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趙丹的處置

趙丹來了。

在趙丹之前抵達的是三千名羽林軍士兵。

這三千名羽林軍士兵神情十分嚴肅,踏着相當整齊的步伐,在短短一刻鐘的時間內就將現場給包圍了。

在包圍現場之後,這些羽林軍的士兵們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驅散周圍圍觀的羣衆們。

華夏學宮並不是位於宮城或者郭城,而是在宮城和郭城之間,所以圍觀的羣衆主要是一些路人,並不是很多。

雖然也有很多聽到消息陸續趕來的人,但是這些人來的時候都已經晚了一步,被羽林軍的士兵們給牢牢擋住了。

面對着滿臉殺氣,連武器都已經亮出來的羽林軍,沒有任何一個平民不識趣的想要往上湊。

羽林軍一到,整個局面頓時就開始變得有些冷清了,大部分參與到靜坐之中的學子們開始感受到了壓力,有些不安的理論了起來。

“這些羽林軍如此兇悍,不會直接將吾等捉拿吧?”

“不可能,此處聚集了過千名士子,即便是再如何亦不會被趙王一網打盡,否則的話天下必定震動,日後還有士人肯入趙國乎?”

這麼一說,其他的學子們頓時就又有了底氣。

畢竟他們背靠的可不僅僅是面前的這兩千名手無寸鐵的華夏學宮學子,而是遍及天下的士人階層啊。

任何一個國君都不可能選擇站在士人階層的對立面,因爲在這個時代,只有士人們才能夠識文斷字,而識文斷字則是做官的最基本要求。

如果某個國君被扣上一個得罪士人的帽子,那麼這個國家的官吏就可能會出現緊缺甚至斷層了。

對於這一點,士人們還是非常有自己的自信的。

出於這種心態,雖然說羽林軍的形勢讓這些學子們有些緊張,但是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並沒有太過擔心,只是認爲這是大王出行所必要的包圍措施而已。

“王駕來了!”不知道誰喊了一聲,衆人紛紛轉頭過去,果然發現趙丹的王駕到了。

下一瞬間,一襲王袍,臉上神情十分嚴肅的趙丹就在趙勝等幾名大臣的陪伴下出現在了衆人的眼中。

趙勝等人是在半路上和趙丹的王駕會合的,對於趙丹想要和學子們會面的行爲,趙勝等人無一例外的表示了擔心和反對,趙勝更是直言:“大王,這區區士子有何資格與大王對話?”

但已經拿定主意的趙丹並沒有聽從趙勝們的意見,依舊來到了這個現場。

看着面前這些黑壓壓的人羣,趙丹的眉頭就皺了起來,雖然已經聽過了毛遂的稟報,但是眼前的這一幕仍舊讓趙丹感到下意識的不喜。

王駕一到,自然而然的就出現了一條道路,趙丹的王駕就順着這條道路來到了最前方,也就是楚國太子的面前。

楚國太子站了起來,恭恭敬敬的朝着趙丹行了一禮:“見過大王。”

人羣安靜了下來,成千上萬雙目光盯在了趙丹的身上,等待着趙丹的開口。

趙丹看着面前的楚國太子,緩緩說道:“今日此事,乃是汝一手操辦的?”

楚國太子被趙丹的目光一逼視,整個人突然有種十分心虛的感覺,一時間吶吶的說不出話來。

如果說是,會不會讓趙丹動怒?如果說不是,會不會顯得太過軟弱?

楚國太子的軟弱清楚的落在了所有人的眼中,幾名儒家祭酒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臉上的焦急表情。

好在這個時候,人羣之中突然有人開口了:“大王,如今乃是商議是否出兵救援楚國一事,大王爲何在這等小事上糾纏?”

趙丹霍然擡頭,目光朝着話音傳來的方向看了過去,牢牢的鎖定在了一名頭帶儒冠的士子身上。

說這名儒家士子似乎是生怕別人看不到他,在所有人都靜坐在地的情況下站了起來,猶如鶴立雞羣般極爲顯眼。

“不好!”幾名儒家祭酒臉色一變,心中大叫不妙。

然而還沒等這些儒家祭酒們說話,趙丹已經冷冷的開口了:“寡人說話,什麼時候輪到汝來插嘴了,給寡人拿下!”

趙丹一聲令下,幾名早有準備的監察衛高手頓時一擁而上,朝着那名儒家士子衝了過去。

這局面顯然有些出乎這名儒家士子所料,下意識的就想要閃躲,幾名站在他身邊的儒家士子上前想要阻攔,然而這些監察衛的高手們因爲監察不力已經被毛遂臭罵了一頓,此刻正是心情不爽的時候,又怎會手下留情?

一番拳腳下來,所有的儒家士子都被扣住了。

趙丹重重的哼了一聲,冷然道:“不知尊卑,目無王法,這便是儒家教出來的士子嗎?寡人今天還真是長見識了。既然儒家不會教,那麼寡人今天就來教教汝等。虞信何在?”

就和趙勝等人站在一旁的虞信不敢怠慢,急忙出列高聲道:“臣在!”

趙丹道:“汝爲司寇,掌刑律,且來和寡人說說這應該如何處置?”

