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時代變了,總要與時俱進啊

老鉅子很快就見到了趙丹。

趙丹就坐在宮城裡的後花園中的一棵樹下,靜靜的捧着一本書讀着。

腹康顫顫巍巍的走了上去,對着趙丹恭恭敬敬的拜了下來。

“腹康見過大王。”

雖然腹康的頭髮都還沒有花白,但是任誰看到腹康走路時候的樣子,都會覺得這個老頭子應該離死不遠了。

不過在這個三十歲就能夠稱老子,五十歲就能算喜喪的年代,已經差不多六十歲的腹康這麼走路好像又還真的是一點毛病都沒有。

趙丹放下了手中的書籍,十分平靜的注視着腹康:“腹康,汝可知道是誰出賣了汝?”

腹康輕輕的嘆了一聲,道:“想來應該是墨士一脈。”

趙丹的臉上露出了驚訝的神情,道:“寡人還以爲汝只會說出幾個人的名字。”

腹康搖了搖頭,道:“墨士一脈入仕數十年,一直被秦國法家打壓,如何不對秦國深存怨念?吾爲墨家鉅子,數十年不得令墨家在秦國發展壯大,又如何不被墨士一脈所怪?有此兩條原因,墨士一族出賣墨家,並不令吾感到一樣。”

趙丹笑了起來。

“來人啊,看座。”

看的並不是椅子,而是一張席子,畢竟趙丹可沒有偷窺老人家胯下風景的習慣。

不過如此一來,兩人一個坐着椅子一個在席子上跪坐,單以高度來說倒是讓趙丹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幾分居高臨下的俯視味道。

趙丹注視着腹康,饒有興致的說道:“腹康,汝爲墨家鉅子,不知對那兼愛非攻之道的瞭解如何?”

一說到這裡,腹康下意識的就挺直了身體,道:“仁人之所以爲事者,必興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爲事者也。今若國之與國之相攻,家之與家之相篡,人之與人之相賊,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調,此則天下之害也。故此須兼愛、非攻、尚同、節用之策,方可令天下大治也。”

腹康在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整個人幾乎是不假思索的,因爲這番話並不是腹康所說,而是來自於墨家的老祖宗墨子的言行。

趙丹看着腹康,隨後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腹康啊腹康,汝墨家也算是入秦多年了,難道就一點改變都沒有嗎?也難怪被法家壓制得如此喘不過氣來了。”

腹康一張老臉漲的通紅,但是卻完全說不出任何反駁的話語。

趙丹說的完全都是事實,這讓腹康怎麼去反駁?

趙丹深深的看了腹康一眼,道:“所謂的兼愛、非攻之策,其實也不是不可行。但是啊,寡人覺得這裡其實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墨子將這個世界之人想得太過美好了一些。”

“舉個例子,寡人的趙國和秦國雖然同出一脈,但是爲何做不到兼愛?原因很簡單,若是寡人去愛秦國,秦國卻不愛寡人,那麼寡人向秦國所付出的愛,豈不是反而變成了寡人的傷痛?”

“這人哪,總是自私的,打了幾百年的仗了,輕輕鬆鬆說一句兼愛非攻就讓大家放棄,怎麼可能做得到?”

腹康終於忍不住了,開口道:“今天下之君子,忠實欲天下之富,而惡其貧;欲天下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此聖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爲也。大王爲天下有名之英主,難道便不欲效仿聖王之法乎?”

趙丹笑了起來。

“腹康啊腹康,寡人不知道汝有沒有聽說過這麼一個詞,那就是‘與時俱進’。三皇五帝那些聖王們的時代啊,那根本就是一片洪荒,那時候的人一生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爲了存活下去而奮鬥,動物和敵人對聖王們的威脅是等同的,聖王們甚至要拿着石斧石箭去和猛獸們拼命搏鬥獵食。”

“可現在呢?現在青銅器都快要被淘汰了,寡人的具裝甲騎兵早就已經憑藉着新式鋼材所制的盔甲橫行天下,千年前高高在上的周天子現在對寡人來說根本就是一個無足輕重的螻蟻,更不要提周朝開國之前還要再追溯幾千年的聖王們了。”

“想要再回到那個時代,讓汝腹康拿着石斧石箭,腰上披着毛皮,露出毛茸茸的胸口去密林子裡和野獸們搏殺,那可能嗎?聖王的時代啊,回不去了!所以啊,我們就讓他過去吧。”

腹康被趙丹的這一番話說得心神大震,但仍舊沒有放棄爭辯:“大王此言差矣,雖然如今之人和當時之人的確大不相同,但不同者無非身體器物,並非思想精神也。墨家亦不欲迴歸茹毛飲血的時代,但是若是人人都甘心追隨聖王,那麼兼愛非攻之事必然得成也!”

趙丹再一次的笑了起來。

“腹康啊腹康,汝未免也太過理想化了。汝也不想想,如今之天下充滿了戰亂,每一個子民,甚至連寡人這個國君都時常生出朝不保夕的感覺。在這樣的情況下寡人每天想着的就是如何讓寡人的趙國變得更加的強大,讓敵人變得更加的弱小,什麼聖王不聖王的,寡人又哪裡有心思去敬拜他們呢?”

