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平定登萊

水城北側城牆昨日已經被明軍紅夷大炮轟塌了十多丈寬的一大截,雖然經過了連夜修補,但畢竟不能和原來一樣堅固。而又經過一上午的轟擊,被再次轟塌,除了原來的地方,又有兩處城牆塌陷。

耿仲明知道,一旦明軍成功登岸,能輕易地從缺口處入城,僅憑手下這三千軍隊,想守住登州太過困難。

所以,必須阻止明軍上岸!

於是,耿仲明決定,放棄守城,全軍開到海岸邊碼頭,向上岸的明軍展開攻擊,並伺機奪取明軍海船。

三千東江叛軍,在耿仲明的帶領下,出了水城,向碼頭邊殺去。

而此時,只有兩條海船登岸,上岸的明軍數量不過二百餘人。

“佈陣,盾牌在外,長槍在後,火銃兵阻擊叛軍!”千戶宋仲平高聲叫道,這個原旅順軍戶,老秀才宋知學的兒子,現在已經當上千戶。

在宋仲平的指揮下,兩百多登岸的士兵迅速靠攏,擺出了一個防禦性的方陣。百十杆火銃從盾牌後伸出,每一次齊射都有數十個叛軍摔倒在地。

“衝啊,把明軍趕下大海!”耿仲明舞動着長刀,高聲叫着。叛軍仗着人多,向着碼頭明軍展開了勇猛的進攻。

而就在此時,十多艘來不及靠向碼頭的海船側過了船頭,把一側船舷對準了海岸。

“轟轟轟”火炮連響,數十枚炮彈飛過海岸,落到了叛軍之中。

明軍只有十來門紅夷大炮,但卻有百十門各式火炮,主要以射速快的佛郎機火炮爲主。每門重三四百斤,裝有五到九枚子銃,每分鐘能射三發,射程達二里遠。對於正在進攻叛軍,正是這些火炮發威的時候。

幾乎每一瞬間,便有數枚炮彈落入叛軍這種,炮彈落在地上,再被堅硬的地面彈起,挨着碰着便是重傷,若是恰巧被炮彈砸中,當時便會沒命。而普通的實心炮彈還好,最可怕的是開花彈,炮彈落地後炸成十多片,方圓丈內幾乎沒有倖存。

“轟轟轟”數十門佛郎機火炮輪番開火,給出擊的叛軍造成極大的傷亡。

出擊的叛軍一下子被打蒙了,一個個驚慌失措的看着海中的戰船。

這些叛軍都是東江軍士兵,常年缺衣少穿,消耗極大火器更是短缺。三千軍隊,火銃數量不足百門,火炮更是一門也沒有,幾乎便是一支冷兵器部隊。這些叛軍,從來沒有想到,僅僅靠着火器,便有如此強大的威力。

這些叛軍雖然精銳,也不過是相對普通的明軍而已,主要是這些叛軍平日裡過得太過悽慘,現在爲了生存,才爆發出較強的戰鬥力。然而,終歸也是血肉之軀,作戰意志比其他明軍好不了多少。當傷亡超過兩成的時候,任是耿仲明在怒聲命令,大部分叛軍都轉身而逃。

還未和旅順明軍短兵相接,便有了這麼大的傷亡,這讓叛軍士兵萬分恐懼。每一顆炮彈落下,都讓他們心驚肉戰。

眼看部下士氣如此,耿仲明也沒有辦法,只能跟着敗軍逃回城中。

叛軍不再幹擾登陸,使得登陸速度快了許多。一艘又一艘的海船靠上了碼頭,士兵們陸續登岸,在海岸上擺好隊列。

當登岸的軍隊達到兩千時,王業泰在旗艦上傳出命令,命王猛帶着登岸的軍隊立刻對水城展開進攻。

兩千士兵在王猛的指揮下快速靠近被火炮轟塌的缺口,原以爲會經歷一場血戰,卻沒想到根本就沒有遇到阻攔便進入城中。守衛水城的叛軍竟然逃了。

看着水城港灣內上百艘大小海船,王業泰微微搖頭,他知道孔有德耿仲明徹底完了。沒有了這些船隻,孔有德耿仲明休想離開山東。

五十艘海船陸續進入水城,六千平遼軍先後登岸,整個登州城都掌握在明軍手裡。耿仲明放棄了水城,也放棄了登州府城,向着萊州方向潰逃。

“小姑父,咱們追擊吧!”張世澤高興的叫道。

王業泰在張世澤頭盔上敲了一下:“在軍中不要喊姑父,要叫大帥。”

“是,大帥,咱們追擊吧,殺叛軍一個落花流水。”張世澤繼續道。

王業泰笑了:“咱們的任務已經完成,失去了登州,叛軍便失去了根基,失去了糧食物質來源,在各路明軍的圍剿下,他們支持不了多久。”

