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義渠勝,汝的好事上門了

春天到來,定西城外的大草原終於也回覆了生機,碧綠無垠的大草地上許多牛羊馬匹在定居點的附近遊蕩着,幾名小牧童騎着小馬駒你追我逐。

“殺!”一名大約七八歲的小牧童駕着一匹比自己高不了大多的黑色小馬駒,揮舞着手中不知從何處撿拾而來的枯枝,有些髒污的小臉上是興奮無比的表情,在呼呼的春風之中喊叫着:“吾乃李牧大將軍座下具裝甲騎兵,那胡人還不快快前來受死!”

在這牧童的對面,另外一名牧童同樣也是神氣無比,手中拿着一把在風中有些搖擺的乾草劍,高聲呼喝:“呔,吾纔是李牧大將軍座下之具裝甲騎兵,汝竟然冒充吾?且看吾如何將汝誅殺!”

幾名女童在一旁爲他們搖旗吶喊。

“衝鋒,衝鋒!”

“萬勝,萬勝!”

“哎呀呀呀呀呀……”

聽到了女童們的喊聲,兩名小童越發的挺直了身軀,小臉上也露出了幾分認真的神情,雙腿緊緊的夾着馬腹,一副不取勝利誓不罷休的態度。

在其餘牧童們的高聲助威聲中,兩匹小馬駒擦肩而過,其中一名牧童的枯枝重重的打在了另外一名牧童的胸膛上,將其直接打下了馬。

在落馬牧童的嚎哭聲中,獲勝的那名牧童得意洋洋的揮舞着手中僅有的半把木劍,朝着其餘正在歡呼拍手的牧童們吼道:“從今天開始,吾就是真正的具裝甲騎兵,且讓吾來守護汝等的安寧吧!”

不遠處策馬而立的義渠勝看着面前的這一幕場景,臉色十分的古怪。

而在義渠勝的旁邊,李牧則是笑吟吟的看着這一切。

看着那名正猶如一名得勝歸來的大將軍一般騎着馬來回接受着同伴們歡呼的牧童,義渠勝只感覺心中的違和感越發的強烈了,終於忍不住開口道:“這些孩子明明都是胡人……見鬼!”

一堆胡人打扮的孩子,此時此刻心中卻以成爲一名具裝甲騎兵而歡呼雀躍?

這讓同樣身爲胡人一員的義渠勝感到十分的不爽。

“胡人?”李牧哈哈一笑,十分嚴肅的對着義渠勝說道:“孔子有曰‘夷狄入中國,則中國之;中國入夷狄,則夷狄之。’現在這些人都是趙國之子民,既然是趙國子民,那麼理當以加入具裝甲騎兵而自豪!”

義渠勝悶悶的翻了一個白眼,道:“別以爲我義渠勝沒有在咸陽念過書,你李牧什麼時候信了儒家?”

李牧聳了聳肩膀,道:“不,吾只是覺得用這句話來反駁汝很有道理。”

義渠勝:“……”

事實上義渠勝並不知道的是,這句話其實是趙丹說給李牧聽的。

吃了沒文化虧的義渠勝決定不在這個問題上繼續和李牧糾纏,而是開口問道:“你今天叫本王前來,究竟有什麼事情?”

李牧哼了一聲,道:“不要在本將軍面前擺汝那個胡王的破架子,不入中國不修禮儀,說話你你我我的如此粗野,可恥!”

義渠勝搖了搖頭,道:“嘿,不要以爲我不知道你們中原人的企圖,當年我們也是被秦國人統治過的。你們無非就是想要用文字和習俗同化我們,讓我們在幾代人之後徹底的忘記了義渠人的身份,成爲你們中原人的一份子,對吧?如果我真的修了你們的什麼禮儀,那麼義渠國就真的是大禍臨頭了!”

李牧十分驚訝的看了面前的義渠勝一眼,顯然根本沒有想到在自己心目之中五大三粗腦子一根筋的義渠勝竟然能夠說出這麼有道理的話來。

作爲趙國北方經略使,李牧的職責雖然是主掌軍務,但是由於趙國北方七郡的特殊性,所以對於胡人子民的教化同樣也是李牧的範圍所在。

趙國想要稱霸華夏乃至未來繼續向北擴張領土到草原之上,這些胡人子民絕對是非常重要的一支力量。

但養虎爲患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所以必須將這些胡人子民慢慢的教化,讓他們發自內心的認同“趙國人”這個身份。

對於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的胡人子民來說,什麼聖王文教那就是扯犢子的東西,讓一羣從小就騎馬射箭的孩子去提筆寫字之乎者也,這不是扯淡嗎?

那該怎麼辦?