“是啊,古人們將聖王們說得是多麼的動聽啊,但是有時候寡人經常在想,聖王們的表現是不是未必就和那些古代傳說相符呢?”

“寡人這個人啊,經常喜歡揣測一些毫無依據的事情。堯對舜的考驗,是不是一位首領對挑戰者的鎮壓呢?舜是不是在反抗這些鎮壓之後成功的奪取了權力,強搶了堯的兩個女兒爲妻,然後囚禁了堯並且逼迫堯讓位呢?”

“大禹這個人啊,是不是因爲在治水之中立了大功,所以得到了天下部族的擁護,並且憑藉着這種擁護得到了壓倒性的力量,最終因此成功的逼宮讓舜也不得不禪位呢?”

“仔細想想,如果大禹真的是一個聖人,一個衷心擁護禪讓制的聖王,那麼他怎麼會教出啓這樣結束了禪讓制的繼承人呢?如果是寡人的話,寡人最希望教出來的繼承人,肯定是要和寡人一模一樣的,不是嗎?”

“如果大禹和啓這對父子是同樣的性格,那麼一切都就容易解釋了。大禹用自己的死來設了一個局,將伯益騙到了夏都城,然後大禹的兒子啓手起刀落殺了伯益,沒有了伯益這個強大的挑戰者之後偉大的夏朝家天下就此建立。”

趙丹一口氣說了一大堆的話,隨後對着已經完全呆滯住的腹康說道:“汝看看,這一切雖然荒謬無比,但是仔細一想又好像有點合情合理的樣子,不是嗎?堯舜禹他們的確是我們諸夏的聖王,這一點無可辯駁,但是他們所採取的手段,真的就像那些傳說之中記載的那般盡是光明全無黑暗和齷蹉嗎?”

“寡人今天之所以告訴汝這些,只不過是因爲寡人覺得汝等這些墨家還有救,還能爲諸夏、爲這個世界作出一些偉大的貢獻。所以啊,寡人決定再給汝墨家一次機會。”

趙丹說着將手中的紙質書籍拋到了腹康的面前,道:“時代變了,諸子百家在不停的進化着,儒家和法家之所以能夠發展到現在這種模樣,不就是因爲他們在不停的改變着自己嗎?汝墨家不願意改變,寡人可以幫汝等一把。”

“從今往後,寡人給汝的這本書若是能夠被墨家奉爲圭臬,那麼墨家就能夠被寡人所接納,也將會在未來的諸子百家之中有一個位置。如若不然……”

趙丹在說到這裡的時候,刻意的停頓了一下。

“好了。何去何從,墨家有三天時間思考,自行選擇吧。”

說完了這番話之後,趙丹就起身離開了。

感覺三觀遭到了極大衝擊的腹康有些顫抖的伸出了手,翻閱起來面前的這本書籍。

書名《墨經正義》。

共六篇,分別是《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

這裡包含了墨家的認識論和邏輯思想,在邏輯史上被稱爲後期墨家邏輯或墨辯邏輯,其中還包含許多自然科學的內容,特別是天文學、幾何光學和靜力學。

這本書明顯的被改過了,前半部那些闡述兼愛非攻尚同之類思想理論的篇幅統統本刪掉了,一字未提。

不知爲何,當將面前這本薄薄的小冊子看完之後,腹康好像整個人都失去了力氣,一下子變得蒼老了許多。

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推書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九章 趙勝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九章 趙勝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六章 微操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
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三百九十三章 李牧南下第七百一十九章 失態的韓王然第六百八十一章 調解第四百二十章 神奇的李牧第九百六十二章 充滿希望的趙國民情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七百三十六章 引子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五百三十八章 秦王柱的最終決定第四百二十二章 邯鄲保衛戰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六百五十四章 邯鄲的變化第三百四十六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六百三十一章 兄妹會第六百五十五章 河西急報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八百二十八章 平壤城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九百四十五章 上林苑之中的炸藥工坊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七百一十三章 忐忑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九百五十二章 最終決定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推書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六百九十七章 不能給任何可乘之機!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九百一十三章 趙國說客第九章 趙勝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五十九章 樓昌的提議第八百四十二章 果斷和猶豫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七百五十七章 蔡澤的失誤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第六百三十六章 蠢貨,我們是趙國人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一千零五十章 郢都第七百八十一章 說齊第三百零五章 趙國的使者來到了陶邑城外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殺蒙驁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八百六十三章 馮亭的心思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七百九十六章 詭異的上計第九十一章 韓王然的怒火第九百七十四章 兵臨咸陽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九章 趙勝第七百一十二章 暴跳如雷的魏王圉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初戰,形勢不利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一百一十九章 邯鄲大朝議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六百九十五章 各出其計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六百二十四章 趙勝入宮第六百一十四章 虞信的攻擊第五百一十八章 會見齊國君臣第九百一十章 這是什麼鬼東西?第五百零八章 出人意料的廉頗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六章 微操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七百一十八章 今個兒真高興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九百二十六章 又來?吾可不吃汝這一套了!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一百九十二章 秦國的慘重損失讓秦王稷十分的不爽第一百八十五章 邯鄲城裡來了三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