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

時入三九,西北風一日緊似一日,接着是沸沸揚揚的大雪,將臨淄城中的大小房舍盡數掩蓋。

一片白茫中,齊宮西北角的雪宮更見巍峨。

雪宮是姜齊時代的宮殿,雖然有些年頭,但在齊宮裡依然是最具特色的宮殿之一,尤其是在冬季,在這大雪天,這也是它得名雪宮的唯一因由。

外面冰天雪地,宮中並不見冷,因爲它的門窗密封極好,牆體又是中空的,直接連通壁爐,只要燃上炭火,宮裡就如暮春一般,穿上單衣也不覺寒。

齊威王坐在一塊繡墊上,愜意地閉着兩眼,任由兩個衣着單薄的宮女捶肩捏背。前面侍坐兩位臣子,一是太子闢疆,一是相國鄒忌。兩人的外衣早已脫了,仍覺燥熱,尤其是鄒忌,年老懼寒,內衣裹得多,當着君王的面不好再脫,不一會兒已見額頭汗溼,拿袖子掩擦。

齊威王似是覺出他的窘態,睜眼望他道:“老愛卿,不用講究了,覺得熱就脫。”轉對捶肩的宮女,“去,爲相國大人寬衣。”

經宮女寬衣,鄒忌頓覺上下通泰,拱手謝恩:“謝陛下垂憐。就這幾年,賤軀真正朽了,冷不得,也熱不得呢。”

“唉,”威王嘆道,“寡人也是,老嘍,風吹不得,雨打不得,前時還沒入冬,寡人這心就趕到雪宮來了,不爲別的,只爲扛不住喲。”

“陛下龍體結實着呢!”

“唉,”威王復嘆,“結實不結實,寡人心裡有數。老嘍,扛不動嘍,寡人這該卸卸肩了。疆兒?”

“兒臣在!”

“從今日起,朝裡朝外,你要多加擔當,趁寡人和鄒愛卿還能護持,把這挑子接過去,讓寡人鬆活鬆活,享幾日清福。”

闢疆跪地叩道:“兒臣稚嫩,恐力不勝逮,父王!”

“好了,不說這個。說說情勢,寡人老邁,記不住事了。”

“上大夫田嬰戰報,函谷關外,列國縱軍嚴陣以待,龐涓仍無動靜,誰也吃不准他的葫蘆裡裝的究竟是什麼藥。燕軍已經撤至易水,與田忌將軍隔河對壘。上大夫有意回援,奏請旨意。田忌將軍送回戰報,說河水已經封凍,再有數日當可涉渡。將軍奏請援兵,計劃渡水直下武陽,兵臨薊城!”

“你如何看?”威王緩緩問道。

“兒臣以爲,燕君失道,多行不義。我既起正義之師,就當乘勝追擊,涉河破敵,誅此昏君,爲姐姐討還公道!”

“老愛卿意下如何?”威王轉向鄒忌。

鄒忌拱手奏道:“微臣以爲,殿下所言極是。燕君無道,當涉河逐之。”

威王閉目深思。

有頃,威王緩緩睜眼,望向宮門處,半是自語,半是迴應:“看這門外,冰天雪地的,如何征戰?”

按照慣例,冬日農閒,正是狩獵征戰時節,威王再老再昏,也不會不諳此道。

闢疆、鄒忌互望一眼,各入困惑。

“父王,”闢疆急了,不再顧及光鮮言辭,直抒胸臆,“我東是大海,無地可取。西是三晉,亦不可徵。眼下可圖者,唯有燕地與泗下。老燕公駕崩,新君失道,列國皆在徵秦,無暇東顧,我師出有名,正可弱燕取地,機不可失。”

“疆兒,物極必反,事勿用急。你阿姊之軀得換燕國十城,寡人已知足矣!”

闢疆正自思忖,宮門響動,當值內臣奏道:“六國共相蘇秦求見!”

幾人皆是一怔,尤其是田闢疆,腦子使不過來了:“咦,此人不是回鄉省親了嗎,緣何會在此處?”

“唉,”還是威王反應得快,輕嘆一聲,“此人一來,即使這十城,怕也守不住了!”

