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六章 選擇目標

又一個好消息傳回了邯鄲。

或許是因爲秦國的敗北實在太快,雖然早就已經屯兵賀蘭山脈,但是月氏人始終沒有東進,並在秋季到來之後選擇了撤軍。

對於這個消息,趙丹也是長長的出了一口氣。趙國爲了應對月氏人的入侵可是從北方五郡之中調集了大批兵馬,現在總算是都可以解散了。

接下來工作的重點,就是一年一度的上計了。

上計結束之後就是元旦,隨之而來的便是冬天。

當又一個春天到來的時候,戰爭的腳步也就慢慢臨近了。

當春天的第一次會議之中,趙丹開始提出了一個問題。

接下來的目標,應該是誰?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的戰爭,說實話有時候也會讓趙丹覺得有些厭煩和疲憊。

但是在這個憑藉着外交根本無法讓其他國家被趙國和平吞併的情況下,戰爭是一種必然的選擇。

但正所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只有不斷的擴張領土和削弱其他諸國的國力,才能夠更好更快的達成趙丹那一統天下的目標。

圍繞着趙丹提出來的問題,趙國的重臣們展開了非常激烈的討論。

廉頗率先開口對着趙丹說道:“大王,以臣看來,應當繼續攻伐齊國。齊國去年從燕國手中奪回了之前割讓的土地,又曾經一度佔領了楚國淮北大批地區,和燕、楚兩國之間仇怨難解。故此大王只需要聯合燕、楚兩國攻齊,必定能夠事半功倍。”

對於廉頗的觀點,趙勝顯然並不同意,只見這位趙國相邦開口道:“武信君此言差矣,燕國去年拒絕了大王的要求攻擊了齊國,在伐楚一戰中拖了趙國的後腿,故此燕國人不足信也。楚國去年方纔割讓大片領土與我趙國,想必楚王元亦不願一同出兵。如此一來,伐齊之事並沒有這麼簡單。”

廉頗哼了一聲,道:“即便沒有燕楚兩國,單憑趙國之力,亦足以破齊!”

趙勝點了點頭,笑道:“武信君所言極是。但是還請武信君莫要忘了,如今趙國爲天下最強,凡其他六國者雖表面臣服,實際上皆爲我趙國之仇敵也。若是輕率出擊的話,恐怕會引來六國的聯合反彈,反而會壞事。”

聽到這裡,趙丹突然開口道:“平原君此言有理。”

在趙丹看來,現在的趙國無疑已經是史上最強的趙國,但同時趙國的處境其實也是史上最微妙的。

到了趙國這個地步,什麼盟約其實都已經是靠不上的東西了,只需要一個契機,那麼六國伐趙隨時都有可能出現。

怎麼樣才能夠剋制這種六國伐趙的局面呢?趙丹心中的答案就是不要同時和其他六個國家站在對立面上。

所以趙丹一直很注重外交,幾乎每一次戰爭都會聯合兩到三個國家一同出擊。

以趙國現在的國力來看,只需要有兩個國家和趙國並肩作戰,那麼趙國基本上就是非常安全的了。

趙丹對着面前的幾名趙國重臣說道:“每一次戰爭都必須要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盟友,這是寡人的底線。假如沒有這麼多盟友的話,那麼除非其他幾個國家陷入相互攻伐之中,不然的話寡人是不會輕易發動戰爭的。好了,諸卿還有其他意見嗎?”

衆臣們沉思不語。

過了片刻之後,趙勝纔打破了沉默,開口道:“大王,不如派兵攻伐秦國。秦國去年在和趙國的戰爭之中損失慘重,如今國力大衰,正是趁勢攻伐秦國之良機也。”

趙勝的話一說出來,趙豹和龐煖立刻就表示了認同。

但虞信顯然並不同意趙勝的意見,只見虞信說道:“平原君此言差矣。若是想要攻伐秦國,那麼河東郡就必須要爲大軍供糧。但是河東郡在去年的戰爭中遭到了重創,去歲收成嚴重不足,全靠國庫運糧方纔度過了危機,如此一來如何爲大軍供糧?”

