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出兵登州

在遼南呆了不到一月,把整個遼南走了一遍之後,李邦華滿意的踏上了前往瀋陽的行程。他等不到海冰融化,選擇了沿着海邊一路行到鴨綠江口,再逆着鴨綠江而上經寬甸進入建州。

這條路繞的很遠,但不用擔心會遇到建奴,因爲鎮江寬甸的建奴早被王業泰肅清。現在才二月,海面江面冰雪未融化,走路也很是好走。

在遼南將近一個月的考察,令李邦華很是滿意,遼南的一切欣欣向榮,讓他看到了消滅建奴中興大明的希望。

當然遼南能有如今的局面主要是王業泰生財有道,曬鹽、組織海船打魚、發展海貿,開礦製作水泥,這是王業泰開闢的幾條財路,靠着這幾條財路賺取了不少的銀子,這才能夠養活遼南近二十萬百姓和兩萬多軍隊。這些,經過這段時間的察看,李邦華已經弄得非常清楚。

然後便是遼南的制度,才用的是全民皆兵的軍戶制度,由平遼將軍府管控一切。設立了鎮撫司和監察司,監控軍事民政,杜絕一切貪污腐敗事務。而吏制的清明也使得遼南一派欣欣向榮,雖然這裡還很貧窮,但百姓們的精神面貌非其他地方能比,這讓李邦華非常的感慨。

在臨行之前,李邦華和王業泰徹夜長談,把自己到瀋陽後的治政方法對王業泰和盤托出,經過二人數日商議,在大明已有制度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套獨有的治政辦法。

整個遼東經歷了建奴十幾年的佔領,基本上是一片廢墟,重建工作固然任務艱鉅,但只要制定好合適的制度,在白紙上作畫更加的容易。

李邦華躊躇滿志的走了,王業泰開始準備出兵登州事宜。孔有德的叛亂雖然只限於山東,但直接威脅旅順的海上補給。無論是爲了大明,還是爲了遼東的發展,都必須把孔有德早日滅掉。

此次出兵,王業泰準備出動兩個營,六千人馬!

孔有德席捲膠東,號稱擁有十萬兵馬,其實其真正的主力還是原來的東江軍,剩下的都是挾裹的山東百姓。在王業泰看來,以六千人馬平定他並無困難,畢竟這六千人可是裝備着五千支新式火銃。

況且這六千人裝備着五千支新式火銃,還有百十門各式火炮,手雷、火箭更是數千之多。爲了這次出征,王業泰幾乎要把遼南的家底都搬空。

王業泰手中的軍隊裝備了太多的火器,而火器作戰,打的便是銀子,每一槍打出兩錢銀子,每一顆炮彈價值紋銀數兩。遼南雖然開闢了幾處財源,但要供養的百姓和軍隊實在太多,而不論是遠洋海貿和海鹽貿易,都嚴重依賴山東的商人,孔有德叛亂等於是斷了遼南大部分財源,由不得王業泰不傾家之力對付他。

在現在的王業泰眼裡,孔有德事實排在建奴之前的頭號敵人!

從二月初,王業泰便調遣兵馬,把裝備新式火器的兩營統統調到了旅順,然後又緊急徵調三個營的兵力戍守金州關。然後火炮火藥糧食補給都搬運上船,就等着海面冰封解凍。

在等待海冰融化的這段時間,王業泰對遼南的事務進行了處理,金州方面防守的事情交給了周遇吉,鎮江寬甸則有徐敷奏負責。

建奴遭到重大失敗,根本沒能力進攻遼南,皇太極剛剛吞併了科爾沁部,想完全把蒙古人消化需要一段時間。而且據草原傳來的情報,皇太極吞併科爾沁蒙古之舉讓所有蒙古部落非常警惕,數部蒙古已經在朝廷使者的勸說下,決定背棄建奴投奔大明,草原上扛金聯盟即將形成。

所以,王業泰相信,至少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皇太極都會忙於對付蒙古人,而根本沒有精力攻打遼南甚至瀋陽。對皇太極來說,只有完全征服蒙古人,纔有足夠的力量對付大明。

曬鹽春耕的事情有葛洪、常有田、王慶、趙直等人負責,這些事情早已有了一定之規,不需要王業泰操心。人盡其用物盡其才,這是王業泰一貫用人的辦法。

得知王業泰要親率大軍平定山東叛亂,張妙音非要跟着一起出徵,被她纏的沒有辦法,王業泰只能答應。張妙音從小習武熟讀兵法,能寫會算,是個很好的幕僚人選。而且剛剛成親不久戀姦情熱,王業泰自己也不願把她一個人丟在旅順。

