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撤離邯鄲(二)

邊走邊想,在不知不覺中,高原就己經回到了自己的府邸,這時耿忠等人都在門口等着他回耒,因爲他們都知道,高原今天一早就帶兵保護李牧進王宮,說不好就有可能殺進王宮去了,這可不是鬧着玩的事情,因此人人都懸着一把汗,連中午飯都顧不得吃。

好在是一直都沒有打起來,而且高原也回來了,因此衆人也都鬆了一口氣,但也都想知道,今天的情況到底怎麼樣了。於是衆人的目光都投放到了耿忠的身上,雖然高原只入住府邸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但耿忠己經取得了他的信任,現在也只有他有資格向高原詢問。

耿忠上前一步,正要說話,高原己道:“忠叔,府裡的午飯開過沒來?”

其實現在差不多己經到了下午二時左右,按理應該早就吃過了午飯,高原也只是隨口一問,但耿忠道:“回稟大人,我們在等大人歸來,都還沒有用過午飯。”

高原怔了一怔,道:“好吧,大家都去用飯去吧,等用完飯之後,到大堂來集中,我有話要說,我的午飯就送到內室來,讓燕羽陪我一起吃。”

耿忠點了點頭,道:“是,大人請先到內堂休息,午飯馬上就會送來。”

高原來到了內室,這時耿燕羽正在整理抄寫各種書籍。雖然高原在邯鄲只住了三個多月,但卻購買了大量的書籍,並且從李牧那裡借來了不少書,共計有一百多本。

其中有近一半是書兵,包括有十幾種都是後世失傳了的兵書,如著名的【司馬法】,本來一共有二十卷一百五十五篇,但傳到後世的只剩下三卷五篇,與【司馬法】相同的還有【吳起兵法】,傳到後世的只有六篇,但實際上是有四十八篇,不過在這個時代,這些兵書卻可以收到全本。而其他都是諸孑百家的著作,當然其中也不乏後世的孤本、殘體。

因此高原有時也突發奇想,如果自己把這些書都帶回到現代社會,將會產生一個怎樣的轟動。

不過在造紙術發明之前,一百多本書並不算什麼,一個大箱子就可以都裝完,最多也不過上百斤,但在這個時代,都部都是竹簡書,一百多本書足以塞滿一個小書房,而重量可能會達幾千斤,帶走的話將會裝二三車。因此後世才留下一句“汗牛充棟”的成語,就是說這個時代的書籍十分沉重,搬運十分困難,足可以累死牛。

因爲這些書都是由人手工抄寫,難免會有一些錯識的地方,而且還有一部份是借的,因此整理這些書籍的工作當然就落到了耿燕羽的肩上,由其是借來的書籍,都需要抄錄一份。相當抄的書就不用竹簡了,而是全部中絹來抄寫,用絹寫書,可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因爲絹書在當時相當於是精裝本的書籍。

見高原回來了,耿燕羽立刻起身迎了上來,道:“夫君大人回來了。”

高原點了點頭,道:“借回來的書都抄完了嗎?”

耿燕羽道:“都己經抄寫完了。現在妾身正在抄寫其他書籍。”

高原握了握她的手,道:“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耿燕羽嫣然一笑,道:“侍奉天君大人,是妾身的本份事情,那裡擔得上辛苦二字。”

儘管耿燕羽只是高原的姬妾,但現在高原還沒有夫人,因此耿燕羽就是高原內室的女主人。不過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高原幾乎天天都在城外練兵,也把府裡的事情都交給耿燕羽和耿忠處理。外務事情有耿忠等人管理,到是不用高原cāo心,而耿燕羽做爲內室的女主人,也把內室管理得井井有條,讓高原回府之後,能夠得到充份的休息,不用爲府裡的瑣事煩心。

以前高原對耿燕羽的感情主要是同情,當然對她的美貌也是十分喜愛,但相處了這兩個多月,才發覺耿燕羽不僅相貌出衆,而且知書曉理,性格溫柔賢淑,思慮細膩,對高原百依百順,因此高原也漸漸真得有些喜歡上她了。

這時耿忠己經命人把午飯送來,兩人用餐的時候,高原也把今天上午在王宮發生的事情和李牧的決定,包括李瑛鴻的正式許婚等事情,都告訴給了耿燕羽。

聽完了高原的講說之後,耿燕羽也大爲震驚,李瑛鴻的許婚她到並不意外,畢竟這是遲早的事情,而且李瑛鴻也承認了她的位置存在,但也沒有想到局勢會發展到這一步,雖然高原並沒有攻打王宮,但李牧卻遭到了刺殺,險些喪命,就連李牧被迫要退出邯鄲,到代郡去自立,而高原當然也要追隨李牧的行動,甚致還可以說,李牧走到了這一步,也是高原一力促成的結果。

