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

當又一年的春天到來之際,趙國西域都護府大都督李牧終於回到了邯鄲之中。

和之前的每一次戰爭一樣,李牧給帶回的是非常多的、讓人極其振奮的消息。

在擊敗了匈奴人之後,李牧並沒有緊追匈奴人,而是繼續西進,跟趙括最終會師。

這也是趙丹事先的安排,只要拿下了西域,那麼漠北匈奴就是趙國隨時都可以出兵打擊的對象,而且由於西域被佔領,匈奴人甚至連跑都沒地方跑,總不可能跑到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去吧?

所以攻擊漠北這件事情,還真是不必急於一時。

事實上就連李牧自己都不知道,跟他前後腳到達邯鄲的,還有匈奴三位單于的稱臣表。

在被李牧擊敗之後,曾經短暫統一的匈奴逃回漠北,然後再次分裂成了許多部分,其中四名勢力較大的匈奴貴族各自都自立爲單于,爲了生存而相互征伐不休。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能夠得到趙國的支持就極其重要了,因此這些單于們不惜稱臣於趙國,就是爲了得到趙國的支持,將其他人全部幹掉。

趙丹已經作出決定,讓李牧到時候率兵出擊漠北,徹底的將漠北納入趙國麾下。

而李牧西征的另外一個方面巴克特里亞地區,也是值得一說的。

在這次西征之中,整個巴特克里亞地區除了南部的山區依舊有着一些抵抗勢力之外,其他八成以上的地區所有人口城池都已經完全納入了趙國西域都護府的下轄之下,目前由一批趙國隨軍出發的官員們負責進行治理。

當然了,由於西域和巴克特里亞地區的面積實在遼闊,將來還需要趙國對這部分地區進行大量的移民和派駐官員,同時保留足夠的強大武力才能夠實現趙國對這兩塊地區的統治.

否則的話,趙國對於這片地區的統治就只能夠像唐朝一樣曇花一現罷了。

不過考慮到塞琉古的渣渣戰鬥力完全不能夠和唐時期強大的阿拉伯帝國相提並論,再考慮到趙國擁有着具裝甲騎兵和震天雷這樣的超時代武器,趙國上下沒有任何一個人覺得趙國會守不住這兩塊地區。

除此之外,李牧還帶回來了一份經由拍賣綠洲、奴隸、馬匹以及西域各種特產物資而得到的長長清單,在清單的結尾是天下最大的前二十家商會負責人的共同用印,以及一個讓趙國商部最高首腦呂不韋看了會頭暈目眩的鉅額數字。

不僅如此,李牧還帶回了數萬西域胡人奴隸,數千名來自巴特克里亞地區的原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工匠後裔,還有諸多巴特克里亞地區藏有的書籍,其中甚至還有諸如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等希臘聖賢的消息。

關於印度孔雀王朝,李牧同樣也在巴克特里亞之中得到了足夠的瞭解,爲接下來征伐印度進一步的打下了基礎。

雖然如今印度正是阿育王這位孔雀王朝的最強王者在位時期,但是有了李牧+具裝甲騎兵+震天雷+平定六國的趙國精銳大軍這樣的組合,趙丹覺得阿育王恐怕不會像歷史上那樣獨霸印度,被稱爲印度的千古一帝了。

當然,飯要一口口的吃,轉進印度是必要的,不過那得在趙國徹底平定西域,拿下漠北之後了。

西域和印度方向的戰事,主要交給李牧負責,趙括輔助。這是因爲這方面的敵人最爲棘手,同時也需要有人長時間的駐守,李牧和趙括這種組合既年輕又足夠優秀,是絕佳的人選。

除此之外,南方的東越、閩越等越族,以及西南邊的夜郎等國家,也是需要繼續征服的對象。畢竟這可是中國歷史上的雲南、貴州、湖南、廣東、廣西諸省,是必須要拿下來的。

而且在拿下這裡之後,趙國還能夠繼續南下越南等中南半島之地,從而獲得在這個時代裡趙國所能夠獲得的最優糧食作物——占城稻。

而南下這個方向,趙丹決定交給寶刀未老的廉頗。

畢竟按照史書來看的話,廉頗是在公元前222年秦始皇滅趙的前幾年死去的,這麼一算的話,別看廉頗六十幾歲了,但人家至少還有二十年的命呢。

有了老而彌堅的廉頗,再輔以龐煖、劇辛等老將,絕對是穩妥無比。

退一步說,就算這些老將壽命不久,那目前還算是中生代的樂乘也可以負責這方面,畢竟南方這邊不像西域有塞琉古或者孔雀王朝這樣的強國,主要是一些山裡的少數民族和小國罷了。

