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擴軍(上)

“什麼讓我跟着琦長老回去我不回去”聽了雲娟的話之後雲娜立刻就大叫了起來

雲娟皺了皺眉道:“你不回去留在這裡做什麼”

雲娜道:“姑姑不是留在這裡嗎我要留下來陪姑姑”

雲娟“哼”了一聲道:“別以爲我不知道你心裡想的是什麼你那是要留下來陪我只不想和姓凌的那個小孑分開吧”

雲娜的臉上頓時染上了一層紅暈低下頭去不敢和雲娟的目光對視

雲娟嘆了一口氣道:“小娜我們白靈族是不許和外族人通婚的因此你和姓凌的那個小孑是註定不會有結果還是早一點做一個了斷吧”

雲娜低着頭道:“可是阿瑤姐姐不是嫁給外族人了嗎”

雲娟道:“那不一樣啊阿瑤是族外長大的人族規是管不住她的如果她是在族內長大的也不可能和外族人通婚的”

雲娜擡起頭道:“可是姑姑我真的不想回去如果我一回去風致和風林兩個人都會來找我我討厭死他們兩個人了根本就不想和他們好小風比他們好多了”

雲娟道:“胡說風致和風林都是我們族裡的祝師姓凌的那個小孑怎麼能和他們相比”

雲娜道:“阿瑤姐姐也是祝師啊而且她的能力可比風致和風林強多了但不像他們那麼趾高氣揚對誰都是和和氣氣輕言細語那像他們兩個人在族裡就像眼睛長到頭頂上一樣而且不知禍害了多少族裡的女孩我有幾個好夥伴都被他們兩禍害了小風那一點不如他們聽說這幾次戰鬥小風都立了不少的戰功馬上就要升級做千夫長了手下可以管着一千人啊風致和風林那比得上小風”

雲娟越聽越覺得不是味而且也大吃了一驚道:“小娜你說什麼你該不會是己經和那個凌風有了……”

雲娜頓時臉似火燒一般道:“姑姑你亂說也什麼我纔不會…不會……”說着聲如蚊語幾不可聞

聽了雲娜的話之後雲娟才稍稍放心其實她也知道雲娜說得不錯風致和風林都是白靈族的年輕一代的祝師在族裡也十分橫行霸道目空一切除了大祝師和其他幾位祝師以外連長老、元老都不放在眼裡由其是他們都十分好色凡是他們看上的年輕女孩孑十有**都逃不了而且往往都是玩過之後就棄之如敝屣

但一來是因爲他們身份超然二來現在白靈族的祝師面臨着斷檔的危機而年輕一代中只有他們兩個祝師族中的祝師、長老、元老也都盼望他們兩人能和族裡的女孑生下新一代的祝師因此對兩人的行爲也都睜一眼閉一眼只要不是找有夫之婦也就不聞不問相反還勸受害的女孑息事寧人甚致有人還希望兩人能夠廣施雨露多生下新一代的祝師來

而這種放縱的態度也助長了兩人的氣焰一開始還用甜言蜜語哄人後來發展到看上那個女子就直接霸王硬上弓這次雲娟把雲娜帶出來也是因爲在出發之前兩人都開始盯上了雲娜不過雲娟也十分清楚躲得過一時躲不過一世一但云娜回到族裡肯定是逃不出兩人的手心

只是雲娟畢竟是在白靈族裡長大的族規對她來說幾乎是天條一樣不可侵犯明知雲娜回去之後肯定逃不掉但云娟還是不能接受雲娜和外族人通婚同時也認爲自已有責任糾正雲娜的違規行爲因此雲娟也只能橫下一條心道:“就這麼定了你說什麼都沒有用馬上去收拾東西過幾天之後就跟着琦長老回族裡去”

――――――――分割線―――――――――分割線――――――――

雖然這時新年臨近了但高原依然十分忙碌在接見了齊國的使臣獎勵了士兵之後接下來就是對軍隊進行擴編的事情畢竟代郡目前並不是太平無事仍然是面臨着相當大的危機加強軍力軍備纔是當務之急

現在代郡的常備兵力大約有近七萬人這還是高原剛剛入主代郡的時候編制的軍隊基本和當時的情況相匹配並不是窮兵黷武而現在雖然纔過去一年多的時間但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加上了燕國的四十餘萬移民代郡的人口大量增加而且獲得了燕國的賠款從匈奴那裡繳獲了大量的物資牲口現在又基本打通了和齊國的商路財務也十分寬鬆因此擴軍的各種條件也都已經俱備在不影響生產的情況下可以擴編一定數量的常規軍隊

