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許歷

燕國趁着秦國攻趙,趁火打劫,出兵南下犯趙。代郡郡守許歷一邊派兵抵抗,另一邊修書一封,快馬加鞭,送回邯鄲。然,趙國邯鄲給他的命令是堅守勿擊,不要擴大戰事。

話說代郡郡守許歷,其父許鈞是跟隨趙武靈王攻伐中山時,獨領一軍。沙丘宮變,許氏一族也遭受到打壓。及至趙惠文王除去權臣,善待父輩的功臣。然,趙國推行胡服騎射之後,想要成爲一軍之將,必須經過嚴格的選拔,以及戰功。這時的許歷,也不過是趙國一名百夫長。公元前270年,秦國攻伐趙國閼與。趙惠文王召集廉頗、樂乘等能征善戰之人詢問,是否救閼與。

廉頗、樂乘等人皆主張,不宜救閼與,應該將兵力重點防守邯鄲。趙奢見趙惠文王不甘心,又忌憚秦國的實力,以‘狹路相逢勇者勝’規勸趙惠文王,不能將閼與之地棄之不管。趙奢的主張與趙惠文王不謀而合。於是,趙惠文王就破格提拔趙奢,以他爲將,救援閼與。

閼與之戰,趙奢出奇計、長途奔襲作戰,趙國大勝,秦國慘敗。趙國打贏了一場原本無法取勝的戰爭。趙奢因戰功,被封爲馬服君。許歷也因爲獻計有功,被封爲國尉。許歷用戰功,重新找回了許氏先祖的尊嚴和榮耀。隨着北疆局勢不穩,趙惠文王調許歷去代郡,負責北疆戰事。

趙惠文王甍,趙國新舊政權換助,邯鄲正處於多事之秋。加之,秦國犯趙。燕國來犯,趙國堅守勿擊,不擴大戰事,許歷尚且能夠理解。可,趙國擊退了秦國,卻不見趙王下達新的政令。

好在,許歷是有謀略,穩重之人。他雖不見趙王下令還擊燕國,收復疆土。但他還是兢兢業業做好自己本職工作。代郡的文臣武將在他的率領下,各司其職,武將也戒驕戒躁。

這日,許歷指揮將士,擊退了燕國一次又一次進攻。隨着,夜色的降臨。戰事,總算暫時結束。此時,一騎快馬的到來,打破了夜色的平靜。

許歷展開斥候送來的國書,看着國書上的內容,大喜道:“諸位,王上,調派大軍北上。不日,我們就可以出擊燕國,收復疆土。”

“太好了,忍了這麼久,總算可以主動出擊。”諸將聽聞大軍將至,可以主動出擊,收復疆土,憋了很久的怨氣,紛紛請戰。

副將趙均問道:“郡守,是馬服君領兵前來嗎?”

許歷搖頭道:“不是。”

又一人道:“郡守,是廉頗老將軍來了?”

許歷道:“也不是。”

一人道:“樂乘將軍?”

“不是。”許歷搖頭道:“是安平君田單。”

“什麼。”諸將聞言,一片聒噪。諸將想不明白,怎麼會是安平君田單領兵。

許曆本以爲自己可以見到老朋友馬服君趙奢,卻也不曾想到領兵的人會是安平君。趙均誤以爲自己聽錯了,忙問道:“安平君是齊國人,怎能率領我大趙男兒北擊燕國。這豈不是說,我大趙無人乎?”

諸將聞言,也是忿忿不平,迎合道:“王上以安平君爲將,豈不是說我趙國無人可用。”

“好了。”許歷雖想不通王上此舉是爲了什麼,但也極力約束部將,語調溫和道:“王上以安平君爲將,自有打算。安平君的名聲,我不說,你們也知道。北伐燕國,有安平君助我,燕國豈能不破。”

諸將想想也是,安平君可是燕國的噩夢。有他相助,趙國定能擊敗燕國,收復疆土。再者,許歷在軍中素有威望,諸將也不在有不滿的情緒。

許歷安撫住了諸將,厲聲道:“諸位,安平君尚未抵達戰場之前,我們要守住疆土,不能讓燕人前進一步。”

諸將齊聲領命道:“喏。”

諸將走後,一人壓低聲音道:“父親,你怎麼了。”

許歷單手支撐着額頭,語調疲憊道:“可能是因爲阻擊燕國,太累了。”

“父親。”許謖問道:“莫非是王上以安平君爲將,另有隱情。”

許歷雖什麼也沒說,卻被自己兒子察覺,也不瞞他,輕聲道:“安平君是齊國國相,也是齊國的柱石。按理說,安平君是齊人,卻替趙出征。你就沒覺得有什麼奇怪之處?”