這種敵人,廉頗龐煖這樣級別的當世名將其實就是去放鬆筋骨罷了,樂乘的能力也絕對是輕鬆勝任。

除了陸地上的事情之外,海洋上的事情趙國也在有序的推進之中。

在滅掉了齊、魏、楚等國之後,趙國獲得了大批的造船工匠,如今趙丹將這些工匠集中在趙國琅琊城,準備讓他們打造出一支能夠出海的艦隊,艦隊的首腦便是歷史上那位李牧的副將,如今的趙國水師指揮官司馬尚。

短期來說,趙丹希望十年內趙國的艦隊能夠登陸ri本列島,掌控ri本的礦產資源,尤其是銅礦和銀礦。

二十年內,趙丹希望趙國的艦隊能夠南下到香料羣島,也就是後世的印度尼西亞。

三十年內,趙丹希望趙國的艦隊能夠抵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

五十年內,趙丹希望趙國的艦隊能夠繞過好望角,抵達大西洋的非洲西海岸,甚至抵達歐洲西部的利比里亞半島,進入地中海之中。

七十到一百年內,趙丹希望趙國的艦隊能夠登陸美洲。

一百五十年內,趙丹希望趙國的艦隊能夠完成環球航行。

聽起來似乎太久遠了一些,但是有鑑於現在還是公元前兩百年,比歷史上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的大航海時代要早了至少一千六百年,加上如今中原大地由於千年戰亂而產生的這麼一個地多人少的狀況,所以趙丹一點都不着急。

等到趙國人口大爆炸的時候,正好趙國的對外航海事業也就到達了一個高峰期,那個時候,中原大地上過剩的人口就可以用移民征服者的方式,不停的向全世界新開拓的殖民地進行輸出了。

在最理想的情況下,整個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甚至可能會完全成爲趙國的殖民地,而對西亞和歐洲的征服,則是趙國未來陸地軍事擴張的目標。

當然,持續的對外征服會不會讓趙國分裂成類似於蒙古那樣的四大汗國,又或者出現像美國從英國殖民地而獨立這樣的事情,其實說實話……

等到需要考慮這個問題的時候,趙丹早都涼涼啦,一個死人還管那麼多?想管也管不來啊。

再說了,如果全世界都被華夏給征服了,那麼在“全世界都是華夏人,全世界都在說中國話”的這麼一個情況下,趙國是否強盛甚至是趙氏皇族是否依舊存在,又有什麼要緊的呢?

反正趙丹纔是那個奠定了華夏千秋萬世偉業的奠基者,是註定要載入史冊、受到萬世君王香火祭祀的人!

說起來,趙丹準備以一個“神諭”的方式,將自己腦海之中所有關於後世的記憶統統記載下來,並且讓未來的趙國皇帝代代相傳。

有了這麼一份號稱來自上天的神諭書,再加上裡面必定會實現的諸多關於未來的描述,趙丹覺得自己的繼承人們只要不是腦袋被踢了,應該是不會作出像明朝中後期以及清朝那種禁海、閉關鎖國的蠢事,更不會停止趙國的對外擴張。

這就夠了。

公元前248年6月初一,趙丹在趙國羣臣、諸子百家、各地趙國子民代表、乃至於諸多邊境小國、部落等使臣們的見證下,正式登臨泰山,舉行了隆重無比的封禪大典。

也就是在封禪大典之上,趙丹宣佈將年號改爲“一統”,並命趙國曆官修改曆法,並將這部命名爲華夏曆的新曆法頒佈天下,從此實施。

由此以後,再也沒有什麼西元前248年的說法,也沒有什麼趙王十六年的說法,有的只是華夏曆元年!

而華夏曆,也成爲了後世地球上使用的唯一曆法。

華夏曆史至此正式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華夏曆三年,塞琉古國王安條克二世率大軍來伐,和李牧在碎葉郡之中大戰。

李牧此戰中以五萬趙軍加上三萬僕從軍的八萬部隊大勝安條克二世二十萬大軍,安條克二世在戰鬥中被義渠勝一箭射中肩膀,敗退回國之後憂憤而死。

安條克二世死後,塞琉古諸王子爭位而陷入內亂之中,再也無力東進對付趙國,諸王子甚至紛紛割地賠款以結好李牧,免得李牧繼續西進。

在這樣的情況下,六年後也就是華夏曆九年,準備齊全的李牧率領十萬趙軍翻越中亞羣山南下印度,在印度河畔大破孔雀王朝阿育王所率領的三十萬大軍,開始了對印度南亞次大陸的征服。

