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趙丹的真正計劃

李斯這番話一說出來,趙丹就能夠十分明顯的感覺到在場的氣氛發生了變化。

無論是趙勝也好鄭朱也罷,又或者是其他在場的趙國諸多文文臣武將們,此時此刻都不約而同的產生了一個念頭“對呀,之前怎麼就忘了這回事呢?”

一直以來,趙國的策略不都是聯合其他國家來以多打少嗎?既然這樣的話,那麼在這一次面對魏國的時候,又爲什麼不能夠用上這樣的策略呢?

李斯看到諸位在場之人全部都是一臉若有所思的表情,心中也是暗自高興,知道自己的表現基本上算是成功了。

於是李斯順勢又再加了一把火,對着在場的人們說道:“諸位不妨想一想當年五國伐齊的故事,既然五國伐齊能夠成功的話,那麼如今聯合其餘諸國滅掉魏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趙丹聽到這裡,臉上終於第一次露出了笑意。

原因也非常的簡單,因爲李斯所說的,正和趙丹腦海中所想的完全不謀而和。

趙丹之所以如此精心策劃了一個針對魏王圉的暗殺陰謀,當然不是僅僅簡單的暗殺掉一名敵國國君。

畢竟國君這種東西只要殺掉一個還會再有一個,那是根本殺不完的。

趙丹之所以冒着如此大風險同意這個計劃,讓胡衣衛啓動對段乾子的說服和對魏王圉的毒殺,就是要利用魏王圉死後討伐段乾子逆賊的這個大義名分來對魏國進行吞併。

爲什麼是魏國?一來是因爲段乾子完全擁有殺死魏王圉的動機,而來是因爲魏國的特殊情況導致魏王圉死後不會有任何人是段乾子的對手——誰也不會覺得一個十歲的太子能夠對付擁有兩萬陶邑守軍指揮權的段乾子。

根據胡衣衛的密報,魏王圉之所以突然在元旦晚宴上對段乾子發難,未嘗就沒有擔心段乾子小舅子兵權的緣故。

魏王圉原本打算在擒下段乾子之後再命人拿下段乾子的小舅子陳林,但可惜魏王圉終究棋差一着,沒有想到其實還有趙國的胡衣衛在暗中幫助段乾子,這才最終喪命。

從始至終,趙丹就沒有想過要獨吞魏國。因爲歷史已經證明了,像齊國獨吞宋國那樣的行爲只會招來其他諸國的羣起而攻之,吃獨食只能是死路一條。

在不吃獨食的情況下,有沒有能夠一舉滅掉一個大國的方法呢?

答案是有的,這就是當年的五國伐齊。

在當年的五國伐齊之中,其餘的六個國家(楚國中途背叛了和齊國的聯盟)對齊國來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瓜分,如果不是因爲有着田丹這個傢伙爲齊國續了命,那麼齊國這個一度是戰國第一強國的霸主國應該早就在三十年前突然死亡、徹底灰飛煙滅了。

當然啦,趙國也可以走另外一條路,那就是當年秦國的路。

秦國的路就是一路東出,東出,再東出,然後就贏了。

考慮到地理因素,趙國如果想要走秦國那種路,難度要比歷史上的秦國大了太多,因爲秦國向東攻伐滅六國的過程之中完全不需要顧及自己的後路,無腦東進就行了。

但是趙國如果這樣做的話,那就必須要面臨多線作戰的現實,沒多一條戰線就意味着趙國的力量被削弱一分,也就意味着趙國失敗的風險會增大一分。

所以趙丹覺得即便是現在的趙國已經擁有了當世第一的武力,也不應該去照搬秦國在歷史上的那個道路。

就算是以史爲鏡也要講究一個因地制宜,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這隻會讓趙國陷入死路一條。

要走有趙國特色的統一華夏道路,這是趙丹在穿越後到現在經過五年的思考之後所得出來的結論。

而聯合其他國家滅掉魏國,就是趙丹對於這條道路的第一個嘗試。

不滅國,談何統一?