高原道:“我受大將軍的知遇之恩,而且他也將瑛鴻許配給我,因此我必須追隨大將軍,一起離開邯鄲,到曲陽去定居,但離開邯鄲之後,前途未卜,也許會十分危險,而且在曲陽的生活,也肯定不如邯鄲舒適,因此如果你不願隨我一起離開,我也不會……”

他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耿燕羽打斷,道:“夫君,妾身已屬夫君,自然要追隨夫君一起,無任將會面對什麼樣的困苦艱難,也再所不惜,妾身並不求榮華富貴,只求夫君能讓妾身伴隨在夫君的左右伺奉就夠了,要讓妾身離開夫君,除非是山無陵,江水竭,冬雷震,夏雨雪,只請夫君以後不要再問妾身這樣的問題了。”

高原輕輕的把她攬在懷裡,道:“好吧,是我說錯了,以後我決不會再問你這樣的問題了。”

耿燕羽趕忙道:“那裡,是妾身錯了,其實夫君也是爲妾身着想,妾身不應這樣對夫君說話。”

高原笑了一笑,道:“怎麼是你錯了呢?明明是我說了不該說的話,好了,既然你確定和我一起離開邯鄲,那麼吃完飯之後,你就開始清理東西,收拾行裝,在後天一早,我們就要走了,由其是這些書籍,都要帶走。”

耿燕羽忙道:“是,妾身一定馬上開始收拾。”

吃完飯之後,高原來到前廳,這時府裡的中上層管事人員也已經聚集在大堂上,一共有四十餘人。高原簡單的早上的事情向衆人講說了一遍,衆人也都無不震驚。

高原又道:“我隨武安君撤出邯鄲之後,也就不復爲趙國的臣孑,甚致有可能被趙國定爲叛逆,因此你們當中如果有人不願隨我離開,也是在情理之中,去留可以自便。”

耿忠剛要說話,高原己擺了擺手,制止了他的發言,道:“現在我不用你們馬上表態,想離開的人也不用向我辭行,自己到帳房找韓升先生去領取五兩黃金,就可以離開。但必須在今天離開,明天一早,留下來的人在這裡聚集,我會給你們分配任務。”轉身對韓升道:“韓先生,如果有人到帳房來領取黃金,都必須如數的分發給他們,但不許惡言相加,明白沒有。”

韓升忙道:“回稟大人,小人明白。”

高原點了點頭,道:“好吧,就這樣決定了。”

現在高原的府裡,嚴仲、韓升、郭宸、姚少司四人原來是李牧的門客,他們的忠心當然是可以保證的,而仲孫奇、武展鵬、武紅綾等人的身份特殊,他們去留則是要和武烈協商,也不用高原來處理。

高原的做法主要是針對這座府邸過去的家人。其實在這個時代,絕大多數的家人都是主人的附庸,地位比奴隸好不了多少,基本都是聽命於主人,那怕是主人要他們去送死,也只能認命。而且家人也被要求對主人要有絕對的忠心。因此一般大臣要謀反,重用的都是自己的家人。

但高原的思想畢竟和這個時代不同,自己才入主府邸還不到三個月,和這一批人沒有什麼太深厚的感情,因此很難說他們都甘心情願的跟隨自己冒險,如果心不齊,就算是現在被自己逼迫他們跟着自己一起走,將來說不定還會找時機逃走,到那時的影響反到更大。因此高原決定由每一個人的自願,想跟自己走的人可以留下來,而想要離開的人,發給一筆撤散費用,任他們自己離開。

這樣一來雖然人數會減少,但好處卻在人心齊,力量反而更強。而且留下來的人,也可以證明是可以信任的,在以後對這些人都可以委以重任。不過高原也知道,有些人恐怕會莫不開面子,因此也就讓他們不用和自己告辭,而且讓韓升不要對這些人惡言相加。

高原剛剛離開了大堂,耿忠立刻跟了上來,道:“大人。”

高原停住了腳步,道:“忠叔,有什麼事嗎?”