“父親所說,也是孩兒想不明白的。”許謖見父親看國書的時候就已經察覺到了。

“我們身在代郡,遠離邯鄲。邯鄲發生了什麼事,我們也不能第一時間知曉。”許歷吸了一口氣,又道:“先王甍,新王繼位,太后主政,平原君爲相。這些時日,邯鄲發生了很多事。”

許稷道:“孩兒還聽說,魏相魏齊亡趙,投奔平原君。秦國趁機,出兵伐我。我國也丟了三座城邑。”

許歷道:“你說的不錯。爲了應對秦國,左師觸龍規勸太后,送長安君去齊國爲質。趙、齊結盟,方擊退了秦國。”

“父親說什麼?”許謖楞道:“太后將長安君送去齊國?孩兒記得,長安君是太后最喜愛的小兒子。”

“太后雖是女兒身,但她的氣魄、胸襟,比得過很多男兒。面對國家有難,太后懂得取捨。”

“父親。”許稷問道:“邯鄲有太后、平原君、老相藺相如等人,安平君怎會替我國,北伐燕國。莫非安平君是爲了大義,維持天下和平。”

“你真以爲安平君北伐燕國是出於大義,是爲了天下和平。”許歷語調沉重道:“爲了請安平君伐燕,我國以濟東之地作爲條件。”

“什麼?”許謖見自己聲音太高,忙壓低聲音道:“王上怎會如此糊塗。濟東之地是花費了幾代人的心血,犧牲了多少將士纔得到的。爲了對付燕國,怎能將濟東之地割給齊國。”

“先王剛去,國政不穩。秦、燕皆犯我疆土,這也是沒辦法啊!”許歷叮囑道:“這件事,你知道就行了。切記,不可傳揚出去,亂了軍心。”

許謖見這麼大的事情,父親還能穩若泰山,拱手道:“孩兒,絕不會泄露半個字。”

許歷信得過這個兒子,又道:“至於太后、平原君、王上爲何不用馬服君、廉頗等本國將領擊燕,反而以濟東之地換取安平君。真實的原因是什麼,我們都不知道。但,我相信太后和平原君不是糊塗之人,此舉,定有深意。我們做好守衛疆土的責任,其他的,不該問的,不該說的,別問,更別說。”

許謖道:“孩兒記住了。”

許歷揮手道:“下去吧!”

許謖行禮,躬身告退。

“莫非趙國真的無將可用。”許歷想起趙國目前的現狀,新王年幼,太后主政,內外不穩。趙國既要防備秦國,還要提防北胡南下以及燕國犯邊。許歷平穩心神,走出營帳,望着月明星稀,獨自惆悵。

話說,安平君田單率領大軍北上,經過鄗城,途徑中山國國都靈壽。趙武靈王滅了中山國之後,修了一條直道,抵達代郡。因此,安平君用了十日就抵達了代郡。

安平君率領的兵馬與代郡的兵馬,合兵一處。代郡郡守許歷召集部將,前來面見安平君,必要的禮節是不能缺少。安平君見許歷好相處,也知這位跟隨馬服君破秦的老將是值得依靠,值得信任,也不敢怠慢了他。

然,代郡部將見趙王以齊人安平君爲將,樂乘爲副將,且所有兵馬任由齊人調度,不悅之情,表露在言行之上。好在,許歷壓陣,這些人雖是內心牴觸,言行不滿,也不敢過度放肆。

安平君也知自己的處境艱難,他是齊人,雖被趙王築高臺拜將,但想要得到趙卒的認可,光憑一道王命是不行的。安平君乃一代名將,也是好兵道之人,在齊國位居高位,處理這些事也是遊刃有餘。

安平君若以排除異己,培養親信,或者殺將威懾不服之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顯然是愚蠢的。這些手段,不僅不能幫他在軍中樹立威信,相反,還會引發更大的惡果。要想贏得趙卒的擁護,樹立自己的威信,那麼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伐燕取得勝利。

安平君見諸將皆不滿他,也不生氣,直言道:“我知道諸位對我爲將頗有不滿。但我要告訴諸位只有一件事,我是趙王築高臺以拜將,君臣皆知。你們不服我,就是不服趙王。我希望諸位能夠放下偏見,與我一起北擊燕國,建立功勳。不負君王,不負社稷。”

許歷是識大體,懂大局之人。他不管趙王是以誰爲將,或者是由誰來統籌指揮收復疆土、北伐燕國之事。他要的很簡單,那就是收復疆土,擊退燕國,確保北疆無戰事。

當下,許歷率先出列道:“末將,願聽安平君調令。”

樂乘見郡守、國尉兼任老將軍的許歷都上前聽命,也拱手道:“末將,願聽安平君調令。”

許歷和樂乘兩位有資歷、有名望的老將皆表明態度,聽安平君調令。其他諸將也紛紛拱手,齊聲高呼道:“我等,願聽安平君調令。”

