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次爭執

咸陽城。

雖然許多秦國大臣的臉上看上去都十分的鎮定,但是必須要承認的是,此刻這座大殿之中充滿了一股難以言喻的緊張氣氛。

是的,即便是前陣子李牧一路將王齕攆着屁股追到了距離咸陽不過一天路程的涇陽,這座大殿之中都沒有這麼緊張過。

因爲當時的秦國君臣們心中都非常的清楚,無論李牧再如何手眼通天也好,他也不可能憑藉着兩萬多騎兵就將咸陽給攻下來。

但現在函谷關失守了,廉頗來了。

廉頗一來,這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要知道廉頗的手底下可是有着十萬大軍,而且這還是一支剛剛攻破了楚國都城陳城的精銳之師。

呂不韋的聲音在大殿之中迴盪着:“太子,現在必須、立刻、馬上要和趙國人議和了,否則的話一旦趙國人兵臨咸陽城下,那麼咸陽危矣,大秦危矣!”

呂不韋的話猶如一陣驚雷般在整座大殿之中劃過,讓所有的秦國大臣們都爲之側目。

說實話,在場的幾乎所有秦國大臣們,心中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看不起呂不韋這個人。

這倒不是說呂不韋的才能不足,事實上在出任秦國內史以來,呂不韋的才能是得到了整個秦國政壇上上下下公認的,屬於非常優秀的那一種。

之所以看不起呂不韋,完全就是因爲他的商人出身。

商人在這個時代的身份地位很低嗎?

說實話,看似很低,其實不低。

《史記·貨殖列傳》之中曾言:“千金之子,不死於市。”這並不是指的王侯們的兒子,而指的是那些家中財產相當於一千鎰黃金的大商人之子,通常是不會因爲犯法而被拖到菜市場門口斬首的。

又言“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足見當時在中原諸國之中的商業活動是如何的發達,人們是多麼深刻的體會到了“想要富,做生意”的道理。

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笑貧不笑娼”的年代。

這個時代,邯鄲、陶邑、臨淄、洛邑等中原大城之中商賈無數,豪富者如當年的呂不韋甚至有“素封”之稱,也就是所謂“今有無秩祿之奉,爵邑之入,而樂與之比者。”

像呂不韋這樣富可敵國的大商人們,雖然並無王侯之實,但是所享受的東西幾乎和王侯們相差無幾。

商人們的崛起,對於農民和工匠們來說或許並不算是一個壞消息,至少讓農民和工匠們實在活不下去的時候還有另外一個出路。

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統治階級“士”來說,那就完全不同了。

士農工商,這裡的士指的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既可以指寒門士子,也可以指高門貴族。

商人們一旦崛起,那麼他們理所當然的就希望通過自己的財富來獲取權力,這就引發了“士”這個階級的不安和敵視。

在士人們看來,商賈的大行之道導致農人和工人們不安其業,是一種削弱國家的實力而讓商人的腰包更鼓的行爲,是必須要唾棄的對象。

而對於以法家思想治國的秦國來說,商人更加是讓人不歡迎的存在。

秦國的軍功爵制度原理很簡單,便是隻給平民們上戰場搏殺賺軍功這唯一的一條出路。

如果商賈大行其道的話,就等於是給平民們另外一個出路,平民們只要去爲商賈們打工就能賺錢,還提着腦袋去戰場上面拼命幹嘛?

所以秦國對商人的壓制是最嚴厲的,對於商人的歧視也同樣是深入人心的。

這也是秦朝的統治最終難以爲續的最根本原因,絕對的自由在任何時代都做不到,但是無論在任何時代,平民們都不應該只有一種選擇。

呂不韋之所以在結好陽泉君羋宸、身爲太子老師這雙重身份的情況下都在咸陽打不開局面,和他的商人身份其實也是有着一定關聯的。

這種歧視還表現在另外一方面。

如今的秦國已經隱約形成了羋宸、蔡澤、呂不韋三巨頭並立的格局,如果是羋宸或者蔡澤說話的話,那麼除了同樣身爲巨頭的其他兩人,剩下的秦國大臣們基本上是不敢插嘴的。

但當呂不韋開口之後,異議聲立刻就出現了。

一名秦國大臣站了出來,對着呂不韋道:“衛尉此言,吾不取也。想那武安君如今已經盡取河東郡之地,趙軍在河東郡之中被動挨打全無還手之力,以此觀之趙軍之水平亦不過爾爾。只需武安君領兵回救關中,則關中之圍立解,又何須向那趙王求和?”