闢疆、鄒忌心裡皆是一揪,目不轉睛地望着威王。

威王一臉無奈,兩手一攤,轉對當值內臣道:“傳旨六國共相,明日晨時,大朝覲見。”

當值內臣應聲去了。

“疆兒,”威王轉望闢疆,“方纔聽你說,上大夫奏請旨意。這就給他一道旨意:即刻撤軍,增援田忌!”

既然不準備涉河擊燕,既然連這十城也守不得,爲何又要上大夫撤回縱軍,增援田忌?田闢疆越發愣怔,盯住威王:“父王?”

“寡人疲累,這要歇息去了。”威王起身,在宮女攙扶下緩緩走向寢宮。

翌日齊宮大朝。因要召見六國共相蘇秦,齊威王特意在宮門外擺出龐大儀仗,朝堂上更是百官肅立,氣氛森嚴。

殿下候旨廳裡,蘇秦席坐於地,神色靜穆,似在閉目養神。

公子噲存不住氣,小聲問道:“蘇子,河間十城已是齊王口中肥肉,你卻請他歸還,齊王他……會允准你嗎?”

蘇秦搖頭:“當然不會。”

“那……蘇子既知齊王不允,爲何還要來討?”

“齊王不會允准在下,卻會允准公子。這也是在下求公子同來的因由。”

“我?”公子噲先是大怔,後是沮喪,“蘇子說笑了。在下既失親母,這又不容於父,一如喪家之犬,保命已是大幸,何能爲燕討回城池?”

蘇秦未及回話,傳旨大夫在廳外唱宣:“吾王有旨,請六國共相蘇秦上殿覲見!”

蘇秦應過,起身對公子噲道:“公子守於此處,等候在下。”

蘇秦跟在傳旨大夫身後,走進殿門,小步趨前,在殿中央叩見威王,再拜後起身,仰天長笑三聲,又俯首長哭三聲。

大名鼎鼎的蘇子行事如此奇怪,朝中百官無不讓他搞暈了。

威王慢慢眯起眼睛:“請問愛卿,三笑爲何?”

蘇秦朗聲應道:“臣沖天三笑,是爲慶賀。一笑賀齊國,二笑賀齊人,三笑賀陛下!”

“請言其詳。”

“賀齊國擴地百里,賀齊人增丁十萬,賀陛下新得十城。”

誰都聽出蘇秦是在說反話,衆臣無不側目。

“愛卿三哭又是爲何?”威王的眼睛依舊眯着,身子略朝前傾。

蘇秦緩緩應道:“臣向地三哭,是爲憑弔。一哭吊齊國,二哭吊齊人,三哭吊陛下!”

“請言其詳。”

“哭齊國擴地百里,哭齊人增丁十萬,哭陛下新得十城。”

衆臣讓他攪糊塗了,一番愣怔,待反應過來,面上各現慍色。然而,蘇秦身兼六相,自然也是齊相,在這朝堂上,地位當在鄒忌之上。能夠鎮住蘇秦的,也只有齊王。威王不表態,誰敢亂說。

然而,老相鄒忌憋不住了。

蘇秦在列國出盡風頭,鄒忌心裡本就不爽,這陣兒又見他大鬧朝堂,說的淨是歪理,實在難忍,看一眼闢疆,見他仍在思索,遂跨前一步,朝蘇秦拱手道:“蘇子慶弔相隨,皆爲十城,敢問可有說辭?”

蘇秦顯然不想與他多話,衝他拱拱手,目光轉向威王。

鄒忌吃了一鼻子嗆,正自尷尬,威王的眼睛稍稍睜開一些,衝蘇秦微微一笑,爲鄒忌解圍:“嗯,鄒子所問極是。請問蘇子,慶弔皆爲十城,何以相隨之速也?”

蘇秦拱手應道:“臣曾聽聞,古有一人,因飢近死,四處覓食,得十烏頭。秦敢問陛下,那人會否食用?”

威王搖頭。

“那人爲何不食?”

威王的目光轉向闢疆,示意他答。

闢疆應道:“烏頭爲毒藥,雖能果腹,卻不免一死。”

蘇秦轉過身,朝他拱手道:“殿下所言極是。飢餓亦死,食烏頭亦死。同爲一死,敢問殿下,那人何不做個飽鬼?”

