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攻與防(六)

經過連續十餘輪的進攻射擊之後,秦軍兩翼中箭身亡、受傷的士兵達到數百人,而代軍的傷亡也在百人以上.

其實對於雙方來說,這樣的傷亡都是微乎其微,雖然秦軍的傷亡更多一些,但也遠沒有到傷筋動骨的地步,但從場面上看,代軍是打完就跑,輪番進攻,而秦軍只能在被動的捱打,明顯要是處於劣勢,而且秦軍傷亡的人數本來就要多一些,而且都是集中死在自己的陣列中,橫屍遍地,傷者無數,其他士兵自然也都看在眼裡,因此對秦軍的士氣,也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當然,如果僅僅是代軍的騎軍突擊,秦軍到也並不難應付,畢竟損失不大,而且秦軍己命人回大營去調動援軍,最多一兩個時辰,秦軍的援軍就可以趕到戰場,那時就可以改變局面了。但秦軍的困難不僅在於此,在秦軍的前方,代軍大營中也在不斷的增加兵力,儘管秦軍也派上去一部增援的兵力,但仍然無法改變戰場的局面,秦軍還是處在下風,如果秦軍被代軍擊敗,那麼就真的陷入代軍的夾擊之中了,而現在秦軍己經難以再向前方的戰場繼續投入兵力了。因此現在秦軍一味防守,能不能堅守了援軍到來,還很難說。

蒙恬雖然年輕,但精通兵法,當然也知道,進攻纔是最好的防守,在這個時候,秦軍絕不能被動的防守,必須主動出擊,纔有可能改變現在的被動局面。只是出擊的方向,還是要讓蒙恬認真的斟酌一番,到底是以前方的代軍大營爲目標,還是將出擊的方向放後方的代軍騎軍。

雖然時間無多,但蒙恬還是在短時間內做出了決定,調動五千騎軍,也分爲兩路,向代軍的騎軍發動了進攻。

因爲蒙恬考慮到,現在前方的戰場上,秦軍還能夠抵抗得住一段時間,暫時還可以放一放,另外就算是擊敗了代軍,大不了代軍還可以退回到大營中去駐守,對秦軍造成的危脅還是不能解除;而且蒙恬對代軍騎軍的戰鬥力,還是有相當的忌殫,不敢輕易將後背讓給代軍。另外從後方進攻過來的代軍,很有可能是由高原親自領軍,蒙恬也就更不敢大意了。因此在權衡利弊之後,蒙恬才下定決心,將主動出擊的方向,放在後方。

五千秦軍的騎軍分爲兩路殺出之後,代軍的騎軍卻紛紛拔轉馬頭,向側後方落荒逃走。蒙恬在臨衝呂公車上看得十分清楚,說實話,代軍的表現完全出乎蒙恬的意外,打都沒打,怎麼就跑了,其中必有緣故。

但蒙恬遲疑了一下,考慮到如果讓秦軍撤回來,代軍肯定又會再回來攻擊,終於還是下令,讓騎軍追擊上去。當然蒙恬也不是沒有考慮,代軍是不是打算將秦軍引開,然後再集中兵力,擊敗秦軍,或是有什麼埋伏,於是又下令讓其他的騎軍,還有夸父族戰士都做好準備,隨時出擊,增援騎軍。

於是四隊騎軍分爲兩批,一前一後,一追一趕,展開了追逐。就像兩條分岔線一線,越分越高。

不過其中一路的秦軍追趕了並沒有多遠,只有二三裡的路程,就有一支代軍騎軍,從斜刺裡殺了過來,向秦軍發動了攻擊。

高原的目地也如蒙恬的預料一樣,就是將秦軍的騎軍引離秦軍的主陣,然後集中軍力進行圍殲,如果秦軍再派軍隊來增援,則可以伺機而動,秦軍派出的援軍少,就可以集中自己全部的兵力,連援軍一起打;而秦軍派出的援軍多,那麼主陣的防守就必然被削弱,代軍就可以用少量騎軍牽制秦軍的大隊,轉而以主力軍隊去進攻秦軍的主陣,因爲高原手裡還有一張王牌,就是剛組建的重甲騎軍。用來正面衝擊敵軍的陣列,要遠比輕騎軍更加強大得多。

而秦軍果然追趕了出來,高原也立刻下令,命令蕃勇軍出擊,向其中一路秦軍發動了攻擊,而另一路的代軍將秦軍引開了一段距離之後,也轉身殺回,和秦軍激戰。

這時戰場距離秦軍的陣列只有二三裡,因此蒙恬在戰車上也能夠看見代軍出擊,雖然蒙恬也馬上傳下命令,抽調五千騎軍出擊增援,但有一點卻是蒙恬沒有想到的,就是騎軍的速度實在太快了,等秦軍的騎軍剛剛離開秦軍的陣列,蕃勇軍就追趕上了首先出戰的秦軍。