虞信作爲趙丹的多年心腹,自然對趙丹的意思是心領神會,立刻高聲道:“此人言語衝撞大王於前,公然拒捕於後,兩罪並罰,當行髡刑!”

虞信話音一落,頓時就是一陣騷動。

什麼是髡刑?髡刑其實就是——剃光頭。

剃光頭在後世雖然也會引來異樣的目光,但是也不算什麼大事。可如今佛教並未傳入中原,華夏諸國講究的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所以這個髡刑就是很嚴厲的刑罰了。

一旦受了髡刑,那麼頂着個光頭上街就會分分鐘引來無數異樣目光,對人的侮辱性是非常強的。所謂“士可殺不可辱”,這種刑罰雖然對人的肢體沒有任何的損害,但是對於受刑者的心理絕對是超級重創。

荀況聽到這裡終於按捺不住了,忙快步出列走到趙丹的面前,躬身道:“大王,此子乃是無心之失,還請大王寬宏大量,饒他一次。”

“饒他一次?”趙丹哼了一聲,用看着白癡的眼神看着面前的荀況,臉上露出了十分失望的神色:“荀卿,若是什麼人犯了法都可以從輕發落,那麼趙國先祖制定這法律有何用?汝今日想要爲了一名士子就讓寡人違背歷代先祖所制之刑律,這又是何居心?”

荀況被趙丹的這一番話說的臉色陣青陣白,半晌說不出話來。

趙丹也不去看荀況,而是直接將目光落在了楚國太子的身上,十分平靜的說道:“汝乃楚國太子,爲了楚國和汝父王着想,其心可嘉。吾在這裡答應汝,吾會和諸位大臣商量此事,若是諸卿皆贊成的話,那麼出兵援楚也未必便不是不可行,但是——”

趙丹頓了一頓,繼續說道:“汝今日聚衆鬧事,卻又違背了趙國法律。若是吾不將汝治罪,那麼將來必定有人效仿,所以——此風決不可長!來人啊,將楚國太子拿下,有司寇所屬問罪!”

楚國太子聽到了趙丹的話之後心中不怒反喜,立刻頓首道:“謝大王,吾願領罪!”

對於先前完全見不到趙丹來說,現在趙丹已經承諾會在趙國朝堂之上商議這件事情,就已經是一個非常好的結果了。

趙丹說完了這番話之後,又對着虞信說道:“虞信,汝和毛遂留在此地,看看究竟是哪些人配合煽動士子,該處罰的處罰,該受刑的受刑!”

虞信和毛遂高聲應諾。

趙丹又擡起頭,對着此刻已經一片鴉雀無聲的士子們說道:“寡人念吾等初犯,今日便只查首惡,從者不予追究,但若是有下次,那麼所有的聚衆鬧事者通通以妄圖反叛論處,殺無赦!”

在接二連三的發佈完了命令之後,趙丹重新坐回了座位上。

“起駕,回宮!”

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三章 爭論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
第一百六十四章 這才第一天,寡人急啥?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九百零二章 李牧的新想法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六百四十二章 夜宴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王,趙國人這是在搶劫!第四十六章 外交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一章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陽閒話第九十八章 內賊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七百二十章 呂不韋的建議第九百八十章 出乎意料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勝負分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二百四十一章 自信滿滿的休利單于第四百五十章 要不要順便滅了魏無忌?第八十一章 長平戰火 1第二百三十四章 楚國戰爭會議第四百零六章 兵臨城下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來了第五百章 世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第三百三十五章 深夜來客第四百二十六章 破箭樓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五百四十三章 廉頗的小心思第九百五十九章 王后的好主意第八百八十四章 破異族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八百一十八章 末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一十章 準備攀科技的趙丹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四百八十七章 元旦晚宴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二百七十三章 虞信的主意第三百零九章 趙丹收到的兩個好消息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四百四十八章 急報,悲報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三百七十一章 捷報傳回了邯鄲第二百六十三章 河東郡太守王稽的心情很不好第四百五十二章 面見段乾子第二十六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3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九百五十五章 犯我強趙者,雖遠必誅!第三章 爭論第八百一十二章 義渠勝的麻煩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九百九十章 風雨飄搖第五十二章 第二次會議 2第六百零八章 匈奴人要建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立刻發兵攻秦?第四百七十一章 沙丘宮密會第一千零二十章 反面人物果然還是有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八百一十九章 沉甸甸的壓力第二百零一章 所以現在的問題就是,先打誰?第八百三十四章 我們就是來送死的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八百八十九章 下一個目標第四百七十三章 匈奴人的內訌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昌的決心第四百一十章 吾有憂,呂大夫可能解?第四百零七章 將軍,趙王一定有詐!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三百七十六章 衛竭說齊王建第二百三十五章 魏王圉對趙丹的仇恨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四百二十四章 太醫院第八百零八章 慌亂的燕國人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伊犁城是個好地方!第九百三十九章 臨淄城內人心亂第七百七十五章 呂不韋整個人都震驚了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一百零八章 裝逼的隱士第六百七十四章 齊王建的惱火第四百二十五章 李牧東進,韓王然的決定第四百零三章 戰還是不戰?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