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2血洗2

68.2血洗2

公元2043年2月17日(日曆光和11年),星期二。

當地時間14點,經過長期的密謀和策劃,以防衛省裝甲課課長和田俊三大佐爲首的部分少壯派軍官集結少數士兵突然襲擊了東京都臨時守備司令的軍營,在內應的幫助下成功地解除了毫無防備的守備隊武器,隨後和田俊三殘殺了司令官小林樸太郎中將並秘密篡奪其指揮權,同時藉口開會將其下屬5個聯隊的指揮官全部逮捕。

15點10分,叛亂軍人以守備司令名義調動14000多名士兵衝出軍營,準備包圍國會、總理府及防衛省和諸軍兵種司令部,試圖發動兵變奪取最高軍事指揮權。

叛亂軍人還是不敢從皇宮前招搖地經過,按照計劃於15點15分將全部三個多聯隊的兵力分成三路,西路一個半聯隊5000多人繞過早稻田大學從新大谷街穿過直撲總理府和國會,北路一個半聯隊6000餘人直接殺向位於六義園的防衛省及附近的諸軍兵種司令部,東路兩個大隊約2000人負責切斷新幹線鐵路,佔領銀座金融區及電視臺等機構。

此事,被後世學者稱爲“舊日本光和11年二一七兵變”。

與日本舊軍國主義者100多年前發動的“二二六兵變”的情況有些相同之處,這兩次兵變都不是企圖奪取國家最高權力的政變,而是部分少壯派軍人由於對領導當局的政策出現了嚴重的不滿情緒,積壓下來又沒有能夠得到有效的解決和疏導而暴發的,當然,這也是狂熱的皇國情緒作祟的產物。

不過,任何兵變都有其內部的深刻政治原因,“二二六兵變”的發生主要原因是因爲當時的日本政府應對不力,無法有效地擺脫1929年那場席捲全球的世界經濟危機對日本經濟的衝擊,國內經濟持續動盪和政局嚴重不穩定才最終釀成和引發的兵變事件。

其實,1936年的“二二六兵變”還有更爲深層次上的原因,背景相當複雜,大抵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前日本軍隊內部鬥爭相當嚴重,對於政治的看法也不同,事件發生前夕軍隊內部主要分爲“皇道派”與“統制派”。皇道派認爲,天皇已經被“周邊的壞人”所包圍無法知道民間疾苦,所以必須起來“清君側”廢除內閣,讓天皇直接成爲類似希特勒這種軍事獨裁者。二派的政治看法完全不同,目的卻都是想要將日本進一步轉型爲法西斯戰爭機器國家,這是對“大正民主時代”精神的一種反制。

二派核心的鬥爭是在宮闈之內進行,受到影響的卻是沒有實際權力的年輕軍官。以安藤輝三大尉爲首的年輕軍官團結合1,400名軍官在2月26日當天凌晨佔領包括東京警政署、首相府等重要機關建築,殺害了包括財政部長、內大臣、侍從長等重要官員希望能夠達到“昭和維新”的目的。

而當時的昭和天皇同樣對政客們利用大選而把持政權不滿,想借機恢復自己在憲法修正案頒佈以後被剝奪的部分權力(其實只是極少部分的權力)。同時,這也是以軍部爲代表的軍方勢力爲了擴張自己的權力而在實際上唆使少壯派並且在發動以後不斷在幕後推波助瀾引導和誘使兵變軍人把矛頭指向政府所造成的。所以,在崛取了自己想要得到權力以後,和軍部結爲實質同盟的天皇爲了滅口就嚴厲鎮壓了“二二六兵變”,所有的骨幹分子未經審判就全部就地槍決。另外一個獲利者,軍部的權力在事件後也急劇膨脹,在實際上就擺脫了政府的控制而直接聽命於天皇。而日本民選政府則是“二二六兵變”最大的輸家,不僅首相丟官而且以後的日本政府也都喪失了對軍隊的有效管制能力,就連軍費開支都被剔除在政府預算之外。日本,由此倒退回了天皇和軍部共同控制政權的封建主義時代。

現在,同樣有點類似於當時的情況,只不過,希望發生兵變的並不是天皇,而是首相。川崎南記事發前就已經獲得了東京可能要發生兵變的秘密報告,在與國防大臣武義則商量以後都企圖借這個事件來清洗那些在他們眼中屬於“日本叛徒”的無恥政客們。

