27章 臨危飛來一線針第63章 大火蹊蹺或有因第44章 欲贈金刀做郡馬第4章 再入京城議對策第52章 月圓之夜東河畔第8章 輕羅流螢桃花扇第73章 吟頌讖文覓明君第74章 白鴿送信入窗來第74章 以畫喻人談心事(下)第52章 醒來臥房細詳談第50章 閒聊攀談揭秘聞第20章 韓府大廳議大事第45章 又道五味十方篇第19章 原有澡堂起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