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

戰事終於結束,華夏大地再一次的恢復了平靜。

在戰爭結束的一個月後,趙國於邯鄲城外北大營之中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典禮,趙丹率領着所有的趙國文武百官親臨慰問勝利的將士們,並且對於所有的有功將士都進行了封賞。

武信君廉頗作爲主將,率領着大軍在睢陽城外的決戰之中擊潰了四國聯軍,一掃去年兵敗於高唐城外的頹勢,堪稱此戰的最大功臣。

趙丹將廉頗的食邑增加到了整整一萬戶,並且發下了一大堆讓人膛目結舌的賞賜,以及什麼可以騎馬佩劍直入宮中之類的特權,包括廉頗的夫人、兒子乃至是兩個小孫子都得到了趙丹的賞賜,可以說是榮耀已極。

第二個接受封賞的則是李牧,雖然說李牧面對着的敵人秦國當時是比較虛弱的,但李牧的奇襲突破了咸陽城抓住了秦王楚和一衆秦國大臣,極大的提振了趙國軍民的聲威和士氣,爲睢陽城大決戰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由此成爲第二功臣。

趙丹對李牧的封賞則是將他的爵位提到了上卿,距離封君之位不過只有一步之遙了,同時當然還有大量的錢財寶物、以及各種頭銜等等。

除此之外,像樂乘、龐煖、劇辛等等趙國將軍,以及所有參與到了戰爭之中的趙國將士們都是各有賞賜。

慶典持續了整整三天,邯鄲城在這三天之中放開宵禁,人們通宵達旦徹夜不眠的狂歡着,美酒的香味幾乎在城市之中的每一個角落飄揚,讓人幾乎以爲這座城市完全浸泡在了酒液之中。

由此引發的後果則是因爲城中酒醉而打架鬥毆的事件比平時暴增百倍,邯鄲監獄之中一時間人滿爲患,菜市場買菜的人們在接下來的好一段時間裡又能夠多看幾次砍頭好戲。

不過這些東西都只是平民百姓們所津津樂道的問題罷了,對於整個趙國政壇來說,最關注的問題其實只有一個。

誰會成爲第八位進入龍臺議事的趙國重臣?

從之前的呼聲來看,樂乘和劇辛並駕齊驅,李牧似乎並沒有什麼希望。

但是在打過這一戰之後,形勢發生了反轉,和燕國人交戰的過程之中並無出彩表現的劇辛明顯掉隊,而李牧則憑藉着二破咸陽擒獲秦國一衆高層的表現而一飛沖天,真正成爲了有力競爭者。

雖然說樂乘更成熟穩重也更有經驗,但是李牧無疑是更得趙丹信任、同時身上又有全勝光環籠罩,所以李牧的聲勢實際上是壓過了樂乘一頭。

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一年一度的趙國上計工作開始了。

作爲每年例行的監察統計工作,上計也是李斯所負責的中尉部門一年裡最重要的工作。

這時候的中尉部門會派出大量的官員下到地方之中去統計各地的數據,然後再上報到邯鄲城之中,然後由中尉李斯來作出一份上計報告,最終送呈國君趙丹的面前。

這份上計報告對於百分之九十九的趙國官員來說都是一項緊箍咒一般的存在,一旦哪個部位被評爲中下甚至下下等,那麼這個部門一定會遭受到趙丹的嚴厲訓斥,就比如說去年鄭朱的大行部門就是如此。

這樣的一項工作,說實話是挺得罪人的,但是對於李斯這位法家官僚來說,他卻在這個崗位上幹得如魚得水。

法家的官員們最不害怕的,就是用君王給自己的權力去合法的懲罰他人了。

已經是深夜了,但是在中尉官邸那間專屬於李斯的書房之中燈火依舊通明,趙國中尉李斯正在和他的師弟韓非一起翻閱着面前堆積如山的報告,力圖從報告之中瞭解到趙國各地官員們在過去的一年之中究竟有沒有做好自己的事情。

李斯聚精會神的盯着面前的一份竹簡,良久之後纔將這份竹簡放下,提筆飛速在簡牘之上寫了幾個字,隨後站起來用力的伸了一個懶腰,長長的出了一口氣。

“呼,真是累煞吾也!”

坐在李斯旁邊的韓非擡頭看了李斯一眼,然後笑道:“吾兄今年不過才三十歲整,正是而立之年精力充沛,如何卻在此大談勞累?莫不是因爲那剛納之小妾過於可人?”

李斯呸了一聲,笑罵道:“汝是知曉吾家底的,如今吾子嗣不過一男三女,這如何能夠讓人放心?須知秋日播種夏日出生,無春寒之料峭,無秋日之涼風,更無冬日之寒冷,正是最佳時節也。”

韓非眨了眨眼睛,道:“弟曾聞邯鄲舞姬不但姿色可人,牀幃之間更有一番絕妙風情,以兄之言而觀之,此言不虛也。”

兩人對視一眼,不約而同的放聲大笑。

片刻之後,笑聲漸漸止歇。

韓非扔下了手中的簡牘,沉默片刻之後突然說道:“這次上計有問題。”

李斯臉色不變的看了韓非一眼,道:“有何問題?上計原本便應當有問題,若是全無問題,那麼便是吾等的失職。”

韓非嘆了一口氣,道:“兄誤會了,吾並非此意,只不過……問題太多了。”

頓了一頓之後,韓非拿起了手中的這份簡牘,道:“吾兄且看看這份報告,上面說中山郡長史樂奉大肆收受賄賂,爲他人開方便之門,更有勾結其他官吏以新糧換陳糧之罪行,乃是不折不扣的大貪官。”

李斯嗯了一聲,伸手緩聲道:“且將這份報告給吾看看。”