孔有德叛軍雖然看似強大,但明軍的力量更強,崇禎已經調集了整個山東以及鄰近的天津北直隸的軍隊前來圍剿。現在孔有德既攻不下萊州城,其後路又被自己抄了,已然是彈盡糧絕陷入絕路。而得知登州收復,山東各路軍隊必然向孔有德叛軍發動狂攻以謀取軍功。

王業泰可以預見,用不了多少時日,孔有德必然敗亡。而自己現在的任務不是攻擊孔有德,而是應該封鎖住海路,讓孔有德無處可逃,讓孔有德耿仲明這兩個另一個時空的滿清三順王徹底消失在歷史的舞臺上。

接下來的時日,王業泰沒有出擊,而是守在登州,召集登州百姓修整城池,擺出防禦的架勢。

登州是膠東的中心,也是膠東物質的集散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海船從這裡開往遼東、高麗半島甚至倭國。登州府庫的糧食有百十萬擔,有登州官軍的軍糧,也有原本要運往遼東的給平遼軍的軍糧,孔有德叛亂後,這些糧食都落入叛軍手中,而耿仲明逃的急,根本沒有來得及帶走這些糧食或者毀掉,現在,這些糧食都落在了王業泰手中。

除了糧食外,登州庫房中還有大量的其他物質,焦炭,生鐵,赤銅,火藥,等軍事物質。朝廷把登州當做遼東的後援和抵抗建奴的陣地,整個山東的物質都向登州集中,袁可立還有孫元化,都在登州造炮練兵,而現在,這些叛軍來不及運走和毀掉的物質,都落在了王業泰手中。

於是,王業泰下令,把府庫中的各種糧食物質裝船,運往旅順。

既然出兵,就不能白來一趟。這些物質落在自己手中比落在其他官員手中要強,至少自己會把它們都用在和建奴的戰場上。

接下來一個月時間,王業泰在登州按兵不動,並把大量的物質裝船運往旅順。而萊州府城,大戰卻打的熱火朝天。

孔有德還未來得及撤兵回到登州,耿仲明已經率領敗兵逃到了萊州。孔有德無奈,只能下令繼續強攻萊州城。登州已經丟了,若是再拿不下萊州,等待數萬叛軍的將是非常慘烈的下場。

然而,徐從治與謝璉卻帶着萊州軍民死守不退,徐從治甚至守在城牆上,親自指揮軍隊作戰,中箭傷而不退。

一時間,孔有德叛軍竟然拿萊州城沒有辦法。

而與此同時,明總兵鄧圮、王洪已率川兵萬人自昌邑來援,屯兵在萊州四十里外。而遼西團練總兵吳襄奉朝廷命令,帶着八千遼西兵已經進入到山東境內。內有萊州攻不下,周圍明軍雲集而來,老巢登州被王業泰打下,叛軍的局勢岌岌可危。

這種情況下,叛軍內部也發生了爭執。毛承祚陳友德等心生恐懼,紛紛建議投降。毛承祚陳友德等人的軍隊幾乎佔了叛軍一半,孔有德無奈之下,只能派人進入登州,要求明軍招撫。

而此時。山東巡撫徐從治已經重傷不治,謝漣聞聽孔有德願降,大喜,忙派出手下和孔有德談判。

而此時,登州和萊州之間已經通過海路建立了聯繫。王業泰得知謝漣要招撫孔有德,連忙派人乘船往萊州阻止。像孔有德這樣的人,心中沒有一點忠義之心,即便現在迫於形勢投降,早晚必生禍患。

不過王業泰也知道,像謝漣這樣的明朝官員,一個個都非常的有主見,未必肯聽自己這個勳貴武將的。

於是,王業泰留下一千軍隊守登州,親率五千士兵乘坐戰船向萊州而去。

果不其然,還未到達萊州,便聽到孔有德試圖靠着談判拿下萊州城的消息,幸虧萊州城守軍機警,纔沒讓孔有德得逞,但是登萊巡撫謝漣卻被孔有德抓住了。

王業泰率領軍隊從海路而來,讓失去了兩個巡撫的萊州官兵頓時有了主心骨。

平遼侯,遼東總督,屢敗建奴的大明第一戰將,王業泰的威名讓萊州城內將領和官員心甘情願的把指揮權交給了王業泰。

王業泰入主萊州後第一道命令,便是取消和叛軍談判,並給各路明軍下令,命令他們火速率軍趕到萊州城外,配合萊州守軍共擊叛軍。王業泰以五日爲限,若是五日不到的將領,一律軍法從事!

