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不了了之

第三更到,弟兄們查收!)

再說那個張焱張遊擊,被自己的親兵護着,一口氣逃出二十里,天不亮便跑到了絳縣縣城門外,這個時候才發現背後早已沒了追兵,於是總算是放心了一點。

到了這兒之後,張焱看了看背後跟着他的兵卒,除了三十幾個親兵之外,基本上兵將們跑了個精光,他這個時候也意識到如果他就這麼回去的話,說不定會立即被朝廷給斬了,頓時便哭天無淚了起來。

倒是他手下的親兵還有點鎮定,立即勸張焱趕緊收攏殘兵敗將,儘可能的挽回損失,只要兵還在,那麼朝廷便不會輕易殺他。

張焱這才從驚慌失措中恢復了過來,趕緊將手下親兵撒出去,朝着四面八方搜索,將潰兵們逐步收攏回來。

經過整整兩天的收攏,張焱總算是又將他麾下的潰兵給收攏了起來,不過清點之後,他還是欲哭無淚,他出太原的時候,帶來了兩千多的兵馬,現在倒好,馬幾乎沒有剩下,兵將只剩下了不到一半。

而且據回來的親兵說,這幫潰兵跑散之後,三五成羣的先是聚在一起,不知道該怎麼辦,聚集的多了之後,便開始在絳縣一帶四處行掠了起來,所過之處老百姓沒少受他們的禍害,他們還殺了不少的流民,把人頭砍下帶在身邊,如此一來,這幫潰兵對於絳縣一帶的禍害,遠比那些在這一帶打糧的杆子還要厲害幾倍。

不過張焱也總算是想到了一個辦法,讓手下把這些殺良得來的人頭收繳上來,草草的收拾了一下之後,撒了石灰存了起來,另外派人朝太原稟報,說他們在絳縣遭遇到一大股杆子,力戰之下,殺敵過千,但是自己也損失很大,要求返回太原休整。

另外他還帶人返回了石井村一帶,查看了一下那一晚的營地,營地中到處都是他麾下官兵的屍體,而且輜重之類的東西也都被一掃而空,石井村裡面的村民更是逃了個一乾二淨,接着他又派人查了一下那夥襲擊他大營的賊人的去向,夜不收回來之後告訴他說有一支賊兵,從石井村一帶朝着絳州方向逃去,具體跑到哪兒了他們也說不清楚。

張焱又仔細詢問了當晚發生襲營的時候,敵軍的數量,仔細的跟手下部將分析了一番,最終得出結論,襲營的賊人數量並不算多,最多也就是二三百人,其中有幾十個馬賊,而他們之所以損失這麼大,其實很多死的官兵是被自己人給殺掉的,這個結論得出之後,更是讓張焱心裡面堵的要死。

可是事已至此,賊人們早就跑沒影了,他手下也就剩下了一半不到的殘兵敗將,輜重大炮丟了個精光,剩下的官兵們甚至連刀槍都配不齊了,真格是被徹底被打殘了,這樣子要是去河南剿匪的話,純粹就是找死,以洪承疇的脾氣,看到他帶得兵這德行,保不準就先給他扣個出師不利的帽子,把他給拖出去剁了,所以他也只能想辦法先回太原府,把這件事儘可能的給平息下去,反正讓他接着去河南已經是不可能了,給他個膽子他也不敢去洪承疇哪兒報到了。

雖然張焱想辦法想要壓下這件事,不讓他太難看了,但是這次的事情絳縣的當官的還是給他捅了出去,畢竟張焱的手下潰兵在絳縣境內殺了許多人,搶了不少人家,幾天時間之內,告狀的苦主幾乎擊破了縣城的大門,當地官府也沒有辦法,只好把這裡的事情據實稟上報給了山西巡撫吳甡,吳甡聽罷之後,登時大怒,一邊下令平陽府一帶嚴查鬧事的亂賊,一邊立即派人將張焱給召回太原。

等張焱剛到太原府,吳甡便立即下令將張焱逮了起來,通過吳甡對張焱手下的審訊,吳甡得出了一個確切的結論,就是張焱控軍無能,僅僅是遇上了一支幾百人的賊軍,便被賊軍夜裡襲營,給打了個大敗,吳甡大怒之下,將其所做之事上奏到了朝廷,等候朝廷對張焱的處置。

張焱的家人據說是散盡了家財,也沒有能保住張焱的性命,後來張焱還是被朝廷下旨,罷掉了他的遊擊之職,直接在太原就地棄市。

而平陽府爲此又是緊張了好一陣子,雞飛狗跳的查了好久,但是因爲刑天軍撤退的時候打掃戰場很是乾淨,沒有給官府留下太多蛛絲馬跡,最後當地官府也沒查出個所以然來,只是開始懷疑這夥擊敗張焱的杆子,很有可能是年前竄入山西一帶的那支陝西來的賊軍中的一支,具體這夥賊人在擊敗了張焱所部之後,跑到了哪兒去,各種消息都很混亂,按照他們撤離的路線看,他們是在石井村擊敗了官軍之後,朝西北方向撤退了,所以有人說是這夥賊人跑到了平陽府以西的鄉寧縣一帶的山中,但是也有人說這夥賊人應該在沁水縣山中,當然也有人指出可能跟陽城縣一帶新近崛起的那夥賊人有關。