“同爲一死,死於烏頭苦甚。”

“謝殿下釋疑,”蘇秦拱手謝過,轉對威王與衆臣,拱手一圈,朗聲道,“陛下,殿下,還有諸位大人,燕之十城,猶如飢人之十塊烏頭,得之且喜,食之卻悲,蘇秦方纔爲何慶弔相隨,皆爲此故。”

蘇秦如此作比,衆人一時不解,無不惶恐,面面相覷。即使一向老謀深算的鄒忌,這時也入困惑,閉目深思。

威王深吸一口冷氣,傾身問道:“蘇子將十城比作十烏頭,敢問何據?”

“陛下,”蘇秦從容應道,“燕之十城,猶如飢人手中之烏頭,得之易,食之危。臣非危言聳聽,天下情勢使然。”

“敢問情勢?”

“方今天下,大國有七,齊、楚、秦、燕、韓、趙、魏是也。自去歲迄今,天下以函谷關二分,關東六國縱親,共抗關中一秦。縱親盟約未乾,大王卻爲一時之憤,以一國之力而敵天下,臣竊以爲不智。”

“蘇子言大了。”威王仰回身子,“燕國太子失道,欺下罔上,逼兄弒父,謀篡大位,濫殺無辜,多行不義,寡人愛女無端受害,臨難前向寡人血書求救。寡人忍無可忍,適才興師問罪,爲愛女討還公道,有何不可?”

“微臣所言斷非危言聳聽。敢問陛下,以齊眼前之力,能敵天下否?”

“寡人不過取他十城,與天下何干?”

“臣請爲陛下析之。燕公駕崩,太子襲位,不爲篡上。弒父一說,尚無實據。燕國新君既立,燕人擁戴,亦不爲失道。至於燕君濫殺無辜,微臣從燕地來,以臣目力所及,此說不足取信。今陛下以伐罪爲名,取燕地十城,也已關聯天下。如前所言,天下二分,非縱即秦。齊國既已入縱,盟約墨跡未乾,陛下卻取親國十城,縱親列國人心必寒。燕國新君已納秦女,當爲秦公少婿。翁婿一家,秦、燕既已結親,齊掠燕地,秦人必憤。若是燕人報復,秦人鼎持,縱親國亦合力謀齊,陛下如何應對?臣以爲,陛下以十城而寒天下之心,得不償失,故以烏頭喻之。”

蘇秦語畢,衆皆驚懼,因爲沒有誰能考慮得如此長遠。

威王身子大幅度前傾,啞聲問道:“以愛卿之見,寡人該當如何?”

“老聃曰,‘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福禍相倚,古之善事者,善於轉禍爲福。若是大王聽臣,可撤徵軍,歸燕河間十城。燕不戰而得十城,必喜。魏、趙、韓、楚諸王得知王爲愛女之故伐燕,取其十城,又爲縱親之故撤軍,歸其十城,必喜,縱親益固。秦公知王因秦女之故歸燕十城,亦必喜。大王一舉而得諸喜,以十城取天下之心,何樂而不爲呢?”

齊威王哈哈長笑幾聲,手指蘇秦道:“好一張利口,寡人佩服。”轉向衆臣,“諸位愛卿,還有何奏?”見盡皆無奏,擺手,“散朝!”

蘇秦仍舊住在稷下威王賞給他的官邸裡。

三日之後,齊王使王輦盛請蘇秦至雪宮小宴。

蘇秦叫來公子噲,道:“走吧,公子,燕國能否討回十城,就看公子的表演了。”

“我?”公子噲忐忑道,“如何表演?”

“待會兒見到齊王,你不可視他爲齊王。”

“那……視他爲何?”

“爲外公。”

“外公?”

“對!”蘇秦的兩眼直視他,“他是你母親的父親,自然是你外公。”

“這……”公子噲點頭,仍是迷惑,“在下該當如何表演?”

“想想看,假定你是尋常百姓。你父枉殺你母,你外公爲女報仇,叫人強搶你家一頭牛,你父不肯,叫人奪回這頭牛。一邊是你父親,一邊是你外公,皆是你的親人。你不想讓兩個親人爲這頭牛拼命,於是自告奮勇,尋你外公討牛。這要見面了,你該如何討呢?”

“我……”公子噲被蘇秦說得傷心,淚水流出來,“我……除了哭,還能咋討?”

“對,你就哭!”