首先是在雲中、雁門、上谷三郡都各加一個軍的兵力做爲留守地方的軍隊雖然現在雲中、雁門、上谷三郡各駐紮有一個軍團但軍團並不是地方部隊一但有戰事就會立刻匯合集中而地方上也就沒有常規的守衛兵力了只有代郡纔有一支專門留守地方的軍隊這幾次戰爭之後這個弱點也開始有些暴露好在是這幾次戰爭的對手並不強才沒有出現大問題因此也有必要在每個郡都建立一個專門的留守軍隊

當然每個郡的留守軍隊在編制上仍然屬於各郡的駐守軍團統領其實在上谷君就有一支留守軍隊就是由老將黃崇統領大約有三千人就是屬上谷軍團統領的而新建的這三個軍的編制仍怨都是五千人的滿額但不設後勤軍隊但釆用步騎混編二千騎軍、三千步軍因此這支軍隊的主要職責側重於駐守地方平時維護地方的治安採用步騎混編更適合一些

當然每個郡的留守軍隊由各郡的駐守軍團自行招募高原只是將編制和番號確定下來雲中、雁門、上谷三郡

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將俘虜的匈奴人編制入軍隊中來這也是高原早就己經計劃好的事情

經過了兩場對匈奴的戰鬥之後現在代郡俘虜的匈奴人大約在三萬五六千左右其中青壯年男孑約有七八千多人而青壯年女孑則有一萬三四千餘人其他都是五十歲以上的老人和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前期被俘虜的匈奴人主要是在雁門關做苦工而從陰山俘虜的匈奴人則暫時關押起來

匈奴人本來就是尚武好戰全民皆兵無論男女老幼只要是能夠騎馬就是戰士而且幾乎人人都能征善戰這樣一批人用來當苦力顯然是太浪廢了只有在戰場上他們的價值才能最大化

因此高原決定將匈奴人還有阿燃史乞沫、虎斑兒等這些草原民族的人單獨組編成一軍爲自己作戰這一支軍隊就交給姜桓武統領而姜桓武也正式由千夫長晉升爲可以獨領一軍的正將

而李瑛鴻也向高原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想從匈奴婦女中選拔出一支女兵直接由自己統領現在李瑛鴻手下有韓秀蓉和武紅凌這兩員副將還有女兵有三十多人都是雁北村的村民但李瑛鴻覺得人數太少了組不成一支軍隊而匈奴婦女也都是能打仗的並不輸於男孑因此李瑛鴻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也希望真正拉扯起自己統領的軍隊來

高原聽了李瑛鴻的打算之後也一口答應下來只是要求李瑛鴻對女兵的選拔標準不能降低必須和男子一樣寧缺勿濫畢竟組成軍隊就是要上戰場的打仗到了戰場上敵人可不會因爲你是女人而對你手下留情的

這時己經接近年底各地的修路、開渠等工程也都全部停工匈奴苦工們都被帶回到代郡安置因此在決定好了之後高原立刻下令將所有的匈奴俘虜以及阿燃史乞沫、虎斑兒等這些草原民族的人都招集到演武場上自己和姜桓武一起對他們進行訓話

高原和姜桓武站在高臺上阿燃史乞沫、虎斑兒等這些草原民族的人在臺下的兩側而匈奴站在高臺前黑壓壓的站了一大片每一個人都盯着高臺上的高原、姜桓武心裡卻忐忑不安不知到自已將要面臨什麼樣的命運因此也都不住小聲議論整個演武場上都是“嗡嗡”的聲音

見人都到齊了高原在高臺上向前了兩步舉了舉手示意衆人安靜下來然後高聲道:“你們這些人都是在戰爭中被我們俘虜按照草原上的規據你們現在都是我的奴隸你們的生死甴我決定也許後面的一輩子在做苦工中度過一直到死爲此”

這時高原又道:“不過我可以給你們一個機會讓你們擺脫奴隸的身份可以過上正常人的生活那就是成爲我的士兵併爲我戰鬥用你們的努力在戰場上奮勇殺敵改變你們的命運過上正常的生活”

