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突襲陰山一

命令傳出之後,高原和李瑛鴻也率領武安軍團的驍騎軍、勝捷軍從代郡出發,經過了一天的行軍之後,到達了諸聞澤邊。

這時離上一戰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不少士兵都是故地重遊,一個多月以前的戰鬥還歷歷在目,因此也頗有一些感概。而沒有參加這一戰的士兵則紛紛打聽這一戰的情況,聽參加過這一戰的士兵指指點點,吹噓這一戰自巳是如何英勇殺敵,都十分羨幕。

三天之後,各路武安軍的士兵都到達諸聞澤匯合,高原這才招集所有士兵,向他們宣佈這一次出兵的目地進攻匈奴的陰山營地。士兵們聽了之後,紛紛歡呼起來。

因爲這一年以來,武安軍連續擊敗燕國和匈奴,取得了極大的戰果,全軍的士氣都十分高昂。趙國人本來就是悍勇好戰,而且取勝之後,參戰的士兵都得到了十分豐厚的獎賞,因此全軍上下都有一種求戰心切的心理,一聽說這一次突襲陰山是去進攻匈奴,立刻人人振奮,而突襲陰山的風險,士兵們所知並不多,也沒有幾個人去想。

見全軍的勁頭十足,高原也十分高興,休息了一夜之後,率領大軍出發。

不過三萬多軍隊,近十餘萬匹戰馬,動靜當然不小,而且也不可能同時進軍,因此高原也下令,四支騎軍分別在前後左右行軍,二支步軍在中間,前後相距約十里的距離,左右相距約五里的距離,分頭前進。

在路上一但發現了匈奴的牧民,全部就地殺死。雖然這樣的做法有些殘忍,但在這個時候是不能手軟的,因爲這一次是突擊戰鬥,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突然性,要打匈奴一個措手不及,在匈奴人還沒有發覺的時候,就殺到匈奴的陰山營地。如果被匈奴事先知道,做好了迎戰的準備,那麼突襲戰也就變成了遭遇戰,就算武安軍還能夠取勝,自身也會遭受不小的損失。因此爲了隱藏武安軍的行蹤,必須做到萬無一失。中途遇到的匈奴牧民,就只能怨他們的命不好了。

大軍出發之後,向北方直行,走了兩天,繞到了陰山北面,大軍才轉向西行,沿着陰山山脈前進,因爲行軍的路線都己經事先就己經設定好了,沿途也有湖汩河流等水源,而且武安軍的運氣也很好,一路上都沒有遇到雨雪等惡劣天氣,因此行軍十分順利,在第六天的時候,就和姜桓武派來接應的人員碰頭。

這裡己經是匈奴營地的邊緣地區,距離烏樑素海的匈奴王營大約有一百二十餘里的路程,而姜桓武的營地也就設在這裡的一條小河邊。因爲姜桓武等人畢竟不是匈奴人,如果太深入匈奴的營地,那麼被暴露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姜桓武可不敢冒這個險,還是在邊緣駐紮安全一些。

當然邊緣地區也有邊緣地區的好處,姜桓武己經爲大軍找到了一個隱蔽的駐紮地區,是在陰山山脈的一個山谷裡,這個地方十分隱蔽,可以容納十幾萬軍隊,而且在山谷中還有一個小湖,大軍在這裡駐紮非常合適。因此和大軍碰頭之後,姜桓武帶路,將大軍領到山谷中。

這時大軍己經連續五天趕路,平均每天行走的路程都超過了三百里,儘管是有雙馬換乘,但到這個時候也都己經是人困馬乏,確實需要找一個地方好好的休息一下,因此在進了山谷之後,士兵們紛紛下馬御甲解鞍,就地休息。

高原看了看這裡的環境,三面環山,一面是出口,如果不是走到附近,根本就發現不了在這個山谷裡隱藏着數萬的軍隊。而小湖的面積並不大,但也足夠士兵們飲用了。確實是一個很好的駐紮休息的位置。不過儘管這個山谷十分隱敝,但高原還是不敢大意,因爲越是接近匈奴的營地,就越是要小心謹慎,萬一由於一時的大意而暴露了武安軍的行蹤,那可就是前功盡棄了。因此還是在谷口佈置下了守衛的士兵,在山谷中也留下了相當一部份士兵掛曱枕戈,隨時都準備戰鬥。而且高原還把兩隻紅隼放飛到天空中,讓它們在空中警戒。

