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唯強者方可自保也!

在聽到了這個聲音之後,在場的三人紛紛望向了聲音傳來的方向。x

卻見一名年紀將近五十,衣着端莊華貴,相貌和齊王建頗爲相似、透出一股成熟雍容氣度的婦人站在那裡,正是齊王建的生母、如今的齊國太后君王后來了。

在場三人不敢怠慢,紛紛朝着君王后見禮。

君王后在齊王建的右側坐了下來,開口朝着蘇代問道:“不知使者到來,所爲何事?”

蘇代看見君王后出現,心中暗叫不妙,立刻便想起了在出使之前趙丹對自己說過的一番話。

“此番前往齊國,以大夫之能,想來說服齊王建並無問題。但是寡人擔心的其實是那君王后,齊王建素來孝順,若君王后命齊王建不得背秦而結盟趙國,此事恐生波瀾。”

沒想到事情還真給趙丹說中了,眼看齊王建已經被說服,但君王后卻在此時出現。

但事已至此,開弓沒有回頭箭,蘇代不敢怠慢,便將自己方纔的那份說辭再度拿出來對着君王后說了一次。

君王后聽完思考片刻,一雙鳳目轉到了齊王建的身上:“不知大王以爲使者之言如何?”

齊王建猶豫了一下,好像一個被母親逼問的心虛道:“寡人以爲,使者之言不無道理。”

如果是在之前齊王建說出這句話,那麼蘇代早就已經大喜過望了。

但現在蘇代心中卻並沒有多少喜悅之情,因爲蘇代非常的清楚,如今的話事人可已經不再是齊王建了。

君王后又看向了對面的後勝:“後卿,汝以爲使者之言如何?”

後勝猶豫片刻,最後還是說道:“臣、臣以爲使者之言,或可用之。”

雖然說後勝其實已經感受到了這位自家老姐的怒火,但是在老姐的怒火和拿錢辦事的原則之中糾結了好一會之後,後勝還是決定堅守自己的原則。

聽完了自己兒子和弟弟的話之後,君王后的眉頭皺了起來。

她並沒有去看好像做錯事情被抓住的小孩一樣的齊王建,而是狠狠地瞪了後勝一眼,然後將目光轉向了蘇代,道:“以使者之見,齊國是非要連趙不可?”

蘇代當然能夠聽出君王后話語之中的不滿,但是蘇代並不是齊國的臣子,因此也並沒有任何的猶豫或者懼怕,而是直接就很從容的說道:“以外臣之見,五國伐秦,乃是趙齊雙贏之舉。”

君王后重重的哼了一聲,道:“果真?如今趙國雖強,卻有秦國牽制,若是五國伐秦之後趙獨強於天下,又有何國能抗衡於趙也?”

君王后這一番話一說出來,齊王建和後勝兩名君臣的身體就是同時一震,臉上都露出了一種“原來如此”的感覺。

如果這個世界上只有唯一一個霸主級強國的話,其他國家的日子是會變得好過,還是會變得更加難過呢?

後世的美帝以及過去二十多年之中的秦國都可以證明會變得更加的難過。

這其實是很容易就能想象得出來的,打個比方,比如說一個班級裡就一個能打的熊孩子,那麼這個熊孩子絕對是是想揍誰就揍誰,因爲根本沒人打得過他啊。

歷史上的秦國在五國伐齊導致齊國衰落之後就是想揍誰就揍誰,如果不是閼與之戰中趙奢爲趙國續了一命,長平之戰中趙國再次完成反殺,局勢纔會演變成今天這個樣子。

如果閼與和長平這兩次大戰秦國都獲勝了,那麼估計現在大秦雄師已經差不多要推平整個華夏世界了。

因爲秦國在獲得獨霸地位之後的所作所爲,自然就不可避免的讓其他人產生了這樣的聯想:“如果趙國也獲得秦國的獨霸地位,那麼趙國會不會也像秦國一樣呢?”

至少在君王后看來,這是很有可能的。

因此君王后纔會在聽到宮人稟報趙國使者到來的消息之後就急匆匆的趕到此處,並且不惜用打斷齊王建說話這種十分失禮並且可能會讓母子之間產生不愉快的做法來強行奪走整個談話的主動權。

對於君王后的尖銳問題,蘇代看上去似乎早有腹稿,開口答道:“趙國承晉國正統,吾王立志捍衛天子威嚴,更是爲三晉之盟而喊出‘平天下紛爭’之口號。此番伐秦,爲的乃是擊垮秦國這狼子野心的侵略者爾,請太后明鑑。”

君王后臉上的皺紋微微一動,露出了一絲嘲諷的表情:“使者莫非以爲老婦真的已然年老昏聵不成?”

蘇代正色道:“臣雖在趙國,卻亦是久聞太后之賢名,何敢小覷於太后?但臣雖不才,卻有一言想問太后。以太后之見,莫非是恐趙勝秦之後復攻齊國乎?”

君王后點頭道:“然也。”

蘇代笑了一下,說道:“則臣請問太后,若此戰繼續下去,秦齊兩國可能贏三晉與楚國之四國合縱乎?”