趙丹敲了敲桌子,將衆人的視線都吸引到了自己的身上,這才緩緩的開口說道:“李卿所言深得寡人之心,寡人打算和韓國楚國一同發兵魏國,以誅滅亂臣賊子段乾子的名義,行瓜分魏國之實!”

由於趙國的不斷勝利和領土的不斷向東南方向擴張,原本接壤的魏齊兩國如今已經被趙國的領土所隔斷,魏國現在僅有的三個鄰國分別是趙國韓國和楚國,所以趙丹纔會將合作的目標定在韓國和楚國。

在場的趙國大臣們聽到了趙丹的這番話之後又是一陣短暫的安靜,雖然說他們心中也非常的清楚趙丹的話說出來之後基本上就已經是最終決定了,但是這些大臣們畢竟還是有些操守的,心中有些擔憂還是必須要說出來的。

鄭朱就開口說道:“大王,不是臣想要故意擡槓,但是大王難道沒有想過,即便是聯合韓國和楚國兩國之力,那也未必就能夠一定滅掉魏國啊。畢竟還有秦國,齊國和燕國,而三國一定都不會袖手旁觀的。”

這其實也是一個問題,雖然說現在趙國的確是非常強大的,但是考慮到韓國和楚國其實也並不算是強國的這麼一個現實,如果是趙韓楚三國聯盟對陣其他四國的話,雖然說看上去贏面的確不小,但是隻要打成持久戰,即便是贏下戰爭也並不能夠保證就一定可以吞併魏國。

趙丹點了點頭,對鄭朱的意見表示了贊同,然後做出了自己的回答。

“鄭卿的顧慮寡人也是清楚的,但是鄭卿不要忘了,這一次寡人是以什麼名義出兵的?寡人出兵可是爲了誅殺亂臣賊子段乾子,還魏國一個朗朗乾坤啊!誅殺亂臣賊子天下理當共爲之,所以說寡人決定遍邀天下諸國國君,共同發兵討伐段乾子!”

趙丹說完了這番話之後,笑眯眯的對着面前的鄭朱說道:“現在鄭卿應該明白寡人的意思了吧?”

鄭朱臉上露出了驚訝和恍然大悟的表情,道:“臣的確明白了,大王果然高見!”

說白了,趙丹這一次要組織的並不是一次三國伐魏,而是包括了戰國七雄之中其他所有六國在內的六國伐魏!

趙丹對着鄭朱點了點頭,笑道:“這就是寡人爲什麼要讓韓國和楚國入夥的原因了,如果只有趙國獨自一個國家想要佔領魏國的話,那麼六國聯軍齊聚的時候非常容易就被別人看得出來。但是如果韓國和楚國也同時佔領了魏國土地的話,那麼剩下的三個國家就會覺得……”

趙丹說到這裡,刻意的停頓了一下,看了一眼鄭朱。

鄭朱連忙接着說道:“這樣一來的話,齊燕秦三國就會覺得大王和韓楚兩國一樣,都是藉着征伐段乾子的機會悄悄的奪取一些魏國的領土,這種行爲在過去其實是經常發生的,因此就不會對於這樣的行爲過於警惕。”

“如此一來的話,只要整個事情足夠的順利,那麼等到齊國燕國和秦國發現情況不對的時候,魏國的國土基本也被瓜分得差不多了。到了那個時候,就算這三國有意出兵相助,也已經改變不了魏國將要被滅亡的現實了!”

經過這麼一番解說之後,在場所有的趙國大臣們都已經徹底的聽明白了。

廉頗把手一拱,心悅誠服的對着趙丹說道:“大王這一計果然絕妙,老臣佩服!老臣願意作爲這一次出征主將,爲大王征服魏國領土!”

