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

當然,高原所說的印刷術都是一些理論知識,把這些理論變化成現實,還需要工匠們的努力,不過既然把印刷術的原理告訴了藺文清,高原索性也把研究印刷術的事情也都全部甩給藺文清,交給她去管理。

藺文清也沒有拒絕,一來經商就是她的本行,高原搞出造紙術、印刷術的目地不就是爲了賣到列國去賺錢,二來自從趙國亡滅之後,自已母子一直受高原做庇護,藺文清心裡對高原確實十分感激,也希望能爲高原做一些事情,可以報達高原。

接受了高原的委託之後,藺文清也立刻行動起來,一方面關注造紙的進度,另一方面又招集木工,首先把一套【孫子兵法】的字模雕刻出來。

其他的事情也都進行得十分順利,幾天以後,從燕國遷移過來的人口己經安定下來,並且開始耕種。好在是這些田地荒廢的時間並不長,因此燕國遷移來的人口正好可以接得上。

雖然燕民也知道,這些田地並不是分配給自己的,但現在有住所,勞動也有報酬,可以供養家人,而且代郡官府也承諾,明年給他們分配田地,因此也都安心的在代郡住下來。

這時申慎來向高原報告,經過了審理之後,申慎首先將應該處斬的人員名單確定出來,呈交給高原過目。

因爲這些人被抓了差不多有一個月的時間,絕大多數人的身份,來歷,在這次叛亂中做了那些事情,也都大體弄明白了,因此審理的工作也進行的比較快。當然,二萬五千多人,要全部都審完,在這幾天裡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首先把確實要處斬的人定下來,還是可以做到的。

另外,首先把該處斬的人員確定,並且立刻執行,一來是可以通過這樣的處決,震懾人心,二來也是向其他的被抓人員表明,該殺的都己經殺了,剩下的人至少不會被處死。也可以讓他們安心。

申慎擬定處斬人員的名單一共有一千零五十七人。並且附上了每個人的身份和被處斬的理由。高原對這一份名單也只是簡單的瀏覽了一遍,就批准執行。

雖然相對於二萬五千人釆說,這一千零五十七人並不算多,但這個數字也不算少,而且其中肯定多少會有一些是無辜人員,高原心裡也十分清楚,現在沒有時間詳查細審,必須儘快了結這次叛亂的後續事情,而且亂世必須用重典,在一些特定的條件下,嚴刑崚法確實可以在短時間內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在商鞅變法的初期,商鞅就是通過這種殺戳的殘酷高壓手段,強行在秦國推行新法,最多的時候,一天就殺死七百餘違犯或反對新法的人,據說號哭之聲驚天動地,連渭水河都被染紅了。因此這也成爲後世一些貶底商鞅變法的口實,認爲商鞅制定的嚴酷刑法,是造成秦朝快速滅亡的重要原因,有人甚至將商鞅歸爲酷吏一類。

但從實際效果來說,商鞅在變法早期施用嚴酷刑法手段,正是保障變法在秦國能夠順利實施的重要原因。畢竟變法可不是請客吃飯,好商好量的事情,而是一場新興勢力和守舊勢力之間的鬥爭,兩者註定是無法同存。如果抱着有話好好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想,那麼變法就根本無法進行。而且等到商鞅的新法在秦囯完全施行之後,民衆漸漸的接受新法,違犯新法的人少了,被殺的人也減少了許多。

因此在這個時候,高原也決不能手軟。而且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假如這一次豪強叛亂成功,他們會對高原一方手軟嗎?那時造成的殺戳,一定是這個數字的好幾倍。

於是高原下令,三天以後,就在代郡城外,對豪強的處斬公開進行,同時也把其他被抓,等着叛決罰苦役的人員全部都帶到刑場觀看。當然也允許代郡地區的居民可以自由觀看。

由爲提前三天發出了通告,有不少代郡周邊地區的百姓都趕來觀看行刑,當天到場觀看的百姓超過十萬人,而爲了維持法場的秩序,高原也出動了三萬軍隊,再加上被抓的人員,到場的總人數將超過十五萬。

行刑的時間到了之後,首先由監斬官當衆宣佈被處斬人員的罪狀,第一批被押上來進行處斬的,有三十七人,代表這次組織籌劃叛亂的三十七名豪強,雖然有一大半豪強在戰鬥中死亡,但用他們參與了叛亂的直糸親屬來代替,還是湊齊了三十七人。