蕃勇軍本來就是代軍的王牌軍隊之一,也是公認騎軍中戰鬥力最強的一支,儘管這時秦軍騎軍的戰鬥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和蕃勇軍相比起來,還是有一段相當大的差距,而且蕃勇軍的人數是秦軍的一倍,又是從斜刺裡殺出,因此只用了一個衝刺,就將秦軍的隊列衝亂。

而逃跑的代軍也立刻拔馬殺回來,結果在代軍的兩路夾擊之下,秦軍的兩千五百騎軍完全沒有招架之力,不要說有時一名秦兵要同時面對二三名代兵的攻擊,就是一對一的交手,被擊落下馬的,十有**都是秦兵,結果僅僅只用了幾分鐘的時間,秦軍就被代軍殺得落花流水,全面大敗,而這時秦軍的增援騎軍離戰場還有一百餘步的距離。

這到不是蒙恬的指揮有什麼不對,而是因爲秦軍現在使用騎軍的時間太短,對騎軍的速度還不熟悉,又缺少足夠的經驗,才導致了蒙恬的判斷失誤,給了代軍有足夠的時間,對秦軍進行逐個擊破。

擊敗了秦軍之後,代軍的兩路騎軍合兵,總計多達七千五百餘騎,向增援上來的五千秦軍的騎軍沖殺了過去。

本來秦軍出擊的時候,接到的命令是增援首先出戰的騎軍,但現在先期出戰的騎軍已被擊敗,那麼增援的騎軍就面臨着兩個選擇,要麼是撤退回主陣去,要麼是和代軍交戰。

這時雙方的距離還有一百餘步,如果秦軍的騎軍立刻撤退的話,當然還是來得及再逃回秦軍的主陣去,但現在的戰場距離秦軍的陣地約有三裡多地,差不多是一千二百餘步,因此秦軍主陣的命令已經無法極時的傳來,戰場上出現了意料之外的變化,只能靠秦軍的主將自己隨時應變了。而秦軍主將選擇的是和代軍交戰。

其實秦軍做出這樣的選擇,到是並不意外,因爲秦軍的軍法極嚴,又是實行的連坐法,臨陣畏敵,退縮不戰,不僅是死罪,而且還會累及家人,因此秦兵在戰場上也不得不拼力死戰,否則不僅自已會受軍法處置,還會連帶家人一起受罰,弄不好就是全家都被貶爲奴隸。

在沒有接到主陣新的命令之前,秦軍的領軍主將是不敢輕易的領軍撤退,就算是明知不敵,但也只能率領軍隊,和代軍進行決戰。

不過論兵力秦軍到並不比代軍差多少,因爲不僅是有增援來的五千騎軍,就是先前被代軍擊敗的騎軍只是被打散,但並沒有全軍覆沒,陣亡及受傷的士兵一共也不足一千人,現在還剩下一千六七千人,因此秦軍合兵之後也有近七千人,和代軍大體相當,並非是完全不堪一擊。

百餘步的距離,對於騎軍來說,不過是幾瞬間的事情,兩支騎軍就已經相遇在一起,前排的騎士們握緊了手中的長槍,同時用戰靴猛踢馬腹,而戰馬也己經將自身速度提升到了最高點,馬背上的騎士甚至都可以聽到耳邊嗚嗚吹過的風聲。

兩支騎軍就像是兩道巨大的海lang,狠狠的撞在一起,巨大的力量將lang頭的水花濺得四散飄落,從空中落下,然後消然無聲,而後面的lang頭卻是一道接着一道,前仆後繼的衝向對方,發動看連續不斷的攻擊。

在這個時候,戰術己經退到了次要的位置,而主要比拼的士兵個人的素質,士兵的勇氣、力量、經驗、騎術、武技等等。不過在這幾方面,雙方的勇氣大體相當,但在經驗、騎術、武技這幾方面,秦軍要明顯的落在下風,且不說像蕃勇軍這樣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的民族,就是其他代軍的騎兵,至少也是經過兩年以上的刻苦訓練,而秦軍大規模換裝只有半年多的時間,怎麼也難以和代軍相比。

因此在兩馬對衝相交的一刻,代軍的騎兵往往只在馬背上微微一扭腰,或是一伏身體,就可以輕易的躲過秦軍的騎兵刺過來的長槍,動作顯得十分輕鬆,而秦軍的騎兵卻要明顯遲頓得多,儘管己經換上了新式的馬俱,但畢竟還不熟練,不是因爲動作慢了一步,被代兵的長槍擊中,被打落下馬去;或者是因爲躲閃的動作過大,結果坐不穩馬鞍,自己摔落下馬去。

