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2冷眼2

61.2冷眼2

果然,2039年12月1日,經過5年多時間的醞釀以後,在“新保守黨”強制推動下5700萬選民最後以55%比43%的結果通過了一個歷史性的決定--英國將在三年內以英格蘭和蘇格蘭兩州身份加入美國,成爲美利堅的第52和第53個州。

美英即將合併的消息使世界震驚,這代表着最近幾年來在經濟上一直壓着美國人一頭的歐洲不僅將被撕裂還要被生生地給打入了一個釘子,而這在軍事上的意義更是不可限量,美國人隨時就可以威脅歐洲的心臟~~德法核心。

奈何,隔着淺淺的多佛爾海峽,整個歐洲都在哭泣。

從11月中旬開始,英國人就在忙碌,佈置儀式,邀請貴賓,發佈戒嚴令,防範可能發生的破壞活動。

世界各主要國家均收到了美國人的邀請,2042年12月30日將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預定正式降下國旗正式宣誓加入美利堅合衆國的“全國性節日”。

(在歐美的經濟競爭壓力下,英國是一個特例。對於一個長期孤立與歐洲大陸的國家來說,歐洲是很遙遠的,最重要的是,從1945年起英國已經依附美國而生存將近100年時間了,彼此之間,經濟、政治、軍事上的聯繫都已經密不可分。同時,在歷史上美國人爲了分化瓦解歐洲也對英國人採取了特殊的照顧,兩國間長期分享軍事和科技資源,形成了事實上的“美英特殊(夫妻)關係”。)

合併,是你情我願的事情,也就無所謂誰吞併誰的問題。其實早在1948年英國就已經向當時的杜魯門政府提出關於英國整體加入美國的願望,只是因爲美國人認爲時機不恰當而作罷。

合併,實際上的後續事情還有很多,譬如,法律的修改,國王待遇問題,軍隊問題、地方政府的組建與過渡問題等等,甚爲繁雜。

可,對於默默辛苦醞釀了多年的新保守派來說,這都不是困難。

首先,在全民公決選擇共和制度以後,2035年9月14日,英王亨利九世頒佈退位詔書,宣佈“將按照公決的規定暫時擔任總統,在全民選舉出新國家元首之後正式卸任。”

作爲一個已經存在了500年的民意代表機構,2039年10月29日,上院(貴族院)經過激烈爭論後通過自行解散的決議,隨後宣佈全部權力自動轉移給下議院行使。

2040年1月15日,下議院在親歐洲派強硬抵制的情況下強行通過議案確認全民公決結果,宣佈英國將在2042年12月30日正式加入美國。

從2040年開始,英國人對現有法律進行全面清理,發佈臨時管制令以代替作廢的王國法律。

2041年3月到4月,美參衆兩院完成了與英國合併所需要的相關法律程序,新任總統--共和黨人帕德里克.傑福裡在簽署文件後得意洋洋地對全國發表講話,“。。。,作爲同文同種的兄弟,我們歡迎英格蘭和蘇格蘭的加入,我們,將創造一個全新的歷史,我們,也期待着美利堅合衆國更加美好更加輝煌的明天。”

2041年5月,按照軍事合作協定,已經離開英國二十年的美軍正式接管英軍指揮權,重新建設軍事基地。

2041年3月3日,合併前的最後一次英國大選落下帷幕,毫無退路的親歐洲派背水一戰拉出全部的力量作最後的決戰,但就算加上海外領地的支持他們也僅僅只是在43個郡中得到了16個郡的地方政權。在下議院選舉中更是慘不忍睹,自由民主黨、工黨及愛爾蘭人黨三個親歐派別加起來僅僅不過才獲得了38%的支持,保守黨及盟友綠黨和右翼激進派大獲全勝,以60%的支持率繼續操控國會與政權。

2042年11月16日至25日,英下議院在自由民主黨和工黨的抗議下通過簡單決議否決了對政府的不信任案,強行召開“合併善後工作會議”並在下議院376名議員中間接選出103名臨時衆議員和4名臨時參議員加入美國國會。

2042年11月22日,英臨時總統亨利宣佈將國家元首權力移交給下議院議長代理。

26日,下議院通過決議,許可內閣至12月30日20點前作爲過渡政府享有臨時治理國家的全部行政和軍事權力。2042年11月26日15點,英下議院通過最後一個決議案,宣佈“自即日起解散”並授權103名衆議員和4名參議員作爲過渡時期的民意代表機構代理行使下議院權力。

從2040年開始,三年緩衝時間,歐洲大陸上,經濟的、外交的、政治的、宗教的、體育的手段和方法是層出不窮,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也都紛紛出面給英倫三島施加影響。歐洲幾乎動員了自己所能夠使用的全部力量來試圖改變英國人的最終決定。

2042年10月28日,揹負着歐洲大陸6億居民期望的羅馬教皇利奧波德十一世和在新教徒中zhan有顯著位置的柏林大主教同時開始對英國的友好訪問,他們與(倫敦)坎特博雷大主教就英國加入美國的問題坦率地進行了面對面的深談。