“好。我們就一起北伐燕國,收復疆土,還我北疆太平。”安平君就知道,只要有許歷、樂乘兩位將軍聽他調令,他就能立足軍中,且調動大軍北伐燕國,建立功勳。

諸將皆齊聲道:“喏。”

安平君語調客氣道:“許老將軍,你負責燕、趙兩國邊境之事。這場仗,應該如何打。”

許歷早就想好了破敵之策,當下將自己擬好的戰略,拿了出來,遞給安平君。安平君接過戰略圖,看了一遍,大喜道:“好。許老將軍的戰略,真是太好了。有了這份戰略圖,收復疆土,擊破燕國,我又多了幾成把握。”

安平君一邊說着,另一邊將戰略圖遞給樂乘觀看。樂乘看後,如獲至寶,也是讚不絕口。安平君率領衆人,走近用泥土堆積的堪輿圖,上面標誌着敵我雙方的兵力分佈,以及燕、趙邊境的河谷和山脈走形。

許歷指着堪輿圖,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劣勢,以及燕國軍力部署情況。許歷將自己知道的事情,一字不落的說了出來。安平君和樂乘一邊認真傾聽,另一邊完善戰略部署。

安平君瞭解了燕軍的部署及戰力高低,問道:“許老將軍,燕將高陽君如何。”

許歷道:“此人,作戰勇謀,能征善戰,是一位難得的將才。”

安平君又道:“許老將軍與之交手,勝算有幾成。”

許歷道:“勝算不足五成。”

樂乘見許老將軍說出這樣的話來,可見,高陽君的確是不容易對付之人。此戰,若要取得勝利,也會付出沉重的代價。

安平君聽過高陽君的勇武,再加上許老將軍的這句話,感嘆道:“許老將軍對戰高陽君不足五成,此戰,不好打啊!”

“不好打,也要打。燕國佔我國土,豈能不收復。”許歷高聲道:“請安平君下令,出征燕國。”

諸將也道:“請安平君下令。”

“好。”安平君見部將,上下齊心,請戰之音高漲,也被情緒感染,朗聲道:“傳令下去,埋鍋造飯,吃飽喝足。明日大軍出征,北擊燕國,收復失地,還我河山。”

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八十六章 與君一戰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六十六章 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九章 魯仲連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九章 魯仲連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七章 趙太后
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一百二十二章 埋骨之地第十七章 身在趙國,心在齊國第六十一章 廉頗出征第一百一十五章 王齕?白起?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八十六章 與君一戰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三十七章 秦王伐韓第八十三章 全力以赴第八十九章 攻與守第六十八章 老馬嶺失第七十八章 田忌賽馬第三十八章 第二個屈原第一百三十八章 將相不和第一百三十九章 秦國欺人太甚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一百四十二章 魏齊喪命第二十七章 燕王求和第一百二十四章 趙王丹無兵可調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共戴天第六十六章 秦昭襄王和趙孝成王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八十八章 秦王安敢欺我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六十章 平原君向邯鄲求援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王稷舉國親征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們贏了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五十二章 趙王一夢第一百零三章 你是寡人的馬服君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二十三章 樂乘斬三將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四十章 亡羊補牢第九十章 堅壁固守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三十六章 黃歇偷樑換柱助楚太子完歸國第四十九章 五世相韓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四十七章 秦破太行,下野王第十二章 觸龍說趙太后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一百零四章 馬服子掛帥出征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一百一十六章 白起和趙括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二十九章 君以國士待我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二十章 將者之風第九章 魯仲連第七十三章 魂兮歸來,以瞻山河第六十五章 長平第一百一十一章 馬服子首戰第一百四十一章 趙武靈王之子第一百三十三章 守邯鄲 赴國難第八十章 戰與和(下)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九十六章 馬服子第四十三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一百一十九章 戰與降第六十四章 廉頗來矣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八十四章 奮戰到底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二十五章 破武垣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五十五章 攜手共進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負君王 不負先祖第九十七章 馬服子趙括論戰第十八章 馬服君請戰第九十八章 藺相如老矣第一百四十七章 不割地 不求和第一百零七章 千古遺憾第四章 魏齊亡趙第十一章 左師觸龍第九章 魯仲連第六十二章 上黨失守第三十四章 秦宣太后甍第九十五章 趙王丹換將第一百三十一章 破邯鄲 亡趙國第六章 趙武靈王的功業第一百三十章 殺降第九十三章 齊君太后第六十九章 以守爲攻第七十五章 棄丹河第一百章 離間計第四十五章 懷沙第九十九章 括母勸戰第九十一章 飛鳥知故鄉第九十二章 都長君?安平君第一百一十七章 以圍待攻第三十二章 大喪之年第四十四章 據上黨,爭天下第七章 趙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