既然已經確定了出兵的事情,那麼接下來的關鍵問題自然就是要決定這一次出兵到底是由誰來擔任主將了。

在接連兩次在主將之位的競爭失敗之後,廉頗對於主將位置的渴望顯然是非常強烈的。

而且廉頗又剛剛經歷了一次戰敗,因此急切的盼望自己能夠再度取得一場勝利來洗刷恥辱。

而在另外一邊,廉頗的老對頭龐煖一看到這個情況心中知道這一次也是不爭不行,立刻就站了起來對着趙丹說道:“大王,臣雖不才,但也願意爲大王解憂。請大臣讓臣率軍出征魏國!”

頓了一頓之後,龐煖似乎還擔心自己說話的說服力不足,於是又特地補充了一句說道:“大王,上一次的對魏戰爭就是臣所負責指揮的,臣對於魏國亦是十分了解,這一次肯定不會讓大王失望。”

對於龐煖的說法,廉頗的盟友虞信立刻就表示了疑問:“龐卿,吾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上一次戰爭之中正是因爲龐卿遲遲無法突破魏軍主力的防線,這才導致了整個戰局一度危如累卵,有了了失敗的跡象。若不是因爲上黨郡之中的軍民們奮勇作戰的話,那麼整個戰爭事態難料啊。”

很顯然,到了這種刺刀見紅的時刻,大家也是不會再有任何客氣,開始了一番脣槍舌劍。

這個主將之位可就代表着無數軍功啊,而且還是滅掉魏國這麼一個強大國家的軍功,這時候誰要是不爭上一爭,那就太蠢了。

理所當然的,龐煖的唯一盟友趙勝自然也就開口了:“虞卿的這番話也是很有意思,如果吾沒有記錯的話,龐清可是勝利的擊敗了魏國人,然後又包圍了齊國人迫使齊國人求和,接下來又南下攻克了陶邑。以這個情況來說,說龐卿是一個勝利者應該不過分吧?不用勝利者來擔當主將之位,難道還要用失敗者來出任主將不成?”

眼見兩邊說話的時候火藥味越來越濃,趙丹終於咳嗽一聲,用手指用力的敲了一下桌面,終結了雙方的爭吵。

“行了,汝等都不要繼續爭吵下去了。這一次出戰的主將和副將人選寡人都已經有了主意,而且不會更改了。”

聽到趙丹這麼一說,所有人立刻就安靜了下來,將目光移到了趙丹的身上,等待着趙丹宣佈他的最終決定。

趙丹的目光在大殿之中羣臣的身上移動着,最後落在了廉頗的身上,說道:“武信君,寡人非常能夠理解汝的求戰之心,寡人這裡也可以向汝保證,下一次對外征伐戰爭汝一定是主將。但是這一次,爲了不讓秦國燕國和齊國察覺到寡人有吞併魏國的心思,汝這個寡人手下的第一大將還是不要出戰了。”

老廉頗的臉上明顯的愣了一下,露出了失望的神色。

但是很快的廉頗就釋然了,對着趙丹行了一禮,說道:“大王既然已經做出決定,臣自然不會有任何異議。”

畢竟廉頗剛纔也十分清楚的聽到了趙丹不派自己出戰的理由,並不是因爲忌憚自己或者是別的什麼,而僅僅是因爲擔心其他幾個國家起疑心罷了。

而且趙丹已經將下一戰的主將職位承諾給了廉頗,以趙丹的地位是斷然不可能在這種衆人都在場的情況下說謊的。

因此廉頗雖然心有不甘,但是也還算可以接受。

“只是便宜了龐煖這個傢伙……”

而在另外一邊,趙勝和龐煖對視了一眼,兩人的臉上都是止不住的喜悅之情。

他們居然已經又一次的壓倒了廉頗,連續第三次從廉頗的手中搶到了主將之位!

難道說,大王真的已經對廉頗產生了忌憚,不再打算讓廉頗出任重要職位了?

