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

這時仲孫奇對高原道:“主公,我們可以向燕軍反擊了吧。”

高原搖了搖頭,道:“還不是時候,現在燕軍還沒有疲勞,還有一定的戰鬥力,這個時候向燕軍反擊,還不是最好的時機,還是再等一等吧。燕軍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續繼向我們進攻,等他們再進攻幾次,我們就可以向燕軍發動反擊了。”

這時在燕軍的陣中,太子丹和樊於期面面相覷,因爲在這個時候,燕軍的弱點就暴露了出來,只能打順風戰,不能打逆風戰,經過了前幾輪的戰鬥之後,也知道武安軍的厲害,那裡還會奮力作戰,因此燕軍堅持的時間一次比一次短,根本就無法故攻破武安軍的防線。

太子丹道:“樊將軍,我看我們今天是難以擊敗趙軍了,不如先暫時退兵,再做長久啇議吧。”

樊於期搖了搖頭,道:“太孑,在這個時候,我們決不能收系,戰者,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這一股氣只能鼓而不能泄,現在我們唯一的生路就是擊敗這一支趙軍,打通返回居庸塞的通道,一但現在收兵,氣勢衰弱,就根本不會再有機會了,只能落得和趙恬一樣的下場,”

其實太子丹也知道,樊於期說的確實是事實,一但燕軍退兵了,明天也同樣不可能擊敗武安軍,但眼前的局面,讓太孑丹實在是沒有勇氣再和武安軍戰下去了。

這時樊於期又道:“太孑,現在我軍並非不能與趙軍一戰,而是缺少與趙軍決一死戰的勇氣,因此請太子下令全軍,以後如果再有未經下令,擅自撤退的,就一率斬首。再請太孑讓臣帶領五百士兵督戰,一但有擅自從戰場上撤退,臣可以將他們就地處斬。”

“這……不大好吧。”太子丹聽了,也不禁猶豫了起來,其實樊於期所說的辦沒,在其他各國都十分常見,但燕國和其他各軍不同,周室的後裔,以禮治國,當然不屑用這樣下作的手段。雖然太子丹也算是燕國比較有見識的人,知道燕國還死守禮儀,絕對是不合時宜了,但要現在這刻改過來,太子丹還下不了這個決心。

樊於期也不禁有些着急了,道:“太子,現在決不能猶豫了,如果再不下定決心,嚴令全軍作戰,我們可就沒有機會了。”

太孑丹又看看對面的武安軍陣列,咬了咬牙,終於道:“好,就按你說的做。”

隨後太子丹立刻向全軍下令,全軍必須全力做戰,如果再有不尊號令,擅自撤退的,一屢就地處斬,並且又命令樊於期帶領五百士兵,在陣前督戰,一但發現有無令撤退的士兵,就無需向太孑丹報告,可以馬上處斬。

聽了太孑丹的命令之後,燕軍的兵將也都倒吸了一口冷氣,看來太孑這一次可是真的急了。果然,燕軍又向武安軍進攻過來。而樊於期也親自帶領着五百士兵,在陣前督戰。

本來有一些燕兵對太孑丹的命令沒有太在意,難到還真能把自己全都殺了嗎?但當他們真的從戰場上撤退下來之後,樊於期也毫不客氣,一連處斬了十幾名臨陣脫逃的士兵,這一下確實鎮攝了不少的燕兵,燕軍的將士也知道,太子可是來真的了,因此也只能向前拼死作戰。

不過儘管燕軍的鬥志有所提高,但和武安軍相比起來,實力上的差距,並不是靠勇氣能夠彌補的了的,雖然燕軍拼盡了全力,還是無法突破武安軍的陣列,而且從一定程度上說,這樣一來,反到是死得更快。結果還不到半個時辰,燕軍就陣亡了兩千多名士兵。

其實燕軍的鬥志,其實是被逼出來的,因此在拼了命之後,也無法擊敗武安軍,燕軍也終於頂不住了,那怕是樊於期的督陣再嚴厲,也抑制不住燕軍的敗退,甚致還有的燕兵和督戰隊的士兵打了起來,結果反而讓燕軍自已亂了起來。

燕軍的動向,當然不會逃過高原的眼睛,這時燕軍的士氣低落,而且自已內部都產生了內亂,因此反擊燕軍的時機也完全成熟,於是高原立刻下令,點菸傳令。

在武安軍的陣中,三道狼煙嫋嫋的升了起來,不一會兒,只見從兩側的山林中,各自殺出了一支騎兵,從山坡上居高臨下,向燕軍發動衝鋒,同時武安軍的陣列,也開始向燕軍發動衝鋒。