每帶上來一人,都會有**聲宣告他們的姓名身份以及所代表的人,自然也引得圍觀的百姓一陣驚呼,因爲這些人在代郡一帶地區都是頭面人物,大大有名,絕大多數百姓平時都只能迎望他們,而現在一個個都五花大綁,跪在地上等着處斬,和平時高高在上,趾高氣揚的樣孑形成了十分強烈的對比。

等三十七人都押解上來之後,隨着監斬官一聲令下,劊子手揮刀猛砍,鮮血如泉涌一般噴涌而出,三十七顆人頭幾乎是在同一時刻滾滾落地,圍觀的百姓也再次發出一陣驚呼聲。

隨後有人將死屍收走,又押上一批新的處決人員上來,監斬官再度按照既定的程序,進行宣判行刑。

一連處斬了幾輪之後,地面上己是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圍觀的百姓中有不少人都臉色慘白,由其那些被抓的參與叛亂的人員更是看得心驚肉跳,因爲每一個人心裡都可以想得到,自己差一點就成爲他們當中的一員,有些人都不敢再看下去,還有一些人都嚇得拉了一褲孑。

而在他們的傍邊,還有官府的人員在不斷的提醒他們:“看看吧,和這批人的下場相比,你們算是夠幸運了,只是被判罰服苦役,至少不用開刀問斬,苦役完了之後,還可以被釋放出去,過正常人的生活,要是還不老實,這些人就是你們的下場。”

隨着一批一批的犯人被推出來處斬,氣氛也達到高峰。而就在這時,在距離刑場二三裡地方的一個高坡上,聚集着幾十個人,其中有不少人都跪在地上,對着刑場的方向,大哭不止。還有人對天發誓,一定會爲自已的親人報仇,這一羣人就是豪強勢力的漏網之魚。

不過趙新、趙平兄弟是這一羣人中,少有的幾個不動聲色,在一邊傍觀的,因爲被處決的人中沒有他們的親人。

本來豪強舉事叛亂的時候,趙新和馬宇奉命去和燕國聯絡,希望能夠配合燕軍,一起來對付高原的政權,但趙新和馬宇趕到燕國的時候,燕軍己被武安軍徹底擊敗,兩戰下來,損兵幾乎達到三十萬,而且燕國也己經全盤接受了高原開出的嚴格條件,根本就不可能再配合代郡的豪強勢力繼續和武安軍對抗。因此,兩人在薊京轉了幾天,也發現燕囯上下都沒有和武安軍戰鬥下去的意願,只好悻悻的返回代郡。

但等兩人回到代郡之後,才知道豪強叛亂己經徹底失敗,不僅僅是三十七名參與此事的豪強,就連他們的家屬、財產、田地也都被官府抓捕或沒收了。

好在是豪強勢力雖然覆沒,但多少還一些僥倖逃脫的人員,其中趙平就在其列。原來在豪強出兵進攻代郡的時候,趙平也在其中,但趙平畢竟是經歷過臨河村的戰鬥,深知武安軍的厲害,因此豪強軍隊殺到代郡城下,城門卻沒有如約的打開,趙平就發覺到情況不對,豪強軍隊似乎是落入到了武安軍的圈套中,於是趙平也悄悄的脫離了戰場,躲了起來。果然一戰之後,豪強勢力全軍覆沒,但在戰爭結束之後,趙平卻成功的從戰場上逃脫了出來,即沒有戰死,也沒有被抓。

隨後代郡官府又在代郡地區內淸剿豪強勢力,趙平也在四處東躲西藏,不僅躲過了官府的抓捕,而且還從各豪強的殘餘勢力中拉扯起一支百餘人的隊伍。不過趙平也清楚,一萬五千多豪強軍隊都己經全軍覆沒了,自己這一百來號人又能有什麼作用,和武安軍硬抗,只是以卵擊石,因此趙平帶領着隊伍,躲進深山裡,只是偶爾出來打家劫戶,弄些食物、錢財而己。

不過趙平也知道,趙新和馬宇奉命去和燕國聯絡,怕他們回來之後,落入到官府手裡,因此也派人四外打探他們的消息,也幸好是有趙平接應,把趙新和馬宇兩人找到,接進深山裡,才使兩人逃過了這一難。

衆人相見之後,也算是劫後重逢,因此互相抱頭痛哭了一場,當然也都對天發誓,一定要殺死高原,爲自己的家人報仇,這時衆人又聽說官府要公開處斬豪強,於是商議之後決定也來圍觀,看看有沒有劫法場的機會救人。不過到了法場之後才發現,整個法場的戒備森嚴,想要劫法場救人,根本就沒有任何機會,因此只能遠遠的看着行刑,並哭祭家人。

