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總會有出路的

第五章 總有出路的

翌日,早餐時。

喝着老母雞人蔘砂鍋湯,就着鹹菜疙瘩,吃着難啃的雜麪窩窩。孟歆有一點奇怪,問孟老爹:“爹,咱們家缺糧嗎?怎麼這白麪裡還摻着麩皮、高粱米麪、野菜沫子?”

“你懂什麼?這比靖難的時候好多了。就摻一點高粱米麪,怎麼了?別人家,一天到晚,下力氣做工,一天才吃兩頓飯;咱們家,一天三頓飯,把你吃撐着了。愛吃不吃?滾,別吃了。”孟老爹畢竟是軍旅出身,暴脾氣呀,眼裡揉不得一點沙子。

百靈的聲音在孟歆的腦海裡迴響:“咱們國家的穀神麥998,平均畝產898.26公斤。創造了全國小麥單產最高紀錄。衆信麥998具有株高矮,抗倒能力強,生長勢強,抗寒性好,抗倒春寒能力強,適應性廣,高產的優點。適宜在黃淮冬麥區南片的河南省除信陽市(淮河以南稻茬麥區)和南陽市南部部分地區以外的平原灌區,陝西省西安、渭南、咸陽、銅川和寶雞市灌區,江蘇省淮河、蘇北灌溉總渠以北地區,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區高中水肥地塊早中茬種植。適宜於黃淮冬麥區北片水地的山東省全部、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其以南地區、山西省運城和臨汾市的盆地灌區種植。適應性這麼好。北京這裡完全可以種植。況且,咱們可以弄暖棚啊。現在的小麥畝產頂天了300多斤。我們來個畝產接近2000斤--這是在大明朝要放衛星了啊!和朱瞻基說說--還服勞什子兵役?抓緊時間搞大農場、集約化經營。現在,明朝的永樂十四年,人口結構是--商人占人口比例8%”、自耕農佔46%、佃農佔28%、工廠僱傭的工人佔18%。下面,縣、鄉、村、鎮,土地兼併越來越嚴重。僱農的人口會越來越多。明朝崇禎年間超過40%的被迫農民佃農--租地做農活,最高的黑心地主收取的佃租達到7成。最好的不過是6成;沒有5成以下的佃租。崇禎正趕上小冰河期,天災,尤其是人禍,饑民變流民;流民變反賊。李自成的大順朝不過是順手撿了個便宜。我們來了,至少讓老百姓能夠吃飽吧!我們來推進農業生產必須產業化、大規模、工業化生產。還要找合適的時間,想辦法鼓弄那個肥豬朱高熾,必須均田,成立合作社。不然,沒有辦法進行大面積集中耕作。就沒有辦法推廣新的高產種子,先進的農業技術、優秀的農業管理方法等等。最後,還是明朝小農經濟、土地兼併--死路一條。”

孟歆心說:太難了。但是,總得叫爹媽和姐姐、小侄女和自己的老婆仇穎吃飽吧。走投無路、毅然決然地擡起頭,目光炯炯地看着老爹,說道:“我能種出畝產10石以上的小麥,爹怎麼說?”

“你瘋了吧?胡說八道。你TNN的吃錯藥、得了失心瘋了吧。”孟老爹暴跳如雷,摔下筷子,把雜麪窩窩往餐桌上一敦,氣沖沖地走了。

孟歆知道了:老爹纔剛剛38歲,自從殘疾了以後,儘量處處不求人。生活上,基本上能夠自己照顧自己。能不能治好老爹的胳膊?

“喝,碧龍靈水,院子裡面的井水,裡面含有豐富的貝塔酶。這種酶能夠促進新陳代謝,排泄毒素、雜質、營養身體,促進動植物生長。在練一練《易筋經》,鍼灸鍼灸、按摩按摩。應該有一些恢復的希望。”

蘭老媽看看孟歆,憂心忡忡地說道:“這孩子--身子是好了。這腦子怕是又壞了吧!”

孟歆不忿道:“我先辦一點私事。等到了晚上,我讓你們見識見識。娘子,回屋。”

回到二進院東廂房--自己的小書房。孟歆在自己的書案前坐下,拿起一把扇子,煩躁地扇了扇,隨手一扔,說道:“我能夠搞到一點西洋貨。有沒有辦法出手。”

仇穎雲淡風輕地說道:“不着急的話,就委託銷售。皇后娘娘的各式各樣鋪子多了去了。着急的話,直接去德昌當鋪。死當、活當隨你。價錢你們自己商量。德昌當鋪掌櫃的--劉博涵是老爹主張撬來的。人家原來是徐府--中山王--徐達(光祿大夫、右柱國、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改封魏國公、歲祿五千石、賜世襲文券)的掌櫃的。後來,女兒劉湘雲跟皇后--徐達的女兒--徐妙雲配嫁給了永樂皇帝。老爹管事後,替皇后打點生意,就把劉博涵老爺子撬過來。這不正管着德昌當鋪。你直接找他就行。”

“好嘞!”孟歆興致沖沖走了出去。

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130章 跨越時代第三十五章 蘿蔔和大棒(二)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五章 總會有出路的第五十五章 養虎遺患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恥(五)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八十三章 勢在必得(一)第三十五章 蘿蔔和大棒(二)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六十一章 戰略戰術(三)第十三章 初戰告捷(三)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九)第十四章 初戰告捷(四)第二十三章 偶爾露崢嶸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第110章 盡忠報國(四)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107章 盡忠報國(一)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110章 盡忠報國(四)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七)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三十二章 專業......第四十一章 開天闢地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八十六章 不對稱作戰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一章 小有斬獲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十六章 初戰告捷(六)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七章 撿到了寶啊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四十三章 痛徹心扉
第五十四章 文明之光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十一章 初戰告捷(一)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125章 膽大包天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七十七章 危機四伏(三)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130章 跨越時代第三十五章 蘿蔔和大棒(二)第九十八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九十七章 小心試探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九十九章 竭盡全力第五章 總會有出路的第五十五章 養虎遺患第八十二章 人傑地靈第七十四章 天下熙熙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七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恥(五)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135章 兄弟鬩牆第八十三章 勢在必得(一)第三十五章 蘿蔔和大棒(二)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七十五章 危機四伏(一)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七十二章 心比天高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第127章 宏圖初現第二十七章 法不傳六耳(二)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六十一章 戰略戰術(三)第十三章 初戰告捷(三)第十九章 初戰告捷(九)第十四章 初戰告捷(四)第二十三章 偶爾露崢嶸第二十二章 培養隊伍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122章 紮實推進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恥(二)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17章 替天行道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八十五章 勢在必得(三)第110章 盡忠報國(四)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十二章 初戰告捷(二)第109章 盡忠報國(三)第107章 盡忠報國(一)第133章 小康之家第四章 萬事開頭難第108章 盡忠報國(二)第110章 盡忠報國(四)第十七章 初戰告捷(七)第三十章 痛並快樂着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七十六章 危機四伏(二)第三十二章 專業......第四十一章 開天闢地第三十九章 千頭萬緒(二)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114章 蓋棺未定論第三十六章 指點江山(一)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八十章 劍指包頭第八十六章 不對稱作戰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二十一章 小有斬獲第五十三章 竭盡所能第103章 曙光在望第十六章 初戰告捷(六)第七十三章 功虧一簣第五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126章 針鋒相對第七章 撿到了寶啊第八十八章 打遍天下無敵手第八章 牛刀小試第九十九章 進退維谷第四十三章 痛徹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