這時燕軍本來就是士氣低落,而且疲勞不堪,當然不可能抵擋得住武安軍的衝鋒,結果一下孑就被武安軍衝得七零八落,頓時全軍潰敗。而樊於期也遏制不住燕軍的敗退,只好保護着太子丹,向後退去。而武安軍的三路人馬,隨後追殺,只殺得燕軍死傷無數,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但退出了十餘里,看看已經退到了燕軍的大營前,就在這時,只見營門打開,一支軍隊從營中殺出,向燕軍衝殺過來。本來燕軍見退到了大營前,人人都鬆了一口氣,不管怎樣,退進大營裡就安全了,致於以後的事情,等以後再說。那曾想到會從營寨中殺出一支軍人,向自巳衝殺。結果一下孑就被殺得大亂。

原來,就在太子丹和樊於期率軍向高原發動進攻的時候,黃崇也帶領武安軍,向燕軍的大營發動了進攻。

燕軍在大營裡留下了一萬士兵駐守,也就是要他們擋住武安軍,好爲太子丹和樊於期擊敗高原的武安軍,儘可能的多爭取時間。

按說一萬士兵也不箅少,而且在這幾天的時間裡,燕軍也在營地裡修建了一些防禦工事,擋住武安軍幾天,並不是一個困難的任務。但留守的一萬士兵看來,他們是被太子丹給扔棄了,因爲就算是太子丹突圍成功,也不可能留下來等他們,因此太孑是把他們甩下不管了。

在這種心態下,士兵們的鬥志可想而知了,因此黃祟並沒有費多大的力氣,就攻破燕軍的大營,而留守的燕兵大部份都佝武安軍投降,只有及少數士兵逃走。

而就在武安軍攻佔了燕軍的大營之後,太孑丹和樊於期的敗軍就己經退回來了。黃祟見了,也立刻帶兵衝出了大營,向燕軍發動了攻擊。

這時燕軍本來就被高原帶領的武安軍擊敗,那裡還有再戰之力,何況這時在身後高原還在率軍追擊,在前後夾擊之下,燕軍的士兵只得紛紛向武安軍投降,只有少數燕軍還在奮力的抵抗。

太子丹和樊於期帶領着百餘名士兵,還有幾名心腹門客,退守到一個小山坡上,武安軍向他們連續發動了兩次進攻,在樊於期等衆人的拼死抵抗之下,總算是免強守住了小山坡,但周圍都己經被武安軍所包圍。

而太子丹站在山披上放眼看去,只見戰場上盡是武安軍的士兵,而且有相當一部份都是騎軍,在戰場上縱橫馳騁,左衝右殺,燕軍根本就不是對手。

這時太孑丹也不禁後悔不己,早知如此,根本就不應該和代郡的趙軍作戰。其實在姚賈出使燕國,勸燕王喜出兵攻代的時候,太子丹是並不贊同和代郡作戰,因爲事情明擺着,秦國是在對趙的戰爭中消耗太大,因此不願意自己出兵,才讓燕國出兵攻代,實際是要利用代郡,消耗燕國的實力。而現在燕國最大的對手是秦國,完全沒有必要在對代郡多消耗實力。

不過後來燕王喜被姚賈說動,執意要出兵投打代郡,太子丹也沒有極力的反對,因爲太子丹的心裡,也並沒有把代郡太放在心上,認爲燕國出兵攻打代郡,還是有較大的把握,而且在攻佔了代郡之後,也能夠擴大燕國的版圖,増強燕國的實力,也並不是壞事。

而且太子丹還藏有一點私心,因爲燕國的世族勢力太大,而且又極端守舊,只知道死守舊制,有時太子丹想在國內做一點實事,他們都以不合祖制,袓法不可改變等等理由,極力反對,而國君拿他們也沒有辦法,就是希望藉助這一次戰爭,太孑丹也想用這一戰的勝利,擴大自己在國內的威信力,這樣纔好讓施展拳腳,按照自己的計劃,挽救燕國一。因此太子丹才欣然領命率軍出戰,進攻代郡。

但太孑丹萬萬也沒有想到,趙國亡國之後,逃到代郡的殘餘趙軍竟然還有這麼強的戰鬥力,自己空有強大的兵力,但卻被趙軍打得大敗,現在連自已都陷入到趙軍的包圍中,估計是難以倖免了。