相邦趙勝想了想,道:“可以從晉陽調撥糧食。”

虞信搖頭道:“晉陽這兩年來一直都要供給糧食給河套、朔方兩郡,壓力其實不小。雖然如今晉陽的庫房之中仍舊有十萬石左右的糧食存儲,但是這十萬石糧食對於大軍的攻伐是遠遠不夠的。若是從邯鄲運糧的話,必須要經過上黨、河東然後才能運到關中前線,路途遙遠耗費嚴重,實在並非良策。”

趙丹聽到這裡也不由得微微頷首,虞信說的話的確是挺有道理的,看來只能夠等到河東郡恢復糧食產量之後再準備對秦國發動攻勢了。

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雖然暫緩兩三年會讓秦國同樣也緩過氣來,但趙國也因此有了恢復河東郡以及趁機攻略東方的機會,並不虧。

最重要的,其實還是白起這個傢伙。

白起不死,趙丹實在是不能夠放心大膽的進攻秦國。

畢竟這可是一個真正意義上能夠創造奇蹟的男人,趙丹可一點都不希望自己的趙國成爲白起又一個戰爭奇蹟的墊腳石。

趙丹道:“好吧,既然這樣的話,那麼攻伐秦國這件事情也暫時先放在一旁。虞卿,汝可有什麼意見?”

說實話,趙丹是很不喜歡那種只知道否定別人的意見,但是從來不知道提出任何解決辦法的人。

當臣子就是要你來出主意的,不是讓你來和別的臣子放嘴炮的,說一千句話也不如出一個主意更加靠譜。

好在作爲趙丹的心腹臣子,虞信顯然早就已經知曉了趙丹的這種性格,當下便不急不忙的開口道:“大王,以臣之見,不如討伐燕國。”

“燕國?”趙丹臉上露出了意外的表情,過了好一會才道:“這又是爲何?”

說實話,雖然趙丹對於燕國在上一次伐楚之戰中拖後腿的行徑非常的不滿,但是趙丹還真就沒有考慮過要去攻擊燕國。

燕國這個國家地處邊陲,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戰略意義都算不上重要,所以趙丹心中對燕國的攻伐需求並不是非常迫切。

除此之外,燕國只有齊國和趙國兩個鄰國,在其他國家肯定不會參與到伐燕之戰的前提下,就算是趙國和齊國組成聯軍伐燕,那也不符合趙丹“每場戰爭必須有兩個盟友”的思路。

虞信清了清嗓子,道:“大王,臣以爲如今攻伐燕國,正是趙國之絕佳良機也。”

“齊國去歲因爲燕國而錯失了楚國大片淮北地,齊王建對此畢竟引以爲恨,若是大王遣使前往齊國,那麼齊王建是一定會同意和大王一同攻伐燕國的。只消趙齊兩國共同攻伐燕國,那麼燕國必敗無疑。”

趙勝顯然對於虞信剛剛的拆臺非常的不滿,所以這個時候立刻就開口道:“虞卿,若是攻伐燕國之時其餘四國趁機伐趙,又該如何?”

趙勝此言一出,其他幾名趙國重臣就紛紛點頭,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虞信顯然對此早有準備,聞言立刻笑道:“平原君此言有理,邯鄲位於中原而燕國位於東北,若是大軍出發攻伐燕國,那麼中原腹地的邯鄲的確有被偷襲的危險。所以以吾之見,在攻伐燕國之前,應當要給中原諸國找一些事情做。”

“找一些事情?”殿中羣臣面面相覷,臉上都帶着不解的神色。

虞信將臉轉向了趙丹,對着趙丹說道:“大王,臣記得在去年的時候,大王曾經允諾過韓王和魏王,允許他們自由進攻楚國,不知可有此事?”

趙丹點頭道:“確有此事,難道虞卿想要說服韓魏兩國攻楚?”

虞信笑道:“大王果然慧眼,臣正有此意。楚國去年都城被攻克,大片領土被奪,正是最虛弱之際。若是韓魏兩國聯手出兵攻伐楚國,勝算必定是相當大的,所以韓王和魏王應當會同意聯手伐楚。只要韓魏楚三國之間開戰,那麼大王便可以放心聯合齊國北上攻伐燕國了。”

一旁的龐煖插嘴道:“虞卿難道忘了楚國還有秦國這麼一個盟友,若是楚國被韓魏兩國攻伐,秦國想必也不會袖手旁觀吧?”

虞信道:“龐卿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但龐卿不要忘了秦國去年同樣遭受了重創,對於救援楚國這件事情,秦國人很有可能是有心無力的。更何況若是秦國也加入了戰團,那其實對於我趙國而言反而更加是一件好事。”

趙丹聽了虞信的這番話之後一想,覺得似乎還真是那麼一回事。

只要韓魏秦楚捲入四國大混戰之中,趙國自然也就可以放心北上而無後患之憂了。

於是趙丹也不再猶豫,很快就拍板作出了決定。

“虞卿此言,深得寡人之心。鄭卿,汝速速安排使者前往燕國、齊國、韓國和魏國一行,將虞卿方纔所說的都給落實下去!”

趙國大行人鄭朱躬身道:“喏!”