其實早在趙武靈王時期,這位雄才大略、堪稱前無古人的趙國君王就給出了答案。

“胡騎行動飄忽,若欲驅逐之,或臣服之,非徒兵足以勝任。”

在這之後,趙國就開始一代代的在草原之上推行起同化政策來。

由於趙軍的強大,幾十年來一代代胡騎不停的加入趙國大軍之中作戰,在這個過程中胡人們也開始加速的融入趙國。

對於草原上的子民來說,他們並不在意自己是趙國人還是匈奴人還是林胡人或者其他的什麼人,只要能夠活下去,能夠成爲強者,那就夠了。

也正是在這一代代的同化之中,這些胡人們的生活方式開始慢慢的像趙國人靠攏,而趙國人通過胡服騎射的改革更是大大的拉近了和胡人之間的差別,趙國也由此成爲了胡漢融合的最佳範本——至少在戰國時代是這樣的。

和匈奴、東胡乃至後來歷史上草原上的諸多霸主相比,趙國最大的不同就是——有文化。

正是因爲有文化,所以中原王朝的華夏文明才能夠一直不斷的持續下去,而北方的大草原上只能夠崛起一個又一個的彗星,或短暫的數十年,或稍長的數百年,但終究也逃不過一個黯然謝幕的下場。

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的滲透其實是非常厲害的,這從李牧面前的這一切都能夠看得出來。

這些胡人孩子們說話的方式已經開始像趙國中原地區的說話方式靠攏,他們的心中心心念唸的就是加入具裝甲騎兵成爲一名趙王的英勇士兵,他們的父母現在已經開始慢慢習慣了居住在這種和村莊一般無二的定居點之中,甚至李牧的眼前已經出現了一片片胡人子民們開掘出來的墾荒田。

只要再過百年,不,三五十年的時間,這裡很有可能就會出現一座座村莊,這裡的生活方式就會產生極大的變化,這裡的人們就會發自內心的把自己稱爲——趙國人!

這些東西李牧原本以爲只有自己清楚,但是沒想到義渠勝竟然也對此心知肚明。

很顯然,任何一個能夠建立國家的領導者,哪怕他是一個蠻荒之地的夷狄之國的領導者,都一定是具備智慧的人,都不應該被小覷。

李牧深吸了一口氣,緩緩的坐直了身子,朝着義渠勝行了一禮:“受教了。”

義渠勝楞了一下,有些莫名其妙的看了李牧一眼:“你幹嘛,又發癲了?”

在義渠勝的印象中,這似乎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李牧咳嗽一聲,道:“義渠王,今日之所以和汝相會,主要是爲了一件事情,一件對於汝和義渠國來說都絕對是大好事的事情。”

義渠勝先是一愣,隨後狐疑的看了李牧一眼:“還有這種好事?本王不信。”

李牧顯然被義渠勝的這個懷疑眼神給刺激到了,怒道:“開疆拓土的事情,難道不是好事?吾問問汝,汝想不想給汝的義渠國奪取更多的牧場?”

“牧場?”義渠勝一聽立刻就來了精神,忙問道:“哪裡來的牧場?”

有了更多的牧場,就能夠獲得更多的牛羊,而更多的牛羊就能夠養活更多的子民,更多的子民所帶來的自然就是更多的士兵和更加強大的部落。

無論是作爲一個草原人還是作爲一個草原王,牧場對於義渠勝來說都是最爲渴望的東西。

李牧微微一笑,似乎是對於義渠勝的這般反應毫不例外,咳嗽了一聲之後緩緩說道:“吾打算渡過黃河,率軍在賀蘭山南麓建城,汝若是願意的話可以參與進來。”

“賀蘭山南麓?”義渠勝的眼睛骨碌碌的轉了一下,似乎明白了什麼:“你打算去找月氏人的麻煩?”

李牧攤了攤手:“已經沒有月氏人了,那裡如今是匈奴人和烏孫人的天下。”

義渠勝臉上的神情更加的古怪了:“所以你從你家大王那裡得到西征的許可了?”

“沒有。”李牧微微一笑,道:“只得到了建城的許可。”

義渠勝嘿了一聲,道:“我明白了,如果你真的建城的話,匈奴人和烏孫人是肯定不會無動於衷的。所以你想要藉助本王的力量,想要爲你的新城提供保護?”

“是的。”李牧十分痛快的承認道:“大王給吾的出兵授權只有三千人,這三千人用來掃蕩草原足矣,但是建城卻是不夠的。汝的義渠國現在應當有一萬騎兵了吧?只要有了汝的義渠騎兵,那麼建城成功的把握就很大了。”

義渠勝瞪大了眼睛看着李牧:“李牧,雖然本王和你關係不錯,但是你想要讓本王把整個義渠國的騎兵都帶去給你護駕?這不可能!”