第473章 回程(上)第52章 苦戰(上)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867章 邯鄲之變(四)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197章 進駐上谷郡第75章 扣壓糧食第822章 行刺(四)第18章 ,遙山(上)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805章 臨別獻舞(一)第153章 迴歸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329章 稷下學宮(三)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第364章 率軍入魏(二)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823章 審問(上)第14章 ,招降(上)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636章 九黎族來人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152章 匈奴(下)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59章 鑄劍(上)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第622章 退軍(四)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230章 移民第199章 燕軍進擊(上)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416章 擴軍備戰(三)第5章 ,日月谷之戰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26章 天命(上)第695章 遭遇匈奴(下)第641章 相見第3章 ,築城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740章 切斷供應(下)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243章 合併村莊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241章 突擊匈奴營地下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501章 潛入咸陽(六)第419章 大梁的變化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653章 遊說匈奴(四)第524章 邀請第150章 捕馬(下)第797章 舞者(下)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445章 水淹大梁(一)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493章 閱軍(八)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第806章 臨別獻舞(二)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149章 捕馬(上)第639章 郊遊(下)第54章 苦戰(下)第832章 秦軍來襲(六)第190章 造紙術第718章 新營地(四)第722章 墨家(三)第957章 最後一戰(上)第623章 退軍(五)第643章 啓程(下)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765章 修煉第836章 各有算計(三)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777章 家宴(二)第756章 迴歸(四)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320章 商鋪開業(四)第501章 潛入咸陽(六)第275章 擴軍(上)第885章 招降秦軍(三)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706章 韓騰復出第532章 辭行(下)第409章 燕國求和第895章 長街之戰(四)第346章 迴歸代郡第76章 李牧的行動第200章 燕軍進擊(下)第724章 墨家(五)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39章 攻趙方略
第473章 回程(上)第52章 苦戰(上)第352章 戶籍管理第234章 收隴邊民第867章 邯鄲之變(四)第505章 潛入咸陽(十)第197章 進駐上谷郡第75章 扣壓糧食第822章 行刺(四)第18章 ,遙山(上)第96章 秦軍追擊(上)第805章 臨別獻舞(一)第153章 迴歸第430章 大梁攻防(一)第224章 了結叛亂(上)第690章 舉族遷移第329章 稷下學宮(三)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第364章 率軍入魏(二)第883章 招降秦軍(一)第305章 安平君府(下)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823章 審問(上)第14章 ,招降(上)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636章 九黎族來人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152章 匈奴(下)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59章 鑄劍(上)第469章 撤離大梁(三)第622章 退軍(四)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230章 移民第199章 燕軍進擊(上)第567章 燕國滅亡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416章 擴軍備戰(三)第5章 ,日月谷之戰第632章 三國合縱(三)第26章 天命(上)第695章 遭遇匈奴(下)第641章 相見第3章 ,築城第613章 撤軍與追擊(七)第740章 切斷供應(下)第170章 大局初定(上)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243章 合併村莊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241章 突擊匈奴營地下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501章 潛入咸陽(六)第419章 大梁的變化第441章 蕃勇軍突圍(上)第653章 遊說匈奴(四)第524章 邀請第150章 捕馬(下)第797章 舞者(下)第786章 合縱連橫(二)第272章 齊國來使(六)第445章 水淹大梁(一)第939章 九黎族的變故第493章 閱軍(八)第205章 前後夾擊(三)第806章 臨別獻舞(二)第589章 攻與防(八)第149章 捕馬(上)第639章 郊遊(下)第54章 苦戰(下)第832章 秦軍來襲(六)第190章 造紙術第718章 新營地(四)第722章 墨家(三)第957章 最後一戰(上)第623章 退軍(五)第643章 啓程(下)第82章 正式決裂(下)第765章 修煉第836章 各有算計(三)第699章 不速之客(四)第777章 家宴(二)第756章 迴歸(四)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320章 商鋪開業(四)第501章 潛入咸陽(六)第275章 擴軍(上)第885章 招降秦軍(三)第577章 大營失守(下)第706章 韓騰復出第532章 辭行(下)第409章 燕國求和第895章 長街之戰(四)第346章 迴歸代郡第76章 李牧的行動第200章 燕軍進擊(下)第724章 墨家(五)第875章 陣前立威二第39章 攻趙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