片刻之後,李斯放下了手中的這份報告,道:“若是此報告屬實,那麼樂奉合該人頭落地。”

韓非點頭表示贊同,又拿出了另外一份簡牘,道:“吾兄再看看這一份,說的是河內郡郡守虞康之事,上面的罪行同樣多條,而且看上去皆是罪證確鑿。”

“還有這一份,說的是代郡都尉廉猛之不法事。”

“這一份報告之中寫有河間郡郡守鄭範過去一年的成績,以此而論應當爲下下等,但是在去歲的上計之中,鄭範的成績乃是上中等。”

“還有……”

李斯臉上的笑容完全消失了,臉上的表情突然變得嚴峻起來。

剛纔韓非所說的那些人,雖然職位年紀官職各有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他們都是真正的朝中有人,而他們的後臺們正是和李斯位列龍臺之中的其他趙國重臣們。

良久之後,李斯才突然嘿了一聲,道:“看來這一次的上計,倒是有很多人在暗中角力呢。”

韓非點頭道:“正是如此,以如今所交上來的報告來看,倒有七成乃是中下等甚至下下等,只有兩成半是中等,剩餘半成則是上中等和上上等,這很不尋常啊。” WWW ☢ttκa n ☢co

無論是韓非還是李斯都不是第一年主持上計工作了,所以他們非常明白這個比例的怪異之處何在。

通常來說,在一般的年景裡,五成左右的趙國官員會被評爲中等,也就是屬於無功無過的合格水平,這些人得到的通常就是不升不降的結果。

大約三成左右的趙國官員會被評爲中下等和下下等,也就是不及格的水平,中下等一般會被警告或者降職,下下等則是降職或者撤職,有罪的還要追究罪名。

剩餘的兩成官員則是上中等和上上等,也就是可以升官的那一種。

一半及格,一小部分升官一小部分降職,幾十年來趙國的上計基本都是如此。

但是今年,竟然有七成的官員是不合格的,比起往年來說足足翻了將近三倍之多,合格的官員只有往年的一半,出色的官員更是隻有往年的不到四分之一!

李斯的目光閃爍不定,過了片刻之後突然道:“難道是吾等對中尉所屬的掌控出了問題?”

韓非搖了搖頭,斷然道:“此事絕無可能,這可不是吾等第一次主持上計了,若是出問題也早就該出了。”

李斯臉色凝重的點了點頭,道:“那麼是何處出了問題?”

韓非道:“從這些報告來看,今年屬下們下去了解情況的時候,暗中告密之人突然增多數倍,而且一個個都是有實有據的,實在是讓人意外啊。”

李斯沉默了半晌,才忍不住嘆道:“看來啊,真的是不少人盯上了那個位置呢。對了,北邊那一位的地盤裡,可有針對他的報告?”

韓非道:“也有,但是都是一些小事情,比如說軍法嚴苛之類的,倒是對他的下屬將軍們的攻擊頗爲不少。”

李斯嘿了一聲,心中再無懷疑:“好,很好。竟然將吾等的上計工作用來當做進入龍臺之門的角力場了嗎?”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斯的臉上帶着明顯的怒火。

要知道上計工作做得好不好,直接關係到李斯未來的前途如何,這一次上計竟然搞成了這個樣子,要是趙丹對此心生不滿的話,那麼李斯是肯定有責任的。

李斯一想到這裡,終於忍不住狠狠的一拳砸在了桌子上:“竟然將國家大事當成政治鬥爭的舞臺,簡直是太猖狂了!”

韓非在一旁勸道:“吾兄不必動怒,以吾之見,如今這件事情之中處處都透着詭異,若是吾等輕率採取行動,反而有可能爲別人所趁啊。”

李斯重重的哼了一聲,道:“汝放心吧,吾自然明白此事的蹊蹺,明日吾便親自進宮求見大王,將此事的詳情統統呈上。屆時吾倒要看看,他們應該怎麼去面對大王的怒火!”

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例行推書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
第七百六十章 不合時宜的吵架第三百一十七章 寡人慾親征河東!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八百五十八章 暴烈如火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四百四十四章 秦王稷醒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蔡澤的外交方略第一百二十一章 趙勝和趙豹的負面作用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三十四章 信陵君第五百六十六章 下輩子,莫信男人 第二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二百四十三章 勝利的消息傳回了邯鄲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七百三十二章 能夠挽救局面的機會?第四百四十七章 趙丹和魏無忌都很高興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八百六十章 偃旗息鼓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一百三十章 殺人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七百六十二章 緩緩生長的趙國科技樹第七百九十四章 斷情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四百三十三章 從今日起,那便是趙國的了!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六百四十七章 高興的儒家第五百零二章 蘇代,汝這是在威脅寡人?第七十三章 秦王稷的怒火第四百零二章 趙國人來了?第五百八十四章 蒲津渡之火第一百八十章 信陵君入趙,平原君讓賢?第三十二章 趙姬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二百八十五章 心煩意亂的楚王元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八百五十六章 屠斜的小麻煩第四百五十九章 寡人決定了!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八百七十五章 後勝說齊王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三百八十四章 楚國太子帶來的驚喜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六百九十一章 常平關危情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六百五十七章 候與範睢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八百四十六章 李牧的打算第六百一十一章 毛遂的審訊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九百七十三章 移駕第五百七十八章 趙括的奇兵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第二百六十七章 從河東郡傳回來的消息讓趙丹很高興例行推書第三百三十八章 燕王薨,洛邑動第七百七十二章 王駕親征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七百七十一章 六國想要決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九百七十二章 比死還要殘酷的刑罰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六百二十二章 審問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六百二十三章 觸目驚心的事實第五百一十三章 高唐城之中的變化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三軍出征第一百三十七章 莽一波第九百七十章 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