至於下一戰的主將這種承諾,聽起來就很不走心啊。說得難聽點,就現在這個情況,誰又能保證下一戰開戰的時候廉頗還是這七重臣之一呢?

然後下一刻,所有人就聽到趙丹說道:“寡人這一次準備以南軍中郎將樂乘做爲主將,以北軍中郎將劇辛作爲副將,共同出征魏國!”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大家新年快樂!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叛賊第五百二十一章 信陵君之死第八百二十九章 勝利所帶來的附加問題第三百零三章 楚國要崩?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流涌動的趙國朝局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新相邦?暗潮涌動大家新年快樂!第二百三十六章 裝逼瞬間被打臉的感覺可很不好受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四十五章 龐煖第五百三十七章 救不救楚國?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一百六十五章 秦王稷的急躁讓趙丹覺得很意外第五百八十章 四個消息第二十七章 趙王丹問呂不韋 4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一百九十五章 慶功大會即將開始,首先入場的是羽林軍第三百七十八章 巡視軍營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匈奴人的重騎兵第九百四十三章 秦楚戰局關於有讀者反映王翦死而復活的事情.第四百八十三章 趙國人,一通弓箭的事罷了!第五百四十四章 楚王的怒火和秦王的擔憂第八百四十三章 戰局會議第六百六十六章 甘泉宮之戰第八百一十六章 薊都破第七百九十八章 西進祁連山第十四章 武安君何在第一百四十六章 司馬梗第三百五十五章 和樂間的交談第四百三十章 魏王圉很生氣第三百三十四章 秦國真正的和平條件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第八百六十八章 黃歇的困境第九百九十六章 趙國、趙政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六百三十七章 寡人準備遷都!第六百三十章 滅還是和?第五百九十八章 來自趙國的巨大誘惑第六百三十四章 幹大事第三百五十二章 範睢的煞星?救星?第八百五十七章 王翦的困難抉擇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五百八十二章 恭喜建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使者和疏忽第三百六十九章 趙國人的腦子肯定是壞掉了第三百三十章 寵臣的讒言第三百八十六章 呂不韋的心事第五百三十五章 誰當主將?第七百七十七章 祭祀儀式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丹的好心情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信滿滿的趙丹第六百三十九章 文武新人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無忌的威脅第五百九十三章 墨家緣何至此啊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三百七十章 血色之路,狂暴衝殺第四百三十六章 大王,此事恐怕有些麻煩第一千零一十章 爾虞我詐第六百九十八章 呂不韋的爲難第一千零五章 趙忠第七百一十四章 勝利的消息和李牧的危機第七百二十五章 不能盲目樂觀啊第二百四十章 要打,就打得匈奴知道錯字怎麼寫!第八百一十章 進軍燕國 第三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趙王的信到了第九百零八章 寡人覺得趁火打劫是一個好習慣第九百零九章 李牧的試驗第一百零六章 誰說君子不會耍賴?第八百三十三章 這個春天有點冷第八百七十二章 呂不韋的計策第一百六十二章 我們趙國要求不高,你們秦國只需要割點土地就行了第一百九十七章 就在今天,廉頗同志實現了他的夢想第六百七十五章 更加惱火的魏王圉第九百九十四章 CD破第二百三十二章 樓昌的自我辯解第七百一十五章 獻計第九百六十八章 連環車陣第二百一十一章 君王后給自己的兒子好好的上了一課第六百四十三章 太子求救第九百七十七章 南下戰略第二十三章 打秋風第二百一十八章 回馬箭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內訌第九百二十九章 候的遺言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七百零六章 夜襲第九百五十八章 呂不韋的“妙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人老了,就會急躁第四百九十七章 後勝求和第二百零八章 秦王稷開始按捺不住了第四百六十九章 逃亡的白羊王第四百七十六章 原來寡人的趙國騎兵已經這麼強了第九十三章 秦軍的總攻?第八百九十五章 秦國人的爭執第八百零五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