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953章 揮軍南進(下)第658章 迴歸九黎族第492章 閱軍(七)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854章 局勢突變(四)第857章 中途攔截(三)第225章 了結叛亂(下)第407章 修定計劃(三)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471章 撤離大梁(五)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9章 ,成山之戰(上)第138章 護身符第709章 再次出擊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29章 災民(下)第891章 邯鄲戰局(三)第665章 問責(一)第259章 恩威並施(上)第532章 辭行(下)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725章 大戰再即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774章 制度(上)第781章 九黎族的行動(三)第815章 誤打誤撞第300章 再見荊柯第57章 善後第759章 天下大勢第350章 勸降第475章 從軍第867章 邯鄲之變(四)第314章 趙國行館(下)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66章 名士才女第691章 接位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240章 突擊匈奴營地上第113章 襲擊戰術(二)第552章 燕國的希望(一)第683章 鬥獸(下)第311章 秦國使臣(下)第250章 突襲陰山二第424章 渡過鴻溝(下)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691章 接位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233章 石嶺村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23章 ,水軍第340章 營救(四)第335章 劫持上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260章 恩威並施(二)第268章 齊國來使(二)第275章 擴軍(上)第891章 邯鄲戰局(三)第579章 機關術(下)第808章 新年第68章 辯論(中)第688章 白靈族的秘密第254章 突襲陰山(六)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243章 合併村莊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72章 秦國使臣(下)第550章 說服(下)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492章 閱軍(七)第735章 進攻受阻(三)第453章 水戰(上)第756章 迴歸(四)第761章 訂親(上)第566章 會戰(八)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177章 吉兆(下)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183章 人材第68章 辯論(中)第294章 佈置第582章 攻與防(一)第176章 吉兆(上)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824章 審問(下)第476章 政事第158章 行刺第558章 列陣
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953章 揮軍南進(下)第658章 迴歸九黎族第492章 閱軍(七)第221章 迴歸後的施政(下)第854章 局勢突變(四)第857章 中途攔截(三)第225章 了結叛亂(下)第407章 修定計劃(三)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471章 撤離大梁(五)第399章 魏國的變故二第873章 重整旗鼓(四)第9章 ,成山之戰(上)第138章 護身符第709章 再次出擊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29章 災民(下)第891章 邯鄲戰局(三)第665章 問責(一)第259章 恩威並施(上)第532章 辭行(下)第647章 迎擊匈奴(二)第627章 代軍撤軍(下)第725章 大戰再即第182章 行政制度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255章 突襲陰山(七)第774章 制度(上)第781章 九黎族的行動(三)第815章 誤打誤撞第300章 再見荊柯第57章 善後第759章 天下大勢第350章 勸降第475章 從軍第867章 邯鄲之變(四)第314章 趙國行館(下)第538章 代郡的計劃(上)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66章 名士才女第691章 接位第219章 如約撤軍(下)第240章 突擊匈奴營地上第113章 襲擊戰術(二)第552章 燕國的希望(一)第683章 鬥獸(下)第311章 秦國使臣(下)第250章 突襲陰山二第424章 渡過鴻溝(下)第701章 水心月的秘密(下)第403章 果斷放手(上)第691章 接位第801章 秦國聚議(下)第914章 無衣之曲(三)第916章 無衣之曲(五)第233章 石嶺村第628章 迴歸代郡(上)第590章 攻與防(九)第23章 ,水軍第340章 營救(四)第335章 劫持上第611章 撤軍與追擊(五)第260章 恩威並施(二)第268章 齊國來使(二)第275章 擴軍(上)第891章 邯鄲戰局(三)第579章 機關術(下)第808章 新年第68章 辯論(中)第688章 白靈族的秘密第254章 突襲陰山(六)第951章 三族歸附下第599章 突襲薊京(二)第117章 突襲仇由(上)第243章 合併村莊第539章 代郡的計劃(下)第72章 秦國使臣(下)第550章 說服(下)第618章 驅獸作戰(五)第492章 閱軍(七)第735章 進攻受阻(三)第453章 水戰(上)第756章 迴歸(四)第761章 訂親(上)第566章 會戰(八)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177章 吉兆(下)第898章 長街之戰(七)第183章 人材第68章 辯論(中)第294章 佈置第582章 攻與防(一)第176章 吉兆(上)第186章 地方豪強(上)第438章 大梁攻防(九)第824章 審問(下)第476章 政事第158章 行刺第558章 列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