呂不韋定睛一看,發現這傢伙原來是羋宸手下的人,當即冷笑一聲,道:

“河東郡之中龐煖所率領的趙軍,大部分皆是郡兵民夫,抵擋不住大秦雄獅那是自然之事。然而廉頗率領的十萬兵馬皆是不折不扣的精銳,數年來征戰四方從無敗績,又有李牧兩萬鐵騎爲輔,放眼天下亦是難有人能與之抗衡。而且武安君數年前便曾敗於廉頗之手,汝安知此戰便必定能夠勝之?”

呂不韋這一番侃侃道來,話說得是有理有據,加上又有戰例在前作爲證據,將對方頓時就駁得啞口無言,只能訕訕退下。

一旁的羋宸終於有些按捺不住了,沉聲開口道:“衛尉此言,未免言過其實。想那趙國如今悍然入侵關中,正是不義之師也。武安君如今挾大勝之威率軍回援,又有關中父老之支持,民心所向之下必定得勝也。”

“民心?”呂不韋聞言就是一陣冷笑,道:“陽泉君,昔年周朝開國有千餘,如今不過僅剩七國。這些覆滅之國中的國君難道個個皆是不得民心之人不成?若是大秦無兵甲之利,不能于軍戰中勝過趙國,即便得了民心又有何用?”

兩人脣槍舌劍,頓時就在大殿之中爭執了起來。

很顯然,這對之前還算得上是政治盟友的兩個人,如今的關係是徹底的惡化了。

年輕的秦國太子趙子楚坐在主位之上,看着自己面前激烈爭吵的兩名秦國重臣,臉上也不由得閃過了一絲不耐煩的神色。

從子楚的角度來說,他當然是更加傾向於聽從呂不韋的意見和秦國人議和。

但是他也很清楚,陽泉君羋宸一來是自己的舅舅,二來又是秦國相邦擁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意見也是不能夠忽視的。

子楚咳嗽一聲,重重的敲了敲面前的桌案,制止了呂不韋和羋宸之間的爭論,然後轉頭對着另外一名至今仍未開口的秦國重臣說道:“綱成君,汝意下如何?”

被點到名字的蔡澤不急不忙的站了起來,對着子楚行了一禮,然後開口道:“太子,以臣之見,其實陽泉君和衛尉之言,皆有可取之處也。”

“哦?”子楚眉頭一揚,心中多少有些驚訝。

要知道在這之前,蔡澤其實和羋宸是很不對付的,所以子楚點名蔡澤開口多少也是有點希望蔡澤能夠幫腔呂不韋的意思。

但是現在蔡澤居然擺出了一副兩邊都有道理的姿態,這就很有意思了。

子楚開口問道:“不知綱成君此言何意?”

蔡澤正色道:“臣覺得,太子不妨先命令武安君調兵回援,和趙國人一戰。若是能夠戰而勝之,那麼自然是最好。若是戰不能勝,以武安君之能想必亦是不會大敗,屆時再考慮和趙國議和之事便是。不知太子覺得如何?”

蔡澤當然也是有着自己考量的。

從現在的形勢來看,蔡澤推薦的王齕已經是廢了,那麼白起就成爲了蔡澤不能夠得罪的對象,否則白起和羋宸聯手起來的話蔡澤的日子就會很難過了。

所以這個時候蔡澤自然是不會冒着觸怒白起的風險去勸說子楚和趙國議和的。

但蔡澤也不希望得罪呂不韋,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呂不韋是子楚最爲倚重的心腹,得罪呂不韋就等於是得罪了子楚,只有羋宸這種自恃位高權重又是太子長輩的傢伙纔有那個底氣不把呂不韋放在眼裡。

所以蔡澤的這個兩邊都不得罪的計劃自然就出爐了。

子楚皺着眉頭想了一會,隨後開口道:“諸卿以爲綱成君這個計劃如何?”