這是一招險棋,風險頗大,但是想要沒有任何風險?那就只能回家抱着黃金去當個土財主,就如商家所言,有多大的風險就有多大的利潤。

所以,出擊包圍總理府的叛亂軍隊自然也就不可能抓到總理大臣,同樣,試圖包圍防衛省和諸軍兵種司令部的叛亂軍隊也只能佔領幾座空營而沒有抓住計劃中的軍事主官。

已經知道叛軍部分計劃的總理大臣,在叛亂髮生後立即帶領防衛大臣等心腹及少數幾個高級軍官進入了皇宮並上報天皇,只是誰都沒有料到,這些少壯派敢殘殺小林中將並篡奪指揮權,原本方案中認爲他們最多也就只有一兩千可以指揮的部隊,現在竟有23000名士兵參與叛亂,這是沒有預料到的突發性事件,川崎南記已經有點手足無措了。

在總理府撲空的叛亂軍隊立即轉向包圍國會,這些個傢伙也是這次兵變的重點,所以故意被總理大臣拋棄的正在開例行會議的全部議員中,剔除總理和七八名內閣成員後實際到會的421人無一漏網全被叛亂軍人抓獲。

東路叛軍按照預定計劃截斷地鐵,佔領了金融區全部接管所有日籍銀行及股票交易所等重點金融機構後開始四處搜尋內閣成員和高級軍官,同時北路叛軍開始向西試圖控制電訊公司及橋樑等要害機構。

此時,川崎南記才真正後悔莫及,爲什麼自己當時就同意把十多個機構的守備力量全部集中起來成立個什麼東京都臨時守備司令部呢?

清醒過來的國防大臣和總參謀長及三軍參謀長分別急電橫濱、大宮和千葉三地的守備司令,命令他們立即組織軍隊開赴東京平定叛亂。但是很顯然,已經失去了先機的叛軍並不願意等死,15點50分,和田俊三親自帶領守備隊約700名士兵步行到達皇宮以示自己的誠意,呈遞了請罪折並要求晉見天皇茈仁。

700人的皇宮衛隊和已經獲得授權進入皇宮的300多名政府衛隊士兵按照命令嚴正以待,拒絕和田俊三進入併發出了最嚴厲的警告,任何試圖進入皇宮500米警戒線內的非衛隊持械人員都將被視同爲叛逆而遭到攻擊,真有本事的話~~你就朝皇宮開槍!

僵持之下,情報顯示出臨近三地的守備部隊正在迅速動員和集結準備開赴東京,叛軍也就沒有了選擇,只能再次向皇宮遞交了“請求面晉天皇”的請願書。

在請願書中,和田俊三歷數所謂民選政府從所謂“1955年體制”以來暴露出來的種種惡行,黑金,腐敗,國家大政的失誤,以及目前日本遭遇到的困境並稱這是所謂政客們的貪慾所致。他代表部分“良心未泯的天皇子民”發動兵諫的目的就是懇求天皇立即宣佈解散國會和現政府組織“救國委員會”代替,還請求陛下領導日本國民和中俄韓三國決戰,挽狂瀾於既倒,再現皇國輝煌。

整個一憂國憂民的愛國主義分子,全然沒有自己殘害高級軍官發動叛亂挑戰現有法律體系的悔罪表現。因此他遭到嚴詞拒絕也就不足爲奇了,天皇在正式回信中斥責了叛亂行爲,稱,“惟今之際,爾只能立即解散叛軍回到軍營思過,等待帝國法律的懲處。朕將視爾行爲斟酌是否給予特赦。”

和田俊三隨即命令中路叛軍立即包圍皇宮,但是這個命令就是中將親自來也沒有幾個人敢於執行。別看叛亂髮動起來的時候,這些軍官們能夠非常不走樣的立即執行命令,那是因爲他們接到的命令是逮捕黑名單上的“叛國者和間諜分子”,小林中將作爲守備司令自然有權力也有充分的理由簽署這樣的命令,反正是執行上級命令,我管逮捕的是部長還是將軍?

所以,拒絕執行“可能侵犯到神聖天皇的亂命”的8名大隊長等級別的中級軍官要求先見到小林中將或者是自己的聯隊長再說,無奈之下的和田俊三隻好再次動手將其全部用刀砍殺掉,隨後又欺騙和煽動中路叛軍的士兵們說皇宮現在已經被無恥的政客們~~總理大臣及部分屍位素餐的將軍所指揮的政府衛隊控制了,天皇陛下正處於極度危險之中。我們需要去解救天皇陛下云云。

處於猶豫之中的中路叛軍的衆多低級軍官最後還是拒絕執行這個命令,因爲他們看見自己的大隊長等軍官到現在都沒有回來。

和田俊三並不敢過分地逼迫這些和士兵保持着非常密切關係的低級軍官們,只好以中將的名義給他們派遣了幾個新的大隊長還給他們分派了一個新任務,繼續向南出發佔領羽田和成田飛機場等次等任務,好遠遠地打發走這些無法進行有效控制的中路叛軍。隨後,又轉命東路叛軍停止對內閣和漏網議員的搜索並預先將其中級軍官扣押下來,還將從銀行獲得的大量錢財發放給東路叛軍的低級軍官和士兵們,要求他們立即執行包圍皇宮的命令。