張世澤聽說要出征,哭着喊着也要跟隨,王業泰便把他從訓練營提出,讓他跟在自己身側作爲親兵,負責護衛事宜。至於王猛,則被王業泰任命爲營正,負責統帥一營戰兵。

三月上旬,海冰終於融化,旅順灣港口解凍,六千大軍上了海船,五十艘海船揚帆起航,向着山東方向而去。

現在是初春,渤海的風向多變,但船行八面風,旅順和山東的航線已經非常成熟,到達山東並不成問題。

不過這五十艘海船多是二三百料的船隻,每艘船也就能裝載五六十人還有補給。其中最大的船隻是一艘一千料的福船,是特地買來用作海貿使用,被王業泰徵調作爲了旗艦。一千料排水量也就三四百噸,有三根桅杆,高大如樓,能裝載兩三百士兵,相對於其他海船儼然是龐然大物。不過在穿越者王業泰眼裡,也不過是一艘較大漁船罷了。不過在遼南,這已經是最大的海船了,專門用作對付孔有德水軍。

從旅順到登州,若是順風順水的話兩三日便能到達,不過現在風向不是太順,用了足足十日纔看到了曲折的海岸,在海岸的盡頭有一座城池,那便是登州水城了。

登州水城,雄踞于山東蓬萊北部海濱,西憑丹崖山,東爲畫河,南與登州城區相通,北頻浩瀚的大海,形勢十分險要。設有水門、防浪堤、平浪臺、碼頭、燈塔、城牆、敵臺、炮臺、護城河等海港建築和防禦性建築。

天啓年間,登萊巡撫袁可立曾在此操練水師,節制登州和東江兩鎮兵馬,組成了一支五萬餘人的水師陸戰隊,並配以先進的火炮和戰船,有效地牽制和遏止了建奴的軍事力量。

然而現在,出身東江的孔有德耿仲明,悍然舉兵造反,攻陷了登州,肆虐整個山東。

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91章 佯攻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7章 御前軍議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54章 建制第26章 王業泰要冒險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152章 沒糧去找棒子國第65章 勝局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22章 虛實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3章 神機營,周遇吉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63章 大婚第11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47章 旅順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21章 大戰將起第9章 賭資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47章 旅順第92章 圍殺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74章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54章 建制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33章 張之極的訓斥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39章 謠言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34章 王業泰被彈劾了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138章 尾聲第5章 情債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115章 中計第96章 生意談成第74章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46章 東江詳情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20章 奪回遵化第22章 滿桂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57章 入京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64章 一面倒的殺戮第46章 東江詳情第173章 收復蓋、復、海三州(第一更)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34章 王業泰被彈劾了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72章 東江內亂第68章 嫌隙第100章 人心亂第155章 大封賞
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84章 水泥(第一更)第91章 佯攻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168章 出兵登州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21章 大戰將起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7章 御前軍議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54章 建制第26章 王業泰要冒險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152章 沒糧去找棒子國第65章 勝局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22章 虛實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27章 代善的突擊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13章 神機營,周遇吉第172章 議復遼陽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63章 大婚第111章 兵臨城下(第一更)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47章 旅順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125章 皇太極的反應第21章 大戰將起第9章 賭資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47章 旅順第92章 圍殺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27章 狙擊奴酋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74章第69章 李彥直入幕第160章 封你爲冠軍侯如何第54章 建制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162章 最好的辦法是推倒重來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33章 張之極的訓斥第6章 一幫寄生蟲第96章 生意談成第142章 開心大笑的王業泰第39章 謠言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75章 使其內亂(第一更)第57章 以八旗兵爲磨刀石第34章 王業泰被彈劾了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19章 攻打鎮江堡第107章 遼民迴歸第138章 尾聲第5章 情債第2章 破家爲國王業泰第115章 中計第96章 生意談成第74章第52章 宋家父子(新書求收藏!)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46章 東江詳情第113章 祖大壽的憂慮(第三更)第20章 奪回遵化第22章 滿桂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57章 入京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64章 一面倒的殺戮第46章 東江詳情第173章 收復蓋、復、海三州(第一更)第108章 大淩河之戰的開幕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34章 王業泰被彈劾了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90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72章 東江內亂第68章 嫌隙第100章 人心亂第155章 大封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