羋宸立刻道:“太子,臣並無意見。”

呂不韋看了羋宸一眼,好一會才道:“太子,臣亦無意見。”

子楚點了點頭,道:“既然如此,那麼便速速派人去河東向武安君傳吾之命令,命他速速率軍回援咸陽!”

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上架感言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一章 穿越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
第七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次見面第七百二十四章 震驚!齊王建竟然第一百零一章 悲劇的趙括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一百三十六章 趙軍來了上架感言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爭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好了範睢大哥還是請你閉嘴吧第七百三十三章 趙勝的妙計第一千零九章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第八十五章 高闕塞第七百四十五章 呂不韋的好主意第九百零七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四百六十四章 靳黈和馮亭的爭吵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臣等參見皇帝陛下第六百六十二章 雪夜行第一章 穿越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七百零三章 魏王圉的煩心事第八百三十七章 破義渠第六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魏王圉第六百二十六章 汝妻子吾養之,汝勿慮也第七十六章 一郡換一國第六百七十九章 鬱悶的楚國君臣第二百五十六章 趙國在出徵前的誓師大會第二百零四章 你是把寡人當成秦王稷,還是把自己當成藺相如了?第七十二章 對燕策略第九百四十八章 呂不韋的大麻煩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楚雖三戶,亡趙必楚第八百五十二章 付之一炬,瞞天過海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制度和新相邦的產生第八百零六章 荊軻見駕第一章 穿越第二百三十章 亂賊臣子,且靜候大王處置罷第七百七十三章 對峙第五百五十七章 破陳城之策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四百零四章 王氏雙雄第三十七章 平原君說魏王 2第四百六十七章 魏無忌真會造反第三百六十三章 微服出宮體察民情第六百八十七章 魏王圉的雄心第一百七十三章 武安君,還不交出兵權?第一百五十三章 司馬梗的末路第四十九章 咸陽宮議 1第一千零一章 隱情第八百九十二章 今天也要好好的替大王效忠啊第七百零四章 長治城的情況似乎不太好第三百四十九章 秦王稷被迫簽訂的不平等條約第二百六十八章 蘇代提出的驚人建議第二百五十九章 因禍得福?第四百五十八章 齊國還是魏國?第八百零九章 觀望的各國第三百一十九章 該輪到寡人和趙國來執掌這天下之牛耳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求饒第四百三十五章 趙丹的底線第七百六十一章 荊軻的機會第三百七十四章 韓非的建議第四百八十章 寡人怎麼可能當一個逃兵?第四百八十二章 破月氏人,何須出奇?第四百七十九章 趙丹微服私訪記第五百四十五章 雄心壯志的劇辛第一百八十三章 雖有廉頗樂乘龐煖,但寡人的心中還是李牧最重要第七十四章 固執的範睢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道和強硬第四百三十二章 趙國人發現了?第六百七十一章 戰爭會議第一百八十九章 爲了儒家在這個時代好混一點,荀子做出了妥協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破城第六十三章 燕國風雲 2第二百三十八章 殺高基第五十章 咸陽宮議 2第二百二十二章 韓王然的糾結第五百一十九章 和韓王然的會面第六百六十五章 奪咸陽第四百八十五章 趙丹的美食生活第九百九十一章 定巴郡第七百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二百九十一章 是時候準備出兵燕國了第一百零三章 超人的失敗第二百零二章 韓王然和魏王圉的心情大不同第七百七十八章 王百將駐守的西城門第七百九十七章 龍臺新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韓王然的失態第七百一十章 是時候破釜沉舟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以武安君爲將?第五百三十一章 新年會議第一千章 趙丹的驚訝和封賞典禮第三十八章 七大姑家八大姨的九兒子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八百八十六章 請收李牧之權第九百八十七章 去XX的馬服子第九百九十二章 蔡君狂第六十四章 燕國風雲 3第十八章 蘇代使齊 1第三百零四章 黃歇的救命稻草第七百八十三章 戰書第二百六十一章 樂間傳遞的消息第七十九章 韓國之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