耿忠道:“老奴願意追隨大人,至死不悔。只求大人以後能夠善待小姐。”雖然現在府裡上下都尊稱耿燕羽爲夫人,只有耿忠還是稱耿燕羽爲小姐,不過高原和耿燕羽也沒有讓他改口。而且耿燕羽也一直尊稱耿忠爲忠叔,連高原也都跟着耿燕羽一起這樣尊稱耿忠。

高原點了點頭,雖然他也知道,耿忠願意追隨自己,有很大成度就是因爲耿燕羽的關係,不過也證明耿忠的忠心,確實是非常難得,看來以後這個老頭確實可以直得信任,因此點了點頭,道:“放心吧,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對待燕羽的,如果你要跟着我們一起離開,那麼就趕快去收拾東西,準備行李,並且做好府裡的善後事情,明天的事情會很多的。”

第30章 文清夫人(上)第490章 閱軍(五)第434章 大梁攻防(五)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777章 家宴(二)第554章 燕國的希望(三)第558章 列陣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588章 攻與防(七)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836章 各有算計(三)第63章 門客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872章 重整旗鼓(三)第416章 擴軍備戰(三)第911章 對策(下)第703章 合作(二)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392章 渡河之戰(二)第720章 墨家第757章 勸進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335章 劫持上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953章 揮軍南進(下)第913章 無衣之曲(二)第734章 進攻受阻(二)第960章 結局第150章 捕馬(下)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38章 左右爲難第940章 重返白靈族第715章 新營地(一)第748章 擊殺(上)第364章 率軍入魏(二)第119章 仇由之戰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第587章 攻與防(六)第349章 戰略規劃第188章 打壓豪強(上)第609章 撤軍與追擊(三)第917章 無衣之曲(六)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867章 邯鄲之變(四)第78章 搶糧(下)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第354章 和睦相處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707章 夜襲匈奴(上)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308章 組織(下)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第260章 恩威並施(二)第78章 搶糧(下)第487章 閱軍(二)第343章 迴歸上第884章 招降秦軍二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二)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351章 援魏的計劃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65章 趙嘉府邸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196章 連盟第562章 會戰(四)第270章 齊國來使(四)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435章 大梁攻防(六)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41章 震盪第319章 商鋪開業(三)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264章 匈奴的反撲(三)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384章 秘密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344章 縱論天下第510章 接頭第249章 突襲陰山一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561章 會戰(三)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339章 營救(三)第42章 新府邸(上)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944章 重返咸陽第919章 趁勝進擊(二)第101章 回營安置第41章 震盪
第30章 文清夫人(上)第490章 閱軍(五)第434章 大梁攻防(五)第232章 初戰匈奴第423章 渡過鴻溝(上)第777章 家宴(二)第554章 燕國的希望(三)第558章 列陣第652章 遊說匈奴(三)第700章 水心月的秘密(上)第588章 攻與防(七)第787章 合縱連橫(三)第836章 各有算計(三)第63章 門客第800章 秦國聚議(上)第872章 重整旗鼓(三)第416章 擴軍備戰(三)第911章 對策(下)第703章 合作(二)第676章 白靈族的變故(三)第392章 渡河之戰(二)第720章 墨家第757章 勸進第733章 進攻受阻(一)第134章 李牧之死(下)第335章 劫持上第573章 秦軍反擊(三)第953章 揮軍南進(下)第913章 無衣之曲(二)第734章 進攻受阻(二)第960章 結局第150章 捕馬(下)第165章 攻取代郡(三)第508章 落足蒙家(下)第38章 左右爲難第940章 重返白靈族第715章 新營地(一)第748章 擊殺(上)第364章 率軍入魏(二)第119章 仇由之戰第829章 秦軍來襲(三)第587章 攻與防(六)第349章 戰略規劃第188章 打壓豪強(上)第609章 撤軍與追擊(三)第917章 無衣之曲(六)第551章 拒絕燕國第207章 表白心跡第867章 邯鄲之變(四)第78章 搶糧(下)第103章 趙秦首戰(二)第354章 和睦相處第297章 進見齊王第707章 夜襲匈奴(上)第792章 齊國使團(三)第308章 組織(下)第839章 合縱出擊(二)第260章 恩威並施(二)第78章 搶糧(下)第487章 閱軍(二)第343章 迴歸上第884章 招降秦軍二第856章 中途攔截(二)第729章 匈奴的初次進攻(二)第952章 揮軍南進(上)第572章 秦軍反擊(二)第351章 援魏的計劃第257章 突襲陰山(九)第412章 刀法初成(上)第65章 趙嘉府邸第671章 局勢逆轉(下)第196章 連盟第562章 會戰(四)第270章 齊國來使(四)第788章 鬼谷門人第813章 進駐陶邑(上)第435章 大梁攻防(六)第421章 底達桂陵(上)第41章 震盪第319章 商鋪開業(三)第34章 慶功宴會(下)第678章 初戰白靈族第264章 匈奴的反撲(三)第497章 潛入咸陽(二)第384章 秘密第855章 中途攔截(一)第344章 縱論天下第510章 接頭第249章 突襲陰山一第83章 撤離邯鄲(一)第561章 會戰(三)第406章 修定計劃二第339章 營救(三)第42章 新府邸(上)第290章 主動出擊(一)第944章 重返咸陽第919章 趁勝進擊(二)第101章 回營安置第41章 震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