也有兩匹戰馬互相對衝,代軍的騎士只用輕輕一拉繮繩,戰馬稍稍改變方向,躲過秦軍的戰馬,然後在兩匹戰馬交錯而過的一瞬,代軍的騎兵還能反手揮動長槍,向後刺擊,也擊中了不少秦兵。

不過兩隊騎軍相對衝殺,但因爲雙方的隊形並沒有完全展開,基本是以縱隊的方式衝鋒交戰,因此儘管雙方的鋒鬥很快就交錯在一起,但誰都無法擊穿對手的陣形,最終還是形成了混戰的局面,也有不少騎士扔掉了長槍,改用更利於近戰的馬刀,揮砍劈殺。戰馬縱橫奔馳,長槍猛刺,馬刀揮砍,戰士怒吼,戰馬嘶鳴,全部都交織在一起。

第750章 離別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第808章 新年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340章 營救(四)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755章 迴歸(三)第723章 墨家(四)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637章 郊遊(上)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784章 齊國政變第459章 秦宮決斷(下)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506章 共鳴另一個結局第21章 ,取弘城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375章 接受相印(一)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142章 力量第626章 代軍撤軍(上)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333章 襲擊(上)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576章 大營失守(上)第244章 雲瑤的選擇上第954章 進入九黎族尋書*吧第807章 臨別獻舞(三)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731章 調整戰術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667章 問責(三)第740章 內鬨(上)第280章 情報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429章 測查水情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644章 匈奴來襲(上)第265章 匈奴的反撲(四)第639章 郊遊(下)第906章 長街之戰(十五)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784章 齊國政變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888章 進軍咸陽(三)第713章 斷後(上)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第414章 擴軍備戰(一)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316章 滿城風雨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702章 合作尋書*吧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555章 薊京之亂(上)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223章 商機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556章 薊京之亂(下)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455章 主動出擊(上)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747章 追逐(下)第287章 固守待援(一)第680章 初戰白靈族(三)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549章 說服(上)第669章 九黎族的內亂(下)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561章 會戰(三)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335章 劫持上第761章 訂親(上)第742章 內訌(下)第556章 薊京之亂(下)第44章 邯鄲集市第106章 總結第940章 重返白靈族第901章 長街之戰(十)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592章 攻與防第745章 大破匈奴(三)
第750章 離別第719章 匈奴大軍逼近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第808章 新年第803章 合縱初成(上)第340章 營救(四)第210章 豪強叛亂(三)第755章 迴歸(三)第723章 墨家(四)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105章 趙秦首戰(四)第637章 郊遊(上)第168章 攻取代郡(六)第594章 攻與防(十三)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387章 滎口攻防戰(二)第784章 齊國政變第459章 秦宮決斷(下)第712章 再次出擊(四)第506章 共鳴另一個結局第21章 ,取弘城第696章 不速之客第375章 接受相印(一)第304章 安平君府(上)第522章 進見秦王政(上)第514章 宗廟之戰(上)第142章 力量第626章 代軍撤軍(上)第220章 迴歸後的施政(上)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333章 襲擊(上)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425章 騎軍對決第358章 伐魏決議(三)第447章 水淹大梁(三)第576章 大營失守(上)第244章 雲瑤的選擇上第954章 進入九黎族尋書*吧第807章 臨別獻舞(三)第156章 架臨邯鄲(上)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731章 調整戰術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667章 問責(三)第740章 內鬨(上)第280章 情報第173章 屠城令(上)第429章 測查水情第386章 滎口攻防戰(一)第644章 匈奴來襲(上)第265章 匈奴的反撲(四)第639章 郊遊(下)第906章 長街之戰(十五)第844章 秦王督戰第784章 齊國政變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888章 進軍咸陽(三)第713章 斷後(上)第201章 半渡而擊(上)第414章 擴軍備戰(一)第330章 稷下學宮(四)第316章 滿城風雨第478章 羅煥的決心第702章 合作尋書*吧第291章 大敗齊軍第555章 薊京之亂(上)第645章 匈奴來襲(下)第223章 商機第139章 一個人的戰鬥第556章 薊京之亂(下)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455章 主動出擊(上)第504章 潛入咸陽(九)第237章 迎戰匈奴軍三第747章 追逐(下)第287章 固守待援(一)第680章 初戰白靈族(三)第937章 史前文明(上)第945章 重返咸陽(下)第549章 說服(上)第669章 九黎族的內亂(下)第211章 拒絕講和(上)第357章 伐魏決議(二)第561章 會戰(三)第322章 商鋪開業(六)第335章 劫持上第761章 訂親(上)第742章 內訌(下)第556章 薊京之亂(下)第44章 邯鄲集市第106章 總結第940章 重返白靈族第901章 長街之戰(十)第167章 攻取代郡(五)第592章 攻與防第745章 大破匈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