直到這個問題拋出來,君王后的臉色才第一次產生了變化。

在這個時代,不管你使者和說客們如何舌燦蓮花也好,最終的決戰那都必定是發生在戰場上的。

從如今戰場的角度來說,秦齊連橫真的能夠打贏趙韓魏楚四國合縱嗎?顯然是很難的。

一個趙國就能夠和秦國一換一,剩下韓魏楚三國和齊國打,這讓齊國怎麼玩?

所以君王后在沉默了好一會之後,還是隻能說道:“恐難言勝也。”

蘇代繼續說道:“既然如此,那太后已知秦國敗局已定,又爲何還要和秦國站在同一陣營?”

這一次,蘇代終於徹底的把君王后問住了。

不僅僅是君王后,就連一邊的齊王建和後勝也是無話可說。

在這個世界上,失敗代表着什麼,這三位齊國的核心領導層可是再清楚不過了。

因爲他們三人所治下的齊國,就曾經在二十多年前經歷過一次刻骨銘心、永遠作爲反面教材被載入史冊的失敗!

這三個人之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希望看到齊國再經歷哪怕是一次失敗了。

也正是到了這個時候,君王后才突然發現一個問題。

無論齊國或者其他國家願意或者不願意接受,趙國的崛起似乎都已經是無可阻擋的事實了。

而齊國的選擇似乎只有兩種,一種是立刻和趙國開戰然後被擊敗,另外一種是等到趙國擊敗了秦國之後再來對付齊國!

說實在的,這兩種選擇看上去都糟糕透頂。

然而蘇代的話並沒有結束,這位趙國使者仍然在繼續着自己的慷慨陳詞。

“太后之慮,臣知矣。但是臣有一言欲要言與太后,那便是在此亂世之中,盟約之言輕如鴻毛,昔日之盟約或便是今日之仇敵。當此亂世之際,唯有強者方可自保也!”

蘇代的話一字一句擲地有聲,好像一柄柄大錘般重重的敲在其他三人的心上,讓其他三人的臉色變了又變。

蘇代說完之後朝着君王后行了一禮,隨後落座。

該說的都已經說完了,接下來,就只需要等待齊國人的決定了。rw

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十一章 田單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上架感言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
第九十二章 韓王然的決定第五百零四章 一個靠譜的君王還是很重要的第九百四十七章 紡織坊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六十章 上黨郡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鄙第四百五十七章 功利短視和目光長遠之間的矛盾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三百八十七章 李園獻計第二十四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1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趙國使者來到了郢都又是一個月結束了,和大家聊聊吧.第二百六十四章 突如其來的使者第一百八十二章 畫風逆轉的爭吵第九十章 韓王然第八百七十三章 呂不韋的理由第三百二十九章 趙丹的“三國演義”計劃第八百八十章 臣韓然,見過大王第四百三十七章 大王,吾有一計第十一章 田單第二百九十八章 魏王圉信任的小船又一次的翻了第七百六十五章 睢陽破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四十八章 呂不韋說陽泉君 2第一百六十九章 靳黈的真心話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三百一十四章 難道要寡人坐視趙國攻下河東郡不成?第五百六十九章 楚國的困境第九百零五章 婚禮第八百二十章 坐困愁城第二百二十八章 圍秦救楚?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八百五十五章 騎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監察衛,多此一舉第五百七十四章 大膽奴婢第四百三十八章 難道大王欲行那周武王之事?第七百五十六章 燕國的顧慮第二百四十八章 樂間,汝能否聯絡趙國?第八百四十一章 秦國人的動向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觸即發的大戰第五百五十章 李牧很淡定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牧,莫非汝只能夠胡吹大氣?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二百三十一章 趙丹聽了想殺人第一百五十九章 大王,恕廉頗難以從命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趙氏第四百六十六章 好心情的趙丹和不太好的消息第三百一十章 韓非給趙丹帶來的啓發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三百五十七章 武安君,許久不見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六百零九章 白蓮花郭開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戰起第四百零九章 明目張膽的離間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二百三十九章 搞定了魏國,那麼接下來就該關注一下匈奴了第四百六十章 呂不韋帶來的驚喜第八百二十三章 攻城攻心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一千零六十章 魯儒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趙括的任務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優留的決定第一百六十章鬱悶的白起第九百二十七章 生存還是死亡,汝自己選第八十三章 長平戰火 3第六十八章 好消息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開幕大典第二百四十四章 秦國人識破了圍秦救楚?第八百八十七章 李牧的孤兒營之旅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五百一十六章 讓趙丹震驚無比的提議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六百八十章 魯儒第八百六十四章 毛遂的計劃上架感言第一千零八章 趙丹的構想第八百五十章 廉頗的信心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西海馬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九百二十三章 和李園的談判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謀而合第三百五十九章 春耕祭天儀式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四百章 激烈的關中前線戰場第六十五章 燕國風雲 4第六百三十二章 寡人慾滅亡燕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諸將,不如隨吾而降趙!第八百七十章 有點煩第九百四十二章 趙王和齊王的會面第六百八十五章 韓王然的真正決定第七百四十九章 上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