佈置好了這些事情之後,高原才和李瑛鴻、姜桓武、袁選、凌風等人一起協商下一步的計劃。

姜桓武將一張地圖鋪在桌孑上,道:“我們這裡距離烏樑素海大約還有一百二十餘里的路程,但現在匈奴分成了好幾個部份駐紮,從這裡再向西走大約三十餘里的路程,就有一個匈奴的營地,人數大約有一萬五千左右,正好在通向烏樑素海的通道上,無論我們怎樣選擇道路,都不可能避得開這個營地。”

一邊說着,姜桓武也一邊在地圖上指點,還拾了幾顆小石頭,放在地圖上,示意自己和匈奴的位置。而衆人看着地圖,又聽着姜桓武的講說,臉色都不大好看,因爲擋在路上的那個匈奴營地離烏樑素海至於還有八十餘里的路程。就算武安軍以最快的速度擊敗這一個匈奴營地,但也需要一二個時辰的時間,而這段時間裡,匈奴人完全可以趕到烏樑素海去,向右賢王頭須報告,並爭取到一定的準備時間,那可就很麻煩了。

李瑛鴻喃喃道:“這可怎麼辦?只能打完了這個營地之後,再和匈奴的主營硬拼了,一二個時辰的時間,匈奴也不可能完全做好準備的,我們還是有很大的勝算。”

袁選也點了點頭,道:“我看也只有如此了。”

高原笑了一笑,道:“難道我們一定要攻打這個匈奴的營地嗎?草原有那麼大,地方有那麼寬闊,我的完全可以繞過這個營地,直接去進攻匈奴的主營啊。”

袁選道:“繞過這個營地當然是可以,但我們繞過了這個營地,那不是在我們的背後留下一個大患嗎?如果這個營地的匈奴軍隊在我們繞過之後,從我們的背後殺上來,我們豈不是面臨着腹背受敵的危險了嗎?”

高原笑道:“我己經打聽過了,現在匈奴人都在分散放牧,諸備過冬的食物,聚集起來並不容易,就算在我們經過的時候,匈奴開始集結軍隊,至少也要一二天的時間,而這段時間就足夠我們突擊匈奴的主營了。等我們擊敗了匈奴的主營之後,再回頭來迎戰這支匈奴軍隊。”頓了一頓,高原又道:“但這樣一來,我們仍然面臨着很大的危險,因爲一但我們不能迅速的擊破匈奴的主營,同樣會面臨腹背受敵,因此我們必須要拿出背水一戰的勇氣來,一鼓作氣擊破匈奴的主營。”

李瑛鴻有點困惑,道:“一鼓作氣我知道,但什麼叫背水一戰呢?”

高原這纔想起來,背水一戰還是在二十多年以後,由韓信指揮的,現在還沒有這個詞,因此解釋道:“兵法雲:置之死地而後生,背水列陣,己無路可退,因此士兵們就會拼力死戰,以少勝多,以弱勝強,這就叫做背水一戰。儘管我們這一次並不是背水列陣,但也是腹背受敵,因此這一戰必須拼力死戰,才能擊破匈奴的主營,然後再回頭迎戰背後的匈奴軍隊,取得全面的勝利。”

袁選點了點頭,道:“不錯,我看也只有這樣了,我們就繞過這個匈奴的營地,直接去進攻匈奴的主營,我相信這些士兵們,一定能夠攻破匈奴的主營,取得勝利。”

李瑛鴻道:“嗯,我也認爲這樣可行,就這麼辦吧。”

高原點了點頭,道:“好吧,那麼今天大家就好好的休息,明天一早我們就出發,所有的輜重都留在這裡,全軍都輕裝上路,一口氣殺到匈奴的主營去。”

袁選答應了一聲,立刻去安排士兵休息。高原又對姜桓武道:“姜大哥,我們的士兵趕到這裡來己經精疲力盡了,因此守衛放哨的事情,主要還是靠你們這些人。”

姜桓武道:“放心吧,我己經都安排好了,在谷口十里的地方,弟兄們都己經裝成了放牧的牧民,一但發現有匈奴人向山谷靠近,就以狼煙爲號,我們可以有準備。”

高原點了點頭,道:“姜大哥果然想得周道。”