“哭?”公子噲忘了眼淚,大怔。

“見你外公後,一句話莫說,跪地就哭,越傷心越好。至於這頭牛,由在下去討。”

公子噲鬆下一口氣,點頭應允。

二人坐上王輦,來到雪宮。

二人覲見,公子噲一身孝服,一進宮門,即叩首於地,悲叫一聲:“外公——”放聲悲哭。

蘇秦至齊合縱時,公子噲是燕國副使,威王原本見過他的,但這陣兒他一身麻服,又這般悲哭,竟然認不出了,指着他問蘇秦道:“此是何人?”

蘇秦揉揉眼道:“是陛下的親外孫,燕國長公子姬噲啊!”

“噲兒?”威王驚道,“你怎麼來了?”

公子噲悶住頭,只是悲號。

“噲兒,”威王向他招手,“來,讓外公好好看看你!”

“外公——”公子噲跪前幾步,宛如一個受盡委屈的孩子,一頭撲到威王懷裡,兩肩一下一下抽動,哭得越發傷悲。

威王輕輕拍着公子噲,長嘆一聲,轉對蘇秦:“愛卿前日所言,寡人深以爲然。寡人這召你來,是想再議此事。那十城,寡人可以歸還,可姬蘇無端逼殺愛女,這口氣如何出得?”

“陛下,”蘇秦叩道,“人死不可復生。陛下即使旨令馬踏燕地,盡殺燕人,也無法讓田夫人活轉,只會使傷悲愈甚。田夫人雖去,血脈仍在,公子噲既是燕王嫡親公子,也是陛下血脈。陛下歸還十城於燕,明還燕王,實歸公子!”

威王眼睛一亮:“愛卿是說——”

“陛下何不趁此良機修書予燕王,使其立公子爲儲?燕之未來盡由公子,陛下所得,何止十城?”

“寡人誠聽愛卿,”威王綻開笑臉,拍拍公子噲道,“噲兒,你莫要哭了。寡人這就看在你的面上,還十城於燕。”轉對蘇秦,“不過,噲兒能否成爲儲君,尚須愛卿援手。”

“微臣一定盡力!”

就在帥帳外面的兩隻木桶將要凍實時,趙國上大夫樓緩、魏國上卿朱威求見龐涓。在他們身後跟着袁豹。

袁豹報過身份,摸出一封密函,呈予龐涓。

龐涓見是蘇秦書信,隨手拆開。其書曰:

在下再次懇請龐兄暫勿伐秦。非秦不可伐,實機緣未至。在鬼谷時嘗聞先生與孫兄論兵,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爲不得已。”當今情勢,以兄大才,必已洞察。六國縱親初成,衆心尚待趨同,衆將尚待協調,財物尚待籌措,兵將爲烏合之衆。以烏合之衆,伐四塞之國,竊以爲不妥。上兵伐謀,大謀在道。合縱旨在制秦,非在伐秦。六國縱親,已成大勢,秦自恐懼。化之以大道,曉之以大義,規之以繩墨,秦弗敢不聽。聽,我“不戰而屈人之兵”。不聽,兄再引師討之,必破。蘇秦拜上

龐涓閱畢,臉色很不自然,將信“啪”地丟在几上,似覺不敬,伸手撿起,納入袖囊,對樓緩、朱威抱抱拳道:“樓大夫、朱上卿,征伐在即,最讓在下憂心的是糧草。聽聞二位各押糧草前來勞軍,真乃及時雨啊,在下代三軍將士,謝兩位了。”

樓緩抱拳道:“龐將軍客氣了。征伐在即,在下有句閒話,不知當講否?”

“上大夫請講。”

“從蘇子約縱時,在下多次聽聞蘇子高論。會盟之際,蘇子又與在下論及縱親,面現憂色。天下縱親,全仗蘇子,如今功成反憂,在下甚奇,問所以然,蘇子道,一旦縱成,天下必伐秦。在下認爲暴秦當伐,就與蘇子強辯。蘇子講出一番大理,在下目光短淺,當時不以爲然。觀今日情勢,在下有所明白。秦有四塞之固,函谷之險,以逸待勞,士卒十萬可抵二十萬。今我大兵壓境,秦後退無路,必然上下同欲,死戰衛國,二十萬又抵四十萬。反觀我縱親軍,尚未列陣,內爭先起,六勢已去其二。在下雖不知兵,卻識大勢,今直言以告,望將軍三思。”

樓緩話音落地,龐涓即出一聲長笑,譏道:“上大夫過謙了。聽上大夫教誨,在下甚是慚愧。上大夫既知勢,又知兵,真乃曠世大才,龐某敬服。只是——”話鋒一轉,語氣嚴厲,“上大夫只知其一,未知其二。身爲人臣,當唯君命是從。六國之君縱親會盟,議定會師誅秦。非在下不識大勢,實乃在下奉旨伐賊,君命不可違!難道上大夫定要在下違抗六君之旨,聽命於一個蘇子嗎?”