最終受到有效煽動和大量金錢誘惑的東路叛軍多數低級軍官和大量士兵還是決定支持和田俊三的行動。

富貴險中求啊,反正自己已經上了“賊船”還得了這麼多的美元,想再退出已經不可能了。隨即,東路叛軍的大約1800名士兵與和田俊三親自指揮的700名士兵一起在16點40分包圍了皇宮,鼓譟着要求內閣成員自殺謝罪。

這下,皇宮遭受的壓力倍增,面對步步緊逼過來的叛軍,可憐的1000名衛隊哪裡敢真正激怒這些看起來已經有些瘋狂的士兵們而向2500人的叛軍先開槍射擊,多數只有輕武器最多就是幾十支衝鋒槍的兩個衛隊就都沒折了,只好一再提出警告要求他們立即停止前進。但已經被升官發財矇蔽了眼睛的軍官們和受到煽動的士兵們可不管這麼多,直接就推進到了宮牆外和衛隊隔着不到四五十米的距離進行對峙,當然,還沒有誰膽子大到這個地步敢先向皇宮開槍。

55 .2危局284 .2死戰251 .4糾纏469 .4進入433 .3偷襲363 .4試刀453 .3衝擊330 .2選擇一中57 .2西進263 .5試刀593 .2擴大243 .3分割345 .3雷霆355 .4危局470 .2突破252 .5地震543 .2分割268 .1血洗190 .2鎮壓262 .2兩面272 .3乞求364 .2倉惶268 .3血洗340 .1痛打163 .2試刀273 .2解決230 .2選擇一中71 .4肆虐45 覆沒84 .2死戰294 .2夜話234 .2襲擊230 .2選擇一中55 .2危局255 .3危局341 .2反擊288 .2黃雀236 .1波瀾174 .4拒絕453 .2衝擊297 聲東67 .3小戰340 .1痛打158 .4碰撞491 .1破產182 .4騙子472 .2乞求251 .6糾纏626 平復48 .3異動379 .4屈服436 .1波瀾144 .2反撲250 .5風起5第3集 折美記19、恥辱60 .4分紅432 .2選擇三下70 .3突破333 .2偷襲245 .1雷霆152 .5地震583 .5會戰577 .3震動336 .3波瀾3102 海潮12 混亂51 .2糾纏251 .3糾纏343 .3分割370 .1突破144 .1反撲129 .1籌劃中41 .2反擊283 .2會戰276 .1釋惑1第2集 寶島行11、合縱87 .2紛亂292 .4逼迫493 .1擴大131 .3選擇二下38 .1阻截二195 .5典儀551 .1糾纏124 陰謀73 .4解決467 .3小戰347 .2落日282 .4騙子491 .2破產247 .4落日413 叛亂69 .4進入467 .2小戰231 .3選擇二下50 .2風起271 .1肆虐155 .4危局461 .2冷眼287 .3紛亂390 .4鎮壓4
55 .2危局284 .2死戰251 .4糾纏469 .4進入433 .3偷襲363 .4試刀453 .3衝擊330 .2選擇一中57 .2西進263 .5試刀593 .2擴大243 .3分割345 .3雷霆355 .4危局470 .2突破252 .5地震543 .2分割268 .1血洗190 .2鎮壓262 .2兩面272 .3乞求364 .2倉惶268 .3血洗340 .1痛打163 .2試刀273 .2解決230 .2選擇一中71 .4肆虐45 覆沒84 .2死戰294 .2夜話234 .2襲擊230 .2選擇一中55 .2危局255 .3危局341 .2反擊288 .2黃雀236 .1波瀾174 .4拒絕453 .2衝擊297 聲東67 .3小戰340 .1痛打158 .4碰撞491 .1破產182 .4騙子472 .2乞求251 .6糾纏626 平復48 .3異動379 .4屈服436 .1波瀾144 .2反撲250 .5風起5第3集 折美記19、恥辱60 .4分紅432 .2選擇三下70 .3突破333 .2偷襲245 .1雷霆152 .5地震583 .5會戰577 .3震動336 .3波瀾3102 海潮12 混亂51 .2糾纏251 .3糾纏343 .3分割370 .1突破144 .1反撲129 .1籌劃中41 .2反擊283 .2會戰276 .1釋惑1第2集 寶島行11、合縱87 .2紛亂292 .4逼迫493 .1擴大131 .3選擇二下38 .1阻截二195 .5典儀551 .1糾纏124 陰謀73 .4解決467 .3小戰347 .2落日282 .4騙子491 .2破產247 .4落日413 叛亂69 .4進入467 .2小戰231 .3選擇二下50 .2風起271 .1肆虐155 .4危局461 .2冷眼287 .3紛亂390 .4鎮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