於此同時,廉頗作爲主將也開始率領中原趙軍南下征服諸越和西南夷,雖然龐煖和劇辛在這個過程中先後病死,但是樂乘不負趙丹衆望,成功接班成爲了廉頗的最佳助手。

華夏曆十一年,西南夷和百越均被廉頗和樂乘這對組合率軍征服,趙國的統治疆域徹底擴展到了南海邊上,觸及到了中南半島的入口。

此刻的趙國,除了歷史上的西zang以及吉lin、黑long江之外,已經完全據有了後世所有的華夏國版圖。

而且考慮到多出來的朝鮮、漠北以及西域、中亞部分,以及司馬尚爲趙國剛剛開闢出來的ri本海外殖民地,事實上此刻的趙國版圖已經超越了後世的華夏國,並且隨着趙國對外擴張的不斷進行,趙國的版圖仍舊在不停的膨脹着。

此刻的趙國,已經是當之無愧、無可爭議的地球第一強國!

於此同時,趙國政壇的內部交接也在有條不紊的運行着。

在確立了相邦任期制度之後,第一位虞信完成了五年的任期退位,呂不韋成爲了第二任趙國相邦。而此時呂不韋的任期也已經結束,李斯成爲了第三任相邦。另外一個趙國政壇常青樹李伯以及韓非則被視爲第四任相邦的兩位最有力競爭者。

至少以目前而論,這套換血機制是頗有成效的。

華夏曆二十八年,已經出任趙國國君整整四十四年的趙丹在自己的六十歲大壽典禮之上宣佈退位,傳位於趙國太子趙恆,成爲了繼自己祖父趙武靈王之後趙國的第二位“主父”,也就是太上皇。

自此,趙國君王在位不得超過六十歲的制度就以祖制的方式固定了下來,而且在趙丹的親自示範下,太上皇不得干涉新皇政務也成爲了一個必須要遵守的潛、規則。

六十歲退休制度從此徹底在趙國自上而下的確立。

當趙丹退位的時候,趙國的版圖已經擴張到了阿拉伯半島和東歐平原,同時大半個印度都已經被征服,ri本羣島全部和中南半島的一半、香料羣島的三成都已經成爲了趙國的殖民地。

這是一個史上前所未有的強大趙國,是一個華夏史都從未出現過的強大帝國,也是一個註定要在華夏史上落下屬於濃墨重彩一筆的趙國!

華夏的輝煌仍在繼續,一個偉大民族統治地球的時代正在徐徐的揭開序幕,並將成爲很長很長一段時間內,整個地球歷史的主旋律!

全書終。

——於公元2018年10月17日凌晨3點21分。

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七章 趙括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大家新年快樂!
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第二百九十五章 掉坑的段乾子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一百六十八章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求和了,寡人就大發慈悲的答應吧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第三百六十六章 曲轅犁的好夥伴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六百八十四章 讓人放心的韓王然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六十六章 胡衣衛和呂不韋第九百二十八章 趙勝的顧慮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八百零四章 樂間的計劃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八百八十一章 推心置腹的談話第九百七十六章 王翦亡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七百三十四章 驚天謀劃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咸陽密議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一百六十一章 清河之會第二百三十七章 魏無忌覺得自己可能是帶不動這些豬隊友了第八百九十三章 五百主何華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五十四章 魏王圉的憂慮第七百八十四章 戰事起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六百八十六章 後勝的天大好事第五百三十四章 楚王,汝這是自尋死路!第一百八十六章 對於趙國的未來,趙丹有那麼一些想法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六十一章 如何抗趙?蔡澤有自己的主張第八百四十五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九百二十二章 李園可是個聰明人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三百三十九章 一路向北,一路向西第三十三章 監察衛第七百四十八章 趙軍出征第六百七十三章 李牧的請求第二百五十章 繆賢帶來的好消息和壞消息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二百二十三章 幫不幫秦國?齊國人吵成了一團第七百九十二章 割肉的秦王楚第三百八十二章 對陣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四百四十二章 水淹大梁城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七百四十章 一個大好機會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姬之事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李牧果然只是個武人而已!第三百六十八章 大決戰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七章 趙括第四百九十二章 魏國傳來的好消息第三百七十九章 選哪裡作爲攻擊方向?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進擊的趙括第六百七十二章 趙勝的賭注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九百一十九章 這趙國使團,吾今日是請定了!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進城第四百九十四章 齊國人有點慌第八百零二章 擴土萬里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五百六十三章 白起做得,吾亦做得!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於魏國是否應該發兵的爭吵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五百零五章 每一個人都有其侷限性所在第五十五章 信陵君說魏王 1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