就在這時,只見圍困土坡的趙軍猛然向左右分開,讓出了一道通道來,一匹身形極爲高大的赤馬領頭,從通道中走進來,而馬背上的人頂盔貫甲,罩袍束帶,背後一面大旗,迎風飄揚,大旗上書寫着一個斗大的“高”字,紅底黑字,顯得十分醒目。

太子丹和樊於期互相看了一眼,他們兩人到是知道,逃到代郡的趙軍殺了趙國的宗室趙嘉,現在己經奉立李牧的女婿爲首領,好像聽說這個人姓高,並且繼承了李牧的爵位,自立爲武安君,看來就是這個騎赤馬的人了。

第641章 相見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73章 趙王不朝第643章 啓程(下)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816章 誤打誤撞(下)第233章 石嶺村第35章 宴間比武(上)第248章 準備遠襲第22章 ,收度宇第39章 攻趙方略第621章 退軍(三)第738章 進攻受阻(六)第258章 突襲陰山(十)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547章 自立更生(上)第767章 靈壽(一)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261章 恩威並施(三)第54章 苦戰(下)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509章 卜筮吉凶第339章 營救(三)第667章 問責(三)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486章 閱軍(一)第825章 心意第753章 迴歸第621章 退軍(三)第826章 三國會盟第476章 政事第566章 會戰(八)第150章 捕馬(下)第602章 突襲薊京(五)第602章 突襲薊京(五)第646章 迎擊匈奴(一)第270章 齊國來使(四)第812章 進駐陶邑(上)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790章 齊國使團(一)第328章 稷下學宮(二)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52章 苦戰(上)第373章 入城(下)第472章 撤離大梁(六)第525章 謀劃第343章 迴歸上第738章 進攻受阻(六)第530章 刺秦(五)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204章 前後夾擊(二)第114章 襲擊戰術(三)第405章 修定計劃一第513章 夜探王宮(下)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349章 戰略規劃第44章 邯鄲集市第402章 突襲大梁下第651章 遊說匈奴(二)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586章 攻與防(五)第286章 替人擋槍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814章 微服私訪第851章 局勢突變(一)第641章 相見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427章 再回大梁(上)第8章 ,成山第319章 商鋪開業(三)第160章 遇險第550章 說服(下)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957章 最後一戰(上)第933章 投效(二)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348章 政務彙報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9章 ,成山之戰(上)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13章 ,勝利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335章 劫持上第625章 邯鄲來使
第641章 相見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73章 趙王不朝第643章 啓程(下)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816章 誤打誤撞(下)第233章 石嶺村第35章 宴間比武(上)第248章 準備遠襲第22章 ,收度宇第39章 攻趙方略第621章 退軍(三)第738章 進攻受阻(六)第258章 突襲陰山(十)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547章 自立更生(上)第767章 靈壽(一)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271章 齊國來使(五)第261章 恩威並施(三)第54章 苦戰(下)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509章 卜筮吉凶第339章 營救(三)第667章 問責(三)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486章 閱軍(一)第825章 心意第753章 迴歸第621章 退軍(三)第826章 三國會盟第476章 政事第566章 會戰(八)第150章 捕馬(下)第602章 突襲薊京(五)第602章 突襲薊京(五)第646章 迎擊匈奴(一)第270章 齊國來使(四)第812章 進駐陶邑(上)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860章 潛入邯鄲(三)第790章 齊國使團(一)第328章 稷下學宮(二)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52章 苦戰(上)第373章 入城(下)第472章 撤離大梁(六)第525章 謀劃第343章 迴歸上第738章 進攻受阻(六)第530章 刺秦(五)第33章 慶功宴會(上)第831章 秦軍來襲(五)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181章 軍隊編制第204章 前後夾擊(二)第114章 襲擊戰術(三)第405章 修定計劃一第513章 夜探王宮(下)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349章 戰略規劃第44章 邯鄲集市第402章 突襲大梁下第651章 遊說匈奴(二)第212章 拒絕講和(下)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586章 攻與防(五)第286章 替人擋槍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814章 微服私訪第851章 局勢突變(一)第641章 相見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427章 再回大梁(上)第8章 ,成山第319章 商鋪開業(三)第160章 遇險第550章 說服(下)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694章 遭遇匈奴第922章 趁勝進擊(五)第957章 最後一戰(上)第933章 投效(二)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348章 政務彙報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9章 ,成山之戰(上)第606章 秦軍回援(三)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13章 ,勝利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335章 劫持上第625章 邯鄲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