樓緩誠摯獻言,卻遭如此搶白,臉上紅一陣,白一陣,垂頭不語。

“上大夫,”龐涓窮追不捨,語氣更厲,“軍陣未列,戰鼓未響,上大夫卻在六師主帥面前揚暴秦之威,抑縱親之勢,意欲何爲?在下想問,是上大夫懼怕了,還是你們趙人懼怕了?”

樓緩氣急:“龐將軍,你……此言從何說起?”

龐涓也覺說得過了,語氣稍稍和緩:“上大夫方纔所言,如果僅是上大夫之意,在下權作沒有聽見。如果是奉趙君旨意,恕難從命。在下是六師主帥,非趙師主將,若有不恭之處,敬請上大夫諒解!”

朱威見氣氛激烈,只好圓場,朝樓緩拱拱手道:“上大夫不必介意,其實,上大夫所憂,龐將軍不會不加考慮。以在下所知,龐將軍向來用兵謹慎,不然的話,大軍在此屯紮數月,應該早向秦人開戰纔是。”

朱威此話極妙,既維護了龐涓面子,也支持了樓緩觀點,龐涓不好再逞強,只得就坡下驢:“朱上卿所言極是。只是,弓既拉開,矢已難收。休戰之事,上大夫切勿再提。在下身爲主帥,唯縱約長之命是從!”

送走樓緩、朱威和袁豹,龐涓氣呼呼地返回帳中,在帥案前悶坐一會兒,從袖中摸出蘇秦的書信,又看一遍,狠狠摔在案上,恨道:“什麼孫兄曰,什麼上兵伐謀,一個只會嚼舌頭的呆子也來談兵,嘿,待我破秦之後,看不羞他!來人!”

參將應聲而至。

“召張猛、魏卬二將軍帥帳聽令!”

戰爭陰雲越迫越低,秦國全民動員,上下亢奮,皆立死國之志。惠文公拜大良造公孫衍爲主將,國尉司馬錯爲副將兼前敵先鋒,使甘茂督運糧草,起銳卒十五萬迎敵。惠文公在咸陽坐臥不住,就在張儀陪同下,起駕趕往寧秦。

寧秦也即陰晉,連同函谷關一道,是幾年前司馬錯趁齊國伐魏當兒從魏軍手中奪來的。這陣子六國伐秦,齊逼函谷關。寧秦東通函谷,南制河西,西控咸陽,宛如秦之咽喉,實爲戰略形勝之地,萬不可失。兩個月前,惠文公任命公子華爲守將,屯集糧草,加固城防,同時密調三萬精兵屯於華山谷中,與寧秦策應。

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3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2)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27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3)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5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4)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15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4)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3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2)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5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4)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
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3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2)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8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4)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27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3)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5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4)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3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2)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第16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1)第1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1)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18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3)第36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3)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24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3)第22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1)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17章 縱局難解,蘇秦再回鬼谷求教(2)第31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2)第37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4)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29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5)第30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1)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15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4)第3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3章 躲楚使,莊子離鄉投友(2)第6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3)第19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1)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11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4)第34章 連橫開場,張儀發兵平巴蜀(1)第20章 爭相位,張儀逼走公孫衍(2)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5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2)第25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章 六國伐秦,公子卬奉命困蘇秦(2)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15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4)第4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1)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32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3)第12章 大敗龐涓,張儀一石二鳥解合縱(1)第26章 秦魏交好,莊子魏都辯張儀(2)第10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3)第7章 太子篡位,蘇秦赴燕拯亂局(4)第9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2)第8章 齊燕相抗,蘇秦奔走解內爭(1)第33章 爭巴蜀,陳軫智促蜀王伐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