但是具體到這夥賊人到底是那一支流賊,官府方面沒有充分的證據,所以最終也無法下斷言,畢竟因爲這時候到處的賊人都多如牛毛,誰也無法最終判定出到底是哪一路杆子做的,只是一定程度的懷疑到了陽城縣的刑天軍頭上。

不過這件事查着查着便立即被另外一件滔天的大事給掩蓋了下去,因爲在京城方面出了大事了,而這裡說的京城可不是北京城也不是南京城,而是大明的中都鳳陽府。

各地官府在正月末的時候,突然間收到了一件驚天動地的消息,那就是大明的中都突然間在正月十五那一天被大批流民軍給攻佔了,變民軍首領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等部率領其麾下的流民軍先是在年前攻克了河南的滎陽,然後在滎陽大會各路變民軍,然後分兵出擊,長途奔襲,率領十數萬賊軍直入淮上突然之間進入南直隸,並且在上元節的時候,趁着鳳陽府的官軍不備,一舉便攻下明中都鳳陽。

鳳陽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故里,朱元璋的爹孃就葬在這裡,因爲怕壞了皇族的風水,所以並未像一般的城池那樣築起高高的城牆,雖說留守這裡的有六千官軍,但是變民軍實在是來的太快,他們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便被蜂擁而來的流民軍一舉淹沒,打了個大敗而逃,鳳陽府隨即便告陷落。

這幫變民軍攻佔鳳陽以後,毀皇陵樓殿,焚龍興寺,殺宦官六十多人,斬明中都留守朱國相及官兵幾千人。據說變民軍八大王張獻忠乾脆就在鳳陽皇陵樹起了“古元真龍皇帝”的大旗,合樂大飲,慶賀自己的勝利。

消息傳開之後,一聽說當今皇上的老祖墳讓人給挖了,大明上下可以說是舉國震驚,據說當今聖上聽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當即便放聲大哭,還下了罪己詔,各地官府都被嚇壞了,心知這一次流民軍終於把事情給鬧大了,他們以前根本都萬萬沒有想到流民軍居然能打下中都鳳陽,鬧出這麼大的事情,幾乎差點把天都通了個窟窿。

這件事一出,朝廷那邊便不再有人關注山西這件事情了,畢竟張焱在絳州一敗,比起皇上祖墳被挖那件事,實在算不上什麼了,這一下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中都鳳陽,畢竟那裡離南京城太近,中都都被流民軍給破了,萬一南京城再有失的話,這大明豈不就完蛋了嗎?所以這會兒誰還會再管絳縣這兒發生的這麼一次戰鬥呀!於是這件事也就此沒人繼續關注了,所有人的目光都投注到了河南、南直隸一帶。

,!

第73章 斥候的對決2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91章 出關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64章 兵餉制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29章 分道揚鑣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38章 試炮第25章 鐵骨破軍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229章 寶船舊址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72章 野蜂破陣第13章 僥倖退敵第53章 初戰失利第5章 闖王第64章 肥肉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37章 震怒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25章 長槍向前驅羣羊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8章 僥倖成功第75章 直逼襄陽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6章 陰溝翻船第166章 吳三桂第31章 攻關受挫第123章 李家主將第97章 破寨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32章 醋意第34章 險勝第170章 背叛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21章 佈置第205章 奇兵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72章 煩惱第110章 賭約第12章 火牛衝陣第59章 獻計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00章 賞功罰過第79章 奴酋授首第94章 伊河之屠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5章 傳教士第3章 困境第149章 賜鞭第171章 死士第26章 好言相勸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83章 參謀部第94章 速度賽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5章 闖王第81章 綁腿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7章 長槍直刺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49章 賜鞭第44章 轉送民衆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188章 石冉第56章 水壩第227章 大中國第50章 火器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52章 鑽地鼠第234章 大閱兵第81章 綁腿第180章 招安風波第149章 羨慕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12章 大戰前夜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111章 正主失蹤第178章 商鋪
第73章 斥候的對決2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191章 出關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64章 兵餉制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29章 分道揚鑣第43章 兵至柳泉鎮第138章 試炮第25章 鐵骨破軍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229章 寶船舊址第201章 石冉發威第128章 楚王新軍第72章 野蜂破陣第13章 僥倖退敵第53章 初戰失利第5章 闖王第64章 肥肉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37章 震怒第89章 集兵山海關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25章 長槍向前驅羣羊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8章 僥倖成功第75章 直逼襄陽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6章 陰溝翻船第166章 吳三桂第31章 攻關受挫第123章 李家主將第97章 破寨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86章 磨刀霍霍第147章 山西戰局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32章 醋意第34章 險勝第170章 背叛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21章 佈置第205章 奇兵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72章 煩惱第110章 賭約第12章 火牛衝陣第59章 獻計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00章 賞功罰過第79章 奴酋授首第94章 伊河之屠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5章 傳教士第3章 困境第149章 賜鞭第171章 死士第26章 好言相勸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83章 參謀部第94章 速度賽第163章 強攻敵營1第5章 闖王第81章 綁腿第182章 不算勸降第17章 長槍直刺第75章 是否君子第149章 賜鞭第44章 轉送民衆第240章 奴酋的鬼胎第49章 滿門盡屠第134章 短期計劃第188章 石冉第56章 水壩第227章 大中國第50章 火器第25章 逼上梁山3第152章 鑽地鼠第234章 大閱兵第81章 綁腿第180章 招安風波第149章 羨慕第186章 父女相見第12章 大戰前夜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204章 趕盡殺絕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98章 山海關之役4第111章 正主失蹤第178章 商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