然而,已經孤立於大陸300年的英國人業已鐵下心來,在坦然消受這些好東西的時候,照舊不願意回頭。

11月19日和21日,兩位宗教大佬相繼黯然離開英倫,作爲最後的和平手段,宗教影響同樣~~宣告失敗。

歐洲人在恨得牙癢癢的同時,冷眼看着英國人和美國人的全程表演。整個的歐洲,在不斷地給不列顛施加壓力和影響的同時也無奈地看着英格蘭人一步一步地脫離歐洲大陸。

與此同時,自由民主黨及工黨在全國各地開始發動抗議活動,反對下議院漠視少數民族權力強行通過合併及善後決議。

英國,立刻被分成了三塊,以藍色爲代表的新教徒在保守派的支持下針鋒相對,上街大肆遊行慶祝勝利。

但是,在這場爭鬥中,多數蘇格蘭人還是表現出了十分的惶惑,不知道自己到底應該支持誰。

作爲信奉天主教的凱爾特人後裔的他們,實際上已經屈服於英格蘭人300年了,現在,是應該繼續支持國家的一致意見嗎?雖然在是否加入美國的全民公決中自己投了反對票,但是現在既然已經成爲了事實,那末似乎就應該服從多數人的意見纔對。

不過,雖然新芬黨和愛爾蘭共和軍早已瓦解和喪失了戰鬥的意志,但崇尚紅色的愛爾蘭後裔們還是堅決反對合並的決定。作爲一個邊緣族羣,南面就是自己的祖國,在英國的統治下還算是在同一個歐洲居住,可一旦加入美國,自己也就將永遠地要和祖國分隔,這是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的殘酷現實。

“既然最後的手段已然失去了作用,那末,我寧願以鮮血來捍衛世代居住的故鄉的屬性。”這是1年前秘密成立的“真正的愛爾蘭共和國軍”的入門宣誓詞,在不列顛島處於絕對少數的愛爾蘭裔開始選擇對合並的軍事抗議。

64 .1倉惶199 關門前言91 .2破產231 .2選擇二中77 .5震動559 .1後退191 .3破產347 .2落日273 .3解決395 .3典儀392 .3逼迫363 .1試刀193 .2擴大251 .3糾纏355 .4危局483 .4會戰482 .1騙子151 .4糾纏490 .2鎮壓214 潰敗50 .6風起651 .2糾纏266 .3迷霧321 初會70 .2突破294 .4夜話464 .1倉惶159 .2後退267 .6小戰687 .3紛亂346 .3射鴨373 .1解決130 .2選擇一中17 衝突76 .1釋惑179 .6屈服621 初會71 .2肆虐229 .3籌劃下91 .1破產14 巧局91 .1破產120 變幻6 突擊49 .4慶典464 .1倉惶1202 定策67 .4小戰488 .3黃雀383 .5會戰549 .3慶典349 .3慶典336 .1波瀾171 .3肆虐352 .2地震247 .4落日479 .1屈服15 覆沒3 掩蓋102 海潮101 攔截45 .1雷霆171 .2肆虐242 .1反擊二173 .4解決446 .2射鴨247 .1落日179 .6屈服647 .2落日244 .2反撲279 .3屈服364 .3倉惶374 .3拒絕376 .3釋惑338 .2阻截二298 暗渡156 .4大棋438 .1阻截二150 .5風起563 .2試刀266 .2迷霧28 和談二34 .2襲擊277 .3震動352 .2地震289 .3騷亂498 暗渡15 覆沒83 .1會戰1第12集 信天游80.1收穫1102 海潮79 .6屈服692 .2逼迫263 .1試刀19 秘密5 覆沒54 .1策動131 .2選擇二中68 .4血洗4
64 .1倉惶199 關門前言91 .2破產231 .2選擇二中77 .5震動559 .1後退191 .3破產347 .2落日273 .3解決395 .3典儀392 .3逼迫363 .1試刀193 .2擴大251 .3糾纏355 .4危局483 .4會戰482 .1騙子151 .4糾纏490 .2鎮壓214 潰敗50 .6風起651 .2糾纏266 .3迷霧321 初會70 .2突破294 .4夜話464 .1倉惶159 .2後退267 .6小戰687 .3紛亂346 .3射鴨373 .1解決130 .2選擇一中17 衝突76 .1釋惑179 .6屈服621 初會71 .2肆虐229 .3籌劃下91 .1破產14 巧局91 .1破產120 變幻6 突擊49 .4慶典464 .1倉惶1202 定策67 .4小戰488 .3黃雀383 .5會戰549 .3慶典349 .3慶典336 .1波瀾171 .3肆虐352 .2地震247 .4落日479 .1屈服15 覆沒3 掩蓋102 海潮101 攔截45 .1雷霆171 .2肆虐242 .1反擊二173 .4解決446 .2射鴨247 .1落日179 .6屈服647 .2落日244 .2反撲279 .3屈服364 .3倉惶374 .3拒絕376 .3釋惑338 .2阻截二298 暗渡156 .4大棋438 .1阻截二150 .5風起563 .2試刀266 .2迷霧28 和談二34 .2襲擊277 .3震動352 .2地震289 .3騷亂498 暗渡15 覆沒83 .1會戰1第12集 信天游80.1收穫1102 海潮79 .6屈服692 .2逼迫263 .1試刀19 秘密5 覆沒54 .1策動131 .2選擇二中68 .4血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