李牧笑了笑,對着義渠勝說道:“如果吾沒有記錯的話,汝的義渠國如今似乎正在遭遇饑荒,對吧?”

義渠勝哼了一聲,道:“胡說!只是糧食有些不足而已。”

在之前援助趙國對抗匈奴一戰之中,義渠勝獲得了極大的好處,抓到了幾千俘虜,讓自己的義渠國騎兵瞬間就膨脹到了萬人的規模。

但是翻好幾倍的擴張也帶來的一個壞處,那就是糧食不夠了。

草原人的糧食就是牛羊牲畜,但是義渠國的草場畢竟有限,養不活那麼多能夠供養這支龐大騎兵的牛羊和牲畜。

李牧定定的看着義渠勝,嘴角的笑容更加的濃郁了:“如果汝願意出兵的話,汝現在就能夠先給汝三千石的糧食,事成之後,吾再給汝七千石的糧食。”

“一萬石糧食?”義渠勝一聽這話頓時就有些不淡定了。

如果是以中原地區的口糧來說,一個人一個月吃一石半的糧食,一萬石還不夠義渠勝麾下一萬名騎兵一個月的。

但是在草原上是不能夠這麼算的,因爲糧食對於義渠騎兵來說只是補充,他們還有牲畜的肉和奶作爲口糧。

所以一萬石糧食拿給義渠勝,省着點用的話,支撐四五個月的軍糧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李牧不慌不忙的拋出了另外一個條件:“吾會帶一千具裝甲騎兵出擊,汝必須率領騎兵配合吾作戰。凡是奪得的草場和戰利品,汝可以獲得四成。”

義渠勝想了想,惡狠狠的說道:“不行,和匈奴人烏孫人打仗那是要死人的!而且本王的人一定會死的不少。本王要一半的草場和戰利品,而且還要優先選擇!”

李牧的笑容更加的燦爛了:“可以,但若是這樣的話,所有的義渠騎兵都必須聽從吾的指揮。”

義渠勝猶豫半天,嘴裡不乾不淨的嘟囔了幾句,然後一拍大腿:“就這麼定了,什麼時候出擊?”

李牧微微一笑,道:“自然是……越快越好!”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二章 會議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章 微操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
第一千零六十二章 都給我拿下!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六百五十三章 荀況入宮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牧自有主張第四百六十五章 不如坐山觀虎鬥第三百二十二章 六面旗杆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七百三十章 魏國的條件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七百六十九章 猝不及防的呂不韋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八百九十四章 齊王建的怒火第四百三十四章 寡人覺得不行第四百八十八章 魏無忌的“豔遇”第九百九十九章 使者?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二百五十三章 魏無忌的妙計第八百九十七章 出師不利?第三十六章 平原君說魏王 1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九百六十四章 李牧的真正目標第五百七十三章 想佔寡人的便宜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六百二十七章 李牧的憂心第九百八十九章 蔡澤帶來的壞消息第九十四章 廉頗的野望第三百零七章 岸門之戰第八百九十八章 激起鬥志的李牧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五百九十五章 儒家就是欠調教!第三百零一章 趙丹要開幕府?第五百六十四章 藥引第二百零七章 魏無忌爲相,寡人看行第九百三十七章 勸降第二百二十章 秦王稷的希望來了第四百一十九章 尉繚第九百九十五章 秦王,請第九百四十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百二十五章 賣隊友第九百七十八章 趙括南下第五百一十七章 趙丹的答案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七百四十一章 不得人心的李斯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大結局第三十五章 魏無忌的苦衷第八百零三章 下一個目標第九百六十六章 王翦的自信第四百四十一章 李牧將軍,此舉萬萬不行!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八百一十一章 澹林部第七百五十二章 趙國人心懷鬼胎?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破第二章 會議第七百四十四章 遊說諸國第四百五十六章 秦國來使第四百零五章 一個能搞死魏無忌的計劃?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八百三十章 先打誰第九百三十四章 袍澤第四百三十一章 蔡澤的屈辱求和路 一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七百零二章 太子的最終決定第八百三十五章 各懷鬼胎的義渠人第九百五十章 李牧的盟友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三百一十一章 韓非和參謀處的計劃第五百四十一章 雕版印刷第五百三十章 豐收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二百七十八章 樂乘奪皮牢第九百七十九章 漢中危情第九百八十八章 破葭萌第六章 微操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右賢王和文夫子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第九百三十六章 後勝入高宛第七百六十四章 南線戰事第二百零六章 讓寡人放了高基其實也不是不行,但有兩個條件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六百七十章 白起之死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一百二十章 趙丹的雷霆手段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四百四十章 華生,你發現了盲點!第二百七十四章 河東太守府驚變第五百二十三章 蔡澤再獻計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匈奴內訌? 第二章第六百九十三章 上黨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