王業泰率領平遼軍到了萊州城,對各路明軍來說簡直是天大的喜訊。有戰無不勝的平遼軍在,他們對叛軍再無一絲畏懼。於是,鄧圮、王洪等將率領軍隊紛紛向萊州趕來。便是吳襄也絲毫不敢延遲,率領關寧鐵騎狂飆猛進,一日行軍一百二十里,向着登州進發。

在等待各路明軍的同時,王業泰暗中派人去見毛承祚、陳友德等人,告訴他們,若是能殺掉孔有德耿仲明,則會赦免他們的罪過。

絕路之下,毛承祿等人再也顧不得同爲東江軍的情義,悍然發生了內亂,毛承祿、陳友德各率軍隊向着孔有德耿仲明發動了猛攻。

一時間,叛軍內部自相殘殺起來。

王業泰在萊州城頭看着好戲,誰勝誰負對他來說都是無所謂。

一番激戰之後,毛承祿不是孔有德的對手,率領殘兵逃到萊州城下,請求明軍保護。而孔有德擊敗毛承祿後,也已經精疲力竭。

而就在此時,鄧圮、王洪和吳襄各帶軍隊殺到,向着叛軍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一番激戰後,叛軍大敗,孔有德死在亂軍之中,耿仲明投降後,被王業泰下令斬首。

至於一開始投降的毛承祿、陳友德,王業泰信守承諾,沒有殺掉他們,但他們手中的軍隊卻被整編,取消了他們軍權。

於是,在王業泰到達登州一個月後,孔有德之亂徹底平定!而經歷了近半年的戰亂,整個膠東半島滿目瘡痍。

山東經歷了建奴入侵,又經歷了孔有德之亂,大半的山東成了廢墟,無數的百姓流離失所。

就在這個時候,王業泰掛出了招人的旗幟,招募山東百姓前往遼東墾殖。凡是願意往遼東去的百姓,每個成年男丁給二十畝的田地,婦女孩童減半。王業泰許諾,這些新開墾的田地,三年免交田賦。

驅趕了建奴之後,諾大的遼東地廣人稀,急需要有人墾殖,山東百姓是最好的人選。

第100章 人心亂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167章 旅順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120章 戰爭是最發財的生意(第三更)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134章 血戰大淩河(六千多字更新)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179章 誰都指望不上第65章 勝局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89章 準備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182章 三年第55章 種田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23章 王業泰好樣的第11章 一百家丁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51章 平定叛亂第155章 大封賞第120章 戰爭是最發財的生意(第三更)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109章 錦州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01章 忙逃離第28章 救出滿桂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151章 日子過得難啊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98章 廣鹿島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83章 大連灣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82章 凌遲處死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68章 嫌隙第91章 佯攻第3章 崇禎的期待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1)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55章 種田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66章 分工第74章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36章 遭人陷害第161章 王業泰論弊制第21章 大戰將起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50章 陷井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6章 新軍編制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93章 建奴退了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157章 入京第120章 戰爭是最發財的生意(第三更)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66章 分工第153章 王業泰很有錢第43章 手下被抓第41章 出發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93章 建奴退了第60章 攻防(求收藏求推薦)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8章 坑人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
第100章 人心亂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167章 旅順第85章 合作(第二更)第169章 炮轟登州水城第120章 戰爭是最發財的生意(第三更)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134章 血戰大淩河(六千多字更新)第59章 鼓舞士氣(新書求收藏)第179章 誰都指望不上第65章 勝局第42章 行軍即是訓練第61章 擊退第一次攻城第149章 莽古爾泰的決定第89章 準備第165章 李邦華的要求第180章 克復遼東全境第182章 三年第55章 種田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23章 王業泰好樣的第11章 一百家丁第87章 奇怪的石頭城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81章 皮島諸將第145章 議封侯、李彥直的決定第106章 火炮(第二更)第51章 平定叛亂第155章 大封賞第120章 戰爭是最發財的生意(第三更)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109章 錦州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01章 忙逃離第28章 救出滿桂第67章 巨大的收穫第151章 日子過得難啊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73章 劉興治佔據皮島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98章 廣鹿島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9章 各路勤王軍第83章 大連灣第150章 建奴愛咋滴咋滴第132章 謹慎的戰鬥第82章 凌遲處死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123章 急行軍,進入遼陽腹地第68章 嫌隙第91章 佯攻第3章 崇禎的期待第31章 想欠老子的賭債門都沒有!第一百三十六章 決戰(1)第76章 腳踩兩隻船(第二更)第137章 絕望的鏖戰第55章 種田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88章 建奴的反應第70章 捷報傳京城第103章 一統東江第166章 分工第74章第147章 瀋陽城下箭如雨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36章 遭人陷害第161章 王業泰論弊制第21章 大戰將起第25章 漢陽造步槍初展威第50章 陷井第181章 遼北情形第48章 糧餉的問題第175章 監察司和鎮撫司(第一更)第16章 新軍編制第40章 忠心追隨的屬下們第176章,戰前(第二更)第20章 奪回遵化第146章 方正化的見聞第93章 建奴退了第99章 真正的手段第157章 入京第120章 戰爭是最發財的生意(第三更)第140章 哲哲和大玉兒第129章 曠世之功第166章 分工第153章 王業泰很有錢第43章 手下被抓第41章 出發第128章 大獲全勝,兩軍會師第177章 皇太極的決定第93章 建奴退了第60章 攻防(求收藏求推薦)第71章 鑄炮和陰謀第8章 坑人第1章 小爺生來愛折騰第174章 吏考(第二章)