就在這時,只聽天空中傳來數聲清脆的隼鳴,只見兩隻紅隼己經降低了飛行的高度,上下盤旋不止。高原的臉色大變,紅隼已經發現有人向山谷方向過來了。難道說自己纔剛到這個山谷,就要被人發現了嗎?因此高原也立刻吩咐李瑛鴻道:“瑛鴻,快去調集人馬,馬上出擊,絕不能夠放跑了一個人。”

李瑛鴻答應了一聲,剛要去調集軍隊,但姜桓武攔住他們道:“先別急,看,狼煙己經起來了。”

果然見在東北方向有一道黒灰色的狼煙直衝向天空,姜桓武道:“只有一道狼煙,說明來的人並不多,應該好對付的。”

高原道:“就算是來的人數不多,但我們還是要多帶一點人馬去,有備無患。”

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789章 鬼谷門人(下)第893章 長街之戰二第584章 攻與防(三)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769章 靈壽(三)第240章 突擊匈奴營地上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298章 問難上第331章 稷下學宮(五)第50章 意外第87章 閨房春色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643章 啓程(下)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329章 稷下學宮(三)第321章 商鋪開業(五)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336章 劫持下第850章 進駐邯鄲(下)第293章 結盟(下)第525章 謀劃第622章 退軍(四)第340章 營救(四)第153章 迴歸第494章 閱軍(九)第427章 再回大梁(上)第668章 九黎族的內亂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636章 密議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473章 回程(上)第419章 大梁的變化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753章 迴歸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32章 趙都邯鄲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223章 商機第688章 白靈族的秘密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498章 潛入咸陽(三)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751章 處理俘虜第641章 相見第909章 邯鄲戰局(下)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三章 滎口攻防戰四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570章 心靈聯繫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777章 家宴(二)第776章 家宴(一)第73章 趙王不朝第910章 對策(上)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584章 攻與防(三)第154章 撤離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382章 聯軍作戰(下)第411章 有意無意第452章 守軍出擊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311章 秦國使臣(下)第687章 雲瑤的身世(下)第723章 墨家(四)第476章 政事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960章 結局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808章 新年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463章 剿滅馬賊(下)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159章 困境第720章 墨家第四章 第97章 秦軍追擊(下)第24章 ,並城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815章 誤打誤撞第633章 三國合縱(四)
第396章 撤軍之議(下)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789章 鬼谷門人(下)第893章 長街之戰二第584章 攻與防(三)第312章 拉近關係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869章 進攻邯鄲第769章 靈壽(三)第240章 突擊匈奴營地上第484章 衆將匯聚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298章 問難上第331章 稷下學宮(五)第50章 意外第87章 閨房春色第938章 改朝換代第643章 啓程(下)第417章 商業經營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329章 稷下學宮(三)第321章 商鋪開業(五)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336章 劫持下第850章 進駐邯鄲(下)第293章 結盟(下)第525章 謀劃第622章 退軍(四)第340章 營救(四)第153章 迴歸第494章 閱軍(九)第427章 再回大梁(上)第668章 九黎族的內亂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636章 密議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736章 進攻受阻(四)第878章 邯鄲攻防(一)第473章 回程(上)第419章 大梁的變化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753章 迴歸第865章 邯鄲之變(二)第32章 趙都邯鄲第296章 有意刁難第223章 商機第688章 白靈族的秘密第323章 商鋪開業(七)第464章 再見白靈族(一)第498章 潛入咸陽(三)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751章 處理俘虜第641章 相見第909章 邯鄲戰局(下)第122章 趙秦決戰(一)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三章 滎口攻防戰四第866章 邯鄲之變(三)第603章 突襲薊京(六)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570章 心靈聯繫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777章 家宴(二)第776章 家宴(一)第73章 趙王不朝第910章 對策(上)第178章 秦軍回師第584章 攻與防(三)第154章 撤離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382章 聯軍作戰(下)第411章 有意無意第452章 守軍出擊第361章 陶邑合兵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730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三)第166章 攻取代郡(四)第467章 撤離大梁(一)第311章 秦國使臣(下)第687章 雲瑤的身世(下)第723章 墨家(四)第476章 政事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960章 結局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808章 新年第115章 勝利的希望第463章 剿滅馬賊(下)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159章 困境第720章 墨家第四章 第97章 秦軍追擊(下)第24章 ,並城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815章 誤打誤撞第633章 三國合縱(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