趙丹頓了一頓,隨後道:“至於這攻伐燕國的主將人選……”

趙丹一邊說着,一邊視線在廉頗和龐煖的身上先後掠過,顯然有些猶豫。

但很快趙丹就作出了決定:“此次伐燕便以龐煖爲主將,李牧爲副將,等到一切準備就緒之後率十五萬軍隊北上攻伐燕國!”

廉頗的臉上立刻就露出了不滿的神情,正打算開口說話,一旁的虞信及時的丟了一個眼色過來,老將軍咬了咬牙,閉上了嘴巴。

片刻之中,幾名重臣紛紛離開了龍臺正殿,廉頗刻意放緩了腳步,等到虞信走上來並肩而行之後才道:“虞卿方纔爲何要阻止於吾?”

現在的布衣派雖然說名義上是以廉頗爲首,但是虞信作爲一個智囊型人物,很多時候說話的分量也是非常重的。

虞信摸了摸頜下的鬍鬚,對着廉頗笑道:“大將軍去年已經攻伐過楚國,今年休息休息也未嘗不可。”

“休息?”廉頗搖了搖頭,道:“若是可以的話,吾還真希望能夠年年出征!”

這位老將軍顯然和白起一樣,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戰爭狂人。

虞信嘆了一口氣,道:“大將軍還沒有看出來嗎?若是大將軍一直領兵的話,那麼別說是龐煖了,恐怕就連劇辛、李牧乃至於樂乘等人都會對大將軍產生怨言。所以這一次大王不讓大將軍領兵,既是從平衡的角度考慮,同時也是爲了安撫其他軍中大將之心啊。”

廉頗聽了虞信的話之後沉思了一會,這才點頭道:“聽汝這麼一說,大王這次不讓吾出征,倒還是爲了吾好了?”

虞信笑道:“這是自然。大將軍稍安勿躁,想那龐煖縱使擊敗一個燕國,以燕國之弱其實也算不上多麼大的功勞。更何況這次龐煖去征伐了燕國,那麼下一次真正大戰來臨之時他就更沒有理由和大將軍爭奪主將之位了!”

虞信這一番分析讓廉頗不爽的神情徹底的消失,臉上露出了笑容:“既然如此,那麼吾就在邯鄲靜候他龐煖的捷報好了!”

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七十章 危機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
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使說韓王然第一百五十五章 宜陽城中的秦王稷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夜談,夜襲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二百八十三章 蔡澤見趙丹第七百四十七章 結束的序幕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一十七章 趙國騎兵五百主李牧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二章 將軍,不如降趙而得封君之位第三百八十章 林胡王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五百七十六章 幫不幫趙國?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四百一十六章 破秦兵第七百七十九章 入宮第二百七十九章 趙括和王稽有麻煩了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平原君離世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宴無好宴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二百八十七章 意想不到的會師第九百四十四章 拿不拿郢都,這是一個問題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六十二章 燕國風雲 1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論生死,願隨侍大王身邊第一百八十七章 爲什麼是荀子?第九十六章 夜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四百六十一章 澠池之會第六百九十二章 鬱悶的劇辛第五百五十三章 櫟陽驚變第九百八十三章 趙丹的煩心事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塞的義渠勝第一百零四章 廉頗的應急反應第二百九十章 這一次,寡人打算和秦王稷來一次以史爲鏡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七百二十九章 魏王圉的艱難決定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三百二十三章 趙丹的小心機第六百四十九章 介入戰爭?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七百五十三章 爲難的齊國君臣第六百零一章 呂不韋的勝利第九百五十三章 大兵伐秦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七百零七章 邯鄲戰時會議第九百四十六章 啥時候纔能有蒸汽機啊第三百九十八章 是否救趙?楚人的爭吵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一千零四章 趙有黃雀,其名趙丹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七十章 危機第四十章 虞信使楚 1第八百一十三章 暗潮涌動第六百九十四章 深夜會議第三百零八章 克岸門第七百五十章 狗急跳牆的段乾子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六百零二章 勝利的匈奴人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四百四十九章 鳴金,收兵!第八百一十七章 樂間亂第七百七十六章 李牧,你瘋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換家第四百一十二章 君上,請忍一時之氣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六百二十九章 薊都風雲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首領第八十九章 呂不韋獻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五十七章 危機第九百九十八章 商會主事呂青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百二十六章 後勝有點慌第七百零五章 苦盡甘來?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七百六十七章 吞併和懷柔,統一之戰的序幕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六十一章 樓緩第五十三章 龍陽君說魏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趁火打劫的趙國人第三百一十三章 故人重逢第七十一章 雪上加霜第五百二十五章 動搖的春申君黃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